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治理视角下社区统战工作的开展
——以山西省社区统战工作为例

2020-02-22 08:16张慧峰刘淑兰
三晋基层治理 2020年2期
关键词:山西省委员对象

李 敏 ,张慧峰 ,刘淑兰

(1.福建农林大学,福州 350002;2.西北民族大学,兰州 730030)

2003年11月,中共中央统战部下发的《关于加强社区统一战线工作的意见(试行)》,为社区统战工作指明了方向,将统战工作嵌入社区治理体系之中,提升了社区治理效能。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指出:“巩固和发展最广泛的爱国统一战线。”〔1〕统一战线是党的事业取得胜利的重要法宝,社区统战工作作为党的基层统战工作的重要基础和重要领域,是新时代基层统战工作的发展和延伸,对提升社区治理能力发挥着独特的优势和作用。由此可见,在新时代背景下,以基层治理为切入点,研究社区统战工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一、基层治理视角下的社区统战工作

社区统战工作是基层统战工作中的一项重要任务,能够在凝聚主体共识、丰富基层治理资源和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方面发挥其独特的优势。

(一)凝聚治理主体共识

社区统战委员会通过开展普查、宣传、服务活动来开展社区统战工作,能够广泛联系和团结社区内各界人士,为基层治理凝聚多方社会共识。一是社区统战工作能够及时掌握社区居民思想动态。社区统战委员通过对社区统战对象信息库实施动态管理,了解社区统战对象的思想反映、实际困难、意见和建议,帮助他们解决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问题。二是社区统战工作能够让社区居民深入了解国家政策。社区统战委员通过宣传单、公众号、抖音短视频及座谈会的形式定期宣传国家最新政策,让居民了解国家对于基层治理的政策及居民在此过程中能够享受到的优惠政策,加强居民对基层治理理论的认识,在基层中形成文化共识。三是社区统战工作能够团结社区居民。社区统战委员通过走访了解社区居民们不同的民族传统文化,化解邻里矛盾;征求统战对象意见,引导参与社区治理,推动统战对象和社区居民的睦邻友好关系,在基层中形成凝聚力和感召力。

(二)丰富基层治理资源

根据2015年中共中央统战部下发的《中国共产党统一战线工作条例(试行)》规定,统一战线工作范围和对象是:民主党派成员、无党派人士、党外知识分子、少数民族人士、宗教界人士、非公有制经济人士、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出国和归国留学人员、香港同胞、澳门同胞、台湾同胞及其在大陆的亲属、华侨、归侨及侨眷及其他需要联系和团结的人员〔2〕。统战对象构成多样化,开展社区统战工作有助于有效整合资源畅通基层治理。一是社区统战工作能够汇集社区人才资源。社区统战对象中大多数人士学历较高、掌握着专业的技能,且了解自身居住社区的实际发展状况,开展社区统战工作能够汇集人才为社区治理建言献策。二是社区统战工作能够团结社区经济资源。社区中的非公经济人士与新的社会阶层人士作为社区统战的重要成员,经营着商店及企业,为社区居民提供了就业机会及物质支持,开展社区统战工作能够有效助推社区经济建设。三是社区统战工作能够汇集社区文化资源。不同宗教、民族、行业、党派、阶层的社区居民拥有着不同的文化习俗传统,对节日的庆祝方式都有所不同,开展社区统战工作能够丰富社区居民的娱乐活动,更好地满足社区居民的需求。

(三)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

社区统战工作是特定区域范围内的统战工作,需要开展一对一的服务工作。由于不同的社区资源不同,实际情况存在差异性,因此开展社区统战工作能够助推基层治理精细化。一是精细化信息。社区统战工作涉及不同的统战对象,需要在了解其个人信息和基本需求的基础上深入开展统战工作,如宗教信仰、民族特征、行业特征等。二是精细化服务。不同的统战对象有着不同的风俗习惯及禁忌,需要在社区统战工作实践中摸索统战方法,具体问题具体分析。三是精细化机制。社区统战工作的考核和评定需要结合社区的具体情况,将社区统战与社区治理的具体内容相结合,制定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工作机制,推动基层治理机制精细化。

二、山西省社区统战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目前山西省大部分社区都建立了较为完善的统战对象信息库,能够及时掌握统战对象的动态,在凝聚主体共识、丰富基层治理资源和推动基层治理精细化方面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例如运城市盐湖区设立了社区统战活动室;长治市设立了党外知识分子联络站;太原市为党外知识分子搭建了服务平台,并举办了“同心服务下基层”系列活动,来发挥党外知识分子中的人才优势;阳泉市开展了网格化管理统战工作,以党建引领社区统战、以文化引领社区统战,逐步探索出了符合社区实际情况的社区统战模式。目前,山西省社区统战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效,但仍存在以下不足。

(一)社区统战委员理论知识不足

近年来,山西省加大了对社区统战委员的培训。社区作为基层治理的重要一环,社区统战工作涉及的工作面较广,社区统战对象具有多样性和差异性。课题组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山西省有些社区统战委员掌握的统战理论知识较少,缺乏工作经验和方法;有些社区统战委员对于不同宗教、不同民族的社区居民风俗习惯了解较少,影响了统战工作的有效开展。主要有以下两方面原因:一方面,部分社区统战委员学历较低。由于社区工作的薪资待遇普遍偏低,较难吸引专业人员和高学历的年轻人。另一方面,对统战业务知识培训力度不够。当前,山西省大多社区统战委员由社区工作人员兼职,缺乏系统和专业的统战理论知识培训,掌握的统战理论不够全面,对于统战工作的原理不够清晰。

(二)社区统战资源尚未充分运用

社区统战资源既包括人才资源也包括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近年来,山西省部分地区已经探索出特色模式,能够充分发挥统战资源的优势。如阳泉市德胜街社区整合辖区内党建资源,调动辖区内驻地单位的积极性形成了“1+6+X”党建联盟,完成了“区域化党建项目清单”。调研发现,还有部分社区的统战工作尚未充分发挥人才资源和经济资源优势,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社区资源整合能力不足。目前,山西省各社区虽然已经建立了统战对象信息库,但部分社区仍缺乏对信息库数据的全面统计和有效分析,使社区统战资源无法实现有效对接和充分运用。另一方面,一些社区统战委员缺乏创新活力。部分社区统战委员没有把统战政策转化为指导工作的思路和方法,缺少将统战工作与社区治理、社区党建相结合的实践经验,依然维持着政策宣传、走访慰问的传统工作方式,使社区统战工作缺乏创新性。

(三)社区统战活动形式较为单一

近年来,山西省的统战工作活动形式较为多样化,但社区统战工作主要通过开展座谈会来宣传国家最新政策、春节期间走访慰问统战对象来帮助其解决生活上的困难,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社区统战工作缺乏经费保障。社区经费来源于上级政府拨款、社区居委会的经济收入和居民筹集的资金。目前,山西省社区经费主要来源于上级政府拨款,社区居委会经济收入有限,居民筹集资金的自主性尚未调动起来。另一方面,一些社区对社区统战工作重视不足。社区统战对象地域分配上不均衡,少数地区或社区的统战对象相对较为集中,而社区统战委员大多数由社区工作人员兼职,人员配置有限,还要承担其他的行政任务,身兼数职,无法将太多精力投入到社区统战工作中。

(四)社区统战机制建设有待健全

社区统战机制包括社区统战工作体系和社区统战工作考核机制。目前,山西省统战对象较多的地区基本已形成了较为完善的社区统战机制,但还存在着社区统战工作区域发展不平衡的问题,一些地区尚未形成完善的社区统战工作体系和社区统战目标考核制度,影响了社区统战工作的实际成效。主要原因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山西省社区统战工作还处于探索阶段,“大统战”工作格局并未深入贯彻,部分社区对统战对象理解不够全面,并未单设统战委员,也没有形成完善的社区统战工作体系和工作制度。另一方面,上级统战部门对社区统战工作考核缺乏弹性,对社区统战部门的考核机制是统一的,而各个社区的实际情况不同,造成了统战对象分布较多的社区统战工作较为突出,统战对象分布较少的社区统战成员积极性不高,缺乏推动社区统战工作制度化的动力。

三、推动山西省社区统战工作发展的对策

山西省社区统战工作尚处于探索阶段,为了发挥社区统战工作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对社区统战工作从社区统战委员、社区统战资源、社区统战工作方法和社区统战工作机制等四个方面提出完善建议。

(一)提高统战委员综合能力,提升社区服务水平

1.加强社区统战委员理论知识的学习。一要加强对统战理论的系统学习。上级统战部邀请相关领域知名的专家学者对社区统战委员周期性地开展系列讲座,组织集中学习,提高社区统战委员的统战理论政策水平,认识统战工作的重要性。二要加强对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的学习。社区统战部门定期邀请思想政治教育领域的专家学者举行培训,解答社区统战委员在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采取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三要加强对不同文化传统习俗的学习。通过学习《宗教事务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族区域自治法》等条例政策,了解不同宗教群众、不同民族的文化习惯。

2.加强社区统战委员对新媒体的应用能力。一要通过新媒体及时掌握社区居民动态。通过抖音等社交视频平台和微博等社交平台,了解社区统战对象的思想动态和服务需求,加强了解相互沟通,并及时向上级党组织和有关部门反馈后续动态。二要运用新媒体宣传国家最新政策。通过运用社区微信群等居民经常使用的APP发布中央和地方政府制定的法规及政策文件,同时邀请社区成员通过拍摄短视频等方式,详细了解国家及地方政策法规。三要运用新媒体学习统战政策及实践经验。通过应用公众号、线上课程学习社区统战前沿知识,搭建新媒体交流平台学习其他省市社区统战工作的先进实践经验,结合社区自身实际情况发掘适合的统战工作模式。

(二)充分发挥社区统战资源,提升社区统战效能

统战资源的不断丰富有利于提升社区统战效能。整合社区统战对象、社区能人、驻地单位等方面的统战资源,发动居民建立社区基金会,以此来实现社区统战资源的充分运用,提升社区统战效能。

1.挖掘社区统战资源,丰富统战力量。一要引进社区能人。邀请社区“乡贤”和乐于助人的社区居民参与社区统战工作,定期评选出社区居民心目中的“最美居民”,给予其奖励,调动更多社区居民参与的积极性,主动关怀统战对象在外的社区居民家属,使他们主动参与到社区建设中来。二要发动社区驻地单位及居民所在单位参与社区统战工作。整合社区驻地单位及居民所在单位的资源和社区资源需求清单,搭建双向服务平台,社区为企业提供就业人员,企业为社区居民提供就业机会、资金、技术等扶持,有效对接统战对象与社区之间的双向服务。

2.发挥社会组织力量,服务统战对象。一要帮助生活困难的统战对象。社区统战委员要对工作和生活有困难的统战对象做好信息收集工作,及时提供关爱和救助服务,及时帮助他们就业和申请经济救济。二要丰富社区统战活动。联合社工组织筹划社区统战活动,通过端午节包粽子、国庆节爱国演讲大赛、重阳节共筑幸福晚餐等形式,增进社区居民的交往,增强统战对象对社区的归属感。

(三)创新社区统战工作方法,拓宽社区服务渠道

1.党建引领社区统战工作。一要搭建党建平台。依托“党员e家”成立社区党员服务平台,定期召开座谈会,邀请统战对象为社区发展献计献策、反应问题,党组织要针对问题派出社区党员服务平台中的成员参与并解决问题。二要建设服务阵地。为社区居民提供综合服务交流阵地,通过成立“志愿者协会”“模范工作室”,将社区统战对象纳入其中,壮大社区服务团体,不断推动社区统战组织化、制度化。

2.社区文化引领社区统战工作。一要挖掘社区特色文化。举办“社区文化大赛”,邀请社区典型人物代表,挖掘社区文化底蕴,凝聚居民共识。二要搭建社区文化载体。通过建设社区文化广场、文化宣传栏,以文化雕塑、新闻专题栏等方式来宣传社区文化,以共同文化提高社区居民的凝聚力。

(四)完善社区统战工作机制,提升统战工作水平

完善的社区统战工作机制能够推动社区统战工作有效开展,确保统战政策切实落实,提升社区统战效果,这就需要不断完善社区统战工作体系,制定完善的目标考核机制。

1.完善社区统战工作体系。一要增设社区统战委员。通过面向高校和社会招聘的方式,为社区配备专职统战工作的工作人员。二要设立统战联络站。在社区、街道内设立统战联络站,使社区统战工作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上传下达,保证政策及具体措施的落实,实现社区统战资源的迅速匹配。三要推进协同工作体系。将社区统战工作与“三零”单位创建、脱贫攻坚、污染防治、转型发展、社区治理现代化统筹发展,推动社区统战对象参与社区治理的积极性,发挥其在基层治理中的作用。

2.完善社区统战目标考核制度。一要制定灵活的目标考核机制。根据社区内统战对象的组成数量制定对应的考核标准,对于统战对象较多的社区提高考核标准,统战对象较少的社区降低考核标准。二要设立奖惩机制。对社区统战工作完成较好的社区予以经费奖励,将其打造为示范社区,通过开展专题讲座的形式与其他社区介绍其先进经验;对于社区统战工作完成不合格的社区,对社区及街道相关负责人进行批评,并责令整改;对社区统战工作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进行褒奖,大力宣传典型事迹,树立模范作用。

猜你喜欢
山西省委员对象
山西省右玉县的生态建设及其启示
山西省秋收已完成93.44%
涉税刑事诉讼中的举证责任——以纳税人举证责任为考察对象
山西省打开农产品供深通道
判断电压表测量对象有妙招
省政协委员抗“疫”书法选
基层党支部纪检委员如何开展工作
山西省文联扎实开展“深入生活、扎根人民”主题活动
攻略对象的心思好难猜
代表委员履职身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