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肺炎疫情下青年曲艺工作者的担当与作为

2020-01-18 02:21田海龙
曲艺 2020年12期
关键词:曲艺立场工作者

田海龙

2020年10月23日,笔者得知自己荣获了由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授予的“抗击新冠肺炎疫情青年志愿服务先进个人”荣誉称号,这让我再一次想起了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全民抗“疫”,广大曲艺工作者都自发地献上自己的一份力量。笔者认为这个荣誉不只是对个人的鼓励,更是对曲艺工作者在大事面前敢于担当、勇于奉献的一种认可。

2020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从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开始到国际风云变幻,这一年我们如同坐过山车,在一浪又一浪舆论中被裹挟着前进。作为曲艺工作者,我们乐于看到全民集中注意力在某件事上,因为那意味我们有创作的源泉;同时,当全民关注集中在某件事上时,我们又有更多忐忑,担心创作不力引起争议。作为一个有担当和责任的曲艺工作者,在这种时刻要有拿得起笔的勇气,挽起袖子迎难而上,专心致志地创作曲艺作品。

新冠肺炎疫情来临时,正值春节假期,老百姓自觉圈足在家,不轻易出门。作为演出团队,在忧心演出市场前景惨淡的同时,我们团队在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怎样才能最直接帮到疫情中恐慌焦虑的每一个人,于是开展了抖音直播说书活动,给宅在家里无聊的朋友送去慰问。我们直播的这段期间,全国曲艺工作者都开始行动起来,各曲种有关抗“疫”作品纷纷涌现。经过两天的直播,我们不但给观众送去了慰问,同时也感同身受地体会到了此次疫情的紧张情况,从观看直播的观众那里也了解到了不少在他们身边实际发生的情况。笔者相信,那时广大曲艺工作者们都感觉到创作的时机已经成熟。

我开始积极组织团队伙伴开展曲艺创作,执笔撰写《关键时刻,拿得起笔》并发表在中国文艺评论网,号召曲艺同行拿起手中笔为抗“疫”贡献力量。我先后创作及组织创作抗疫作品包含相声《口罩风波》《疫无情家有情》《逆行者》《平安回家》《秘密电话》等,快板《新年总动员》等,山东快书《战胜疫情送瘟神》,金钱板《复工准备战》等作品近20篇,先后发表在曲艺杂志融媒体、《天府文艺》等各媒体,创作作品全部录制成品发布在喜马拉雅、荔枝FM等平台,累计播放超3万次。我还积极参加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协会抗“疫”活动,录制抗“疫”知识作品,推广抗“疫”科学妙招。我本人被成都市科普文化产业协会授予“科普顾问”称号。

抗“疫”期间,我配合中国文艺志愿者协会公益微课堂活动,在抖音、快手等平台录制制作艺术课程《相声历史溯源》《相声艺术源头》等10多个微课程,累计播放超过10万次,获成都市文联颁发的荣誉证书。我也积极响应团省委号召参与“‘蜀你最赞”活动,为抗“疫”归来的医护人员录制公益课程。

在抗“疫”创作活动中,我感触颇多,收获了非常多的鼓励,但也听到了很多杂音。有人质疑曲艺人创作的动机,认为这是蹭热度争表现。但是大多数曲艺工作者都坚持住了自己的初心,投入了大量精力去创作,用作品去冲锋陷阵,去面对质疑的声音。以下是我在抗“疫”中的个人体会,分享给青年曲艺工作者们。

越是关键时刻,越要有拿得起笔的勇气

有的曲艺工作者没有勇气在抗“疫”期间创作作品,是担心自己的写作水平不够好。毕竟在当时那种情况下,迅速涌现出了很多优秀作品。能不能写好,写出来会不会被嘲笑,这些担忧都成了曲艺创作者创作之路上的拦路虎。我告诉我们团队伙伴,无论如何要先写出来作品,作为曲艺工作者,言为心声,我们就是要通过手中笔、嘴中舌为老百姓发声;不论写作水平高低,先说写的事情是否足够真,只要足够真就值得拿起笔写下来。作为曲艺工作者,你本身就身处在疫情中,省却了采风之劳,只有表达出真实的想法,才能写出好作品。

有的曲艺工作者没有勇气在抗“疫”期间创作作品,是怕被人质疑动机。当时,网络上有很多杂音,有人说有部分文艺工作者创作只是为了蹭热度,创作出的作品空洞无味,一味只会歌功颂德,作品令人尴尬。我跟我们团队伙伴说,不必担忧,拿出我们的诚意来创作作品。曲艺是通俗艺术,演员创作出的作品好坏,一望可知。只要演员创作作品足够有诚意,讽刺假恶丑,歌颂真善美,言之有物即可。只要动机真诚,不是为了虚荣而创作就能经受住考验。我们为什么要创作曲艺作品,笔者认为,在这种国家危急时刻几乎没有人是为了利益,也几乎没有人是为了名誉,只要每个人都有一颗要为抗“疫”贡献一份力量的诚意,这就已经足够了。

说到底,演员真诚创作作品是最重要的。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即便很多演员是第一次参与到作品创作中来,我们团队创作作品效率也非常高。因为我们都身在疫情之中,每个人都有最切身的体会。演员们或宅在家里,遇到了各种困扰,感受到来自集体的温暖;或学习了科学防护常识,广而告之;或见识了各种谣言,啼笑皆非;或了解到英勇逆行的白衣天使事迹,深深感动;或见识了其他人的愚蠢行为,愤然指摘。当我们亲身涉入这场大事件中,我们每一个人就不能无动于衷,要从自己的良知出发,为抗“疫”贡献出自己的力量。

笔者认为,这个时刻的曲艺创作,应不讲大话,不说空话,说的得是身边小事。要么亲眼所见,要么亲身经历。或从自身实际感受出发,或是真情实感诉诸笔端,或是义愤填膺仗义执言。只有如此,创作出的作品才能打动受众。

大事面前创作,要站稳正确立场

关键时刻,演员要拿得起笔。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或许有少数人创作仅是为完成任务,又或许有少数人仅是蹭热度争表现,创作毫无诚意可言。就拿这次疫情期间来说,甚至出现了赞美病毒的散文作品,真是让人作呕,这就是作为创作者毫无正确立场、毫无诚意的表现。

疾风知劲草,板荡识忠臣。大事面前,演员要站稳正确立场,紧紧围绕在党中央指挥之下,步调一致为抗“疫”做出努力,这才是曲艺工作者的担当与责任。这种时刻,创作是为出一份力,不是为“语不惊人死不休”的虚荣;创作是为人民发声,不仅是为了完成所谓的工作任务;创作是为党中央传递积极抗“疫”信息,不是为个人名利。什么是立场?立场是当你面对诱惑时,坚守了情操;立场是当你面对困难时,迎难而上;立场是你面对名利时,坚守了正确的方向。创作中站稳正确立场,这是曲艺工作者最基本的要求。

文艺创作,要歌颂真善美

如今文艺创作中,很多人怕写歌颂型的作品,千方百计要找出丑恶面去讽刺,仿佛离了揭伤疤就不会写东西了。笔者认为,这是一种病。一种“文人病”,我们要警惕。当我们深处新冠肺炎疫情中,看到逆行的白衣天使,看到坚守岗位的社区工作者,我们难道不感动吗?或许我们自己都流下过热泪,那么为什么不用手中的笔记录下这动情的瞬间呢?我们不是画家也不是摄影师,不能把画面定格,可是我们可以用手中的笔来创作曲艺作品,让定格的画面鲜活起来。

曲艺不只有讽刺的力量,歌颂也是曲艺重要功能。用作品记录大事瞬间、感人画面,不正是我辈曲艺工作者的担当吗?作为曲艺工作者,给老百姓送去欢乐是我们职责,在大事面前有所作为更是我们的担当。当然,大事面前,创作为歌功颂德没有错。赞颂正能量当然值得提倡,但如果言之无味,作品面目可憎,那就是创作者的错。这种不用心,不但没有出力,甚至还添了乱。

在党中央领导下,打赢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取得了阶段性胜利,一切事物都变得井然有序,为世界疫情防控工作交出了高分答卷。笔者认为,作为文艺工作者,要拿起手中的笔,写下心中的情,为抗“疫”真实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

回想这段时间,全国曲艺工作者为抗“疫”所做的诸多努力,令我感慨,也令我感动。笔者认为,青年曲艺工作者当遇到国家大事时,要有积极参与的勇气,更要有敢于参与的担当与责任。

当国家处于危机危难之时,我们要举国迎敌,直面困难与挑战。那么,曲艺工作者手中的筆就是自己的枪,作品就是曲艺工作者的子弹,瞄准敌人,我们一起冲锋!我们新时代的曲艺工作者要始终坚持听党话,跟党走,繁荣创作,服务人民,为繁荣发展文艺事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作者:四川省曲艺家协会副主席、成都哈哈曲艺社社长)

猜你喜欢
曲艺立场工作者
思诗史为曲艺批评与创作赋能
5·30,致敬最美科技工作者
《曲艺泉城》
2019年度山西最美科技工作者
扬善
媒体时代曲艺批评应以曲艺活动为中心
草地
亚健康科技工作者
烘云托月:聚焦曲艺音乐
“中华慈善优秀工作者(志愿者)奖(共152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