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5-2018 年济南市流行性腮腺炎流行特征分析

2020-04-15 00:33林少倩武丛聪张涛宋晓雁耿兴义
首都公共卫生 2020年6期
关键词:腮腺炎年龄组流行性

林少倩 武丛聪 张涛 宋晓雁 耿兴义

流行性腮腺炎(以下简称流腮)是由流行性腮腺炎病毒引起的急性呼吸道传染病,好发于儿童和青少年,临床以腮腺区肿痛、腮腺非化脓性炎症表现为主,常见并发症有病毒性脑膜炎、睾丸炎、卵巢炎等[1],我国自2008 年起将1 剂次含腮腺炎成分疫苗(MuCV)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即18 ~24 月龄儿童免费接种1 剂次麻腮风联合减毒活疫苗(MMR)。 济南市自1993 年开始使用流腮疫苗,2000 年开始将MMR 作为1.5 岁儿童麻疹疫苗的替代二类疫苗在城市儿童中推广使用,2008 年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18 ~24 月龄儿童免费接种),2013 年5 月济南市按照山东省统一部署调整为2 剂次MuCV 免疫策略,即18 ~24 月龄、6岁儿童分别接种1 剂次MMR。 为进一步了解疫苗接种对济南市流腮流行的预防效果,现对济南市2005-2018 年流腮流行病学特征进行分析,为流腮预防控制提供参考依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资料来源 疫情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的法定传染病报告信息管理系统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管理信息系统,病例数据为截取发病日期为2005 年1 月1 日至2018 年12 月31 日、现住址为济南市、病例分类为实验室诊断或临床诊断的流行性腮腺炎病例,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数据为2005 年1 月1日至2018 年12 月31 日报告的发生地为济南的流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人口资料来源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的基本信息系统。

1.2 相关定义 根据《国家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报告管理工作规范》规定,1 周内同一学校、幼儿园等集体单位中发生≥10 例流行性腮腺炎病例,应通过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信息系统报告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相关信息。

1.3 统计学方法 使用Excel 2007 进行数据整理和分析,采用描述流行病学方法进行分析,采用SPSS 20.0统计分析软件进行数据分析,检验水准α=0.05。

2 结果

2.1 基本情况 2005-2018 年济南市累计报告流腮病例13 751 例,年发病率最高为34.29/10 万(2009年),最低为6.96/10 万(2007 年),年平均发病率为14.77/10 万。 2005 年以来,济南市流腮疫情呈现周期性流行特征,自2013 年以来流腮发病呈现逐步下降趋势(表1)。

表1 2005-2018 年济南市流行性腮腺炎发病情况

2.2 时间分布 济南市流腮发病呈现明显的季节性,4-6 月为春夏季发病高峰,另一个发病高峰为冬季12 月至次年1 月(图1)。 2005-2018 年4-6 月发病数占总病例的38.60%(5 308/13 751),12 月和1月发病数占病例总数的14.77%(2 031/13 751)。

2.3 地区分布 2018 年济南市共10 个区(县),其中天桥区和槐荫区年均发病率较高(25.86/10 万和22.33/10 万),商河县年均发病率最低(7.37/10 万)。除章丘区和平阴县,其余各区县流腮发病率均在2009-2013 年(1 剂次免疫时期)达到最高,2014-2018 年(2 剂次免疫时期)发病率下降(图2)。

2.4 人群分布

2.4.1 性别分布: 2005-2018 年济南市报告流腮病例中,男性8 647 例,女性5 104 例,男女性别比1.69 ∶1,男性年均发病率为18.38/10 万,女性年均发病率为11.09/10 万。

图1 2005-2018 年济南市流腮发病时间分布

图2 2005-2018 年济南市各区(县)不同时期流腮年平均发病率

2.4.2 年龄分布: 2005-2018 年济南市流腮发病以15 岁以下儿童为主,占87.39%(12 017/13 751)。 不同时期年龄别发病率显示,2005-2008 年(免疫规划前期)7 岁和8 岁年龄组儿童发病率处于高峰,而2009-2013 年(1 剂次免疫时期)和2014-2018 年(2剂次免疫时期)发病高峰均为4 岁年龄组,随后年龄组发病率下降,7 岁和8 岁年龄组发病率出现低谷,9岁年龄组出现小高峰(图3)。

图3 2005-2018 年济南市不同时期不同年龄人群流腮发病率

2.4.3 职业分布: 2005-2018 年济南市流腮病例中,学生人群所占比例最高,为53.01%(7 289/13 751),其中2005-2008 年、2009-2013 年和2014-2018 年学生人群分别占62.91%(1 713/2 723)、56.21%(3 871/6 887)和41.17%(1 705/4 141)。

2.5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005-2018 年共报告流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16 起,其中2007 年3 起,2008 年3起,2009 年5 起,2010 年1 起,2012 年3 起,2014 年1起;共发生流腮病例507 例,发病数最多的一起为164例,最少的一起为12 例。 16 起事件均发生在学校,其中小学6 起、初中5 起、高中4 起、专科院校1 起。

3 讨论

3.1 流腮发病在15 岁以下儿童法定报告传染病中位于前列[2],2005-2018 年济南市流腮年均发病率为14.77/10 万,低于全国平均水平(21.44/10 万)[3],但高于山东省年均发病率(10.66/10 万)[4]。 从流行趋势看,济南市流腮疫情虽有所波动,但自2013 年以来呈下降趋势。 季节分布仍有双峰特征,每年4-6 月和12 月至次年1 月是高发季节,与其他城市流行季节一致[5,6]。 济南市1993 年开始使用流腮疫苗,1998 年开始推广MMR 疫苗,2000 年开始将MMR 纳入常规免疫,城市1.5 岁儿童麻疹复种自愿接种MMR 疫苗[7],流腮发病得到一定控制,但由于流腮疫苗是收费疫苗,接种率并不高,易感人群积累到一定程度就会造成暴发流行,因此出现2009 年疫情高发的情况,虽然自2008 年开始MuCV 纳入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但此阶段的发病率并没有明显下降,实施2 剂次免疫策略以后,流腮发病率逐渐降低,说明2 剂次免疫策略对预防控制流腮发病有效。

3.2 在地区分布上,疫情以槐荫区、天桥区为重,可能与该两区流动人口多有关,各区县流腮流行特征也显示,1 剂次免疫时期流腮发病率并没有下降,实施2剂次免疫后流腮发病率下降明显。 有研究表明,随着年龄的增大,腮腺炎疫苗的保护效果降低,仅有1 剂次MuCV 无法阻断流腮流行[8]。 多项研究报道,2 剂次MuCV 可以有效提高适龄儿童免疫效果[9,10],世界卫生组织鼓励使用1 剂次MMR 免疫程序的国家增加至2剂次[11]。 北京、天津和上海等实施2 剂次MMR 常规免疫后,流腮年发病率控制在较低水平,明显低于三地区实施该免疫策略前及全国的平均流腮发病水平[12]。

3.3 15 岁以下儿童是济南市流腮发病的主要人群,不同免疫策略时期儿童年龄别发病率曲线发生了变化,免疫规划前期7 岁和8 岁年龄组儿童发病率最高,自扩大国家免疫规划以来,发病率高峰转变为4岁和9 岁,7 岁和8 岁年龄组儿童发病率出现低谷,其他文献也报道了这一变化趋势[13],说明MMR 疫苗的效果正在逐渐体现,随着接种疫苗的出生队列进入高发年龄段,高发年龄段人群的发病率逐渐下降,尤其是实施2 剂次免疫策略以后,7 岁和8 岁年龄组发病率已明显低于免疫规划前期和1 剂次免疫时期。 流腮发病在学校传染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均位于前列[14,15],学龄儿童是流腮的高发人群,加上学校人群密集,很容易造成暴发流行[16,17],因此,在学龄前加强一剂流腮接种对防控学校流腮疫情有重要意义。济南市自2013 年实施2 剂次免疫策略以来,病例中学生人群比例明显降低,并且学校流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明显减少。 因此,为进一步降低流腮发病率、有效防控学校流腮暴发疫情的发生,济南市应继续实施MuCV2 剂次免疫策略并通过入托入学查验接种证和查漏补种维持高水平接种率,为儿童提供更好的保护。

猜你喜欢
腮腺炎年龄组流行性
猪病毒性腹泻的诊治
流行性腮腺炎,如何应对?
大学生流行性感冒防治知识、行为及中医知识调查研究
腮腺炎与男性不育
养成健康卫生好习惯 做好流行性疾病预防
2005年与2010年河北省经济较好与经济一般城市成年女子健身程度的比较与分析
治腮腺炎
高原地区736例消化性溃疡临床特点分析
鄂尔多斯地区2005-2014年无偿献血人群年龄性别分布及其变化趋势
《流星花园》的流行性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