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2020-03-03 15:24
今天 2020年18期
关键词:心理障碍心理学心理健康

(湖南铁路科技职业技术学院 湖南 株洲 412000)

引言

当前青少年的心理健康教育受到了社会的广泛关注,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来构建高职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有利于挖掘高职学生内在的心理自信,构建积极的心理状态,弥补当前高职心理健康教育的不足。用积极心理学理论来优化高职心理健康教育,对于高职学生当前和未来的发展都有着非常积极的意义。

1.积极心理学理论及其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适用性

作为心理学中的一个重要理论分支,积极心理学与“消极心理学”最大的不同在于其认为人本身就具有强大的内在资源和潜能,例如内在的自信、希望、勇气等,通过发现和利用这些内在资源可以对抗心理疾病。传统的心理学注重对已经出现的可以伤害进行修复和弥补,而积极心理学则强调预防精神疾病、挖掘积极的心理潜能。可以说传统心理学是“已病”,而积极心理学是提高“心理抵抗力”以治“未病”。

积极心理学理论对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有着积极的意义。高职学生本身的学习基础和学习习惯都不如本科学生,而且需要面临较大的学习压力和就业压力,很容易出现行为偏差和心理问题。高职学生正处于青春期,其心理和人格仍然具有较强的可塑性。积极心理学理论有利于帮助高职学生培养健全人格、构建积极心理状态,提高高职学生的心理素质和抗压能力[1]。

2.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优化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

传统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侧重于发现高职学生产生的心理问题并加以纠正,其教育的重心放在少部分出现心理问题的学生身上,对绝大部分学生的关注程度不够,主要的教育内容就是传授心理健康知识和进行心理问题干预。利用积极心理学理论,能够对当前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进行进一步的优化。

2.1 扩大心理健康教育范围,加强对高职学生心理障碍的预防。积极心理学理论与传统心理学理论最大的不同在于强调人本身所具有的心理力量,运用积极心理学理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应该扩大心理健康教育的范围,关注所有学生的心理动态。高职院校要将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从针对个别心理障碍问题学生的引导过渡到针对所有高职学生的心理障碍问题的预防上来。高职学生虽然在文化素质、学习能力和学习积极性方面不如普通高校学生,但是高职学生具有较强的社会适应力和动手实践能力,教师应该着力挖掘高职学生的优势。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可以包括以下几个层次;第一,面向全体学生的心理健康的教育,引导高职学生了解自己的内心,学习积极心理学知识,挖掘自身心理潜能,增强自信心。第二,对于少数出现心理偏差或心理障碍问题的学生,应该对其进行有针对性的干预,帮助这部分学生积极应用自我心理调试能力来解决心理问题[2]。

2.2 开展多样化的心理辅导活动,营造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积极心理学非常重视环境对人的影响,积极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会对学生产生正向的心理暗示。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主要模式是心理健康讲座+个别咨询,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高职院校可以在此基础上开展一些更为多样化的心理辅导活动,以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环境。例如可以举办与心理学有关的专题讲座、学术讨论、线上话题讨论、艺术展等活动,使学生能够通过这些活动学习心理学知识、活跃思维,充分挖掘高职学生动手能力强、实践能力强的优点,培养学生的自信心。与此同时,在校园中可以成立心理健康社团,由心理学教师或辅导员与学生共同组成。在心理健康社团中,学生在心理学教师和辅导员的帮助下,能够适当的运用一些心理学辅助技术,在社团动力的引导下,实现自我了解和自我发展。心理健康社团要积极开展各种与心理学相关的文体活动,以激发学生内在的积极潜能,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希望、勇气、自我控制、自我调节等能力[3]。

2.3 优化传统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传统的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模式是基于消极心理学理论而构建的,无论是授课内容、教学方法还是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都是建立在消极心理学理论的基础上的。高职院校要立足与积极心理学理论,来对现有的心理健康教育模式进行优化,将积极向上、阳光自信的理念贯穿到整个心理健康教育之中。在教学内容方面,教师应该积极引用一些正面例子,帮助学生建立健康的心理体验,提高学生对自我调节能力的信心。在授课的过程中,也应该积极应用一些游戏教学法、分组教学法等灵活的教学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自主性,营造民主、轻松、快乐的教学氛围。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对学生进行积极的心理暗示,其实发现和改变学生消极的心理状态,关注学生本身的建设性潜力和人格特质,帮助学生建立自信。在针对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过程中,也应该注重调动学生本身的内在积极性,鼓励学生勇于面对自己的心理障碍问题,运用自己内在的积极力量来调整自己的心理状态。

2.4 抓住高职学生特点,提高高职学生社会适应能力。高职学生是未来的高素质劳动者,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也应该充分考虑高职学生将来的就业需要和职业发展需要,提高高职学生的社会适应能力。基于积极心理学理论,心理教师应该从正面的视角引导学生接受环境、与环境为友,保持快乐学习的状态。教师要教会学生从正面理解当前求学和未来职业生涯中遇到的挫折和问题,能够从积极心理学的角度提高自身的社会责任感、正视挑战,培养学生健全的人格。

3.结语

在高职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中引入积极心理学理论有利于帮助学生用正面的视角看待挫折和问题,培养学生内在的自信力和对抗挫折的能力,营造积极的心理环境,这对于学生当前的求学和未来的职业发展都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猜你喜欢
心理障碍心理学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心理健康
情绪疗法干预围绝经期心理障碍的研究进展
初中生常见学习心理障碍及辅导策略
冰壶运动员心理障碍的克服
浅谈如何克服后进生的心理障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