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生数学思维障碍的成因及解决策略

2020-03-03 15:24
今天 2020年18期
关键词:错题数学教师知识点

(重庆市荣昌区学院路小学 重庆 荣昌 402460)

引言

小学数学教师应在传授学生丰富学科知识的同时采取科学、有效的教学措施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要切实从小学生学习需求和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培养小学生的数学创造性思维能力,促进学生数学学科素养和小学数学课堂教学效率的显著提升。

1.小学数学教学过程中数学思维容易出现的思维障碍

1.1 对知识的认知模糊导致思维产生混乱。小学生的年龄较小,对于事物的认知大多是从表象而来的,对于表象的认知影响了小学生后续的思考。然而在现在的数学教学过程中,许多数学教师在引入教学时采用的例子较为杂乱且讲解过程较长,使得学生对相关知识点的认知存在偏差,对知识点的表象认识模糊,如果在此基础上展开对知识点的深入思考,就会使思维产生混乱,出现思维障碍。另外,由于对知识点表象认知混乱,会导致知识点在学生的头脑中无法形成深刻印象,对学生的数学整体知识结构的建立也有不利影响。

1.2 教学内容的局限性。大部分小学以应试教育作为学校发展的主线。因此教师会在教学内容上会进行精简,精选符合考试要求的知识作为授课内容,删减和学生学习无关的教学活动。其次在学生课后自主学习阶段,其学习内容的设置也过于单一,遵循考什么练习什么的思想,缺乏探究性活动,不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2.小学的数学思维养成中解决思维障碍的有效方法

2.1 鼓励学生反思以吸取经验,增强思维深度。学习经验的积累,除了要做大量的题目进行基础搭建以外,还需要进行反思。教师要鼓励学生在增强题目训练的同时对错题进行积极反思,将错题进行归类总结,在每一类题目中找出最典型的错误详细分析,并对正确的解题思路和方法进行学习,总结出最适合自己的解题方法。在日后的学习中也要经常对错题进行复习和巩固,不断对错题进行复习和分析,从而积累出稳固的学习经验,以学习经验为基础打破思维障碍,增强学习的深度,促进学习的深入进行。此外,对错误进行全面分析并结合自身进行改正的方法,除了应用于数学学习的错题整理,对于学生日后的长远发展也有很强的实际意义,从小学生时期就养成分析错误从而深度思考的习惯,对学生发展成为综合性社会人才有良好影响。

2.2 有利于激发学生潜能,提高学生学习效率。数学思维中的各项能力大都有助于学生的智力与潜能的开发。在学习与训练数学思维方法的过程中,学生的思维方式得到加强与训练,学生比较擅长的某方面能力会得以体现。例如,一些学生的抽象思维能力更加突出,那么也可以试着去培养他们的空间构造能力;一些学生很善于运用数形结合思想,那么可以在解题时多让这些学生创新思路,尝试多种不同的解答方法。在对学生各种潜能开发的过程中,教师要积极地与家长沟通,这有利于促进学生的个性化发展,也能够为学生以后的发展提供更多选择的道路。而即使没有这方面的强大潜能,在进行数学思维的构成与锻炼之后,学生掌握了数学思维也能够在学习数学时进行理性的思考和分析,采用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从而提高学习效率,使数学学科的学习更加轻松。

2.3 营造趣味思维环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兴趣是带领学生探索未知领域最好的老师,而从传统的数学课堂分析来看,大多数学生思维不活跃正是因为长期处于单调、刻板的思维环境中,从而缺乏思维兴趣。因此,小学数学教师就要为学生营造有趣、灵动、富有生命力的学习环境,让学生深切感知数学知识的魅力、数学探索的乐趣,从而突破传统教学枷锁,引导学生发散思维。比如,教师在教育部编版四年级上册《平行四边形和梯形》相关内容时,就可应用“情境教学法”。在课前,教师可先将学生日常生活中或校园中随处可见的“平行四边形或梯形”物体以图片或视频的方式进行记录和整理。在课上,教师先将长方形和正方形的相关图片播放给学生观看,并让学生回忆与之相关的核心内容。接着,教师再将整理的“新图像”播放给学生观看,并让学生分析两者之间的异同点。在学生讨论过程中,教师要始终保持积极正面的态度,引导学生发散思维,并及时反馈学生提出的想法和问题。然后,教师再引导学生将生活中熟悉的“正方形或长方形”图形转变成“平行四边形或梯形”。最后,教师根据学生在转变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为突破点,分析该堂课程中的重点和难点。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能够在自己熟知的环境中完成新内容的突破和学习,并在教师的引导下不断发散思维完成挑战。这能够切实帮助学生树立起学习自信,同时也能够激发学生的探究热情。此外,学生能够在教师的引导下发现自身短板和不足,并根据相应的措施调整自身的学习模式,使自身的学习效率更佳、学习质量更高。

2.4 尊重学生个体差异,培养学生创新思维。思维是人脑对客观事物的特殊性和规律性的一种间接的、概括的反映过程。数学教师在教学中应根据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采取多种教学方法和指导方法,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教师与学生建立起平等的关系,让学生在课堂上大胆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展现个人魅力和创造力,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更大发展,从而建立起学生学习数学的信心,提高学生对数学探索的兴趣,培养学生的数学创新思维。

结语

小学教育属于教育的初级阶段,也是小学生良好习惯养成以及综合素质培养的重要阶段。在小学数学的课堂上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对学生的学习以及日后的发展都具有很大的积极意义。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采用科学适当的方法帮助学生培养数学思维,改革和完善教学方法,这既是我国教育现代化的要求,也体现了我国教师终身学习为教育事业奉献的职业操守和无私精神。

猜你喜欢
错题数学教师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一张图知识点
第四页 知识点 歼轰-7A
『压强』易错题练习
小学数学教师资格证面试研究
笑笑的错题
聚焦数列中的易错题
“圆”易错题
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教师素养
小学数学教师如何才能提高课堂的趣味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