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大学生志愿服务教育引导
——基于北京市5所高校的调查

2020-04-08 10:26傅帅雄邓仲良
广西青年干部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受访者志愿志愿者

傅帅雄,邓仲良

(1.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北京,100871;2.中国社会科学院,北京,100028)

前言

志愿者服务是现代文明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而作为当前社会最富激情活力和最具发展潜力的大学生,其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对社会进步、人格塑造、价值观培育等方面都将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并会对高校、社会以及个人产生深远的影响[1]。长期以来,志愿服务一直作为高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是大学生道德教育、实践教育和公民教育的有效形式[2]。志愿服务事业的发展,特别是大学生志愿服务事业,不仅能在个体的微观层面上培养大学生的公共精神、公民意识,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化和实践化,更能在宏观层面上通过示范效应加快社会服务意识的普及,促进社会良性发展。本文通过对参与志愿活动的内在促进机制及相关影响因素进行问卷调查分析,并结合现行的志愿者管理机制,探讨高校对志愿者活动的正确引导方式,以期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理论支持。

一、调查方法

(一)调查对象

调查对象为北京5所985高校的本科大二、大三和大四的学生,实际发放问卷500份,回收问卷439份,回收率87.8%。其中,在有效的调查样本中,男、女生分别为228人、211人,年龄在19~22岁之间。

(二)调查内容

调查的核心问卷主要由16个问题构成,分别涉及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动因、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所面临的困难、大学生志愿服务的价值观体系、高校对大学志愿服务的引导与管理等方面。

二、调查结果分析

调研主要围绕大学生对志愿服务工作的认知,探寻高校在大学生志愿服务意识培养和引导过程中的角色定位与改进方向。

(一)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动因调查

对于大学生参与志愿者服务的动因调查,近88.1%的受访者表示“参加志愿者活动很光荣、很自豪”;选择“提高自身的综合能力和素质”的受访者约占62.6%,他们表示参与志愿者活动不仅提高自身知识水平,还能提高自身参与实践、融入社会的综合能力和素质;44.8%的受访者选择了“热心公益事业是公民的责任与义务”,表明大学生作为一个有着强烈社会责任感和主人翁意识的群体,积极承担公民的责任与义务是其参与志愿者活动的重要原因;此外,40.4%的受访者将“能够实现自身的价值”、38.1%的受访者将“能够与更多人交往,能认识更多的朋友”作为自己参与志愿活动的原因。

调查得知,促使大学生志愿者继续参与各种志愿活动的因素,主要是精神层面和意识层面的隐性因素。志愿活动对国家与社会的意义,对大学生志愿者群体的意义,是维系志愿者与志愿服务活动紧密结合的纽带,是在一定程度上高于客观存在和物质世界的价值符号。

(二)大学生志愿者面临的困境调查

当问及参加志愿活动前的最大困扰时,29.7%的受访者表示参加志愿活动基本没有什么困扰。另外,受访者均表示可以得到家庭方面足够的支持,不会对自身参与志愿服务造成困扰。但同时超过7成的受访者承认确实受到一些困扰;高达39.1%的受访者担心自己无法协调好志愿服务工作和学习生活之间的关系,从而耽误了学习和工作;还有19.9%的受访者担心自身能力不足而影响志愿者工作。此外,志愿者权益保障不完善、校方政策支持不到位以及志愿工作本身的辛苦程度,都对部分大学生志愿者造成了一定的困扰(见图1)。

图1 对大学生参加志愿者活动疑虑的调查

在参与志愿者工作之中,中途退出的现象仍然存在。数据显示,14.8%的受访者承认,在志愿者服务工作过程中曾产生过中途退出的念头。主要是因为实际工作与预期目标有差距,导致志愿服务的热情受到影响;57.5%的受访者将其作为主要原因。同时,工作内容过于冗繁无聊、志愿者的管理组织存在问题也是导致志愿者中途退出的重要原因,约半数的受访者选择了该选项。相比之下,工作强度过大、物质待遇保障不足、学校支持缺乏等其他因素并不是导致中途退出志愿活动想法产生的主要原因,选择的比例均未超过15.0%(见图2)。

图2 对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途退出原因的调查

阻碍大学生志愿者继续参与志愿活动的因素主要突出表现在两方面:

1.缺乏足够的时间

81.4 %的受访者认为最大的因素是时间。首先,志愿者有生活、工作与交往的需求,他们只能在空余时间才能参加志愿活动。对高校志愿者来说,这个问题就更为迫切。因为他们必须把学习任务完成好,才能自由地参加各种志愿活动;其次,不少学生在高校里还参加了各种社团、组织工作等,这些也要占用课余时间;再者,高校志愿者与朋友、同学、恋人等的关系也需要时间来维护。如何协调好志愿者工作与大学生生活的时间分配是志愿者必须面临的问题。

2.学习与工作的协调

约68.6%的受访者担心志愿活动会耽误自身的学习与工作。由于志愿者工作的持续性要求较高。志愿者的个人时间、精力、资源等就会长期、持续地分配在志愿活动之上,进而降低在学习的时间投入。因此,为了保障学习,部分大学生志愿者可能会放弃志愿服务工作(见图3)。

图3 阻碍大学生继续参加志愿活动因素的调查

上述原因产生的本质,对大学生而言,是时间的分配、学习效率的问题。在保证志愿者工作和学习都不耽误的前提下,如何发挥高校的政策制度保障作用成为间接推进志愿者工作的外部性条件。

(三)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价值观调查

参与志愿活动,对于志愿者来说都是宝贵的人生经历,他们在这个过程中的收获也必然涉及方方面面。调查显示,82.2%的受访者选择了“丰富了社会实践经验”,他们认为志愿者工作丰富了处理问题的经验,提升了发现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68.9%的受访者认为“结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较为重要,在工作中,志愿者成员之间互相帮助、分享快乐、交流收获。此外,60.4%的受访者选择“工作与学习能力的提高”;47.8%的受访者选择“对未来的工作和生活有了新的认识”,他们都表示参与志愿活动有较大收获。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大学生参与志愿活动的根本动力在于提高自身能力和素质,承担起公民的社会责任与义务,以及结识更多志同道合的朋友,因此,他们考虑得更多的还是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实现自我的完善。与自身利益直接相关联的因素,如学校的奖励、履历的丰富等,则被放在相对次要的层次,这反映出新时代大学生的提升自我、服务社会的良好品格。此外,大学生志愿者在这一融入社会的活动中获得了与众不同的经历,丰富了自身社会实践经验,结识了一批志同道合的朋友,这些都是大学生志愿者认同的自身收获。对参与的原因与收获的对比来看,大学生志愿者参与志愿活动,其收获与动力基本呈现正比关系。

(四)对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思想教育引导调查

大学生志愿服务活动将会越来越常规化、普遍化,这些都需要高校为大学生志愿服务提供思想教育引导,课题组从志愿者培训教育、思想激励、沟通互动以及保障措施等方面进行了问卷调查。

1.志愿者培训教育调查

对志愿服务的培训内容调查研究,大部分志愿者认为最重要的培训内容是志愿服务的具体工作重点、团队的协作以及工作流程的操作程度三项(见图4)。

图4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培训重点内容的调查

①具体志愿服务的重点和要点。75.1%的受访者认为此项在志愿者培训工作中最为重要。各种志愿服务工作类别不同,工作性质不同,因此,志愿者对各自工作服务重点的学习和掌握最为重要。

②团队的协作。71.7%的受访者选择此项,表明当今志愿者重视的团队精神。所谓团队精神,本质就是大局意识、协作精神和服务精神的集中体现。核心是协同合作,最高境界是全体成员的向心力、凝聚力,反映的是个体利益和整体利益的统一,并进而保证组织的高效率运转,明确的协作意愿和协作方式产生了真正的内心动力。团队精神是组织文化的一部分,良好的管理可以通过合适的组织形态将每个人安排至合适的岗位,充分发挥集体的潜能。如果没有正确的管理文化,没有良好的从业心态和奉献精神,就不会有团队精神。

③工作流程的演练。67.3%的受访者选择此项,表明志愿者希望尽快上手熟悉自己所从事的志愿服务,以圆满地完成志愿服务。

2.志愿者思想教育激励调查

在志愿者的激励机制的构建上,41.3%的受访者选择了“精神激励”;仅8.6%的受访者选择了“物质激励”,而50.1%的受访者认为精神激励和物质激励的重要程度差不多。由此可见,精神激励是志愿者更看重的激励方式,而物质激励同样也是志愿者管理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环。

由于志愿者提供志愿服务的首要因素是自愿性与主动性,则其服务动机主要有以志愿者身份为骄傲的自豪感;为展示自我能力而兴奋的自我实现感;志愿服务取得成绩而受到表扬、嘉奖、宣传的荣誉感;认为参加志愿活动可以受到锻炼、得到提高的自我提高感;认为志愿工作是一种社会责任,参加志愿工作就是对社会尽责的社会责任感;由于周围的朋友、同学参加了志愿工作,受其影响,自己也参加了志愿者工作的环境影响;认为在志愿工作过程中,可以扩大自己和外界、他人交流的交往需求等。从这些内在的精神层面需求看出,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并不是基于物质回报,相比较而言,精神激励是非常重要的。

进一步地,在最有效的精神激励措施的调查中,“工作过程中受到认可和肯定”被认为是最有效的精神激励措施,选择比例高达79.1%;其次是“评选类似优秀志愿者个人等荣誉称号并颁发奖”,选择比例为51.5%;再次是“媒体宣传和志愿服务成果展览”及“工作前团队成员相互鼓舞士气”,选择比例分别为34.3%和33.2%;而“定期发放志愿服务刊物”和“领导的关心慰问”的选择比例分别为14.6%和10.8%(见图5)。

图5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精神激励措施调查

志愿者的首要特点是自愿性和无偿性,工作过程中如果能受到服务对象或相关领导的认可和表扬,他们的服务热情将会更高。因此“工作过程中受到认可和肯定”被受访者认为是最有效果的精神激励措施;而能够获得优秀志愿者个人等荣誉称号,将是志愿者荣誉的直接证明。因此“评选优秀志愿者个人等荣誉称号并颁发奖状”也颇受青睐;工作前团队成员相互鼓舞士气能够加强志愿者之间的沟通,使其彼此更容易相互熟悉,更好地开展工作;媒体宣传和志愿服务成果展览、定期发放志愿者服务刊物、领导的关心慰问等,都是对志愿者工作认可和肯定的形式。

3.志愿服务工作的反映渠道调查

志愿者在服务中必然会遇到各种各样的困难,如何构建这些困难的反映渠道可以间接表示志愿者对各种主体的信任和依赖程度。调查显示,75.6%的志愿者表示会向所在服务点的工作站负责人反映工作和生活的困难,表明工作站负责人已经得到了志愿者的高度信任;学校作为志愿者的出发点也获得了较高程度的信任,53.4%的志愿者表示会将其作为反映渠道;50.4%的志愿者选择团队的其他志愿者作为反映渠道(见图6)。可见,志愿者的团队意识较为强烈,互信互帮互助已经建立在较高基础之上。

图6 大学生志愿者活动中困难反映渠道

(五)高校对大学生志愿者工作的保障调查

在调查高校中现有志愿者工作保障措施时,所有保障措施的必要程度与选择该措施的比例呈正相关。调查显示,81.1%的受访者选择了“后勤服务提供便利(洗澡、用电等)”;57.0%的受访者选择了“颁发荣誉证书”;56.3%的受访者选择了“生活和交通上给予适当补贴”;选择“学业上给予制度倾斜(如允许适量缺课等)”的受访者占54.1%;而44.1%的受访者选择了“非金钱的物质奖励”;35.6%的受访者选择了“提供一些基本培训”;34.8%的受访者选择了“加强对志愿者的鼓励宣传”;21.5%的受访者选择了“组织进行工作慰问”;11.1%的受访者选择了“心理辅导”(见图7)。

图7 高校政策保障体系构建的调查

对于荣誉的偏好使得志愿者对“颁发荣誉证书”的关注程度较高。由于志愿者工作在生活、交通上存在支出,故应给予适当补贴。另外,由于时间的不匹配性使得志愿服务工作与学习存在冲突,故志愿者倾向学校能够在学业的时间安排上给予一些制度倾斜。

三、结论与建议

调查得知,尽管绝大多数大学生都高度认同参与志愿服务的重要性和必要性,但在具体实践过程中,部分大学生可能会因各种因素困扰而对志愿服务工作产生畏难情绪。另外,从大学生志愿者服务的价值观来看,他们更加注重精神层面的收益,更希望能通过服务社会来实现自我价值的提升。为了进一步消除负面情绪,加强大学生志愿服务的意识培养与工作引导,高校需从思想教育层面进行探索创新和不断完善。

(一)倡导志愿服务和实践育人的理念,完善高校思想教育引导体系

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本身就是一种社会实践,是大学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方式,通过志愿服务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与“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行有机结合,形成完善高校思想教育引导体系中的一个重要载体,对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因此,有必要将志愿服务和实践育人的理念,纳入到高校思想教育引导体系中,不断丰富和完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同时,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融入到具体的志愿服务引导中,不断发挥志愿服务和实践育人在高校思想教育引导中的载体作用,从根本上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推动大学生志愿服务的科学发展。

(二)构建交流互动的宣传平台,提升大学生志愿者服务意识

从志愿者对工作成果宣传推广满意程度来看,37.5%的受访者认为“效果一般,有些志愿服务活动未得到有效宣传”,即有可能是由于传播主体进行传播时未能充分考虑到收受主体的需求和兴趣所致。面对时效性、大容量、开放性的要求,利用网络新媒体的技术手段为志愿者工作成果宣传推广、志愿活动信息发布提供技术平台,建设一个类似于志愿者论坛作为网上交流平台,使收受主体有更多的机会与传播主体进行交流与对话。同时,对志愿者的宣传本身就是对其社会价值的一种肯定,可以进一步提升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意识。例如尝试通过策划“微笑墙”(以志愿者的微笑照片为主题的展板)等宣传方案,或在教学区、学生公寓等公开场合对志愿者的工作或事迹进行周期性的宣传报道,进一步激发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三)完善思想教育激励机制,促进大学生志愿服务持续健康发展

从志愿者参与志愿服务的动机上看,他们首先追求的是内在的精神需求而不是外在物质的需要。志愿者希望获得的回报更多的是荣誉感与社会认可、内心奉献的快乐感、结交志同道合的朋友等。而对于物质上的回报,更多的则是一些纪念品,以及在交通、饮食等方面的基本保障。因此,从大学生的志愿服务需求出发,有必要进一步完善思想教育激励机制,从思想精神层面激发大学生主动参与志愿服务的积极性。一方面,要引导大学生将参加志愿服务与培养公民主体意识相结合,将服务他人、贡献社会与个人能力提升相结合,将传递爱心、弘扬正能量与个人立德修身相结合,让大学生的社会价值在具体的志愿服务工作中得到充分体现。另一方面,由于志愿者个体差异较大,要采取多层次的、多样化的思想教育激励机制,进一步引导大学生参加志愿服务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四)构建人性化引导机制,完善大学生志愿服务保障体系

由于高校志愿者作为在校学生,日常的学习、工作以及生活和志愿活动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冲突,因此,需要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而作为管理者的高校应把参与志愿服务作为大学生综合素质考评的重要依据,对于考核中表现优秀的志愿者,在推优入党、综合测评、就业推荐工作等方面可以考虑给予适当的政策倾斜;并结合学校工作实际,将志愿服务工作纳入学分制管理,合理设定大学生参加志愿培训、开展志愿服务的学分,在促进学生受教育、长才干、作贡献的前提下,适当减轻课业压力,给予志愿者充分的关怀和激励,保持志愿者的持续工作热情。

猜你喜欢
受访者志愿志愿者
今天,你休闲了吗?
志愿者
关于安全,需要注意的几件小事
低碳生活从我做起
我志愿……
我是志愿者
五成受访者认为自己未养成好的阅读习惯
拥有《鹿鸣》书与卡,填报志愿成行家
为志愿者加油
小小志愿 大大爱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