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我控制技术在新诊断的中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2020-03-18 09:35张菊花罗贤通肖友阳
卫生职业教育 2020年4期
关键词:血糖值控制技术出院

张菊花,罗贤通,肖友阳

(1.铜仁市人民医院,贵州 铜仁 554300;2.铜仁职业技术学院,贵州 铜仁 554300)

糖尿病是一组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以慢性高血糖为特征的代谢性疾病,是由于胰岛素分泌和(或)作用缺陷所引起的[1]。糖尿病已成为全世界的流行病问题[2],是肿瘤之后的另一个全世界所关注的公共卫生问题[3]。2017版CDS指出,2013年全国2型糖尿病患病率为10.9%,其中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占6.9%。在新诊断的糖尿病患者群中,中年人发病率逐年上升。我国对中年的定义是指年龄在35~59岁的人[4],中年期是人生中的黄金时期,担负着社会和家庭的双重责任。关注中年人的血糖健康,做好中年人的血糖管理是当前非常紧迫的社会问题。目前认为,积极控制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水平将有效减少糖尿病急慢性并发症的发生和发展,降低致残率和病死率。合理控制饮食能够很好地减轻胰岛细胞的负荷,有效地对血糖进行控制[5],故饮食控制是2型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的基石[6]。自我控制技术是行为疗法常用的技术和方法之一,通过合作式的自我反思、自我约束,有计划、有步骤地对患者行为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研究(评估),通过制订目标(计划)、监测目标(实施)、调整行为目标(调整)、强化(巩固)行为的一系列过程来对患者的健康行为进行教育和管理,以提高患者健康管理意识。自我控制技术最大的特点是鼓励患者作为治疗的积极参与者,依靠患者自身的力量来建立健康行为,消除不良行为[7]。加强患者治疗依从性、提高降糖方案适宜性、养成健康规律的生活方式,以更好地维持和控制血糖水平[8]。为了帮助新诊断的中年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达标,最大限度地降低糖尿病各种并发症的发生率,我们采用自我控制技术来对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6月收治的154名新诊断的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进行饮食教育干预,取得了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抽取我院2017年11月—2019年6月新诊断的中年2型糖尿病患者154名,纳入标准:符合美国内分泌医师协会对2型糖尿病的诊断标准;病情稳定,智力水平正常;患者均知情,且配合研究。排除标准:排除1型糖尿病和妊娠糖尿病的患者。其中对照组77例,男女构成比例为40∶37;年龄35~59岁,平均(45±2.1)岁;住院天数为(7±1.8)天;文化程度:小学 11 例,初中18例,高中20例,专科及以上28例。实验组77例,男女构成比例为 39∶38;年龄 35~59 岁,平均(44±3.2)岁;住院天数为(7±2.5)天;文化程度:小学9例,初中20例,高中22例,专科及以上26例。两组一般资料无显著差异(P>0.05)。

1.2 方法

无论是对照组还是实验组,均采用糖尿病健康教育“五架马车”来进行宣教,遵循合理饮食、吃动平衡、控制血糖的原则。对照组在服用降糖药物或行胰岛素治疗的同时,采取传统的健康教育方式,即入院后向患者常规讲解糖尿病饮食要点:糖类占总热量的50%~65%,蛋白质占总热量的15%~20%,脂肪占总热量的20%~30%,主要为不饱和脂肪酸。同时配合餐后运动,主要以有氧运动为主,每周3~5次,运动时间150 min/周。从入院当日起,为患者监测毛细血管血糖,采用博士医生血糖监测仪、试纸、一次性采血针(北京宏元兴邦科技有限公司生产)为两组患者监测空腹、餐后2小时及睡前血糖。根据患者血糖水平波动情况动态调整饮食方案及用药方案。实验组则在对照组的治疗基础上加用自我控制技术进行饮食治疗干预,通过“评估—计划—实施—调整—强化(巩固)过程”来实施,干预时间为患者入院治疗直至出院后3个月,具体步骤如下。

1.2.1 评估 患者入院当日,糖尿病专科护士采用《膳食与营养状况评估表》对患者进行个体化的营养评估,了解患者的饮食习惯和存在的相关问题及饮食方面所欠缺的知识,做出营养诊断,以便为患者制订个性化的营养干预计划。

1.2.2 计划 确定患者存在的问题,以《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为指导,结合患者的身高、体重、职业、BMI、饮食结构制订个性化的营养处方[9]。注重饮食合理搭配,在保证营养、热量充足摄入的同时,有效纠正患者的高血糖状态[10]。以《中国2型糖尿病防治指南(2017版)》为依据,为患者制订血糖控制目标:空腹末梢血糖 4.4~7.0 mmol/L,餐后 2 小时末梢血糖<10.0 mmol/L,HbA1c<7.0%。以血糖达标的情况来调整饮食治疗方案。

1.2.3 实施 由内分泌科医师、身心健康咨询师、糖尿病专科护士、营养师共同组成健康管理小组,共同管理住院期间患者的饮食与血糖。健康教育形式:(1)大课堂教育:以课堂授课的形式由医护人员为患者讲解糖尿病相关知识。住院期间,组织患者参加糖尿病健康讲座3~5次,由糖尿病专科护士及营养师进行授课,授课内容以《中国糖尿病膳食指南(2017版)》为依据,介绍各营养成分、主食量、低升糖指数的食物及科学搭配等。(2)小组教育:以8~10名患者为一个小组,授课形式包含幻灯片讲座、看图对话教育工具,同时发放糖尿病健康知识手册,供患者反复阅读、学习和巩固。(3)个体教育:根据患者的情况,制订每日摄入的总热卡,调整饮食结构及餐次分配比例,提供相应热卡所对应的具体食谱,鼓励患者根据自身饮食喜好来选择食物。糖尿病专科护士每日查房,督查和记录患者饮食摄入情况,了解患者是否进行严格的自我饮食控制,并强调患者在治疗各阶段都必须主动参与,而不是被动接受。(4)电话随访及教育:患者出院后,糖尿病专科护士电话随访1~2次,了解患者出院后血糖和饮食控制情况,督促患者坚持采用自我控制技术进行饮食控制,同时提供糖尿病知识咨询。(5)随诊:要求实验组患者于出院第3个月到我院糖尿病健康咨询门诊和内分泌科门诊随访,并复查空腹静脉血浆血糖(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

1.2.4 调整 糖尿病专科护士在记录患者自我控制行为的同时,发现和发展适宜的行为,改正不适宜的行为,减少和避免不利因素。采用自我控制技术干预饮食治疗后,再采用《膳食与营养状况评估表》对两组患者进行饮食知识评估,以了解患者对糖尿病饮食知识的掌握情况,满分为100分,分值越高提示患者饮食知识掌握越好。根据患者自我控制饮食情况,由心理咨询师分析其存在的心理、行为障碍问题,及时与患者沟通,使患者意识到自我管理的重要性,做到坚持采用自我控制技术来控制饮食。同时对做得好的患者给予鼓励和支持,以坚定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

1.2.5 强化(巩固) 组建实验组微信群,患者出院后在群里继续给予其个体化的营养指导和答疑解惑。继续以上措施,坚持评估和反馈。

1.3 观察指标

(1)血糖水平:记录实验组和对照组住院期间的空腹末梢血糖水平(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和睡前血糖值及出院后第三个月的空腹静脉血浆血糖水平(FBG)、餐后2小时血糖(2hPBG)、糖化血红蛋白(HbA1c)的水平 。(2)住院满意度:采用本院自制的患者满意度调查问卷进行评价,包括10个方面,总分为100分,总分>90分为满意。

1.4 统计学方法

用SPSS22.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对比实验组和对照组的血糖控制达标情况。组间计数资料采用百分率表示,组间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两组干预前后饮食知识、血糖水平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 t检验,以 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干预前后实验组与对照组血糖值比较(见表1)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值比较(±s,mmol/L)

表1 两组干预前后血糖值比较(±s,mmol/L)

组别 例数干预后实验组对照组77 77 FBG干预前9.15±0.32 8.97±0.77干预后6.53±0.31 7.24±0.42 2hPBG干预前17.56±0.51 17.49±0.64睡前干预前10.95±0.86 11.03±0.74干预后6.56±0.37 7.25±0.98 tP 1.89>0.05 11.93<0.05 0.75>0.05 9.58±0.21 11.15±0.33 35.2<0.05 20.62>0.05 5.78<0.05

2.2 出院后第三个月实验组与对照组随访血糖值比较(见表2)

表2 两组出院后第三个月随访血糖值比较(±s)

表2 两组出院后第三个月随访血糖值比较(±s)

组别实验组对照组例数77 77 FBG(mmol/L)2hPBG(mmol/L)HbA1c(%)6.34±0.32 7.47±0.24 9.28±0.15 11.05±0.89 6.51±0.54 7.34±0.16 tP 24.79<0.05 17.21<0.05 12.93<0.05

2.3 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住院满意度比较(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住院满意度比较[n(%)]

从表1可见,干预前对照组和实验组血糖值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的血糖值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表2可见,对照组和实验组于出院后第三个月在我院门诊随访时的空腹静脉血浆血糖、餐后2小时血糖和糖化血红蛋白控制效果相比,有统计学差异(P<0.05)。由表3可见,实验组患者的住院满意度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3 讨论

(1)传统健康宣教主要强调口头知识灌输,未能有效地激发患者个人学习积极性和潜能[11]。而自我控制技术强调患者在治疗各阶段都积极、自主地管理自己的血糖,是主动参与者而不是被动接受者。自我控制技术运用于新诊断的中年糖尿病患者饮食治疗,可指导、督促、鼓励患者积极参与血糖的管理,全面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主观能动性,在血糖稳定性和糖尿病药物需求减少方面获得了更大的改善,是优化糖尿病管理的有效策略[12]。(2)中年糖尿病患者处于事业高峰期,应酬多、饮酒、吸烟、摄入高热量饮食、生活不规律、自控力差[13]。自我控制技术培养自我控制特质和执行功能训练,可以有效地提高个体的自我控制能力[14]。研究小组一方面从患者个人的需求出发,指出长期高血糖状态可能导致身体各组织的慢性损伤和功能障碍,从而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15],使患者意识到潜在的危险。另一方面指导患者改变行为,并全程观察和监督患者。通过反复的评估和调整,使患者摒弃不良行为,建立良好的约束力,以获得除了血糖控制之外改善合并症的良好结局[16]。(3)自我控制技术帮助患者提高自我照顾的技能,有利于其在治疗中增强自我决策和照顾的能力。患者主动进行自我管理有助于长期的有效控制。出院后通过微信与患者保持联系,给予患者指导和鼓励。个体化营养指导还有助于糖尿病患者以健康的方式最大限度地继续享受喜爱的食物[17],使其能够坚持自我饮食管理。自我控制技术有效提高了患者的住院满意度,减少医患矛盾,值得在临床运用和推广。

猜你喜欢
血糖值控制技术出院
CGMS产品显示值与指尖血糖值测定结果的相关性研究
“基于人工智能的探测与控制技术”专刊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运动及饮食治疗对糖尿病患者血糖值的影响
测血糖到底用哪滴血
对工程建设中的机械自动化控制技术探讨
基于BTN8962TA的PVG32比例阀控制技术
血糖值尖峰诱发多种可怕疾病
对工业领域自动化控制技术应用的几点探讨
第五回 痊愈出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