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

2020-02-06 01:27王涛赵强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腓骨经皮钢板

王涛,赵强

(1.淮滨县马集镇中心医院 骨科,河南 信阳 464400;2.信阳市中心医院 骨科,河南 信阳 464000)

胫腓骨骨折为骨科常见骨折类型,发病率占全部骨折的9.72%~13.7%,其中40%左右由交通事故引起[1]。目前,内固定术为临床治疗胫腓骨骨折的主要方法,常规术式为切开复位内固定,具有良好治疗效果,但术后恢复缓慢,且易引发感染,部分患者需进行二次手术。近年来,微创理念逐渐普及,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属于微创手术的一种,在减少术中损伤,改善预后效果方面具有一定效果[2]。本研究旨在探讨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骨折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8月至2018年1月信阳市中心医院收治的84例胫腓骨骨折患者,根据手术方案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2例。对照组男26例,女16例;年龄18~65岁,平均(47.59±8.79)岁;骨折至手术时间1~5 d,平均(3.16±0.53)d。观察组男23例,女19例;年龄18~63岁,平均(46.47±8.36)岁;骨折至手术时间1~6 d,平均(3.30±0.61)d。两组患者性别、年龄、骨折至手术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选例标准纳入标准:(1)经X线或CT确诊为胫腓骨骨折;(2)首次、单侧骨折;(3)无手术相关禁忌。排除标准:(1)粉碎性骨折;(2)合并其他部位骨折;(3)髓腔<7 mm;(4)骨折时间>6 d;(5)血液系统疾病。

1.3 手术方法

1.3.1对照组 接受常规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患者仰卧,腰硬联合麻醉,常规消毒铺巾,将坏死组织及其异物清除,应用止血带。于胫骨外侧做切口,充分显露骨折断端,术区消毒、清洗,疏通骨髓腔,直视下进行手法复位,确认复位效果满意后置入固定钢板,取松质骨螺钉、皮质骨固定钢板,确认无异常后冲洗术区,缝合切口,术毕。

1.3.2观察组 接受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体位及麻醉等与对照组相同。麻醉起效后先行腓骨切开复位,恢复胫腓骨长度及力线,纠正旋转畸形。重新建立钢板固定,然后采用牵引法进行胫骨复位,手法整复,于骨折线外侧做2~3 cm切口,建立手术隧道。预弯钢板,插入隧道内,X线引导下进行手法复位,确认复位效果满意后,打入克氏针标记螺钉位置,拧入螺钉固定钢板,确认无异常后冲洗术区,缝合切口,术毕。两组术后均接受抗生素治疗预防感染,并抬高患肢,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指导其进行功能恢复锻炼。

1.4 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包括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2)术后恢复情况,包括骨痂形成时间、骨折愈合时间。(3)关节功能恢复情况。采用踝关节功能评分标准(Mazur)评估,分值0~100分。优:90~100分,步态正常,无肿痛,活动恢复正常。良:80~89分,步态正常,伴有轻微肿痛,活动轻微受限。可:70~79分,步态正常,活动时伴有疼痛感,活动度为正常人的1/2。差:<70分,关节肿胀,活动度<正常人的1/2[3]。(4)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包括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钢板外露等。

2 结果

2.1 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观察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骨痂形成时间及骨折愈合时间均短于对照组(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及术后恢复情况比较

2.2 关节功能恢复情况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较对照组高(P<0.05)。见表2。

表2 两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情况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4.459,P=0.024。

2.3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观察组后并发症发生率较对照组低(P<0.05)。见表3。

表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注:与对照组比较,aχ2=5.126,P=0.024。

3 讨论

胫腓骨为人体主要长管状骨,其解剖学结构特殊,是骨折好发部位。切开复位内固定是临床治疗胫腓骨骨折的常用术式,具有操作简单、效果良好等优势,但其创伤性较大,对骨折端血供影响较大,术后切口感染、骨折延迟愈合、钢板外露等发生率略高,不仅增加患者痛苦,还对骨折愈合效果产生一定程度影响[4]。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高于对照组,且观察组手术、骨痂形成及骨折愈合等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术中出血量少于对照组,可见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在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损伤,促进患者术后恢复及改善预后效果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分析其原因在于:骨折愈合关键在于骨折端周围力学情况及血运情况,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切口小,对骨折端软组织影响较小,更符合生物内固定原则,在实现坚强固定的同时可有效减少对血循环的影响,从而减少术中损伤,促进术后恢复,改善关节功能[5]。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患者术后康复的主要因素,本研究结果中,观察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能有效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减轻患者痛苦,促进术后恢复。

综上可知,将小切口复位经皮钢板内固定应用于胫腓骨骨折患者治疗中,可缩短手术时间,减少术中出血量和术后并发症,缩短康复时间,改善关节功能,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腓骨经皮钢板
经皮迷走神经刺激对抑制控制的调节机制*
经皮耳迷走神经刺激抗抑郁胆碱能机制的探讨
MRI诊断鞘内型腓骨肌腱半脱位的价值
双钢板与锁定钢板在复杂肱骨近端骨折治疗中的疗效比较
探讨拉森钢板桩在市政工程基坑支护中的应用
崴脚千万莫忽视
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快速取出残留骨水泥柱2例报道
壮骨汤与闭合复位内固定术对胫腓骨干骨折患者骨折愈合的影响
腓骨肌腱损伤诊疗进展
非加劲钢板剪力墙显著屈服位移角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