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山高层次人才引进现状的调查与思考

2020-03-16 15:59王士卿
工业技术与职业教育 2020年2期
关键词:唐山市唐山人才

李 霞,王士卿

(中共唐山市委党校,河北 唐山 063000)

唐山要实现“三个努力建成”(即努力建成东北亚经济合作窗口城市、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首都经济圈重要支点”)[1],并在三个方面走在前列(即在转变发展方式、调整经济结构、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方面走在前列),离不开高层次人才的支撑。

1 现状

2018年,唐山市委市政府在《关于实施人才强市战略若干政策的意见》(2010年)的基础上,制定并实施了“凤凰英才”计划,通过采取建立全市人才工作领导机构、完善政策体系、拓宽招引渠道、加强平台建设、提升服务质量等一系列措施,使得唐山市高层次人才的支撑力量愈发完善和强劲。一是形成了一定的规模优势。截至目前,唐山市人才资源总数已达到160.7万人,其中高层次人才为25.8万人[2]。二是具备了一定的素质优势。在全市高层次人才队伍中,研究生总量为12 480名(其中博士为981名),具有高级专业技术职称的人才36 782名。三是积累了一定的孵化优势。全市共建立各类人才发展平台348家,其中省、市院士工作站共计75家,依托院士工作站共引进103人院士,开展了117项智力合作;建立了13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现有在站博士22人,平台建设使高层次人才的示范引领效应得以逐步凸显。

但是,距离“三个努力建成”“三个走在前列”的目标要求,唐山的高层次人才引进工作仍存在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1 高层次人才总量匮乏

目前唐山市人才密度为29.3%,这一比例虽高于全国平均水平的15.5%,但与发达地区相比,如深圳57%、北京53.1%、青岛49%、大连39%,还有较大差距。截至目前,唐山市引进硕士以上的高层次人才总量为12 765名,仅占全市人才总量的0.8%;其中,各类专家601名(市政府“特邀院士”102名,全省常驻冀院士17人,唐山市全部是柔性引进的),仅有1人入选国家“万人计划”,4人入选国家“千人计划”(全省为41人),5人入选省“百人计划”(全省为124人),6人入选“巨人计划”[2](全省为150人),累计115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贴(其中在职30人,而全省在职为436人),78人入选省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其中在职42人,而全省在职890人),432人入选河北省“三三三人才工程人选(其中一层次仅1人,二层次17人),高层次创新创业领军人才数量较以往虽是有了一定数量的提高,但与一些发达的沿海开放城市相比,差距明显,高层次领军型人才的缺失仍是制约唐山市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的瓶颈。

1.2 人才结构需进一步优化

从学历结构看,近年来全市调整人才学历结构,提升高学历人才比重成效不明显,尤其是研究生学历人才比例偏低,学历层次有待进一步提升。截至目前,全市本科及以上学历人才与专科及以下学历人才比为3:7,较2007年的2:8比例变化不大;万人拥有硕士以上研究生学历人才17人,纵向对比2009年增长了12人,而深圳、大连在2015年已分别达到了104人和36人。从年龄结构看,截至目前,全市机关、事业单位人才资源日趋老龄化,年龄结构由低到高呈现倒三角形,主要集中在41~50岁、51岁以上2个年龄段,而35岁以下低龄人才仅占机关、事业单位人才总量的1/5;而企业单位人才资源年龄分配较为理想,年龄结构由低到高呈现正三角形,35岁以下低龄人才占企业单位人才总量的1/3,36~50岁的中龄人才占企业单位人才总量的1/2,51岁高龄人才占1/6。从职称结构看,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登记在册人员中高、中、初级职称的比为1:3:2,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专业技术人才占比太低。从技能等级结构看,唐山市高技能人才(含高级工以上人才)仅为技能人才总数的28.64%,与发达国家或先进地区40%~50%的占比差距较大。

1.3 行业分布不尽合理

以高层次人才分布为例,60%的硕士及以上研究生人才,84%的博士研究生人才,81%的取得专业技术职称登记在册高级职称人才都集中在教育、卫生等事业单位,而新兴产业发展必需的新材料、机器人、新能源汽车、轨道交通装备、生物医药、资源综合利用、大数据等领域的专业人才明显不足,尤其是缺乏能够突破这些产业领域的关键技术、带动产业发展质量齐升的高层次人才。

1.4 全市人才信息库、紧缺人才需求目录缺乏重点

目前唐山的人才信息库仅收录引进的硕士及以上研究生人才的名录、引进专家的名录,而没有专门针对不同类型不同领域人才进行分门别类的编制,特别是缺少针对高端装备制造、新材料、新能源等重点产业建设的人才信息库。各县(市、区)也没有对人才信息库建设类别进行统一规划,建设进度参差不齐。2018 年全市人才信息库名单显示引进研究生1 243 名,人数庞大、学历较高,但建设缺乏系统性,虽标明引进人才所学专业,未将人才归类于各个行业,未形成分类别、方便查找和使用的目录信息。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建设亟待加强。当前唐山市虽有紧缺人才需求目录,但是对产业的划分还不够精细精准,对于电子信息、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战略性新兴产业的人才需求没有明显地提出来,导致缺乏与唐山市产业结构优化升级需求的精准匹配;参与紧缺人才需求调查的范围在原有的规模(企业、医院、高校、重点项目单位、科研机构、驻唐中省属企事业单位等用人单位)的基础上有待进一步扩大。

2 主要原因

2.1 大人才观尚未真正树立

将人力资源从作为“第一资源”上升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的认识,是时代赋予人才工作的新定位。日益激烈的竞争环境中,唐山市对人才工作的定位和认识需进一步提高,个别单位对待人才工作热情不饱满,缺少大格局、大视野,并未做到从产业布局的整体出发考虑人才储备问题。人才的经济引领作用和社会促进作用更加凸显,但是人才工作各单位、各部门对人才资源的重视程度不一,工作推进进度有差异,上下联动、左右协调、心齐力足的工作局面有待优化,“重视人才”的思想意识、大人才观的发展理念有待进一步树立。

2.2 政策吸引力仍显不足

虽然唐山市已逐步形成较完善的人才引进政策体系,但总体而言,人才政策体系系统化程度低,人才引进、人才培养、人才使用、人才激励、人才评价、人才服务等各个环节发展仍不平衡。没有针对性地体现服务基层、向人才需求更大的基层倾斜的政策设计,仍需优化人力资本配置、清除人才流动障碍,提高社会横向、纵向、向基层的流动性。一些政策突破性、前瞻性仍显不足,政策的落实还需出台相关实施细则,增强可操作性。人才引进和培养靶向性和前瞻性的引导性政策较少,对未来5~10年重点产业升级人才需求的提前谋划布局准备不足。

2.3 新兴产业对人才吸引和集聚能力偏弱

当前,唐山市正在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进“三个努力建成”进程,急需有能够突破重大关键技术、带动新兴产业提质发展的高层次人才作为支撑。但是,目前唐山“一钢独大”的状况还没有真正破解,钢铁、煤化、建材等传统产业仍是唐山的主导产业,高端装备制造、现代应急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和商贸物流、文化旅游、会展业、医疗康养、工业设计等现代服务业占比较小,仍处于起步阶段,尚未成为吸纳人才的优势产业。

2.4 区位弱势加大高层次人才引进难度

唐山距离京津较近,京津地区对唐山人才的“虹吸效应”较为严重。除京津之外,随着山东、江苏等经济发达地区人才引进力度的不断加大,使得许多学科带头人、中高级职称专业技术人才、业务骨干,甚至是本科及以上学历的人才,纷纷通过辞职、自动离职、正常调离等方式离开唐山寻求更好发展,甚至还出现了一人外流,带动一个团队外流的“传、帮、带”现象。

3 对策建议

3.1 深化人才工作理念,明晰人才引进思路

一要对标人才先进城市,更新服务理念和工作思路。唐山市委市政府要将一线城市深圳和省会城市武汉作为唐山对标的目标城市,将经济发展迅速且极具人才吸引力的二线城市苏州和宁波作为梯度城市,坚持用先进的人才管理理念、体制机制和工作方法来指引唐山人才发展,力争做到人才总量做大、人才质量提升、人才结构调优;要通过组织较大规模的、较深层次的学先进、赶先进讨论活动,有效开展城市人才工作之间的互动交流,提升决策管理部门的思维眼界、服务理念和工作水平。

二要以需求导向为基础,以专家意见为良策,共同指引唐山人才工作。唐山市委市政府一方面可以每季度组织一次人才服务对象的座谈会,摸清各种人才对政府人才工作的评价和要求,并及时作出反馈。座谈对象要包括已经在唐山工作的各类人才,唐山正在努力引进的重点人才,以及可能来唐山工作的潜在优秀人才。另一方面,市委市政府可以每半年组织一次人才工作专家团座谈会,邀请公共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多方面的专家建言献策,可以将人才工作专家团引入政府人才工作的日常评价中,成为政府人才工作常规性第三方评价的重要队伍。

3.2 构建高效的人才工作机制,形成人才引进合力

一要构建更为高效的协同机制。加强人才工作例会制度建设,对多个政府职能部门共同参与完成的人才工作,牵头负责的有关部门要定期召开人才工作会议,交流进展情况,研究解决问题,推动人才工作的切实落实;继续完善人才工作联络员制度,领导小组办公室通过定期召开联络员会议、开展业务培训等形式,加强各有关部门的联系和协作;建议人才工作领导小组要设立专门的办事机构,通过简报的方式及时报道人才工作中的最新动态,鼓励先进,鞭策落后,形成人才工作竞争的局面。

二要加强市和县(市、区)之间的政策协同机制建设,尤其是人才工程奖补工作的协同机制建设。唐山市委市政府要建立全市人才工作的基本数据库、基本政策体系和基本操作规程;要特别关注市和县(市、区)之间人才优惠政策和奖补承诺的兑现问题,要求各级政府及其部门说到做到,诚信为先;要允许各县(市、区)政府在完成规定动作的基础上,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和特点,尝试具有创新性的自选动作。

三要构筑人才工作数据共享平台。唐山市委市政府要简化程序,优化机制,建设协同工作的数据基础;通过建设人才工作中有关统计、办公、查询、办事等多方面的数据平台,实现人才工作中的数据共享和行为规范,简化人才工作的办事程序。

3.3 坚持需求导向,精准引人引智

一要及时发布紧缺人才需求目录。唐山市委市政府要聚焦“4+5+4”现代产业体系、两个高地建设和乡村振兴战略三大战略需求,及时编制发布唐山市急需紧缺专业人才需求目录,不断在引人、育人、用人、留人上下功夫,加大政策和资源倾斜力度,集中力量、精准对接,打造契合唐山市转型升级发展的高素质人才队伍。

二要不间断开展人才交流系列活动。唐山市委市政府要精准对接在唐企业对高层次人才的需求,继续办好陶瓷博览会暨人才技术交流大会、河北省沿海经济隆起带高级人才洽谈会等活动,坚持高标准、高质量,大力柔性引进唐山市急需紧缺专业高层次人才;要通过开展“唐山高层次人才招聘专场”“一对一面试专场”、赴外引才等活动,为唐山市重点项目单位引进高层次人才;要广泛征集海外人才信息,发布海外创新创业项目,重点引进先进制造业、新能源、新材料、电子信息等领域的人才和项目。

三要做好毗邻京津这篇文章。唐山市委市政府要围绕延伸产业链、产业优化升级,发挥驻北京中关村引才引智工作站、引进海外人才联络处作用,开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唐山行”等活动,促进项目成果在唐落地转化;要积极探索“产业项目+研发平台+人才团队”模式,通过实行技术入股、进行委托经营、开展项目合作等各种方式引进高层次人才;要积极探索引进一批京津冀地区的 “国字号”知名企业和大院大所大校整体搬迁到唐山,或者来唐山建立分厂、分校、分支机构。比如与北京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河北科技学院等京津冀地区的知名高校进行精准对接,研究实施交钥匙工程,合作办校办学;要充分发挥华北理大学作为“智力高地、人才高地、科研高地、文化高地”的引领作用,继续做好校城融合工作;要重点推进唐山钢铁研究院、曹妃甸新城大数据产业园、产学研合作基地等重大项目建设,为唐山转型升级提供人才和技术支撑。

四要加大海外智力引进力度。唐山市委市政府要聚天下英才而用之,通过开展海内外高层次人才唐山行、海外留学人员唐山创业行等活动,让更多人才来唐山创新创业。

3.4 坚持以人为本,做好人才服务

一要完善人才评价机制。唐山市委市政府要立足唐山市精品钢铁、装备制造、新型建材、现代化工、现代应急装备等产业发展实际,聚焦问题,精准施策,围绕产业人才,急需人才,科研人才,加快推进重点领域人才评价改革创新,最大限度地激发和释放人才活动,让各类人才的价值在唐山市得到充分尊重和体现,努力形成人尽其才的良好局面。

二要加大人才工作宣传力度。唐山市委市政府要大力宣传“凤凰英才”等人才政策文件的新目标和新要求,全面报道各级各部门在人才的引进、培养、使用、管理、服务等方面的经验和做法,发挥“市长特别奖”的引领示范作用,增强人才在唐山创新创业的使命感、获得感、荣誉感,努力在全社会形成尊重爱护人才、尊重创新创造创业的良好氛围。

三要加大人才工作品牌建设。没有品牌不行,品牌就是社会工作平台,没有平台就没有工作的抓手,为此,唐山市委市政府要强化唐山的品牌建设,如:院士工作站、博士后科研工作站、陶博会人才技术交流大会、归国留学人员创业园、农业引智成果推广示范基地、海外人才工作联络处、研究生社会实践唐山基地、专家教授唐山行、假日博士、星期日工程师等品牌建设。

四要加强人才服务保障。唐山市委市政府要深入推进凤凰英才计划,结合建设环渤海地区新型工业化基地要求,进一步完善政策体系、明确责任主体、落实支持政策,定期对现有人才政策的执行情况开展“回头看”、评估完善现有政策的工作;要加强人才信息化和数据化建设,探索建立健全人才、平台、项目等数据收集和统计系统,为全市人才工作开展、政策制定等提供基础的数据支撑;要深入落实党委联系专家制度,促进党委联系服务专家制度化、常态化和长效化,示范带动各级领导干部广泛与专家交朋友、结对子。

猜你喜欢
唐山市唐山人才
人才云
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唐山分行
中国人民银行唐山市中心支行
唐山市
唐山市还乡河水污染综合治理
唐山市
唐山香酥饹馇圈
忘不了的人才之策
留住人才要走心
“人才争夺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