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教学中的实施

2020-03-03 15:24
今天 2020年18期
关键词:成员科学课堂

(湖南省邵阳县岩口铺镇水口江学校 湖南 邵阳 422106)

引言

从现阶段的小学科学教学现状可以看出,目前小学科学教学中没有统一有效的科学方式,使得小学科学课程的教学效果也十分不理想。在新课程改革的背景下,近年来小组合作学习的教学方式被小学科学教师广泛地使用,使得科学课堂的教学效果取得了有效的提升,因此对于小组合作学习的具体实施策略值得教师研究。

1.合作学习在小学科学课堂的现状分析

1.1 合作学习的目标导向不清。在合作学习目标的引领下,课堂中参与讨论并分享交流的各个小组成员,对教师提出的问题都能大致给出各自的回答。而上述小组中的A、B、D三个学生在发表一致性意见时,试图采用多数意见压制少数意见的方式,强制性解决问题,并未做到互相讨论、交换想法、共同分析、协作完成这次讨论。小组合作学习是具有目标导向的活动方式,而教师作为课堂的主导者,应依据教学目标,让每个学生都能参与本节课的学习过程。教师在记录和分析的过程中,引导小组成员达成一致的目标讨论方案,并以小组的最终成绩为努力目标。在教师的长期观察和多途径的引导中培养合作学习的意识,培养各小组成员的责任心。

1.2 合作意识不足。在合作小组刚刚组建的时候,学生们往往都具有比较强烈的合作愿望,愿意参与其中,但经过一段时间,就会慢慢兴趣下降,形成“三分钟热度”。并且在小组交流过程中,可能有部分学生比较“强势”,仅仅关注自己的想法,而不善于倾听其他同学的意见;有的合作小组在讨论时,成员们会不自觉的认为成绩好的学生就是“权威”,从而放弃自己的想法。

1.3 教师缺乏指导“合作学习”的技能。教师对学生合作学习的问题设置存在不合理的现象,例如设置的问题过于简单,学生不需过多的思考就能得出答案,而教师却给了5分钟甚至更多的时间去讨论;问题过于困难,学生经过讨论仍毫无头绪,因此更多的是在课堂上闲聊打趣。仅仅把合作学习当作科学课中的一种教学方法,对学生合作学习的关注与指导太少,作为合作学习指导者和调控者的教师没有充分发挥他们的作用。因此教师必须掌握一定的教学技巧,从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入手,精心布置和设计学习的整个环节,包括学情分析、问题设置、分组策略以及评价方式等。

2.小学科学教学中合作学习的实施

2.1 做好基础工作,合理分配小组。在小学科学学科中,应用小组合作学习模式进行教学,需要做好前期的准备工作,而合理创建小组便是最重要的部分。教师必须要在全面把握本班学生学情的基础上,对学生的心理特征、成长状态以及学习情况等多方面进行了解,科学合理的创建小组。

通常情况下,每个学习小组的人数在四到六人之间,人数过少无法突出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人数过多则难以维持小组内的纪律,不利于小组合作。其次建立合作小组之后需要设立小组长,可以让小组内的同学进行民主选举,或者也可以自荐。在小组成员的选择方面,教师需要考虑到小组成员的意愿,但不能完全按照学生的意愿进行设置,还需要进行综合考虑,比如小组成员之间的学习能力应当是互补的,每个小组的成员学习水平应当是均衡的,防止出现两极分化的现象。

2.2 发挥合作小组中小组成员对科学的学习积极性。在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模式进行小学科学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要将小组中各个成员的学习积极性充分的调动起来,让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能够充分将自身的优势发挥出来,小学科学教师在对学生进行分组的过程中,一定要采用科学合理的分组方式,要让每个小组之间整体的学习水平都相差不大,保证让学生能够得到均衡有效的发展。在教师向学生布置学习任务的过程中,教师要对每个小组内部学生的具体完成任务进行有效的分配,确保小组中的每个成员在小组合作学习的过程中,都能够有效地参与其中。教师也要参与到小学合作学习中,要充分地引导学生积极展开对科学知识的探究与学习,让小组合作学习的优势得以彰显。随着学生对小组合作学习模式的不断适应,学生的科学学习能力也会得到提升。

2.3 学习内容的设计与编制。约翰逊兄弟认为:“合作小组的形式适用于任何学科和任何任务。”强调合作学习的贯通性和重要性。然而在实施过程中,需要教师首先对学习内容进行设计和编排,才能使合作学习的功效最大化。学习目标和任务的确定是此项环节的首要步骤,学生通过课程问题的引入,明确本节课程要完成的任务,那么学生就不会游离于课堂之外。其次是学习内容的组织,需要根据科学课的课程特点,依照“探究性”原则实施情境教学。例如模拟“昼夜交替”的实验进行互助合作学习,教师要求学生用日常能看到的物体来模拟实验。教师提问后,小组里进行交流和讨论,课堂气氛活跃了起来,学生的回答五花八门,最终确定以“手电筒”作为太阳,“乒乓球”作为地球开展实验。此时教师安排合作学习,通过讨论展示小组的结论,培养学生全面考虑问题和善于“取长补短”的好习惯,既增添了课堂的乐趣,又促使学生获得了知识。

2.4 及时评价,优化合作后续性。在合作学习结束后,教师需要及时对此进行评价,评价应该以鼓励为主,这样可以使每位组员认知到自己的进步,体验成功的感觉,从而进一步激发兴趣。当小组内出现组员无法解决的问题时,教师要以团队参与者的身份及时给予帮助;当小组活动开展得顺利时,教师要给予及时的表扬。

结语

小学科学课作为科学启蒙课程,为让科学的种子在学生心中萌芽,小组合作学习是实现小学科学教育的有效方式。通过小组合作学习,师生和生生之间能够在沟通与交流的基础上,共同完成科学实践任务和实现科学知识的探讨,从而真正实现自身科学知识与科学素养的有效提高。

猜你喜欢
成员科学课堂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主编及编委会成员简介
甜蜜的烘焙课堂
美在课堂花开
翻转课堂的作用及实践应用
点击科学
科学大爆炸
最好的课堂在路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