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数学教学有效性策略及效率提升体会思考

2020-03-03 15:24
今天 2020年18期
关键词:学会数学知识方法

(河南省洛阳市第一职业高中 河南 洛阳 471000)

有效课堂教学是备受关注的课题,课堂的有效性教学是提高教学质量的关键。现阶段,许多教师课堂教学的内容只局限于考试范围内的知识,课堂教学的低效成为高中数学教学的最大瓶颈。课堂教学氛围过于生硬,学生学习积极性低下,教师教学三维目标不够明确,教学主体混淆,教学具有随意性等问题普遍。面对上述的教学现象,最佳的改善方法无疑是提升教学的有效性,从而促进学生各方面的发展,加快教师专业化发展的步伐。

1.高中数学课堂有效性教学的对策

1.1 教师实施数学课堂有效教学的策略。随着新课程改革的逐渐深入,高中教师对于数学的教学不能只局限于应试教育,而应该转变教育观念,将对教材知识的关注转向对学生的重视,同时增强数学教师的课堂教学效率意识,明确作为教师应当充分发挥其重要的主导作用。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还应改变老旧的教学方式,注重课堂教学的实效性,结合实际教学内容和条件,设置有效的教学情境,运用有利的教学设备,通过提问、小组合作或竞赛等方式活跃课堂氛围,让学生自主参与课堂活动。与此同时,教师应当时刻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学习情况,根据学生对教学知识的领悟水平以及接受程度在必要的时候进行合理的指导工作。教师还要注重运用科学多元的评价方式,给学生提出针对性的正确评价。为了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教师可以通过课前布置相应的思考题目,让学生有效预习,使得他们在课堂上更加有针对性地学习和查漏补缺。

1.2 有效呈现数学课堂教学内容。处理好课堂教学内容的预设和生成的关系,课堂教学内容的呈现要体现过程性,有效组织数学教学活动,教学内容的呈现要贴近学生现实,引导学生进行有效提问,在教学中不断地进行反思。

1.3 营造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心理环境。有效的教学手段并不是通过增加学生学习的时间或做题的数量,教师应该在减少学生学习时间和学习压力的基础上提升学生学习的效率,增加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让学生获得学习数学的成就感。

1.4 注重数学课堂教学目标的整体实现。目前,数学教师对课堂教学目标的制定偏向知识和技能目标,对于数学思考、问题解决和情感态度价值观这几个方面并不特别重视,但是这些教学目标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教师不能为了“应试”而教。数学教师的数学课堂教学不仅要让学生获得知识与技能,还要将数学思考、问题解决、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有机结合,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1.5 重视数学课堂教学反馈。及时清晰的数学课堂教学反馈能够正确反映学生的学习状态和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程度,因此,数学教师需要增强课堂教学反馈的意识,善于捕捉反馈的信息,以达到提高数学课堂有效性的目的。

2.高中数学教学效率提升策略

2.1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让学生懂得怎样学习。我们常说:“授人与鱼,不如授人以渔。”这充分说明了教学中方法的重要性,在教育教学中,教师不仅是要教给学生知识,更重要的是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它是学生获得知识的重要法宝,学生只有在掌握方法的情况下,才能学会自己去学习,从而获得知识。因此,在新课程改革下,我们不但要让学生“学会”,还要让学生“会学”。首先,要教给学生“读”的方法。有人认为,高中数学教学用不到“读”的方法。其实,数学教学和其他学科一样,同样离不开“读”的方法,学生只有在读的过程中才能理解数学问题所包含的内容,才会发现和归纳数学材料中所包含的深层次含义,使学生懂得抓住重点去思考问题,从而为学生理解数字知识奠定良好基础。其次,要引导学生“议”的思路。新的数学课程改革提出了合作、探究的学习方法,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数学教学中,要鼓励学生大胆发言,勇于探究讨论,尤其对于那些有争议的数学问题,要引导学生积极探究,从而帮助学生在探究讨论中提高能力。第三,要让学生学会思考。我国古代教育中就非常重视“思“的重要性,提出了“学而不思则罔”的重要论断。在数学教学中,同样要重点培养学生“思考”的品质,让学生养成思考的良好习惯,学会辨析数学知识的难点,理解数学知识的连贯性,从而增强学生的想象力,提高学生分析数学知识的能力和水平。

2.2 教给学生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新的数学教材中,都有教法指导和学法渗透的内容,如在每一章都编排了“做一做”“读一读”“想一想”等相关的知识,其主要的目的就是让学生学会学习,学会思考。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学习方法指导,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比如,让学生学会读题的方法。读题并不是随意阅读,是让学生在读题中找到有价值的内容,从而为进一步解决问题奠定基础。如果学生在读题中找到了相关的问题,教师要及时予以鼓励,树立学生学习的信心和勇气,使学生在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产生兴趣,培养良好习惯。同时,教师在教学中还要学会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引发学生积极地去探究数学知识,让学生在教师所创设的情境中锻炼能力,提高素质,从而为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奠定基础。

2.3 培养学生质疑的能力,使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数学教学离不开学生的质疑,尤其是在新课程改革下,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敢于质疑,是提高数学教学效果的重要因素。在传统的数学教学中,学生根本没有质疑的意识,在解完一道题时,总是没有自信心,只能向教师或者权威的书籍求证,这样就抑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长此下去,会让学生没有学习的激情。高中数学阶段,应该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让学生敢于向权威挑战,这对于提高学生的数学能力素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如果真的找出了“权威”的错误,这对于学生来说将是更大的鞭策。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培养学生的质疑能力,对于学生的一些新的发现、新的想法要及时予以鼓励,激发学生进取的精神,让学生在质疑中提高数学学习的兴趣,树立数学学习的自信心。

3.小结

总之,高中数学教学是学生数学学习的基础。作为高中数学教师,一定要认识到高中数学教学的重要性,不断转变教学观念,树立全新的数学教学思想,使数学知识能够与我们的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做到学以致用,让学生在数学学习中感受到成功的喜悦,从而进一步增强学生数学学习的主动性,使学生在数学学习中各方面能力都能得到进一步的提高。

猜你喜欢
学会数学知识方法
节拍器上的数学知识
如何将数学知识生活化
学会分享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
学会分享
学会尊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