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影响因素及其机理
——基于扎根理论的探索性研究

2020-03-30 07:12陶小龙
关键词:创业者少数民族

陶小龙 余 虹

一、引言

随着国家“双创”政策的出台,创业人数持续上升,创业人群不断扩展,创业领域正在发生一场主角革命,越来越多的女性加入了创业大军,各类研究报告和调查数据都表明我国女性创业正在蓬勃发展。然而,女性创业者主要活跃在东、中部地区,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来说,虽然各级政府相关部门以及工商联、妇联和女企业家协会(或女能人协会)等社会团体极力推动和帮扶女性创业,但效果总体一般。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比例依然偏低,创业质量尤为欠佳。那么限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的因素是什么?这些因素的影响机理如何?以上问题尚未得到学术界的足够关注。事实上,对上述问题的回答不仅有利于发现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的独特规律与制约因素,也有助于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者更好地应对各种困难与挑战,助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蓬勃发展和创业质量的提高。同时,这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自我赋权、就业增长、经济发展和脱贫攻坚等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有鉴于此,本文利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云南省15位女性创业者典型进行研究,既试图探索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也期望为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高质量发展提供对策建议。

二、文献回顾

促进女性创业不仅对于女性经济赋权具有重要意义,而且还会带来显著的经济效应——性别红利。女性创业者与男性创业者相比,根本区别在于个体特征。(1)Santiagocastro M., Michael J., Pisani, “An Initial Review of the Characteristics and Determinants of Female Entrepreneurs in Puerto Rico,” Revista Ad-Minister, vol. 23, no. 23, pp. 131-150; Noseleit F, “Female Self-Employment and Children, ” Small Business Economics, vol. 43, no. 3, 2014, pp. 549-569.现有文献认为影响女性创业的个体因素主要包括受教育水平、(2)李朋波、王云静、谷慧敏: 《女性创业的研究现状与展望——基于典型文献的系统梳理》,《东岳论丛》2017年第4期。年龄、(3)Kobeissi N., “Gender Factors and Female Entrepreneurship: International Evidence and Policy Implications,” Journal of International Entrepreneurship, vol. 8, no.1, 2010, pp. 1-35.个人资本、(4)刘忠艳:《ISM框架下女性创业绩效影响因素分析——一个创业失败的案例研究》,《科学学研究》2017年第2期。性格与心理特征(5)胡怀敏、肖建忠:《人力资本视角下的女性创业研究》,《华中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6期;Reymartí A, Tur Porcar A, Mastur A, “Linking Female Entrepreneurs′ Motivation to Business Survival, ” Journal of Business Research, vol. 68, no. 4, 2015, pp. 810-814.等内容。其中,Kobesis(2010)指出女性创业者的受教育水平对创业成效具有积极的影响,但当前女性创业者的学历还普遍较低。(6)蔡莉、赵镝、朱秀梅:《女性创业特性研究》,《科学学与科学技术管理》2005年第9期。同时,Elijah - Mensah(2009)、Hisrich 和 Brush(2009)等研究显示,女性创业者年龄集中在40岁以上,主要原因在于这个年龄阶段的女性通常拥有稳定的家庭,子女对其依赖性降低,能够有更多的时间和经历投入创业活动。(7)Elijah-Mensah A,“Motivation and Age: An Empirical Study of Women-Owners of Tourism Ventures in Ghana,” Journal of Travel & Tourism Research, vol. 9,no.1, 2009, pp. 139-153; R Hisrich , C Brush. “The Woman Entrepreneur: Management Skills and Business Problems,” Social Science Electronic Publishing, no. 22,1984.但在我国提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宏观政策背景下,已有很多80后、90后女性开始选择创业。女性创业前的职业有助于创业者获取相关行业经验和整体的商业经验,有利于女性创业者积累创业必需的经验、技术、人脉和市场信息等。(8)陈琪、张永胜:《中国女性创业的行为特征与影响因素实证分析》,《浙江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年第37期。而个人心理资本,包括乐观、希望、韧性、自我效能感等对女性创业企业的发展产生影响,其中较高的自我效能感有助于女性得到融资。(9)Sirec K, Mocnik D, “Gender Specifics in Entrepreneurs′ Personal Characteristics,” Journal for East European Management Studies, vol. 17, no. 1, 2012, pp. 11-39.最后,追求独立、经济需求、个人成就的创业动机以及角色认知、个性特征是女性创业绩效的驱动性因素。(10)刘忠艳:《ISM框架下女性创业绩效影响因素分析——一个创业失败的案例研究》,《科学学研究》2017年第35期。

将视角拓展到创业外部环境,现有研究发现创业资源、社会资本、社会环境对女性创业均有显著的影响。首先,创业资源是开启创业活动的基础和保障,其中,能否获得充足的融资成为女性在创业过程中面临的首要问题。(11)许艳丽、郭达:《近20年国外创业性别差异研究综述》,《妇女研究论丛》2015年第6期。另一方面,Svendsen(2004)提出,涵盖家庭、创业团队、创业企业、社会组织的社会资本,其一是女性创业者获取资源的资源池,(12)Svendsen G. L. H., Svendsen G. T., The Creation and Destruction of Social Capital:Entrepreneurship, Co-operative Movements, and Institutions, Northampton: Edward Elgar Publishing, 2004.通过社会资本获得企业生存和发展的关键性资源、机会与支持;(13)胡怀敏:《我国女性创业及影响因素研究》,硕士学位论文,华中科技大学,2007年。其二在很大程度上帮助女性创业群体在商场中获得更高的社会地位和更广泛的认可。特别对于初创期的企业而言,在获取创业资源时往往面临着更严峻的市场考验,(14)Estrin S., Mickiewicz T., Stephan U., “Entrepreneurship, Social Capital, and Institutions:Social and Commercial Entrepreneurship Across Nations,” Entrepreneurship Theory and Practice, vol. 37, no. 3, pp. 479-504.此时社会网络成为其获取资源的有效渠道。(15)杨俊、韩炜、张玉利:《工作经验隶属性、市场化程度与创业行为速度》,《管理科学学报》2014年第8期。此外,不同的工作—家庭关系综合影响着女性创业意愿及创业绩效。(16)张建民、周南瑾:《工作—家庭关系对女性创业的影响:一个理论框架》,《经济与管理评论》2019年第3期。同时,创业活动亦依托于社会环境的发展与改善。具体而言,经济发展水平通过影响劳动分工与收入预期进而作用于女性创业与就业意向;政策制度环境也会影响女性的创业选择与行为规范(17)李新春、叶文平、朱沆:《社会资本与女性创业(1)——基于GEM数据的跨国(地区)比较研究》,《管理科学学报》2017年第8期;陈刚:《管制与创业——来自中国的微观证据》,《管理世界》2015年第5期。,针对女性创业的扶持政策、创业培训、租税减免等政策因素有利于女性创业;(18)王华锋、李生校:《偷袭女性成功创业的背后》,《浙江经济》2008年第2期。而文化环境塑造了全社会对女性创业群体的认知,无形之中折射出女性创业过程中的市场地位和思维定式;(19)谢觉萍、姚飞、王云峰:《高校科研成果市场化与女性学者创业影响因素研究》,《科技进步与对策》2014年第19期。科技环境的优化则以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出现促进了女性创业及其商业模式创新。(20)赵婷、岳园园:《互联网使用对已婚女性创业的影响机制研究》,《经济与管理评论》2019年第4期。

综上,已有对女性创业影响因素的研究主要从个体特征、创业意识与动机、创业资本、宏观环境、社会资本、社会网络、家庭环境等方面展开,虽然囊括的因素较为全面,但每一因素的影响机理如何,还有待进一步深入挖掘。同时,已有研究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影响因素及其机理的特殊性关注不足。

三、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鉴于本文属于探索性研究,而且研究的是“如何(how)”的问题,质性研究是比较合适的研究策略。因此,本文采用扎根理论的研究方法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试图探究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的影响因素及其机理。本文研究的指导性问题是: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的影响因素有哪些?目标是探寻关键影响因素及其作用机理。

(一)案例对象选取

根据本文的研究目的和研究主题,制定如下的案例选择标准:(1)案例企业必须地处西部欠发达少数民族地区,是女性创业企业;(2)案例企业成立年限在3~5年,介于初创期与成长期之间,可以判断其未来发展前景;(3)案例企业资料较为丰富,且易于与女性创业者及相关人士进行面对面访谈。

本文以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者及其对应的创业企业为分析单元,根据上述案例选择标准,课题组选取了15家企业进行研究(见表1)。这15家企业分别位于云南省西双版纳、玉溪、保山、德宏和怒江等地,上述地区在社会、经济、文化等环境方面均有显著差异,有利于开展对比研究。上述15家案例企业中,包含了夫妻共同创业、伴侣支持型创业和女性独立创业等多种形式,便于直观地对比分析不同家庭支持类型对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的影响。

表1 案例列表

(二)案例资料收集

为了保证案例研究所采用的原始素材的可靠性,本研究采用三角检验法,通过多种途径收集各方面材料。具体而言,主要包括深度访谈、座谈会、问卷调查、现场观察、企业文件和二手资料。

一手资料主要通过如下两种方法收集:(1)课题组分别在西双版纳、玉溪、保山、德宏、怒江和昆明等地对相关女性创业者及其周边人士进行面对面深度访谈和问卷调查;(2)对案例企业进行实地调研。具体而言,对每一个样本企业,主要以参观厂区、实地接触产品、聆听企业家介绍、观看宣传片、开放式访谈、独立观察与记录等方式。对每个企业的访谈和实地考察由2名老师和2名学生组成的课题组来完成,课题组成员具有工商管理、创新创业管理、民族经济学等专业背景,有着扎实的专业基础和丰富的访谈经验。为了便于对信息的查找和追溯,我们对每一位受访者赋予了唯一的编号,编号由4个字母和一个汉字组成,前2个字母表示企业所在地,第3、4个字母表示公司的名称,汉字表示受访者的姓氏,比如编号“BSST艾”的被访者记录就是保山生态农庄艾总的访谈记录。

收集的二手资料包括:(1)企业内部资料,如企业制度文件、企业宣传片、企业项目申请资料、企业展会宣传资料等,以了解企业创业历程和运营过程;(2)通过权威媒体的网络新闻报道、企业官方网站等公开渠道获取案例企业及其所在行业的相关信息,对所搜集的信息进行深入研究,保留与研究主题相关的内容;(3)在CNKI等学术期刊网站上以“女性创业”“少数民族地区”“民族创业”等为关键词进行检索,通过查看相关文献,具化本文研究焦点,加深对案例企业的全方位认识。通过反复比对不同来源的各项材料,交叉验证信息的可靠程度,保证案例材料具有一致的结构和质量。(21)周江华、仝允桓、李纪珍:《基于金字塔底层(BoP)市场的破坏性创新——针对山寨手机行业的案例研究》,《管理世界》2012年第2期。

在数据收集阶段,项目组得到25位受访者共974条完整语句,删除与本研究无关的语句388条,最终保留586条完整语句,其中473条语句用于构建理论,剩下113条语句用于检验理论饱和度。

综合周江华(2012)、费显政(2014)和徐岚(2010)等进行扎根理论研究所选取的样本容量和受访者数量,本研究的样本容量、受访者数量和访谈记录数量应该是足够的。

四、数据分析过程

(一)开放式编码

开放式编码主要是将资料分解、提炼、概念化和范畴化的过程。通过开放式编码的贴标签、概念化、范畴化三个步骤,将收集到的资料转化为利于比较分析的单位,并将案例资料中与本文无关的编码剔除,确保编码过程充分反映现实资料。本文沿用阎俊(2010)和费显政(2014)所采用的开放性编码程序。

经过对访谈语句的反复推敲分析,课题组最终得到18个范畴和55个概念。详细编码过程如表2所示。

(二)主轴式编码

通过开放性编码,从全部案例资料中提炼出了各自独立的范畴,主轴式编码的目的在于通过探寻概念之间的逻辑关系并在范畴之间建立联系(见表3)。

表2 开放式编码过程

续表2

范畴概念访谈记录举例市场需求客户增长我看到了家乡旅游业在政府精心打造下日益兴旺……(XPQH白)客户需求2014年下半年至今,普洱茶市场竞争愈发激烈,商家纷纷通过独特的外包装来突出自己的产品特色……(BNDZ凤)示范效应龙头企业云南邦格农业集团有限公司当时在版纳推广小耳猪养殖,……。(BNSY玉)他人示范受到褚老的影响,我们开始在褚橙庄园对面的山上建立自己的橙子基地。(XPDY王)创业机会涌现创业机会涌现由于我满脸长痘,就开始研究皮肤问题,然后自制化妆品,自己用了还送给朋友用,感觉很受欢迎。(DHCX何)家庭教育成长环境我们家族特别大,从小爷爷就鼓励我,说我是孩子中最棒的,让我带领弟弟妹妹做事情……,傣族不重男轻女,谁有能力谁干。(BNSY玉)技能传承我父母均为茶叶方面的专家,懂技术……(ESXH向)父辈经验我觉得我的创业精神培育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我一直在向父亲学习。(XPDY王)兴趣培养兴趣培养我记得刚毕业的时候,对茶和紫砂壶非常着迷,现在也用到我的工作中来了,而且很受益。(BSLH李)先前经验本地工作经验我原来在一家外贸公司上班……(BSLH李)在外工作经验我出外地做过销售,又当过文化传播公司的总经理助理。(XPQH白)创业经验为了另谋生计,我卖过牛奶,开过傣味餐馆。(BNSY玉)学习经历学历文凭我之前的文凭是法律专科,到2000年,国家要求参加司法考试必须要有本科文凭,于是我决定继续读本科,这样我就从律师事务所辞职了。(BNSY玉)学习专业我大学学的是国际营销专业……(BSLH李)培训经历2006年我在景洪市妇联的推荐下去建水紫陶学艺。(BNBW章)社会见识我们都是去外面到处走,到处旅游到处看,看到好的东西就借鉴过来。(XPQH白)经验交流个人渠道交流我喜欢交朋友,各行各业的都有,我还特别喜欢和比我年长的人交流,因为他们拥有丰富的经验。(BNSY玉)组织渠道交流女企业家协会经常组织成员之间进行经验交流和分享……(BNSY玉)创业能力机会识别能力我分析市场发现在保山市场上销售的袜子品种单一,不能满足顾客的差异化需求……(BSLH李)管控能力连锁店的促销员有偷肉的嫌疑,我就用铁笼子把肉锁起来,钥匙只交给了促销员,还给她加了工资,结果促销员也变得认真负责了。(BNSY玉)重视人才我们专门从宾川县请来了高水平的技术人员。(XPDY王)规划能力2017年我当选新平女能协会会长,我们修改了协会的章程,设计了协会的LOGO、会徽、会旗,组织了很多有意义的活动,现在我们协会在整个玉溪妇联众所周知。(XPDY王)决策能力专卖店开业,我把价格一定,我的弟弟妹妹都被吓到了,说:“太贵了,我们都不会买,别说顾客了。”(BNSY玉)沟通能力我跟阿恒说,我需要你帮我在昆明做代理,但阿恒说她前半生是艺术家,不会帮我卖猪肉的,后来还是被我说服了。(BNSY玉)领导能力2015年3月31日,景洪市女企业家协会成立,妇联领导让我当会长。(BNSY玉)创立企业创立企业2015年1月,成立了新平俏花腰民族产品开发有限公司。(XPQH白)创业业态创业行业每到收获季节,村民们便将自家采收到的原生态农特产品有偿交给我,我进行初加工后销售。(LPQH和)产业链延伸2010年投资小耳猪养殖,2012年12月我在景洪开设了生态小耳猪鲜肉专卖店。(BNSY玉)创业模式独立创业我老公是医生,比较热爱他的职业,我就出来创业了……(BSLH李)共同创业……我毅然携丈夫回乡创业……(XPQH白)创业质量自主经营作为一个企业家来说,一味地依靠政府扶持,自己没有能力的话,最后还是死路一条。(BSST艾)企业规划我们计划到2025年生猪养殖达到2万头。(BNSY玉)品牌意识公司注册了“俏花腰”图形文字商标,我一定要打造属于我们花腰傣人自己的品牌!(XPQH白)

表3 主轴编码举例

续表3

主轴编码成长环境—领导能力访谈记录我大学学的是国际营销专业,毕业后在一家外贸公司工作,我发现保山市场上袜子品种单一,就决定创业做袜子批发生意。(BSLH李)主轴编码学习专业—先前经验—机会识别能力访谈记录班里有同学具有开了微店的丰富经验,我就去和她学习,然后我们的微店就做起来了,效果还不错。(BNSY玉)主轴编码经验交流—创业能力访谈记录我的创业精神的形成是受到父亲的影响,我一直在向父亲学习看待事物的长远眼光。(XPDY王)主轴编码父辈经验—创业精神访谈记录云南在高原特色农产品,民族特色产品,原生态、纯天然产品等方面有优势,选择这些领域创业有竞争优势。(ESHY杜)主轴编码特色资源—机会涌现访谈记录受褚老成功创业的影响,我开始在褚橙庄园对面的山上建立橙子基地。(XPDY王)主轴编码他人示范—机会涌现访谈记录虽然少数民族产业贷款享有政府贴息优惠,但申请手续繁杂,需要多项证明,所以我们的创业资本主要来自于父母的资助。(ESXH向)主轴编码不利环境—家庭支持访谈记录2003年,我和姐姐开始创业,开始从事红茶、绿茶的销售,并于2005年建立了向宏茶厂。(ESXH向)主轴编码创立公司—产业链延伸访谈记录也许丈夫支持我的话我可能走得更好,飞得更高(指创业绩效更高);因为他不支持,所以我缩手缩脚。(LPLJ和)主轴编码丈夫支持—创业绩效访谈记录我们公司创业之初主营商贸,现在以刺绣工艺品销售为辅,因为做文化产业前期需要很多投入,投资回收比较慢。(BSLH李)花腰傣民族民居生活传习馆成立后,将以公司运作、艺术家操作、农户制作的“公司+艺术家+农户”模式。(XPQH白)主轴编码创立公司—企业规划访谈记录公司成立5年后,我们开始进入百盛超市,因为百盛是云南品质鲜食的领导品牌,所以即使不赚钱我们也要进驻。(BNSY玉)主轴编码创立公司—品牌意识

本研究采用典范研究分析框架,包括“因果条件、中介条件、行动策略、结果”四个方面,通过分析某一事件发生应具备的条件、主体采取的行动以及得到的结果来梳理事件经过和挖掘现象内涵。利用典范模型分析框架,对各范畴进行归纳和提炼得出四类主范畴,分别是“创业环境作用机制”“创业机会涌现机制”“创业能力培育机制”和“创业行为递进机制”,具体分析如下。

1.创业环境作用机制

创业环境是一系列影响创业活动的要素的集合体。在良好的创业环境中,人们的创业意愿能得到大家的尊重,创业活动也容易得到政府、投资机构、金融机构以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创业成果能够获得社会的肯定和认可,这样就能激发更多有能力的人投身创业活动。反之,亦然。例如,怒江的和女士在受访时表示。

“在我们普米族,男尊女卑的观念很严重,女性的社会地位很低,认为女人就应该在家做家务,女人出来创业在本民族里是不被理解的。”

在创业环境相对恶劣,创业资源获取的社会化和市场化程度较低的地区,家庭成为女性创业者获取创业资源及支持的主渠道。当父辈在创业上获得成功,具有一定的经济条件和资本积累的时候,其子女就具有了选择创业的“先天性优势”,这在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行为的“遗传性”特征。比如,保山的姬女士在受访时提到。

“2007年,我从北京工商大学毕业以后就在红塔集团内勤部工作,因为我父亲在保山做木材加工生意,后来就动员我们回家创业。一开始父亲帮我们垫资,我们从保山、腾冲、龙陵、德宏一带采购木材,然后到昆明木材市场销售……我们这边严控森林砍伐后,我就想着建立温泉度假中心,建设资金也主要是靠父母支持的。”

需要指出的是,与男性创业者不同,女性创业者的家庭观念更强,这一点在很多少数民族地区更甚,因此家庭小环境就成了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的独特因素。女性创业者是否有成就感、幸福感,不仅取决于其创业是否成功,企业的效益是否可观,更取决于其家庭事业是否平衡,夫妻关系、母子关系是否和谐。譬如,怒江的和女士告诉我们。

“我丈夫从来都不支持我创业,我一直在忍辱负重地坚持。在前几年货运交通不便时,我到昆明来参展,只能通过班线车把展品运到昆明。我作为一个女同志,自己一个人下货、搬货,然后拉到展位……也许丈夫支持我的话我可能走得更好,飞得更高(指创业绩效更高);因为他不支持,所以我缩手缩脚。”

2.创业机会涌现机制

创业机会来源于未被满足的市场需求,外部环境的变化,如经济发展、收入水平提高、城市化进程加快、政策利好、技术进步、消费观念变化、消费结构升级、人口结构改变、生活方式的变化等,都会带来市场需求的变化乃至显露全新的市场需求,从而涌现出诸多创业机会。如玉溪新平的白女士所说。

“我看到家乡日新月异的变化,看到家乡旅游业在政府的精心打造下日益兴旺,看到政府对花腰傣民族民间手工艺传承发展的高度重视,看到家乡逐渐变成了投资兴业的福地……我毅然携丈夫回乡创业,成立了新平俏花腰民族产品开发有限公司。”

但本研究也发现,在创业环境恶劣和创业者能力普遍较低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创业者很难摆脱资源的制约,创业机会的涌现和识别具有明显的资源导向和资源依赖特征,尾随型和模仿型创业占主导。例如,怒江兰坪的和女士告诉我们。

“我们怒江有很多宝贝,如野生天麻、松茸、当归、崖蜜、五谷杂粮等,都是纯天然、原生态的。我从邮电局退休后,就约着几个姐妹一起成立合作社,收购、加工和销售当地的绿色农特产品。”

而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来说,因为创业机会相对有限,因此政府的引导和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就非常关键。政府的政策引导能促进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发展,从而催生出新的创业机会。龙头企业的进驻,则可以充分发挥其在研发新技术、开发新产品、带动新产业、开拓新市场和利用新机遇方面的优势,发挥示范和引领作用,从而创造出更多适合中小微企业创业与发展的机会。比如,玉溪新平的王女士在受访时提到。

“褚老在新平建立橙子基地以及褚橙营销的巨大成功,在新平形成了强大的示范效应。2009年以来,新平橙子的种植面积以每年5000亩的速度递增,到2025年将达到15万亩。从中我看到了为橙子产业发展做配套分拣加工、仓储及包装销售、进出口等业务机会,并成立了新平大云庄园果蔬进出口有限公司。”

3.创业能力培育机制

创业能力是指发现并利用商业机会,在此基础上成立企业,并将商业机会转化为企业持续发展的能力。创业能力包括创业精神、商业机会识别能力和企业经营管理能力等。社会环境、家庭教育、学历、先前工作或创业经验、个人兴趣爱好培养以及学习交流的机会和平台等,都是影响创业者能力形成的重要因素。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由于创业环境较为恶劣,创业氛围淡薄,总体创业率较低,创业知识和能力扩散速度慢,加上女性学习机会有限,女性创业者之间相互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及平台较少,女性创业者的创业能力获取和创业精神的培育主要是通过从祖辈、父辈或其他家族成员(即强关系网络)中传承和学习,这使得从表面上看,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能力的获取具有“遗传性”特征。正如西双版纳的一位傣陶从业者所述。

“由于地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我们基础教育发展滞后,加上当时我学习意识淡薄,因此没有读多少书,从小就和爷爷奶奶学习做陶。后来从外面打工回来,见爷爷奶奶日渐年迈,怕家族陶艺失传。”

还有玉溪新平的王女士接受访谈时明确表示。

“我觉得我的创业精神培育是受到了父亲的影响,我一直在向父亲学习。”

玉溪峨山从事茶叶生产和销售的向女士也告诉我们。

“我父母均为茶叶方面的专家,懂技术,有相关的人脉。从小受到父母经营茶叶生意的影响,我掌握了很多有关茶叶方面的知识,对茶产业有一定的了解。”

家庭教育虽然对于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者能力的形成产生了诸多积极的影响,但不可否认,在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对家庭教育的矫正功能相对较弱的情况下,祖辈、父辈或其他家族成员落后的观念甚至错误的认知也可能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者身上得以传承甚至强化,这样家庭环境对女性创业者能力培育的影响效应也可能是负面的。例如,保山市的李女士在受访时就说。

“我不想合伙是因为我爸爸公司曾经出现合伙人之间闹矛盾甚至到了打官司的地步。”

正是因为其父亲经历过一段不愉快的合伙创业活动,使得李女士内心对合伙人制度这一“聚人聚财”的新模式产生了“心理阴影”。

4.创业行为递进机制

创业行为表现在是否创业、选择什么行业(或业态)、女性独立创业还是与家人或丈夫共同创业、是否关注创业质量等,这些行为之间存在一定程度的递进关系。创业过程是动态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行为表现出明显的“先创业,再择业;先生存,再发展”的递进机制。虽然西部少数民族地区部分女性创业者起初可能是由于下岗、失业或找不到合适的工作,受生活所迫而从事低成本、低门槛、低风险、低利润的创业,其创业模式往往具有尾随型或模仿型特征,技术壁垒较低。但随着初次创业的成功,这些女性创业者获得了原始资本的积累,创业经验也越来越丰富,创业能力随之不断增强,更容易得到政府和相关机构的关注和支持,融资渠道逐渐拓宽,融资能力渐渐增强,这时她们具备较高的识别和利用新的商业机会的能力,开始逐步转向高风险、高回报,技术壁垒较高的商业项目。比如,版纳景洪的玉女士告诉我们:

“我在攻读法律专业专升本时,因为既要上课,又要保证自己有收入来源,于是我开店卖牛奶,积累了20多万元……2005年,恰逢我们寨子搞开发,我就约着表妹一起做餐饮,她们家出地皮,我出资金。后来这个餐饮店转让给了一位四川老板,我一次性获得转租金80万元。当时,邦格正在版纳推广小耳猪养殖,我又拉了家里的10多位亲戚一起来做尚义牧业。”

玉溪峨山的杜女士也提到:

“我第一次创业是出于生计、生存,第二次创业是为了让家里人生活得更好,第三次创业是为了对得起跟我一起打拼了十多年的员工,现在是想为峨山民族文化传承和保护做点贡献,为峨山人民做点事。”

(三)选择性编码

选择性编码是在主轴式编码的基础上从多个主范畴中寻找和凝练出核心范畴,并以核心范畴为基础,寻找与其他范畴和概念之间的关系,并且以“故事线”的形式将这些关键要素相互串联。本研究中,通过材料编码、理论性思考、不断比较,经过开放式编码和主轴式编码两个过程进一步抽取概念与范畴,笔者发现:在开放式编码和主轴编码阶段,创业环境、创业机会、创业能力和创业行为具有中央性。也就是说,这四个概念与最多的范畴和概念相关,其它所有的范畴都能以它们为中心,联结在一起,故创业环境、创业机会、创业能力和创业行为为本研究的核心范畴。

“创业环境”“创业机会”“创业能力”“创业行为”几个范畴之间的关系和逻辑主要体现在:创业环境是根源性因素,创业环境的好坏影响着一个地区能否培育出高素质的女性创业者以及该地区能涌现出多少适合女性创业的机会,从而决定着女性是否选择创业以及创业模式和创业质量。对于创业行为而言,创业能力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为创业能力直接影响创业者对创业机会的理解、识别、捕捉和利用。虽然创业机会不以创业者的主观意志为转移,客观存在于一定的社会经济环境中,但是创业者能力的高低将直接影响其能否及时、准确地识别和有效地利用已经涌现出的创业机会。

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以上核心范畴间的关系还具有其特殊性,即在环境相对封闭,市场化程度和社会教育水平相对较低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创业机会相对有限,创业活动不够活跃,创业知识扩散速度慢。在这一背景下,原生家庭的背景和条件往往决定了女性创业者的能力、创业动机和创业行为,原生家庭和次生家庭(尤其是丈夫)对女性创业的支持程度影响着女性创业是否顺利以及能否实现事业与家庭的平衡,是影响女性创业绩效和幸福感的重要因素。

图1 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核心影响因素模型图

(四)理论饱和度检验

理论饱和度检验的目的在于验证本研究所提炼的概念、范畴及其相互关系的足够度。课题组对留作理论饱和度检验的2个案例(ZF公司、DF公司),含113条语句分析后没有发现新的概念和范畴,因此本文构建的理论模型是相对饱和的。

五、结论

(一)主要结论

经过对原始资料进行整理和编码分析,可以看出: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行为同时受到了创业环境的优劣、创业能力的高低以及创业机会的多寡等因素的共同作用。具体来说,家庭环境对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者的创业能力培育影响巨大,能从家庭中获得足够的支持是少数民族地区女性选择创业的重要原因;所在地区拥有的资源禀赋优势、产业优势以及女性创业者自身的技艺或技能优势是决定其创业行业或业态选择的关键因素;女性创业者是走独立创业还是夫妻共同创业之路往往与丈夫的职业发展状况高度相关,当丈夫有稳定的工作时,可以为家庭生活提供可靠的收入保障,能为女性创业解除后顾之忧,这时女性往往会选择独立创业;女性创业者先前的学历、所学专业、工作经验、创业经验以及社会阅历等因素决定了其眼界、思维方式、理念特征和社会资本状况,从而决定了女性创业的质量。

虽然各级政府相关部门、工商联、妇联、女企业家协会(或女能人协会)等通过举办创业管理培训班、组织女性创业者沙龙等手段,力图改变西部少数民族地区以家庭为主要纽带传播和扩散创业知识的局面,在推动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者能力提升以及女性创业高质量发展方面作出了巨大贡献,也取得了可喜的成绩。但由于受到区位条件、经济发展水平和传统民族文化的影响,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仍然存在诸多困境,表现在:对政府的依赖思想过强,市场化意识淡薄;过度依靠家庭、亲戚等强关系网络,社会化程度不高;过分强调对传统民族文化的传承和保护,创新性不够;过度依赖当地特色、优势资源,存在明显的发展路径依赖;创业能力普遍偏低,学习能力有待提高;小富即安,进取心缺乏,发展内驱力有待增强;等等。

(二)理论贡献与管理借鉴

1.理论贡献

本文的理论贡献有:(1)丰富了女性创业领域的研究,并提供了具有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典型题材的女性创业案例,为该领域研究扩展了案例资料;(2)探明了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的四个重要因素,并进一步厘清其影响机理,构建出理论模型,为进一步研究女性创业影响因素提供了有益的借鉴;(3)对家庭支持在女性创业过程中发挥的作用提出了辩证性的洞见,深化了社会网络与女性创业领域的研究,为相关研究提供了新视角。

2.管理借鉴

女性创业能够释放经济发展的性别红利,是值得重视和鼓励的。西部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者的创业行为受到创业环境、创业能力和创业机会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要实现高质量和可持续发展,需要政府、社会组织及其本人与家庭的共同努力。

对于各级政府部门而言,要研究制定专门针对女性创业的相关优惠政策措施;降低女性创业准入门槛,通过提供适当的政策倾斜帮助女性创业者获取必要的创业资源。营造全社会尊重、理解与支持女性自主创业的氛围,认可女性创业对促进就业、推动经济增长和社会发展等方面的贡献;甄选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模范典型,加强宣传,讲好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的成功故事。推动少数民族地区金融市场发展,大力发展普惠性金融,优化融资环境,给予针对女性的创业优惠贴息、低息贷款支持。大力培育发展技术市场,推进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成果转化,搭建政产学研合作平台,为女性创业企业引进技术创新成果提供便利。要创新帮扶意识,通过创新帮扶方式实现对女性创业者的全面精准帮扶。在争取必要的财政支持下,多渠道筹措资金,建立少数民族女性创业教育基金,从而为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者免费提供财务、税务、人力资源管理、企业营运管理、法律、信息技术以及行业知识等方面的培训课程。通过产业扶持政策和引进新兴产业龙头企业,带动少数民族地区新兴产业发展,从而催生更多高质量创业机会。完善家政服务业体系,分担女性家庭责任,让女性创业者能摆脱繁重的家务,保证有足够的精力投入创业活动。

各级妇联、工商联、女性企业家协会以及相关行业协会等组织应积极发挥平台与纽带作用,倾听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者的心声,帮助女性创业者解决实际困难。多组织招商会、项目洽谈会、项目咨询会、产品展销会以及经验交流会等形式多样的商业交流活动,促进创业知识与经验的分享和扩散;为女性创业者提供精神支持和心理辅导,帮助女性创业者准确认知自身创业能力,提高女性创业者自我效能感,从而全面提升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能力。进一步整合东、中部社会资源,实现女性创业的跨区域交流合作;要破除性别标签,打通女性互助组织与外界的连接通道,形成异质化组织间经验共享、信息交流、思想碰撞的战略联盟体。相关创新创业载体机构应面向女性创业者开展项目开发与论证、融资服务、创业指导、管理咨询、人员培训、营销推广、技术服务、后续跟踪辅导等全方位的服务。

就女性创业者个人而言,要树立高远的创业理想和目标,进行科学、长远规划;必须坚持不断学习,准确把握行业发展规律和市场需求变化趋势,提升对商业机会识别和开发利用能力;掌握先进的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自身经营管理水平;形成开放与包容的心态,积极参与各类创业交流活动,共享创业经验与智慧;坚持“干中学”,不断积累创业经验,促进创业行为持续递进升级,推动创业质量稳步提升。注重创业与家庭生活的平衡,主动与家人沟通交流,争取家人的理解和支持。积极推动社会网络的构建与维护,挖掘强关系和弱关系网络嵌有的创业资源,并将原生家庭和次生家庭的资源整合利用到创业过程中。提升整合社会资源能力和运用市场化手段获取创业资源的能力。通过推进与有能力、有经验的创业合伙人的合作,吸引优秀专业技术人才加入,打造创业企业整体竞争力。

3.研究不足与未来研究展望

本文采取的是探索性研究方法,得出的结论还需进行进一步的实证检验。因此,未来研究可从以下方面进行深入和拓展:(1)通过随机抽样调查和定量研究,检验本文提出的各项因素对少数民族地区女性创业的影响效应及其机理;(2)本研究尚未考虑女性创业者自身个性特征等个体因素的调节作用,未来需要进一步探明个体因素的调节机制。

猜你喜欢
创业者少数民族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少数民族的传统节日
郭江涛:一个青年创业者的“耕耘梦
少数民族的服装
我认识的少数民族
让创业者赢在起跑线上
《云南省少数民族古籍珍本集成》
互联网创业者
给可穿戴设备创业者提个醒
从职场高管到创业者的一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