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品理化分析》课程教学改革探索研究

2020-03-03 15:24
今天 2020年18期
关键词:教学方式食品教学内容

(西华大学食品与生物工程学院 四川 成都 610039)

《食品理化分析》是食品质量与安全的一门专业核心课,该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运用物理、化学等学科的基本理论以及各种科学技术,对食品工业生产中的物料(原料、辅助材料、半成品、成品、副产品等)的主要营养成分、食品添加剂、有毒有害物质及其含量和有关工艺参数进行检测[1]。

目前该课程教学中还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现有教材理论知识更新不及时,导致学生不能准确通过教材了解新技术与发展动态。同时,仍是以教师讲解为主,导致课程无趣乏味,学生提不起兴趣。而且实验基本以营养成分的含量测定为主,多为基础性、验证性实验,不利于学生创造性思维的培养和实验操作技能的提升[2]。另外,评价体系单一,主要以实验报告及期末闭卷考试成绩进行评价,忽视了过程评价的重要性。

目前我校该课程设置32学时,其中理论与实验各16学时,与其他学校相比,该课程设置时间较短,如何在有效的时间内,让学生全面掌握基础理论知识同时具有实验设计能力及操作技能,是我们目前进行该课程改革的关键。

1.理论教学的改革

1.1 教学内容的优化。以现有教材为参考,结合食品分析新标准、新技术与最新发展动态等,及时更新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对该学科领域探索学习的热情与兴趣,拓展视野。另外,教师要凝练教学内容,不能按照传统的教学内容讲完全部内容,否则就会出现上课节奏较快,出现赶进度的情况。有些内容可引导学生课下自主学习。

1.2 教学方式的多样化。在教学过程中,要运用多样化的教学方式,丰富课堂教学,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如启发式教学,可引导学生多问为什么与如何做等问题,带着问题去思考,能大大提升学生学习的兴趣。案例式教学,如在讲到游离氨基酸态氮含量测定时,可结合酱油及豆瓣酱等发酵调味品的质量等级标准。通过生产与生活实际的案例,引发学生思考,甚至会促进大家以后对此类问题的关注。另外,还可在课堂中插入适当的教学视频,提高分析过程的直观性。多样化的教学方式穿插在教学中,避免了教学方式的单一性,能有效提升学生对此课程的学习积极性。

另外,在教学中,对自主学习的内容,要及时进行检查,随时了解学生自学情况。在作业的安排上,要注意作业设置的新颖性,不能总是给出既定且课本上已明确答案的题目,要引导学生去积极查阅文献,进行整理总结,可上交文档或安排在课堂上进行分组讨论。另外,作业也要有综合性,如可安排大家制定自己感兴趣的一种食品的营养标签的检测,让大家查国标,进行整理,制定检测方案。每次作业要及时进行评阅,并尽快在课堂上给予反馈。

2.实验教学的改革

2.1 综合性设计实验的开展。要让学生在实验前,真正要做到心中有数,而不是盲目被动的去按照以往老师做好的指导书进行实验操作。教师可设置一些综合性实验题目,让学生自主选择实验内容,查阅参考资料,制定详细的实验方案,通过师生间的多次互动修改,最终确定实验方案[3]。这种方式既锻炼了学生独立设计实验方案、实施并从事科研的基本能力,也有助于激发科研潜力和培养创新意识。

2.2 考核性预习实验的开展。每个小组轮流上讲台进行实验方案的讲解,并接受老师对每一成员的随机提问,提问的内容涉及实验的原理及过程的诸多细节,答辩考核通过,允许参与正式实验。这一过程督促学生自主学习并掌握实验理论中的每一细节,为正式实验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效果明显由于简单的预习报告的撰写。

2.3 实验操作能力的培养。实验中,2人为一组,合理分工,可进行平行样品或同一样品的平行测定,保证每人都有动手操作的机会。实验过程看起来简单,但要注意的细节问题也很多。如通常需称量的器皿一般都会放在干燥器或烘箱里,且不能用手直接拿取,而很多学生会忽视这些细节。在实验中,不仅要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同时要引导学生相关的理论知识进行思考。实验结束时,检查学生的原始数据,并让学生进行简单计算,评估实验结果的合理性。实验出现误差时,指导学生进行深入分析,找出误差原因及相应的预防措施。

2.4 强化分析意识的培养。得到实验结果并不是实验的终点,还要学会用图或表表示结果,而且能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并与其他小组进行实验结果比较,评估结果的差异性,并分析结果差异的原因,并提出改进措施。同时必要时与文献或标准进行比较,评估测试结果的合理性,并通过文献的引入对结果进行适当分析与解释,培养学生具有食品分析的意识与技能。

2.5 实验操作的考核。根据实验的内容,把实验过程拆成很多模块,制定多个实验考核内容,从而建立实验操作题库。操作考核时,学生随机抽取考核内容,现场进行实验操作或操作模拟,并辅以实验过程中的理论提问。通过实验操作的考核,加之理论的巩固,让学生在熟悉实验理论的基础上,全面掌握实验操作。

3.结语

《食品理化分析》的教学改革重在优化理论教学内容、灵活的教学方法及综合性实验项目的设置,引导学生积极参与课堂及实验方案的设计。另外,通过对自主学习环节、课后思考题与课堂讨论等多种形式的考核,提高该课程理论教学过程评价的重要性。同时在实验部分,设置实验设计环节评估、预习答辩环节及实验操作环节考核,提高理论教学与实验教学质量。通过该课程的教学改革,学生自主学习的能力及学习的积极性均会得到较大的提升,同时也会显著提高其动手能力、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为应用型人才的培养提供了良好的基础。

猜你喜欢
教学方式食品教学内容
国外如何进行食品安全监管
优化教学方式 提升初中语文教学质量
高校钢琴教学方式拓展的思考与实践
263项食品及食品相关标准将要开始实施
小学音乐欣赏教学原则及教学方式探索
“启蒙运动”一课教学内容分析
竟然被“健康食品”调戏了这么多年
“清末新政”也可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
探索不同教学方式 提高课堂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