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地区单中心住院患者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特征

2020-02-06 01:27付宗强刘豆豆张汇征牛小斌李永伟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流感病毒病原体年龄段

付宗强,刘豆豆,张汇征,牛小斌,李永伟

(1.河南省中医院/河南中医药大学第二附属医院 检验科,河南 郑州 450002;2.温州医科大学 检验医学院,浙江 温州 325000;3.重庆市公共卫生医疗救治中心 中心试验室,重庆 400036)

呼吸道感染是人类普遍易感的疾病,不管是发展中国家还是发达国家都是受到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特别对于婴幼儿,具有较高的发病率和死亡率[1-3]。对于学龄前儿童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研究目前较多,但对住院患者中青少年和成年人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流行特征研究较少。本研究分析近1 a来河南省中医院住院患者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旨在了解这些病原体在郑州地区住院患者中的感染特点和流行趋势,为临床诊治非典型呼吸道感染提供思路。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年5月至2019年4月河南省中医院1 708例呼吸道感染住院患者,年龄0~93岁,男性890例(52.1%),女性818例(47.9%)。

1.2 仪器与试剂采用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测试剂盒(西班牙,VIRCELL,S.L公司)购自郑州安图生物工程股份有限公司,用荧光显微镜(Leica DM5500)判读结果。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为人血清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Legionellapneumophila1,LP1)、肺炎支原体(mycoplasma pneumonia,MP)、Q热立克次体(coxiella burnetii,COX)、肺炎衣原体(chlamydia pneumonia,CPn)、腺病毒(adenovirus,ADV)、呼吸道合胞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RSV)、甲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A,INFA)、乙型流感病毒(influenza virus B,INFB)和副流感病毒(parainfluenza virus,PIVs)1、2和3型。

1.3 检测方法与结果判断抽取患者4 mL空腹静脉血,分离血清(避免脂血和严重溶血),由检验科专业技术人员严格按照试剂说明书进行操作,并经第2人复核结果。阳性结果:荧光显微镜下ADV、INFA、INFB、RSV和PIVs的包被孔中有1%~15%细胞的细胞核、细胞质或包膜出现苹果绿色荧光;LP1、CPn和COX中的所有菌体呈现苹果绿色荧光;MP出现细胞外围苹果绿色荧光。阴性结果:LP1、CPn和COX无荧光;MP、ADV、INFA、INFB、RSV和PIVs的细胞呈现红色,无荧光。

1.4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 18.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处理。计数资料以频数和率(%)表示,数据比较采用χ2检验或Fisher确切概率法;多重比较采用χ2R×C分割;多因素分析采用二分类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出情况共检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阳性847例,总检出率为49.6%,其中单一感染432例(25.3%),混合感染415例(24.3%)。MP检出率最高(36.7%),其次为INFB(21.9%)、PIVs(15.7%)、RSV(9.8%)、ADV(5.8%),LP1、INFA、CPn、COX检出率均未超过1%,分别为0.1%、0.6%、0.2%、0.8%。见表1。

表1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出情况(n,%)

注:INFB—乙型流感病毒;ADV—腺病毒;LP1—血清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INFA—甲型流感病毒;RSV—呼吸道合胞病毒;PIVs—副流感病毒;MP—肺炎支原体;CPn—肺炎衣原体;COX—Q热立克次体。

2.2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混合感染情况这9种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混合感染模式共有43种,主要模式有16种,构成排在前5位的分别是MP+INFB、MP+PIVs+INFB、MP+PIVs、PIVs+INFB、MP+PIVs+RSV+INFB,其他混合感染模式均未超过5%,混合感染主要由MP、INFB、PIVs、RSV 4种病原体组成,其中混有MP感染的患者最多,可占到混合感染总例数的78.1%。见表2。

2.3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性别分布890例男性标本中检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404例(45.4%),818例女性标本中检出443例(54.2%),女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出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3.094,P<0.001)。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IgM抗体检出情况做进一步χ2R×C分割多重比较显示,女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出率高于男性,两者单一感染和混合感染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27,P=0.072)。针对每种呼吸道病原体感染情况性别分布做进一步分析,女性ADV和MP的阳性检出率均高于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他7种病原体感染阳性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3。

2.4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年龄分布1 708例送检标本按人类的生长发育特征分为以下几段:0~1岁(婴儿)、>1~3岁(幼儿)、>3~6岁(学龄前)、>6~18岁(学龄)、>18~60岁(成人)、>60~93岁(中老年)。不同年龄阶段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150.797,P<0.001),检出率排在前3位年龄段分别是“>3~6岁”、“>1~3岁”和“>6~18岁”,检出率均超过60%。所有年龄段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出率前3位均为MP、INFB和PIVs。INFB、ADV、RSV、PIVs、MP阳性检出率年龄段分布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这5种病原体检出率最高的阶段均集中在“>1~3岁”或“>3~6岁”。见表4。

表2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混合感染情况(n,%)

注:MP—肺炎支原体;INFB—乙型流感病毒;PIVs—副流感病毒;RSV—呼吸道合胞病毒;ADV—腺病毒;INFA—甲型流感病毒。

表3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性别分布(n,%)

注:aχ2R×C分割多重比较结果显示,男女单一感染与混合感染分布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3.227,P=0.072);ADV—腺病毒;MP—肺炎支原体。

表4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年龄段分布(n,%)

注:INFB—乙型流感病毒;ADV—腺病毒;RSV—呼吸道合胞病毒;PIVs—副流感病毒;MP—肺炎支原体。

2.5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时间分布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每月的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33.193,P<0.001)。阳性标本检出最多的月份为12、1、11月,检出率分别为58.1%(142/244)、56.7%(149/263)、48.1%(99/206)。LP1、INFA、CPn和COX阳性率较低,月份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全年呈散发状态;ADV各月检出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MP、INFB、PIVs和RSV各月检出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其中MP的检出率全年都较高,8月检出率最高,检出23例,12、1月MP阳性检出例数最多,均为95例;INFB呈明显的“U”字型分布,1月检出率最高,其次为12月,最低为8月;12月PIVs阳性例数和检出率最高;RSV在12、1、11月的检出例数均多于其他月份。见表5。

2.6 呼吸道病原体感染风险的Logistic回归分析通过以上分析,患者性别、年龄及月份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检出率有影响,把这3个因素纳入回归方程做Logistic回归分析。结果显示,患者性别、年龄及月份是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均P<0.05),女性感染风险是男性的1.5倍,随年龄增加感染风险有所降低。见表6。

表5 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月检出率(n,%)

注:INFB—乙型流感病毒;ADV—腺病毒;LP1—血清嗜肺军团菌血清1型;INFA—甲型流感病毒;RSV—呼吸道合胞病毒;PIVs—副流感病毒;MP—肺炎支原体;CPn—肺炎衣原体;COX—Q热立克次体。

表6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注:b—偏回归系数;SE—标准误;OR—优势比;CI—置信区间。

3 讨论

非典型呼吸道感染的病原体多种多样,临床症状往往相似而复杂,几乎无疫苗可以防护[1,4],因此有必要掌握各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流行病学特征,再加上快速的检测方法,早期诊断,以减少抗生素的滥用。近年来,随着间接免疫荧光法检测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应用,以快速、高灵敏、低价、可同时检测多种病原体等优点成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临床筛查手段[5-6]。

本研究发现,近1 a来住院患者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总检出率为49.6%,和He等[7]报道的48.0%的检出率基本一致,但低于Liu等[8]报道的广州地区55.7%的感染率,又高于其他研究中20.0%~40.0%的检出率[5,9-10],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样的,可能和研究纳入的人群年龄结构和来源有很大关系。中国各地区气候及空气污染程度不同也是造成阳性检出率存在差异的重要因素,另外这种差异还可能和医院的临床诊疗水平和所用的检测方法有关[11-12],但具体是哪些原因导致病原体检出率的不同,还有待进一步明确。

非典型呼吸道病原体感染复杂多样。本研究9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中有5种(MP、INFB、PIVs、RSV、ADV)的检出率大于5.0%,两种或两种以上病原体的混合感染率达到24.3%,混合感染组合模式有43种,并出现了以往文献报道较少的五、六重感染,分析发现五、六重感染无性别和年龄差异,但有季节性,多发生在天气寒冷的秋冬季。这9项病原体中检出率及占混合感染的比例最高的是MP,MP可引发非典型肺炎和支气管炎等,在引起儿童肺炎的病原体中最为常见[13]。本研究中>1~3、>3~6岁MP检出率分别为60.1%、64.6%,是其他年龄段的1.5~3倍,学龄期阶段青少年MP检出率也达到41.9%。与MP年龄分布基本一致的是检出率排在第2、3位的INFB和PIVs,这两种病原体的阳性患者也集中分布在1~18岁这个年龄段,3种病原体年龄分布有明显差异。ADV和RSV的年龄分布虽然也有明显差异,但各年龄段检出情况相差不多;其他4种病原体阳性例数较少,基本呈散发状态。以上结果与其他研究报道基本一致,但有些特征是郑州地区特有的,基于以上数据认为,对于儿童和青少年,MP、INFB和PIVs感染应引起临床足够重视,特别是在天气较为寒冷的月份更应注意呼吸道病原体间的多重混合感染,以防出现重症患者。

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性别分布各文献报道并不一致。有研究认为男性和女性感染这9项病原体的机会均等[11],也有研究报道男性高于女性[8],还有研究发现,女性呼吸道感染病原体总阳性率高于男性[5]。本研究发现住院患者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女性阳性检出率高于男性,但进一步多重比较发现单一感染与混合感染的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病原体单独分析中MP和ADV女性检出率均高于男性,其他病原体的性别分布无明显差异。本研究发现这9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阳性检出病例主要集中在天气寒冷的11、12和1月,其他研究也大多报道检出率较高的是秋冬季节[4-5,9-10,14],与本研究结果基本一致。但对于每种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月份分布,北方和南方地区差别较大,有研究报道北京地区成人感染呼吸道病原体MP、INFB和PIVs在11月阳性检出率最高[15]。另有研究报道深圳地区MP秋季阳性检出率最高,INFB春季阳性检出率最高,PIVs夏季阳性检出率最高[5]。本研究发现郑州地区MP虽然8月检出率最高,但阳性数仅23例,而12、1月阳性检出例数最多,均检出95例;郑州地区月份分布差异最大的是INFB,1~12月呈“U”型分布,1月阳性检出例数和检出率最高,其次是12月,8月最低。PIVs和RSV各月分布规律基本一致,月检出情况变化不大,阳性例数最多和检出率最高均出现在12月。对呼吸道感染病原体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性别、年龄和月份是呼吸道病原体感染的独立危险因素。女性感染风险是男性的1.5倍,随年龄增加呼吸道感染风险下降,高年龄段呼吸道感染病原体阳性检出率是其相邻低年龄段阳性的0.915倍。3、4、9和11月这4个月与1月相比,感染风险降低,而其他月份与1月感染风险无明显差异。

综上,对于郑州地区可认为女性患者、低龄,12、1月送检,检出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概率将明显提高,该类患者应受到临床高度关注。但由于呼吸道感染病原体的流行情况地区间差异较大,本研究结果在郑州地区及周边有较高的价值,其他地区仅供参考。

猜你喜欢
流感病毒病原体年龄段
不同年龄段妊娠早期妇女维生素D含量水平分布
儿童不同年龄段呼吸疾病与中医体质关系
各年龄段人群对网上健康教育的认知和期望的调查报告
甲、乙型流感病毒感染患者外周血NL R表达对比分析
野生脊椎动物与病原体
病原体与自然宿主和人的生态关系
适合各个年龄段的黑胶爱好者 Sony(索尼)PS-LX310BT
流感病毒为何肆虐冬春
新研究有助于开发流感广谱疫苗
疫苗,原来是这么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