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对颅脑外伤的临床疗效

2020-02-06 01:27蔡瑞通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期
关键词:骨瓣外伤颅脑

蔡瑞通

(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 外科,河南 商丘 476100)

颅脑外伤病情凶险,变化快,死亡率较高,脑损伤后颅内出血或水肿均可导致颅内压升高,严重者可形成脑疝。去骨瓣减压术是目前治疗颅脑损伤的主要手段,可有效降低颅内压,缓解病情,但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不甚理想[1]。相关研究指出,持续亚低温治疗具有良好的脑保护效果,可降低颅内压,增加脑灌注压,减轻脑水肿,降低神经功能损伤[2]。本研究探讨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颅脑外伤的临床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12月至2018年7月商丘市第四人民医院收治的120例颅脑外伤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60例。对照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22~59岁,平均(40.26±5.14)岁;格拉斯昏迷评分(Glasgow coma scale,GCS)3~8分,平均(5.62±1.33)分。观察组男27例,女23例;年龄20~58岁,平均(39.92±5.08)岁;GCS 3~8分,平均(5.58±1.29)分。两组患者性别、年龄、GC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经头颅CT检查证实;(2)明确外伤史;(3)受伤至入院治疗时间<72 h。排除标准:(1)心、肝、肾等重要器官功能障碍;(2)失血性休克;(3)凝血功能障碍;(4)手术禁忌证。

1.3 手术方法两组均接受去骨瓣减压术,全麻后,剪开血肿部位和损伤部位的硬脑膜,彻底清除硬脑膜外血肿及坏死脑组织。术后给予对照组常规体温管理:体温上升,但温度<38.5 ℃时,冰袋降温,>38.5 ℃时,遵医嘱给予解热镇痛药物。术后给予观察组亚低温治疗:持续降温选择半导体冰毯,配合冬眠合剂、肌松剂使用,必要时在头颈部、腋下、腹股沟等处进行冰敷,并辅助低温液体灌胃,控制肛温33~35 ℃,连续亚低温治疗7 d,采取每隔4 h上升1 ℃的方式停止亚低温治疗,避免温度恢复过快,直至体温恢复36 ℃时停止。

1.4 观察指标(1)神经功能:分别于治疗前及治疗2 d后采集患者5 mL静脉血,离心取上清液,采用放射免疫法测定血清中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neuron specific enolase,NSE)、星型胶质源性蛋白(S100β)、角质纤维酸性蛋白(glial fibrillary acidic protein,GFAP)水平。(2)不良反应:包括血小板计数减少、心律失常、呼吸泌尿系统感染、低血钾等。

2 结果

2.1 神经功能治疗前,两组NSE、S100β、GFAP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NSE、S100β、GFAP水平均较治疗前降低,且观察组NSE、S100β、GF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神经功能比较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bP<0.05;NSE—神经元特异性烯醇化酶;S100β—星型胶质源性蛋白;GFAP—角质纤维酸性蛋白。

2.2 不良反应对照组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3例,心律失常2例,呼吸泌尿系统感染4例,低血钾4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21.67%;观察组出现血小板计数减少1例,呼吸泌尿系统感染2例,低血钾1例,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67%。观察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脑损伤后可出现严重脑细胞水肿和颅内出血,引起颅内高压,对神经功能产生不利影响,去骨瓣减压术是目前治疗颅脑外伤的常用术式,可有效缓解颅高压,挽救患者生命,尽快恢复其自主功能,但部分患者术后脑功能恢复不甚理想,远期生活质量较差,表明去骨瓣减压术无法彻底改变患者脑功能损伤的事实[3]。

颅脑损伤后局部组织所产生的毒副代谢产物蓄积可再次对神经功能造成损伤,神经因子发生改变,其中NSE是细胞能代谢活动中参与神经元内糖酵解过程的关键酶,颅脑损伤后神经元坏死,细胞质内NSE可通过受损血脑屏障进入血液;S100β参与细胞骨架形态与细胞内钙离子稳态的调节,具有营养神经的作用,过量分泌具有神经毒性;GFAP是构成神经胶质细胞骨架的重要成分,通过测定以上神经因子水平,可了解机体神经功能[4-5]。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NSE、S100β、GFAP水平均低于对照组,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表明对颅脑外伤患者采取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可减轻神经组织损伤,保护神经功能,减少不良反应的发生。亚低温治疗是采用物理降温方式,改善脑组织供血。亚低温治疗作用机制包括:(1)低体温可降低脑代谢率,减少脑细胞耗氧量,减轻脑损伤;(2)可减少脑细胞内乳酸堆积而产生代谢性酸中毒;(3)阻碍神经递质释放;(4)降低一氧化氮合酶活性,抑制一氧化氮合成;(5)减轻弥漫性轴索损伤程度;(6)对蛋白质合成起促进作用,同时可抑制细胞凋亡[6]。

综上所述,对颅脑外伤患者采取去骨瓣减压术联合亚低温治疗,可减轻神经功能损伤,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促进术后康复。

猜你喜欢
骨瓣外伤颅脑
为什么开颅去骨瓣减压术后不建议做有创颅内压监测
橡皮生肌膏在手外伤术后皮肤软组织坏死中的应用
优化急诊护理在重症颅脑损伤中的应用
改良外伤大骨瓣手术在重型脑外伤患者治疗中的应用
羊常见外伤、创伤的治疗方法
多脑池沟通技术在重型颅脑损伤治疗中的进展
浅析标准大骨瓣开颅减压术在颅脑损伤治疗中的临床效果
双侧标准大骨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与双额冠状切口开颅去骨瓣减压术治疗重型颅脑损伤患者疗效比较
急诊胰十二指肠切除术在闭合性十二指肠胰头外伤中的应用
一体化急救护理新模式在重型颅脑损伤患者急救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