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护士专业生活品质现状及影响因素

2020-02-06 01:27朱玉花张全英杨卫红张凤佩赵佳张彦平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职称量表问卷

朱玉花,张全英,杨卫红,张凤佩,赵佳,张彦平

(新乡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 a.护理部;b.感染疾病科三病区;c.胸外科一病区,河南 新乡 453100)

随着社会的发展,工作节奏的加快,各个行业导致的个体心理行为问题及由其引发的社会问题也逐年增多。护理人员在实施心理护理过程中,需要长期持续地以职业化立场支持、鼓励患者应对疾病所致的恐惧、焦虑、悲伤等情感创伤或心理问题。护理人员每天面对大量的负面信息,会给自身带来迷茫、挫折感等,极易发生情感衰竭、职业获得感下降、工作效率下降、人员流失增加等专业生活品质下降情况,被公认是易发生职业倦怠和心理问题的高危人群[1-2]。因此,关注护士心理健康,提高护士专业生活品质已成为临床关注的新热点。专业生活品质定义为“助人”相关工作者在帮助别人的过程中产生的对自身心理上一系列的影响,主要发生在从事帮助性、救助性职业人群身上,例如健康工作者、教师、消防员、应急救援者等,尤其是护士[3]。专业生活品质包含慈心满足(compassion satisfaction,CS)和慈心疲乏(compassion fatigue,CF)两部分。CS属于积极的方面,是指助人者在帮助他人工作中体验到满足感和快乐等积极情绪;CF属于消极的方面,又可分为工作倦怠(burnout,BO)和二次创伤(secondary trauma stress,STS)两个部分。目前,国内外研究多集中在急诊科、精神科、重症监护室和肿瘤科等医护群体,而关于护士的职业心理健康状况研究较少。因此,本研究的目的是了解当今临床护士的专业生活品质现状,探讨其影响因素,以期为改善临床护士专业生活品质现状,实施积极干预措施提供理论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采用方便抽样法选取河南某三甲医院475名护士(不包括护士长)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临床一线工作的在职注册护士,本人愿意接受调查并知情同意。排除标准:发放问卷期间未在医院相关护理岗位工作的护士。

1.2 调查方法

1.2.1一般资料调查表 自行设计一般资料调查表,内容包括调查对象的性别、年龄、学历、科室、护龄、职称、婚姻状况、岗位编制、近1个月上班情况、护患关系等一般情况内容。

1.2.2专业生活品质量表(professional quality of life scale,ProQOL) Stamm[4]修订的第5版专业生活品质量表于2012年被郑杏等[5]进行汉化,汉化后的量表系数均高于0.7,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各个分量表的Cronbach’sα分别为0.88(CS)、0.77(BO)、0.77(STS)。本研究采用该量表了解护理人员在过去1个月内护理患者过程中所产生的职业满足感和职业倦怠感状况。使用该量表进行统计学分析时,需要根据公式T=50+Z×10先计算出各分量表的原始分数和标准化得分Z分,然后将其转化为T分,进而与量表常模的25%分位数(T=43)、75%分位数(T=57)进行比较,从而判断护理人员慈心满意、工作倦怠、二次创伤程度。得分标准:总体得分≤43分为低度,43~57分为中度,≥57分为高度。

1.2.3资料收集 在进行问卷发放调查过程中使用统一指导语对研究对象进行问卷填写说明,问卷完成后当场检查并回收,以保证问卷填写质量。问卷筛选剔除标准参照以下两项原则进行:(1)问卷漏填写≥3项;(2)答案填写明显呈规律性。本次调查共发放问卷500份,回收有效问卷475份,有效回收率为95%。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本研究共纳入475名护士作为研究对象。见表1。

2.2 专业生活品质现状及各维度得分护士慈心满意、工作倦怠、二次创伤原始得分与常模25%、常模75%标准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01)。见表2、3。

2.3 影响护士ProQOL得分单因素方差分析慈心满意维度:职称、岗位编制、日班时长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工作倦怠维度:文化程度、班次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二次创伤维度:护患关系得分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表1 护士一般资料(n,%)

表2 护士专业生活品质现状[n(%)]

表3 护士ProQOL各维度得分分)

注:ProQOL—专业生活品质量表。

表4 影响护士ProQOL得分单因素方差分析分)

注:ProQOL—专业生活品质量表。

3 讨论

慈心满意是指助人者在为别人提供帮助并给予情感支持的过程中获得的快乐和满足感,是从助人工作中获得的正能量。本研究中获得高度慈心满意的护士比例为17.9%,而21.9%和60.2%的护士获得低度和中度的慈心满意,与国外常模相比,本研究慈心满意处于低中度水平的护士较多,护士慈心满足程度总体不高,与Young等[6]研究结果大致相同。影响护士慈心满意的因素有职称、岗位编制和日班时长。与主管护师相比,具有护师及以下职称的护士慈心满意水平更高。分析其原因如下。(1)职称:护士、护师较主管护师参加工作时间较短,能持续不断从工作中学习新知识、新技能,职业成就感、职业收获感感知度较高;在工作方面,低中职称护士护理患者病情常较轻,恢复快,收到的正反馈较高职称护士多,获得成就感较强;随着护士工作年限的增加,护士职称越高,越容易产生工作倦怠,工作热情越容易减退,从工作中获得的幸福感就越低,取得副主任护师以上职称的护士大多数已是管理者岗位。(2)岗位编制:在编护士和合同制护士的慈心满意得分高于临时护士,临时护士工资和福利待遇与在编护士、合同制护士有差别,从而导致对工作的慈心满意程度不高。(3)日班时长:日班时长也是影响护士慈心满意水平的因素,上班时长越长,护士慈心满意得分越低,可能由于长时间工作不能得到充分有效的休息,从而导致慈心满意得分不高。

工作倦怠也称职业倦怠,是工作人员在工作过程中的伴随产物,任何人在职业生涯的每个阶段都有可能体验到情感衰竭和个人成就感降低。职业倦怠是从业者在工作、绩效等压力下产生与态度、期望和需求密切相关的身心疲惫、能量耗竭、身体被掏空等高度个体化的负性心理体验,具有一定的普遍性和必然性。本研究结果显示,影响护士职业倦怠得分的因素有文化程度和班次。倦怠得分由高到低依次为本科学历、专科(大专及中专)、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护士,这与张玉曼[7]研究结果一致。分析原因可能与临床中护士分层级管理、工作有关,临床工作中,大多数本科学历护士从事的护理工作与专科及以下护士的工作内容无明显差异,使其工作期望有一定的落差,极易产生职业倦怠感。具有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的临床护士在工作中相对本科、专科护士更受重视,大多从事护理科研相关工作,工作研究范围较广泛,具有一定的创新性,职业倦怠得分相对较低。因此,在临床实际工作中,提示护理管理者应该更多地关注本科学历护士,多提供一些能够发挥其才能的机会,学习护理领域新理念、新业务、新技能,拓宽视野,提升核心能力,拓展职业空间。同时,管理层也要注重引导、鼓励护士准确定位自己,做好职业生涯规划,更积极主动地研究如何更高质量地护理患者,从而增加其职业认同感,降低职业倦怠感体验。

本研究结果显示,护士低、中、高度二次创伤的比例分别为26.3%、51.0%、22.7%,与国外常模相比,二次创伤水平较高,与Hooper等[8]研究结果基本一致,护患关系现状不容乐观。护士为护患关系担忧的频率越高,二次创伤得分就越高,与周琪等[9]研究结果一致。护士为护患关系焦虑的原因与个体因素、医院管理因素、社会氛围因素、患者素质因素等各方面有关。医院护理管理阶层应重点关注复杂紧张的护患关系对于护士心理健康造成的负面影响及对护理质量产生的一系列影响。因此,护理管理者深入现场调查,做到及时干预,以提高护士慈心满意水平,降低工作倦怠和二次创伤在临床中有重要意义。

综上所述,护士专业生活品质现状不容乐观。护士应加强个人应对技巧,注重个体身心健康,降低慈心疲乏带来的负性影响。同时,管理者应及时识别临床护士慈心疲乏现象并迅速做出决策,提高医院工作管理效率,增加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职称量表问卷
网络服装虚拟体验的概念模型及其量表开发
《公共体育服务政府供给社会期待量表》的编制与修订
六部门:职称评聘向乡村教师倾斜
学术造假将被撤销职称并记入诚信档案
《职称评审管理暂行规定》让学术造假撤销职称有法可依
CSE阅读量表在高中生自我评价中的有效性及影响因素
胸痹气虚证疗效评价量表探讨
问卷大调查
职称
问卷你做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