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发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伴心室停搏2 例

2020-02-27 07:48汪佳丽余莉芳
心电与循环 2020年1期
关键词:房室阵发性起搏器

汪佳丽 余莉芳

例1 患者女性,78 岁,因“反复黑矇、耳鸣伴胸闷1 年余,加重半月”入院。患者诉头晕、黑矇持续2~5min 后缓解,偶有晕厥倒地,几秒后能自行苏醒。既往有高血压病10 余年、糖尿病1 年。2018 年3 月2 日行冠状动脉造影显示左主干未见明显狭窄,前降支近段90%狭窄,局部可见斑块破溃,远段70%狭窄,旋支未见狭窄,右冠状动脉近段50%狭窄。于前降支近端植入支架1 枚。2019 年3 月4 日心脏超声检查显示主动脉瓣退行性变伴轻度反流,二尖瓣退行性变伴轻度反流,三尖瓣中度反流。临床诊断:冠心病。动态心电图(图1)上、下两行MV1、MV4系不同时间同步记录,上行显示窦性PP 间期0.66~0.68s,频率88~90 次/min,P4、P11提早出现,其形态、偶联间期一致,为房性期前收缩,其中P4未能顺传心室,PR 间期呈0.17~0.18s、0.34s 短长两种,强烈提示房室结存在双径路传导;下行显示窦性PP 间期0.76~0.80s,频率75~78 次/min,第1 个搏动的PR 间期0.34s,由房室结慢径路传导,其后连续出现7 个P 波未能顺传心室,期间未见下级起搏点发放激动,致心室停搏长达6.24s,呈现阵发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atrioventricular block,AVB),最后1 个搏动的PR 间期0.21s,考虑由房室结快径路顺传,其PR 间期较上行快径路顺传的PR 间期延长0.03~0.04s, 可能与心室停搏较长致房室结快径路传导减慢有关。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房性期前收缩未顺传、房性期前收缩;房室结双径路传导;阵发性三度AVB 伴短暂性心室停搏(6.24s);下级起搏点功能低下;建议植入双腔起搏器。立即给予患者植入双腔起搏器,心房电极放入右心耳,心室电极放至右心室间隔中下部,头晕、黑矇、胸闷症状消失,起搏器术后随访未诉再发晕厥及黑矇。

图1 例1 患者的心电图(房室结双径路合并阵发性三度房室传导阻滞)

例2 患者女性,24 岁,反复头晕、黑矇1 周。临床诊断:先天性心脏病,房间隔缺损,二尖瓣重度关闭不全,三尖瓣重度反流,重度肺动脉高压。经动态心电图检查,MV1、MV4系21∶14 同步记录(图2),显示窦性PP 间期0.68~0.70s,频率86~88 次/min,PR 间期0.28s,QRS 时间0.10s,连续7 个P 波未能顺传心室,其中P7为房性期前收缩未顺传,呈现阵发性三度AVB,期间未见下级起搏点发放激动,在心室停搏长达5.0s 后出现窄QRS 波群,如R3搏动,其形态不同于窦性顺传的QRS 波群,为缓慢的高位型室性逸搏,R4搏动为房性期前收缩。图3上下两行MV1、MV4系次日9∶35 同步连续记录,显示窦性PP 间期0.64~0.78s,频率77~94 次/min,PR 间期0.20s,QRS 时间0.10s,P4为房性期前收缩未顺传,并诱发了12 个P 波顺传受阻,其中P12为房性期前收缩未顺传,长达9.1s 后才出现室性逸搏,而后通过房室交接区的韦金斯基现象才恢复正常的房室传导。心电图诊断:窦性心律;频发房性期前收缩未顺传;夜间出现一度AVB(所见PR 间期最长0.28s);阵发性三度AVB 伴短暂性心室停搏(5.0s、9.1s),部分由房性期前收缩未顺传所诱发;双源性室性逸搏诱发房室交接区韦金斯基现象;下级起搏点功能不良,建议植入双腔起搏器;不完全性右束支传导阻滞。当天植入双腔起搏器,心房主动电极至左心耳,心室电极至左束支区域,起搏器术后随访未诉再发胸闷及黑矇。

图2 例2 患者21∶14 的心电图(阵发性三度AVB,房室交接区韦金斯基现象)

图3 例2 患者次日9∶35 的心电图(房性期前收缩诱发阵发性三度AVB,房室交接区韦金斯基现象)

讨论 阵发性三度AVB 是指突然发生的持续数秒至数天所有窦性P 波均不能顺传心室,且符合三度AVB 的诊断标准,同时多伴有短暂性心室停搏现象。因发作时间短暂和难以预测,常规心电图甚至动态心电图均较难记录到,使其诊断困难而漏诊。至于连续多少个窦性P 波未能顺传心室可诊断为阵发性三度AVB,有文献认为连续6 个P 波顺传受阻,即房室传导比例≥7∶1 传导,确定为阵发性三度AVB[1]。

例1 患者反复晕厥、黑矇1 年余,先后行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4 次,均未发现有阵发性三度AVB,此次24h 监测中仅发生1 次。例2 患者24h 动态心电图监测出现2 次阵发性三度AVB。若阵发性三度AVB 阻滞部位发生在房室结内,持续时间短暂,逸搏起搏点位置较高且频率较快者,大多数随病因消除而消失,预后较好;若阻滞部位发生在希氏束、束支、分支内,往往伴随低位逸搏起搏点冲动形成障碍而出现较长时间的心室停搏,致晕厥或阿-斯综合征发作而危及生命[1]。

根据逸搏QRS 形态、频率变化对阻滞部位加以判断:(1)逸搏QRS 波群宽大畸形,其阻滞部位多为双束支;(2)逸搏QRS 波群呈窄QRS 形态、频率<40 次/min、运动或阿托品心率增加<5 次/min、原有二度Ⅱ型AVB、有晕厥史及中老年女性,应考虑阻滞部位为希氏束内[2]。例1 系老年冠心病女性患者,考虑阻滞部位在希氏束,例2 出现高位室性逸搏、室性逸搏,考虑阻滞部位在希氏束和希氏束下。

阵发性三度AVB 发生机制尚未明确,有部分患者与迷走神经介导有关,有部分患者与房室交接区存在3 相、4 相阻滞有关:(1)迷走神经介导:右侧迷走神经主要支配窦房结及部分心房肌,受刺激时表现为窦性心动过缓、窦性停搏;左侧迷走神经分布于房室结及部分心房肌,受刺激可引起AVB。迷走积分法是鉴别阵发性房室传导阻滞(Paroxysmal-AVB,P-AVB)的新指标[4]:①平时心电图正常,无AVB 或室内传导障碍;②P-AVB 前有PR 间期延长;③P-AVB 前有PP 间期减慢;④P-AVB 可被PP 间期减慢引发(无AVB 或室内传导障碍);⑤心室停搏期间窦性频率减慢;⑥PP 间期缩短可终止P-AVB;⑦期前收缩引发P-AVB;⑧逸搏使房室传导恢复。以上指标①~⑥一项阳性时积1 分,⑦~⑧一项阳性时积-1 分,提示器质性P-AVB。当积分≥3 分时,高度提示迷走神经介导,可避免起搏器治疗。当积分<3 分,尤其是希浦系统阻滞时,应立即给予起搏器治疗。结合本文2 例患者的心电图,迷走积分(表1)均<3 分,应立即植入起搏器。(2)房室结以下部位4 相阻滞。舒张期去极化增强,膜电位升高,直至阻滞窦性激动顺传心室,此时室上性激动到达过迟,形成4 相阻滞,且少见逸搏出现。房性期前收缩P′波未顺传,系遇及房室交接区3 相阻滞,其后的窦性P 波未能顺传,系遇及房室交接区4 相阻滞,直至发生1 次室性逸搏后通过韦金斯基作用才恢复正常的房室传导[3]。

总之,阵发性三度AVB 无论其与频率快、慢是否相关,其阻滞部位大多发生在希氏束或希氏束以下(束支、分支内),多伴随低位逸搏点冲动形成障碍,不能及时发放冲动而出现较长时间的心室停搏[3],发现阵发性三度AVB 有利于原因不明的晕厥患者得以确诊,对及时植入起搏器具有重要意义。

表1 2 例患者的迷走积分项目情况

猜你喜欢
房室阵发性起搏器
眩晕宁联合甲磺酸倍他司汀治疗良性阵发性位置性眩晕80例临床研究
阵发性高血压暗藏危机
预激双旁路合并房室结双径路形成1∶2房室传导1例
房室交接区期前收缩致复杂心电图表现1 例
《思考心电图之173》答案
一度I型房室阻滞偶伴房性早搏未下传1例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永久起搏器的五个常见误区
肺癌症状早知道
经食管心脏电生理检查误诊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的不典型房室结折返性心动过速的特点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