阔步迈向新时代 开启曲艺新征程

2020-01-18 02:21本刊编辑部
曲艺 2020年12期
关键词:曲艺文化

本刊编辑部

文运同国运相牵,文脉同国脉相连。没有社会主义文化繁荣发展,就没有社会主义现代化。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的远景目标。在这幅群文共妍、百艺喷芳的宏伟蓝图上,曲艺界必须以自己的实际行动为之增香添艳。

未来新程将起步,巨篇又添新内容,曲艺界迅速掀起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精神的热潮。广大曲艺家和曲艺工作者围绕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畅谈学习心得体会,纷纷表示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精神内核,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用更实的行动创演更好的作品,切实为发挥文艺引领风尚、教育人民、服务社会、推动发展的作用而贡献力量。

本期专栏以“学习有心法、谋划有章法、落实有办法、贯彻有战法”为组稿思路,以展现曲艺界深入学习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成果为目标,邀请中国曲协主席团成员、地方曲协主要负责人、老艺术家、青年曲艺工作者撰写学习心得。尽管受篇幅限制,专栏只能反映学习热潮一角,但滴水能映七彩,点绿能现春光,我们仍然希望读者能从中看到曲艺人阔步迈向新时代、开启新征程的昂扬姿态。

文河思海济远航——中国曲协第八届主席团成员学习心得撷选

中国曲协副主席、四川省文联副主席、四川省曲协主席 张旭东(叮当)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着眼战略全局,为新时代文化事业发展画出了精准“时间表”和“路线图”。曲艺界应该紧跟时代步伐,认真思考推动曲艺事业新发展的有效方法。

一是出人才创精品。用心发扬曲艺“接地气、聚民气、扬正气”的优势,努力培养一批德艺双馨的艺术人才,尤其注重在新文艺群体中发现培养曲艺新秀,鼓励他们以“立得住,传得开,留得下”为目标,倾力创作一批“沾泥土、带露珠、冒热气”的作品。二是守正创新融合。曲艺创作者和表演者要在坚守曲艺艺术本真基础上稳步探索拓展艺术外延的方法,在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方面多下功夫,有效运用其他艺术形式的表演手法,提升曲艺辨识度、观赏度和美誉度。三是强矩阵聚观众。要推动曲艺事业创、演、学、研全维度发展,加强与综合、专业院校在曲艺方面的合作,激发基层文化场馆等群文创演场所的活力,提升各种曲艺志愿服务队伍的灵活性与反应力,发挥曲艺“两新”自我更新、自我拓展的“干细胞”作用,有效引導和培育曲艺观众,让曲艺之根扎得更深,曲艺之花开得更艳。

中国曲协副主席、河南省文联副主席、河南省曲协主席 范军

文化应该是绚烂多彩的。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在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曲艺工作者就应该深入思考为这幅蓝图增加色彩的方法。

曲艺是最接地气的艺术形式,也是饱蕴地域特色的艺术形式,民俗乡韵是曲艺之花开得繁华富丽的有力保证。为充分展现曲艺的地方特色,河南歌舞演艺集团一直在探索。“十三五”期间,继《老汤》之后,河南歌舞演艺集团曲艺团又推出了以马街书会为底色、集中展现民间曲艺人担当与坚守的方言剧《老街》。两部作品的成功是巨大的鼓舞,也给我带来了更多的思考。曲艺艺术的地域性和方言性只有在真正扎根民间之时才会彰显,否则就是平面上的版画,鲜艳但缺乏生命力。近年来,我一直为曲艺“回归城市,回归剧场,回归青年”的理念而努力。目前,我在河南郑州郑东新区华夏非遗馆开办的“非遗有范儿”小剧场,是当前河南省唯一一家市场化运营的非遗文化展示平台,自2019年3月17日开馆以来已成功演出100余场,累计向观众展示了相声、小品、河南坠子、大调曲子、三弦书、河洛大鼓、南阳鼓儿哼、苏州评弹等60余种曲艺形式。

在今后的学习工作中,我将继续手持画笔,在文化强国的宏伟蓝图上用心涂抹曲艺的色彩。

铨思心绪抒衷肠——地方曲协负责人学习心得撷选

陕西省曲协主席 韩应莲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充分肯定了我国取得的一系列重大成就,也为未来发展标定了新目标,提出了新要求。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宣传思想工作摆在全局工作的重要位置,作出了一系列重大决策,实施了一系列重大举措,党的理论创新全面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深入人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广泛弘扬,主流思想舆论阵地不断巩固壮大,文化自信得到彰显,国家文化软实力和中华文化影响力大幅提升,对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作为一名曲艺工作者,看到文化的大繁荣大发展,曲艺牡丹花开满园,曲艺交流走出国门,我欢欣鼓舞。在“十四五”规划即将展开的历史时刻,曲艺工作者要顺应时代发展,自觉增强文化自信,提升文化自觉,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为目标,为时代进步说与唱,为社会发展鼓与呼,用实际行动为全面提升文化软实力添砖加瓦。

江苏省曲协驻会副主席、秘书长 孙志兵

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上,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要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省级文联及各省级文艺家协会是党和国家意识形态工作的重要阵地,文艺工作者是实施国家文化发展战略、推动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繁荣发展的重要力量,确保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向基层精确传导,是当前文艺工作者的重要任务。为此,省级文联及各省级文艺家协会应该做到以下4点。

首先,组织引领文艺工作者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把思想和行动统一到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出的重大安排部署上;其次,广泛动员文艺工作者认真学习全会精神,切实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保证创作的目标不偏航,演出的方式不变形,作品的效果不走样;第三,积极引导文艺工作者与时代同频共振,以人民为中心,心无旁骛,潜心创作,以精品奉献人民,用明德引领风尚,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贡献智慧和力量;第四,鼓励文艺工作者充分发挥聪明才智,增强“四力”,积极探索曲艺助力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的方法路径。

黑龙江省曲协副主席、哈尔滨市曲协驻会副主席兼秘书长 王刚

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战役不断取得胜利、脱贫攻坚伟大战役将获全胜之际,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召开更具有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重要意义。

2020年是极不平常的一年,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统揽全局、运筹帷幄,带领全党全国各族人民书写了壮丽的抗“疫”史诗,曲艺工作者也在其中留下了鲜明的印记。疫情期间,哈尔滨曲协广泛动员会员,借助新媒体传播防疫抗“疫”作品,有效发挥了曲艺的“轻骑兵”作用。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胜利闭幕后,哈尔滨曲协第一时间分批次组织各级曲协负责人、老艺术家、中青年曲艺骨干、曲艺“两新”展开学习,并陆续推送学习心得。通过学习,大家一致认为,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指明了清晰的奋斗方向,曲艺工作者要坚定“四个自信”,凝心聚力,积极作为,搞好“大练兵”,做好“轻骑兵”,争做“排头兵”,在新形势下努力践行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的使命任务,为完成“十四五”时期主要目标和建设文化强国贡献曲艺的力量。

翊化德才助曲扬——老艺术家学习心得撷选

中国曲协理事、曲艺作家、相声表演艺术家 全维润

认真学习《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会议公报》和《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后,我倍感振奋。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上,曲艺大有可为。

曲艺是我国文艺百花园中的一朵奇葩,接地气、下得去、人员少、节目好、跟得紧、反应快,从来都是文艺的“轻骑兵”。我是一名曲艺老兵,从原沈阳军区文工团曲艺队到原武警文工团曲艺队,到基层弘扬主旋律,为官兵演唱正气歌是我不变的信念,也是我学习心得最好的注解。

落实好不好,基层最重要。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坚持共同的理想信念、价值理念、道德观念,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不深入生活、扎根人民怎么行,不责无旁贷、一马当先怎么行。我是一名党员,一个部队的文艺老兵,我要做到退休不退岗,退役不褪色,保持旺盛的斗志和创作激情,为时代而歌,为英雄立传,为人民送欢笑。

好风凭借力,扬帆正当时。蓝图已经绘就,要让理想照进现实,构筑起中国精神、中国价值、中国力量的钢铁长城,还需我们砥砺前行,拼搏奋斗。曲艺人要再一次集结出发,以更多更好的曲艺作品,向即将到来的党的百年华诞献礼!

群星聚火何煌煌——青年曲艺工作者学习心得撷选

第三批“牡丹绽放”曲艺英才培育行动入选者、青年评书演员 袁国虎

学习新思想,争做新青年,勇担新使命,实现新作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为我国未来5年乃至更长期发展擘画出了蓝图,为国家的持续繁荣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2020年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之年,是“十三五”收官之年,2021年是“十四五”开局之年。不管国际形势再怎么错综复杂、发展道路再怎么艰辛,我们作为新时代青年,都要不忘初心跟党走、不畏惧艰难险阻、勇担时代使命,自觉锻炼本领,在岗位上实干争先,为国家建设添砖加瓦。作为新时代的文艺工作者,我将坚守理想与信念,努力成为中华文化的继承者、守护者和传播者。

文艺工作者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应该坚持正确导向,坚持以群众生活为主要创作源泉,博采众长、海纳百川,用讲好中国故事、树立中国形象的方式为社会发展做贡献,为中国精神添砖加瓦。同时,我还要认真学习领会《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中“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的深刻含义,积极探索優秀作品创作、开发、传播、表演的链式反应路径,探索曲艺文化产业的发展模式,更好地提升曲艺的文化影响力和社会服务能力。

第十一届中国曲艺牡丹奖文学奖获得者、重庆逗乐坊负责人 宋好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文化建设,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更明确提出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并专门以一个部分阐释“繁荣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作为青年曲艺工作者,我们应该在建设文化强国伟大事业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而曲艺“两新”能有效延展曲艺艺术影响力,有效提升群众对曲艺的关注度。为此,持续提升相声小剧场的综合竞争力,是我今后的重要目标。

小康不小康,关键在老乡;剧场好不好,观众最重要。我们身在基层,最能体会到观众的心声,因此我们要努力做到“上接天线,下接地气”,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站在广袤的大地上不断汲取生活的养料,饱含深情地进行曲艺创作,用雅俗共赏的节目和清新幽默的表演,为观众制造时尚健康的笑声。同时,我们还要尊重艺术规律,赓续优秀传统,整理经典节目,以弘扬时代价值为导向,不断赋予曲艺新的时代内涵。

猜你喜欢
曲艺文化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以文化人 自然生成
《曲艺泉城》
齐心聚力 共同推进建设中国特色曲艺学科发展
谁远谁近?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从健康曲艺生态看曲艺学科建设的紧迫性
传承 民族 文化
什么是文化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