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

2020-03-03 15:24
今天 2020年18期
关键词:农产品农业发展

(云南大学旅游文化学院(学生)旅游管理学院 云南 丽江 674100)

1.互联网农业发展现状

目前互联网技术作为我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手段之一,自2015年国家吹响“互联网+”的号角后。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所以互联网+农业发展成为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发展的一条崭新的道路,互联网农业可以促进农业的专业化分工,提高了农业化的组织化程度,降低了农业生产的交易成本,优化农业产业的资源配置,提高了农业生产效率,改善农业从业者的物质生活,但是因互联网农业是一种新事物,从而有着许多的机遇和挑战,在互联网农业的发展过程中,它展现出了很多问题。

2.互联网农业发展模式

互联网农业是互联网与农业相结合所在现代农业领域发展的一种新型发展模式,他主要是互联网同农业产业信息资源以及农业科技整合在一起,不断改进传统农业的生产模式和销售模式促进互联网农业发展。所以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不仅是改善了农业生产方式、改变了农产品的销售模式、促进了农业生态旅游的发展。发展互联网农业对于我国农业发展生态链的产业化的提升和优化。

2.1 生产模式。在我国农村由于地理位置、经济、交通、资金等问题的差异,导致我国农业发展相对于落后,互联网的出现大大提高了我国农业发展的进程,互联网在农业生产过程中利用技术对农业生产的产品的需求温度、土壤湿度、降水量等信息进行全程的监控,农产品生长过程中遇到各种问题监控就会实时报告,管理者就会根据情况实时处理问题。同时农作物生长形成记录对于后续农产品的生长提供数据支持。同时在生产过程在还要同物联网相结合,让农产品在地头间就具有品牌性。还要给予农作物一个好的生产环境,就要实现农业的精确施肥,目前在我国一些农业产区在进行精确定量施肥,这样做的好处不仅节约人力、资源,还能达到均匀施肥的目的。采取互联网农业生产模式,对农业生产进行大数据监测,从而实现精确管理。

2.2 销售模式。互联网农业的发展,在农产品及农资产品的采购、销售结算环节已经成为重要的一个环节。互联网农业在销售过程中避免了诸多的中间环节,在农产品的销售过程大大降低了农产品的销售成本,促进了传统农产品要在市场辗转环节的减少从而让农产品销售模式的升级。在宣传方面互联网技术可以建设专门的农产品销售网站,还可以建立农产品体验店。通过抖音快手等各种渠道宣传自己的农产品。目前在我国农村建立了许电子商务服务站,农村电子商务为农产品的销售解决了绝大多数问题。给予我国农业发展带来了巨大的改变,改变我国传统农业的销售渠道。借助快递直接形成产地到家的市场渠道。同时建立完整的农产品销售标准化,从而形成一个良性的产业链。还要架设推广品台,把农产品的信息进行收集整合进行宣传推广。

2.3 创意观光模式。互联网农业在发展过程中有着许多改变,他对农产品、产业地进行创意改造包装,最终形成了传统农业与互联网农业的一体化。当今社会的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水平在不断升高,越来越喜欢绿色健康生活,互联网农业的观光体验使得辛苦一周的人们远离城市的喧嚣回归大自然的环抱,从而达到绿色健康的生活目的。现如今许多城市小孩在课本里的学习却在生活中不认识许多农作物。可以把农业生产基地进行改造,变成人们的休闲学习场所,将农业产业做成农业互联网教育养生产业,通过互联网技术作用,供人们进行休闲采摘,丰富人们的休闲娱乐时间。

3.互联网农业发展存在问题

3.1 “人”问题。在我国从事农业的工作者都是一些低学历的工作者,他们都是在多年劳动的过程中或者是祖辈相传而成才的,大多数农业从业者仅仅只会使用手机或者简单的操作电脑,甚至还有一部分人不会使用手机电脑。同时许多从业者不懂的如何去营销、包装、定价等问题,没有经过培训。还有一些机械化的操作设备,许多人不懂得如何操作往往导致许多有设备无人才的问题。而且在目前整个社会是很多劳动者不愿意从事与农业方面相关的工作,而且各种农业科技型人才更加缺乏,所以在整个农业市场里缺乏各种人才。

3.2 品牌问题。品牌是一个产品的品质,代表了消费者对这个品牌的信赖、安全性和高品质的质量。但是目前农业产业的生产者、销售者、经营者的意识里都没有品牌这个意识,而且消费者大多数也没有品牌意识只会看食品的安全和保质期,经营者也对于品牌也没有把某个品牌作为自己长远的目标。目前我国农产品品牌只是带有区域性的品牌属性,没有较大品牌,只有本地人对本地人所已有农产品的品牌一种认识。同时还有一些仅仅只是注册个商标,没有更多检测手续等,这就造成了许多商标滥用从而导致消费者对品牌失去粘性,同时也有一些假冒伪劣的产品把原有品牌的信任度降低。

3.3 缺乏领头羊。互联网是一种新型的产业,它的发展可以促进农业传统技术进行升级改造,它具有非常大的发展空间,但是缺乏领头羊的情况下,大家盲目的进入互联网农业市场,导致互联网农业市场片面性、粗放型的发展形势从而不利于整个互联网农业市场的发展。在一定的情况下也会导致互联网农业市场发展遭受到限制。

3.4 互联网农业信息不平等。我国农业自古以来就是农业大国,但是农业从业者还没有摆脱靠天吃饭这个局面,往往会因为干旱缺水,人工影响天气力量薄弱,霜冻、冰雹、大风等等都是影响农业生产,以我国目前状况来讲,我国农业信息交流平台的建设并不完善,网络上农业信息不全面,并不能满足农业从业人员的信息需求。因此,部分农业从业人员的难题不能得到及时解决,阻碍了农业生产经营活动的顺利进行。

4.互联网发展建议

4.1 国家要鼓励大学开设互联网农业相关专业,倡导学生学习农业发展发展基础知识、农业发展最新成果,互联网农业技术,实践与理论相结合的模式,从而培养更多互联网农业技术性人才。政府部门应对原有农业从业者的教育培训,传达最新互联网农业的发展模式,提倡向其他发展先进的农业地区学习,政府建立培训班应该不能只仅仅教会生产者如何生产,要将产品的营销、包装、定价等体系教会给生产者。要让农业从业者融会贯通、学以致用。

4.2 品牌是互联网农业走向成功的必不可少的因素,因此在品牌建设、品牌管理都需要认真对待。所以政府就需要从严的把控好农产品的生产质量标准和生产质量评析的认真体系。对已有的优秀农产品品牌大力支持,对盗用品牌的假冒伪劣产品严重处罚。同时培养农业从业者品牌意识,鼓励农产品注册品牌,保护好产品品牌文化。

4.3 制定适宜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的方案,形成统一谋划、稳步实施的推进格局,扶持当地龙头企业,促进小微企业合作从而让大企业带动小企业的快速发展以便形成一个持续高速发展的稳定状态。

4.4 互联网农业的发展需要大数据的帮助,需要各类信息的不断完善才能有效的让互联网农业快速发展,所以搭建互联网农业信息平台是一种必然的措施,政府部门必须加大资金的投入,完善互联网农业平台的信息渠道的准确性、真实性、权威性。同时也要缓建网络使用的环境,让更多的农业从业者参与到农业信息平台的建设过程中来;要加强农业网络体系建设的宣传力度,提高网络信息的安全性,使各个农业从业者能够主动参与平台建设,积极发布农业发展相关信息。

5.结语

在我国由于地理位置,基础设施等主客观因素的限制,我国互联网农业发展仍然有巨大的发展空间,所以我国农业现代化水平还是有待提高。因此,为了扭转这一局面,国家农业部门、各地区农业发展部门、农业从业人员都必须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担负起发展责任,采取各种积极的发展措施解决存在的问题。须知互联网农业的发展,不仅有利于提高我国的农业现代化水平,还对于加快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农产品农业发展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国内农业
农产品网店遭“打假”敲诈 价值19.9元农产品竟被敲诈千元
擦亮“国”字招牌 发挥农业领跑作用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打通农产品出村“最先一公里”
各地农产品滞销卖难信息(二)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