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耀州方言中的“的”

2020-02-28 11:53刘明珠
长安学刊 2020年1期
关键词:耀州补语助词

刘明珠

摘要:耀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文章对耀州方言中的“的”做了系统探究,根据耀州方言中“的”所附着对象的不同来分别讨论“的”的不同性质与用法,发现耀州方言中的“的”可以分为后缀、助词与复数标记三大类。

关键词:的;助词;复数标记;耀州方言

文章编号:978-7-80736-771-0(2020)01-170-03

一、引言

耀州(旧称耀县)地处陕西省铜川市的西南部,渭北高原的南沿。据《中国语言地图集》(1987),耀州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耀州方言中的“的”有三种语音形式:[tiεo],[tio]和[teio]。目前,针对耀州方言“的”的研究极为薄弱,往大了看,以关中地区的“的”为研究对象的文献也极少。孙立新(2008)描写了关中方言“的”的基本用法:关中方言中的“的”可分为结构助词和时态助词两类,“的”在耀州、富平一带常常处于动趋式之间。但他并未关注微观语言世界,也就是说,他并未对“的”的性质做相关分析。本文采用朱德熙《说“的”》(1961)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将耀州方言中的“的”作为研究对象,分析其语音形式,语法分布及其他相关语法现象。在《说“的”》中,朱先生根据美国描写主义语言学的分布理论将北京话中的“的”一分为三。具体地说,就是通过比较带“的”的格式和不带“的”的格式语法功能上的差别来离析出“的”的性质。并通过将两个带“的”的格式语法功能上的异或同归结为“的”的异或同,离析出三个“的”:

“的,”是副词性语法单位的后附成分,如“非常的”;

“的,”是形容性语法单位的后附成分,如“好好的”:

“的,”是名词性语法单位的后附成分,如“大的”、“房子的”。

在耀州方言中,“的”有许多用法,其中一部分是普通话中所不曾见到的。本文根据耀州方言中“的”所附着对象的不同来分别讨论“的”的不同性质与用法。发现耀州方言中的“的”可以分为后缀、助词与复数标记三大类。

本文所列举的语料均为耀州方言中的口语及民间故事,其大部分由我的调查合作人2提供,另有部分书面语料来自于丁德科、茹钢(2012)。

二、后缀“的”

耀州方言中的后缀“的”全部读作『tiεo]。后缀“的”不能单说或单用,它是黏着语素,只能跟在一个不成词语素后,例如:

在这种情况下,“的”是一個副词后缀。记作“的1”。

三、助词“的”

助词“的”全部读作[tio],它可以占据不同的语法位置,相应地,其语法功能和性质也会有所不同。为了使表述更加形式化,我们用x来代表“的”字前的成分,用N来表示名词,v表示动词,A表示单音节形容词,AB表示双音节形容词,F表示副词。

3.1单音节形容词+的(A+的)

“单音节形容词+的”(A+的)可以作主语、宾语、定语和谓语,不作状语和补语,例如:

(4)a,我要红的。

b,我要红的苹果。

(5)a,红的好吃。

b,红的苹果好吃。

(6)这苹果红的。

(7)这苹果红的太。

在(4)a和(5)a两句中,“A+的”并非直接作主语和宾语,真正中心语“苹果”被省掉了,“A+的”实质上是作定语:句(6)中,“这苹果红的”其实是“这苹果是红的”的省略谓语形式。由其否定式“这苹果不是红的”可证;句(7)中,“红的”作谓语。综上所述,“A+的”格式可以作定语和谓语,故我们认为在耀州方言中,单音节形容词后所加的“的”是谓词性助词,记作“的,”。

3.2名词+的(N+的)

“名词+的”(N+的)与“单音节形容词+的”情况类似,但并不完全相同。例如:

(8)夜个的好。(昨天的好。)

(9)不要夜个的。(不要昨天的。)

(10)夜个的报。(昨天的报纸。)

(11)这张报夜个的。(这张报纸是昨天的。)

(12)*这张报夜个的太。

我们认为(8)和(9)句中“夜个的”作定语,其后省略了中心;例(10)中“夜个的”作定语;例(11)中“夜个的”看似作谓语,实质上该句省略了真正的谓语“是”,用其否定式“这张报不是夜个的”可证,但在此句中我们也不承认“夜个的”作宾语,而是认为它作定语,后面还有一个省略掉的中心语:例(12)的说法不成立。综上所述,耀州方言中“N+的”的格式只作定语,我们把它记作“的3”,“的3”是区别词性的。

3.3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的(AA儿+的)

耀州方言中,“AA儿+的”的用法非常广泛。首先,它可以作状语,此时的AA儿=副词F。例如:

(13)快快儿的吃,等着洗锅哩!

(14)这号儿漆要慢慢儿的干哩。

(15)你匀匀儿的往上刷,霎胡抹。

(16)回家也不做饭,停停儿的等着哩!

以上例句中的“的”在口语中都可以略去,并且略去不说的句子更为常用。

在耀州方言中,“副词+的”的格式是有限制条件的。当且仅当F=单音节形容词的重叠式时,此结构才可成立。在北京话中,单音节副词不加“的”,双音节副词有两类,表时间意义的一类一般不加“的”,其余副词可以加“的”也可以不加,这与说话人的习惯有关。然而在耀州方言中,由于可以带“的”的副词有限,我们说不出其他副词后面到底可以不可以带“的”,因为耀州人并不这样用。

“AA儿+的”格式除了作状语外,还可用作谓语和补语,其中绝大部分还可以作定语。例如:

(17)谓语:你停停儿的,不要乱跑。

(18)补语:把这墙刷的匀匀儿的。

(19)定语:这娃长得高高儿的,腰展展儿的,排场的太。

“AA儿+的”格式的语法功能大致与形容词相当,故我们认为耀州方言中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后面的“的”是形容词性的结构助词,记作“的。”。

3.4双音节形容词+的(AB+的)

“双音节形容词+的”作定语和状语,不作谓语和补语,如上文所说,“AB+的”也不作主、宾语,它可以出现在主、宾语的位置,但实质上是省略了中心语的定语。比较AB和“AB+的”:

AB与“AB+的”在分布上的差别是由“的”带来的,加“的”之后,“AB+的”只作定语和状语,我们把它记作“的5”,“的5”是加词性助词。

3.5动词+的(V+的)

3.5.1v+结构助词“的”。“动词+的”的格式要分多种情况讨论,此处先看作结构助词的“的”的情况。例如:

(20)吃的多,不吃的少。

(21)有吃的,有不吃的。

(22)吃的人多,不吃的人少。

(23)我吃的撑的。

以上例句中,“v+的”的功能与“A+的”相同,可作定语和谓语。所以这一类“v+的”格式中的“的”也是谓词性的“的。”

3.5.2 v+持续体助词“的”。据邢向东(2010),持续体表示在事件发展过程中,某些动作、行为、状态的持续。在普通话中,“着”用来表示持续体。耀州方言中的持续体助词“的”应当是它的音变。持续体助词“的”分布在动词的后面,例如:

(24)你看的给娃把衣裳买了。(你看着给娃把衣裳买了。)

(25)说的说的不说了。(说着说着不说了。)

以上例句中,“的”在动词后表示动作、行为、状态的持续义,是一个持续体助词,我们称之为“的”。

3.5.3 v+的+Dd。耀州方言中的“的”还可以用在动趋式之间,形成“v+的+Dd”结构,例如:

(26)把娃引的去。

(27)我急的想到北京去哩。

(28)我走的去的。

孙立新(2008)认为这里的“的”是一个介接成分,性质等同于时态助词。而我们认为这里的“的”并非介接成分,而是前一个动词的后附成分。证据是在耀州方言中有这样的句子:

(29)兀一伙人说的笑的往前边走。

此句直接证明了“的”是—个附加成分,它跟在动词后面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发生,正是我们刚刚谈到的“的”。

3.5.4 v+的+补语。下面我们讨论动补结构中的“的”的性质。根据同音同义原则,我们认为它们是“的2”。从语音形式看,他们都读作[tio],从语法意义上看,“的2”是谓词性的结构助词,它跟在动词和形容词后。我們以程度补语为例:

(30)好的很。

(31)好很。

正如我们所知,补语只能跟在谓词性成分之后。在耀州方言中,(30)和(31)这两个句子没有什么区别。这使我们可以看到两个事实:

第一,这里的“的”并不是一个必须有的成分,它不像是谓语和补语之间的媒介,反而更像是前一个谓语的后附成分。

第二,(30)句中的“好的”是一个谓词性成分。

综上所述,我们认为在“好的很”这一句子中实际上存在两个层级,第一层是“好的/很”,“好的”是谓词性成分,“很”是程度补语。第二层是“好/的”,“好”是一个形容词,“的”是它的后附成分。所以,我们认为这里的“的”是“的2”。

在引言部分,我们提到耀州方言中的“的”有三种语音形式,此处,我们讨论读如[teio]的“的”。

“的『teio]”的语法位置是介于动词和可能补语之间,例如:

(32)拿的动。

(33)看的见。

(34)写的完。

在耀州方言中,可能补语与其它补语的界限十分清晰,因为它们前的“的”读音是不同的。所有可能补语前的“的”都读作[teio],而其它补语前的“的”都读作[tio]。我们把可能补语标记“的”记作“的,”。“的,”是链接动词和可能补语的介接成分,它既不属前也不属后。与其它“的”相比,“的,”的虚化程度没有那么高,还保留动词用法以及“能够、可以”的词汇意义。比如耀州方言中,还有“的成”、“的行”等用法。

四、复数标记“的”

不同于普通话直接添加复数语缀,耀州方言中人称代词的复数意义是由内部语音变调来实现的。例如:

“的”有时会后附在表复数的人称代词后,起强调作用。如:

(35)你[noi21]的不要说话行不行?

(36)他[ta21]的在做啥哩嘛?

(37)我[guo21]的在一起干过活。

在上面的例句中,人称代词的复数意义已由语音变调实现了。在口语中,“的”是可带可不带的,它不是后缀,而是一个提醒人们注意前面的人称代词是复数的标记。我们认为这是由于耀州方言中单数人称代词和复数人称代词的区别过小,在口语中,语速过快或嘈杂环境等都会影响人们对语义的理解和判断。在书面语中,单复数人称代词同形,难以辨认意义。复数后加“的”使得人称代词单复数形式的界限变得清晰,“的”的添加作为一种补偿机制,作为解决了上述问题。此处,“的”是一个复数标记,记作“的”。

五、结语

“的”是汉语里一个使用频率非常高的虚词,耀州方言中一共可以离析出八个不同的“的”,按其功能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副词后缀,它只能跟在不成词语素后面构成一个副词,我们将它记作“的1”。第二类是助词“的”,具体地又可分为不同性质的几个“的”。“的2”是谓词性助词,它跟在单音节形容词以及动词后面组成“A+的”格式,可以作定语和谓语。“的,”是区别词性的,它出现在“N+的”格式中的,只作定语。“的4”是形容词性助词,它跟在单音节形容词重叠式后,作状语、谓语、补语和定语。其语法功能大致与形容词相当,故我们认为它是形容词性的结构助词。“的5”是加词性助词,它跟在双音节形容词后面组成“AB+的”,“AB+的”只作定语和状语。“的6”是一个持续体助词,它跟在动词后,表示动作或状态的持续进行。“的,是可能补语标记,它是链接动词和可能补语的介接成分。第三类——“的8”是一个复数标记,它跟在复数人称代词后,起提醒、强调复数意义的作用。

猜你喜欢
耀州补语助词
格助词“に”と“で”的使用区分
耀州窑贴花夔凤纹三兽足炉西泠拍卖以701.5万元成交
贵州方言先行体助词的语法功能及地理分布研究
汉语、达翰尔语补语句之比较分析
耀州窑白瓷与月白釉瓷相关问题探讨
现代汉语补语的翻译
对外汉语教学中状态补语与程度补语的对比研究
湖北天门方言“的”的用法探析
巧如范金精比琢玉
助词“给”的发展变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