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进步青年能够成为五四运动发起者的原因

2020-02-28 11:53王为
长安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五四精神五四运动青年

王为

摘要:100年以前,爆发了伟大的五四运动,它是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之后,中国作为战胜国,在“巴黎和会上中国外交的失败”所引起的一场由青年发起最终席卷全国的爱国运动。青年是发动运动的主力军,在五四运动的发起过程中起了非常关键的作用,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表现出了一种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和浓烈的爱国主义精神,从此青年人广泛的在历史舞台上活跃起来,五四运动不是一阵风,刮过就没有了,而是产生了深远持久的影响,它开启了青年领导进步运动的先河。今天弘扬五四精神对新時代青年仍然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广大青年应该继承五四青年这种敢为人先的精神、牺牲精神和爱国主义精神,为实现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奋斗。

关键词:五四运动:五四精神:青年:先锋:理想信念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20)01-146-02

1919年爆发的五四运动,至今已经有100年历史。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五四运动一百周年大会上的讲话强调“五四运动是一场以先进青年知识分子为先锋、广大人民群众参加的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是一场中国人民为拯救民族危亡、捍卫民族尊严、凝聚民族力量而掀起的伟大社会革命运动。五四运动,孕育了以爱国、进步、民主、科学为主要内容的伟大五四精神,其核心是爱国主义精神。”2习近平总书记对于五四运动和五四精神给出了非常准确的定义,青年知识分子在五四运动的中起先锋作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其中表明五四运动的参与面非常广。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同时也是彻底反帝反封建的伟大爱国革命运动。其中特别强调了青年在五四运动中的作用。

五四运动运动中广大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先锋走在了五四运动的前列,五四运动之所以由青年学生发起,在当时是有深刻的历史和时代背景的,五四爆发前的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和革命运动,极大地促进了青年思想的解放,民族危机的加深极大地激发了青年的纯洁的爱国热情,青年本身的闯劲和敢为人先、敢于开创的精神等等成为了青年领导五四运动的必要条件。

一、青年在五四运动前的进步与成长

青年成为五四运动的发起者是诸多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在五四运动前思想的解放,科举制的废除,国家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对青年能够发起五四运动具有重要的影响,促进了青年学生的思想解放。在五四运动前青年进步与成长是青年能够发起五四运动的重要因素。

首先五四运动前各种思想解放运动促进了青年的思想解放和进步。五四运动前的戊戌变法、辛亥革命和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极大地促进了青年学生的思想解放,为青年发起五四运动做了思想上的准备。特别是新文化运动,是五四运动的先导,促进了五四运动的爆发。蔡元培在北京大学提倡学术自由、兼容并包,关爱学生的思想,对北大学生的思想解放和思想自由发展,培养学生敢为人先的精神具有重要意义,使学生不光敢想,而且勇于实践,事实证明在蔡元培和各界的努力下被捕学生确实被释放了,如果没有蔡元培这种关爱学生、以学生为本的思想,对学生采取高压政策,北大的学生是不可能发起五四运动的。

其次科举制的废除促进了士的阶层的瓦解和第一代新青年的形成。在科举制废除之前中国的士人也相当于青年学生阶层一向都是“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而优则仕”这就造成了封建社会的青年不关心国家大事,只知道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八股取舍和文字狱极大地束缚力青年人的思想。同时在君主制的社会里,罪不及皇帝,皇帝犯错误一般都是奸臣作祟,只要除掉奸臣,选贤任能就可以改正错误。所以士人只会歌功颂德,镇压人民的反抗,更谈不上领导民众运动。而科举制的废除导致了旧时代士人阶层的解体和新青年阶层的形成,五四时期的青年正好是科举制废除后接受近代教育的第一代新青年。他们不再接受旧的封建思想的教育,接受近代科学知识,思想较为开放。

现代国家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增进了青年的爱国热情。在传统的封建社会里,受耕织结合的小农经济的影响,人们只知道有朝廷而不知有国家,随着外国列强的入侵,民族危机的加剧中国广大城市和通商口岸地区的人们现代国家意识逐步形成但在广大农村依然是和封建社会一样。特别是辛亥革命使人们的国家意识极大地增强,民主共和观念深入人心,人们的民主思维和爱国热情也得到了充分的发展。特别的青年学生由于没有受到步入社会后各种其他因素的影响,其爱国热情是非常浓烈而且十分纯洁的。

二、五四运动的社会背景

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北洋政府加入协约国,并派出14万华工前往欧洲战场,华工都是为了改善自己的生活,为谋生自愿前往,他们在一战中也为协约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中国劳工主要在战场上从事战争服务性工作。包括修筑公路、兴建铁路、清理营房和机场、装卸补给品,以及在军火工厂工作。法国将军福熙称赞华人是“第一流的工人,可以培训成优秀的军人,在现代炮火下堪为楷模”。后来由于北洋政府财政困难无法接这些华工回国,而且这些工人自身也没有足够的经费自己回国,大多数最后都留在欧洲,成为欧洲华侨的重要组成部分。

1918年11月11日,第一次世界大战以协约国战胜同盟国而宣告结束,中国作为协约国的一员而成为战胜国,消息传来举国欢腾,北京各界市民14号在天安门召开庆祝大会,北京市民举行大游戏庆祝一战的胜利。北京政府规定从14日到16日,28日到30日为庆祝活动日,1918年11月28日,为庆祝中国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战胜国的荣誉,北洋政府特开庆祝大会,邀请各国的公使参加观礼,并且在故宫太和殿举行中外军队阅兵式,并鸣礼炮108响。装备上新式洋枪洋炮的北洋士兵整齐的走过太和殿前,接受中外宾客的检阅。时任总统徐世昌在太和殿前发表了讲话,主持了中华民国成立以来首次总统阅兵,当时的人民都沉浸实在“公理战胜强权”喜悦之中,北京城兴奋的人们将象征耻辱的克林德碑改名为“公里战胜”碑,当时无论政府还是人们都对一战胜利表现出非常高兴喜悦的心情。举国上下都对巴黎和会抱有很大希望,希望中国能够夺回国家主权,废除不平等条约。

在后来召开的巴黎和会上,由于美国总统威尔逊关于“公里战胜强权”的鼓吹,使人们不仅对于夺回日本在山东的权益抱有很大期望,甚至对取消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和租借,外国撤退在中国各地的驻军,取消外国在华设立的邮电机构,以及恢复中国的关税自主权等各项权益,都抱有一定的幻想,但是最终巴黎和会的外交失败了,不止是北洋政府,整个中华民族都受到了沉重的打击,人们的心里感到非常的愤怒。

三、青年学生在五四运动中的先锋作用

虽然当时人们对于巴黎和会上的外交失败感到非常的愤怒,但这是大多数人都没有能够主动地站出来发动五四运动,是有一定的历史原因的,虽然在之前经历了百日维新,辛亥革命,新文化运动等一系列思想解放运动,但是能接触到新思想的人只是很少的一部分人,在广大农村,受封建小农经济影响,人们依然保持这传统天下观念“知朝廷而不知国家”,很大程度上依然过着自给自足的生活,活动的范围非常狭小,对外界事务毫不关心。甚至可能对于一战对于巴黎和会是一无所知的,因此不可能成为五四运动的发起者,而且五四运动实在广大城市中进行的,到后来也是工人罢工商人罢市,很少与农村产生联系。

在城市虽然能够最先接触到新思想,最先受到国家观念的熏陶,具有了一定的国家意识和爱国情怀,但市民却没有成为五四运动的发起者也有其原因。虽然广大市民思想比较解放,但是依然受到了中国传统道德思想的影响,我国旧道德一个较大的缺陷就是强调“守成”,缺乏一种进步和创新的意识。因为影响中国一千多年的儒家思想强调中庸之道,中国传统当中的“不为天下先”、“不求有功,但求无过”、“但求无事”等观念深入人心。所以很少有人愿意主动站出来发生大规模的运动,即便知道这样做是对的,但是一旦有人带头发起以后人们又会根据道义、道德上的判断主动参与进来,在中国的很多历史事件和社会运动中都是少数人发起然后大家云集响应,迅速壮大形成浩大的声势,五四运动的发动和发展也经历了类似的过程。

社会的其他阶层都不可能成为五四运动的发起人,最终五四运动由这些十分具有热血和闯劲的青年学生来发动,在当时是有深刻的历史和现实原因的。在广大学生的引领作用下,社会各阶层开始以爱国热情和道德上的自觉响应五四运动,轰轰烈烈的五四运动由此一步一步向前推进。五四运动中体现了广大青年学生的一种“敢为天下先”的精神,强烈的爱国主义精神和一种勇于牺牲的精神,青年是发动五四运动的先锋。

四、以五四精神淬炼新时代青年的理想信念

习近平总书记特别重视理想信念的作用,在习近平系列重要讲话数据库中有关理想信念目前有503条之多,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不光在党的会议上,在其他很多场合都强调理想信念的作用。

习近平总书记将五四精神总结为爱国、进步、民主、科学四个主要内容。在五四运动,在历代青年弘扬五四精神的实践和奋斗中我们可以看到广大青年纯洁的爱国主义精神,大无畏的牺牲精神,敢于站在时代的前列的创新精神,还有积极进取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广大青年拥有崇高的理想信念。五四运动以后,一代又一代青年在在五四精神的指引下为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的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这些都是我们新时代青年需要继承和发扬的伟大精神。弘扬五四精神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对青年担负起实现第二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的重任具有重要意义。

五四运动它不是一阵风,它开创了五四精神,而且被一代又一代青年人继承下来,作为新时代青年,青年人有梦想,国家才有希望。我們要继续继承和弘扬五四精神,高举爱国主义的旗帜,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积极进取、敢于创新,沿着五四运动开辟的民族复兴之路,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贡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做一名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猜你喜欢
五四精神五四运动青年
《五四运动》教学设计
养浩然正气 为青春导航
“五四精神”的当代价值及传承发展
九三学社中央“五四运动与九三学社缘起”研讨会在苏州举行
青年怎样传承长征红色基因
弘扬雷锋精神与转型期高校校园文化教育整合性研究
95年前的“五四运动”
五四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