域外阴阳:近代南洋中医的理论创构及其意义*

2020-02-16 00:28
医学与哲学 2020年20期
关键词:阴阳五行中医理论南洋

郑 洪

自古以来,不断有华人到南洋地区生活,明清至近代尤多。随着华人社区的形成,中医药也被带到了南洋地区。近代南洋华侨中医在人才、知识等方面对国内有一定依赖性,不少华侨医疗机构从国内招考中医,人才流动对南洋中医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为呼应国内中医抗争以及加强学术交流,20世纪前期南洋中医纷纷成立社团,创办刊物,仅新加坡和马来西亚,在太平洋战争前就有22个中医医疗机构或团体,办有5种中医药刊物[1]。这也意味着当地中医不仅仅止于执业,已经形成了学术共同体。

身在异域行医的南洋中医们,对传统中医知识并非刻板套用,他们在实践和理论中有着颇具价值的创新,对此有必要加以考察探究。

1 实践证验:中医方土观的域外拓展

“方土观”是中医理论的特色之一。在中医的经典《素问·异法方宜论》提到,东、南、西、北、中地域环境不同,人们生活特点不同,从而诞生不同治法。此后中医理论的发展,一直受到地域环境因素的影响[2],呈“中心-四方”扩展模式。例如,元代朱丹溪称“西北之人阳气易于降,东南之人阴火易于升”,故有“丹溪南医也”之说[3];朝鲜医家许浚[4]则称“我国之医,亦可谓之东医也”。所谓“东”与“南”,都是相对于中医理论诞生地黄河流域而言的。古代医家认为,当所在地域偏离中心向东、南、西、北扩散时,就要在应用中加以调整。清代医家张倬[5]曾经很具体地指出,汉代医圣张仲景“立法皆随病制宜,以为天下万世则,而于中州更宜”,而在“中州”之外的每个地区都要作某些变通。

《黄帝内经》论述中国南方地域的特点时说:“南方者,天地所长养,阳之所盛处也,其地下,水土弱,雾露之所聚也,其民嗜酸而食腑(腐),其病挛痹。”其中对南方的特点描述,有三个关键词,即阳盛、地下和雾露所聚。阳盛,主要是指天气炎热。地下,指沿海地区海拔较低。在中国传统的地理观念中,认为西北地区土壤深厚,则有利于地气深藏,而低海拔地区则“地卑土薄”,不利于健康。雾露所聚指南方的湿气较重。因为沿海地区经常受海洋性气候影响,降水较多。在国内,方土观向南拓展的边界是岭南两广之地。相对于国内其他地区,岭南医学一向被认为是有独特风格的地方流派,原因就是其气候环境较为特殊。而南洋地区较之广东,纬度更低,上述三个要素都比岭南要更明显,因而合理变通更有必要。

南洋中医结合地区气候特点,应用和拓展了中医的方土观思想。例如,晚清时,广东新会医家陈珍阁来到刚开埠不久的新加坡,他对当地环境与疾病的关系进行总结,指出当地疾病有“湿气”严重的特点,更细致地将“湿气”分为三类,其一是山林旷野湿气,其二是江湖河海水面湿气,这两者与国内认识相近,不同的是其三:“新开港埠,人气少而湿气盛,成为寒毒,最能凝滞气血,多成腹胀脚肿之症”[6]。“新开港埠”是专门针对刚开发的新加坡而言,“腹胀脚肿”应该是指“脚气”病,在医学界还未认识到“脚气”与营养的关系之时,陈珍阁认为其病因是人烟稀少而清寒,与湿气合成寒毒,这一观点有着鲜明的中医思维特征。

可见,华侨中医在南洋的医疗实践,都是沿着《黄帝内经》的思想进行验证式的拓展。他们细致观察南洋环境气候下人体的生理和病理反应,例如,新加坡叶季允[7]的《治血微诠》结合环境与饮食分析当地血症成因:“叻地(注:对新加坡的旧称)最多咯血之症……较于中原内地远有过之。余尝细究其所以然之由,则有外因而致者,亦有内因而致者。盖南洋各岛,天气则热,地气则湿……查叻地之人好食烧炙而饮酒浆,并嗜辛辣品……余尝历观叻地咯血之症多半出此两因。”

暹罗(今泰国)中医余初元[8]按照中医传统理论探讨区域常见病因病机说:“今单就暹罗一处而论,暹国为亚洲东南隅,安南之西,缅甸之东,地属热带,气候炎热,居热带温带之间,南风多旺于四季,天气炎而地气湿,是雾露所聚之乡,土薄水深,下则寒而上则热,人感其气,外应热而内应寒。”文中“雾露所聚”“土薄水深”都是《黄帝内经》对南方的描述语言,余初元既运用寒热、水火等中医名词,又与西方自然科学知识结合。

以上南洋医家的这些经验,可以说是对传统中医理论的进一步拓展和验证,有一定的创新意义。当然,这种属于应用性创新,难得的是,南洋中医也有更深层次的理论性创新。

2 哲理探索:域外有否阴阳五行

中医理论带有浓厚的哲理色彩,作为其核心理论的阴阳五行学说,就源于古代哲学。关于阴阳五行学说的形成,不少学者认为与中国早期文明所处的地域环境密切相关。例如,英国科技史家李约瑟[9]推论五行与五色关系的起源时说:“中国文明的摇篮是在黄河上游盆地(现今的山西和陕西……)的黄土地区,所以假定黄色以中心自居是完全讲得通的。”其他如西部丛山有长年不化的积雪故色白,东部平原肥沃故色青等,五行知识的生成与中国地域所见有关。

民国时期,一些文化学者对阴阳五行学说进行了批判,使中医界也开始讨论是否应当废除阴阳五行。西医余云岫提出“废止中医”,理由之一也是中医阴阳五行无据,最终激起轩然大波。在南洋等地区,由于殖民地政府对传统中医多持放任态度,当地原本较少中西医争议。受到国内情势的刺激,南洋中医界纷纷成立团体,如新加坡“中医中药联合会”、泰国的“暹罗医会”等,并参与国内的论争。新加坡中医黎伯概[10]263在其执笔的《新加坡中医中药联合会筹备宣言》中说:“我新加坡之中医中药同人,惊国粹之沦亡,国产之废弃,国民生命之靡托,大多数人之颠连而无告也……”可见其心怀祖国。

当时,大多数维护中医言论都是强调阴阳五行在中国历史上的意义和价值,但是黎伯概与众不同,以世界眼光在理论上作出了更重要的阐发。黎伯概(1872年~1943年),广东梅县人,自幼习儒,他参加华侨团体主办的同济医院招考驻院医师考试名列第一,遂受聘为该院首席医师,后来积极参与创办新加坡、马来西亚等中医药团体,是近代南洋中医的领袖人物。国学根底深厚而身处域外的黎伯概[10]13,注意到了阴阳五行的根源性问题,提出一个深刻的疑问:“五洲万国之人,独无阴阳五行乎?”“热带人、寒带人何以不谈,而独温带人谈之?温带诸国人何以不谈,而独我国人谈之?”这提出了中医理论的普遍适用性问题,是国内医家很少提及的问题。

2.1 中国文明的独特智慧

黎伯概[10]177承认,阴阳五行学说的生成离不开中国特定的环境,他说:“先哲医理,是从天道上与本国地理上得来。”但是,黎伯概认为,这正是中国文明得天独厚之处。中国人善于从气候与环境中体悟天道,从而形成抽象化的哲理,亦即中医经典《素问》所说的“法天之纪,用地之理”。黎伯概[10]83-84称:“岐黄所说之天纪地理,但就吾国立说……是即从天纪地理而规入人之生理病理上关系矣。从本国而推论到他国,其例犹适以引用。理之确者,不分今古,证验皆然。是则法天之纪、用地之理二语,无可抵驳,不啻金科玉律也。”黎伯概[10]72认为,阴阳五行同样支配着西医:“科学医治病而愈,固其术之精,然安知非与阴阳五行之理暗合?治而不愈,固犹是术也,然安知非与阴阳五行之理不合乎?”

对于外国为什么没有发明阴阳五行的问题,黎伯概[10]177回答说:“夫无四时之寒热带地方,见不到草木荣枯,昆虫出伏,衣不更裘葛,气不觉变迁,见既不到,感亦不生,故阴阳五行之说,不发生于寒带热带,而发生于温带,以温带有显明四时之变化故也。”也就是说,中国气候环境使中国人得出阴阳五行这一理论,其他地区的人们,“彼以为无,则亦自处于百姓日用而不知之列。若能寻求之,曷尝不赫然在目乎”[10]72。

2.2 对阴阳五行内涵的阐释

在近代以前,中医知识的传播没有真正离开过东亚大陆及大陆架范围,所以“中心-四方”模式并没有遇到大的挑战。而近代以来的知识观,已经打破地理上的“中国中心”观。现代地理的东南西北并不是以黄河流域为中心来界定,气候特点也不是等比例地渐变。这样,中医理论的因地制宜就不得不考虑更复杂的因素

面对近现代科学知识对中医理论带来重大挑战,许多中医都在努力重新诠释中医理论的合理内涵。近代恽铁樵[11]提出一个观点:“《内经》之五脏,非血肉的五脏,乃四时的五脏。”“五行生克之理即本四时之生长化收藏而来。”这种思维主要强调中医理论来自对天地自然的观察,是有客观基础的。但是南洋地区没有典型的“四时”,如何感悟“生长化收藏”呢?

基于中国本土对天地自然的观察确实有一定局限,正如黎伯概[10]183所说:“岐黄坐明堂而观八极,总不出本国邻近地带,五洲尚未交通,全球不能备悉,物理尚未大明,则亦一部分之谈。”但是这种局限对形成抽象的、广义的原理并没有影响。黎伯概[10]15-16指出,中国所在的温带地区得天独厚,启迪古人形成阴阳五行学说:“寒带四时已缺其三,热带虽以其各种调节之用权作四时,然只得小象,而无大象。惟温带完全无缺,享有全球气象作用,天所以予温带人者独厚焉。”根据不同气候带的特点,完全可以进行“全球化”推论。他示例说:“一推之北半球诸国,其南方生热,北方生寒,与我国同,东方生风,西方生燥,则不能尽同,然其四时循环无异也,即其所以行生长化收藏之令犹无以异也。”“一推之南半球诸国……而其四时则与我国互易也……即其所以行生长化收藏之令犹无以异也。”“一推之热带诸国……若夫一日之间,朝温而其暮凉,午热而夜寒,亦有四气焉……寻常花木,一年之中,开落数次,时或变异,亦有一节度暗寓其中。斯理微妙,不妨细察。吾敢言曰:其所以行生长化收藏之令犹无以异也。”“一推之全球五带大象……验之于我一国方位大象者如是,验之于全球方位大象者亦如是,亦犹行生长化收藏之令也。”[10]15-16

黎伯概不再按传统从“中心-五方五行”的角度进行推衍,而是运用了地球物理学的知识来阐述阴阳五行的普遍适应性。这无疑更切合近代人的知识观。

3 南洋中医理论的启示

中医理论在外国有适用性,是南洋医家的共识。如暹罗中医余初元[8]也说:“吾国在温带之中,禀中和之气,故称曰中土,是以地气温和,四时有序,人禀之而得中和之气。”“人得天地之正而生,亦感天地之偏则病。”传统上,中医在不同地域的应用就是通过衡量其距“中和”之地的偏颇程度,然后据以调整。古代周边国家与地区也都接受了这种观念,早期的南洋医家是将东南亚看作是岭南的进一步延伸。但是当中医要向更广阔区域传播时,必然会遇到不同文化的碰撞。知识背后的文化如何传播,这是中医药的国际化进程必须思考的问题。中医药海外传播除了技术性的推广外,也需要合理解读阴阳五行等核心理论,才能让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各国人民真正了解中医。南洋中医在实践中深入思考得出了一些非常难得的经验,对今天很有借鉴意义。

当然,近代南洋医家在认识上仍有一定局限。例如,黎伯概[10]86-87认为中医的“五运六气”理论在现代气象学下已不适用,他说:“六淫司天之说,至赤道热带即不适用,至南北两寒带更不适用。天时变化与地理自有关系……此须合全地球讨论,方得明其真相。当以近世欧人所考得者为详确。”实际上依据他的思路,同样也可以将六淫司天根据不同地区气象进行适当变通,这是现代中医学家需要进一步深入思考和研究的。

中医知识在南洋的流通,其特点是既循传统理论导向而注重地域之变,又在远离正统的条件下提出变革。他们的变革思想,不同于国内中西医“新”“旧”之争,而是在异域环境下尝试进行新的理论建构,具有更强的现实性和创造性,比国内更多地关注起知识的“普适性”问题。他们不但是中医全球化传播的先行者,也是思考中华文明与世界文明结合的思考者,体现了海外中医文化的独特价值。

猜你喜欢
阴阳五行中医理论南洋
阴阳五行与天人合一思想在地理教学中的应用
南洋爱国华侨三领袖的赤子情
基于子宫内膜异位症与恶性肿瘤的相关性探析补肾化瘀法作用机制及中医理论依据
晚清南洋文人结社与华文文学的发生
补火生土法的主要理论研究
闲谈为何叫“聊天”
民国南洋华侨文献出版热及“南洋”观辨析
新形势下中医理论研究与发展战略专家共识
浙江南洋集团有限公司
系统论在中医理论与临床辨证中的运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