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宁市西乡塘区小学低年级识字量调查研究

2020-04-20 10:43李晴罗聿言
广西教育·A版 2020年1期
关键词:识字新课标差异

李晴 罗聿言

【摘要】本文以南宁市西乡塘区A、B两所小学为例,通过《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第一学段识字量要求与部编版语文教材识字表进行比较,对两所小学男生女生的识字量、学生识字量分段情况进行比较,从中发现学生识字量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字】小学低年级 识字量 调查研究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20)01A-0015-04

识字教学是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中小学低年级又以识字教学为重点。《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以下简称新课标)教学建议中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低年级识字教学要求学生“多认少写”,以识字为主,学生会认的字不一定要求会写。因此,识字量的多少是衡量小学生识字水平的一个重要指标。本文采用目的性抽样的方法,抽取广西南宁市西乡塘区A、B两所小学低年级的203名学生进行调查,以新课标识字量的要求与部编版中低年级的识字量要求进行对比,了解西乡塘区小学生的识字量状况,通过对比不同学校、不同性别学生识字量概况,发现其中存在的差异,为低年级识字教学提供参考。

一、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一)研究对象

根据学校的地理位置因素,本调查研究有目的性地抽取南宁市西乡塘区A、B两所小学低年级的203名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其中A小学位于南宁市区中心地段,B小学位于南宁市城郊,周围以居民区为主。笔者对这两所小学的203名低年级学生进行识字量测试,最终获得有效数据203份(如表1)。

(二)研究方法

1.本研究采用的测试试题是抽取了王孝玲、陶保平编制的《小学生识字量测试题库及评价量表》。在字重的选择上,题库是从《现代汉语常用字表》中选取。该题库中的题目是根据学生识字率高低进行选取,为了有较高的区分度,笔者排除掉难度极高和难度极低的汉字。该题库各年级均有常模,该常模是依照实测数据计算出来的,实测数据是从上海市20所小学的5102名学生的测试结果得来。

2.测试方法:第一种是个别指认法,用于一年级学生。主试与学生一对一进行,主试依次指出测试卷上的汉字,让学生读出所指;第二种为个别答卷法,主要用于二年级学生。测试时,教师提供作答案例,讲清作答方法和要求,学生独立答卷。

3.测试时间:一年级作答时间为40分钟,二年级作答时间为50分钟。

4.评价标准和计算方法:各年级试题均有10组,每组的难度系数不同。一至二年级学生识字量的计分方法,首先求出某学生每组答对的个数乘以该组难度系数的积,然后将各组的积相加,得数即为该学生的识字量。

二、调查结果

此次对学生识字量调查,通过与新课标识字要求、部编版语文教材识字表字数进行对比,了解学生的识字量是否达到新课标第一学段的识字要求和部编版教材识字要求。通过男女生情况比较,得知男生、女生的识字量是否存在显著差异,最后比较A、B两所学校的学生识字量差异。

(一)学生识字量情况与新课标识字量要求比较分析

从表2可知,A小学一年级学生平均识字量为797.79,二年级学生平均识字量为1442.539。B小学一年级学生平均识字量为646.3089,二年级学生平均识字量为1303.229。

笔者对调查获得的数据进行t检验,从横向对比可知,双尾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为0.000,小于0.05,低年级学生的平均识字量存在显著差异。从均值差异可以看出,A小学二年级的学生平均识字量比新课标第一学段要求少了157.46,B小学二年级学生平均識字量比新课标要求少了293.71。t为均负值,A小学和B小学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均低于新课标第一学段的识字要求。从纵向均值差异中可以看出,一年级至二年级的识字量呈递增之势,同时与新课标要求识字量之间的差距逐渐缩短。但与A小学相比,B小学与新课标第一学段识字要求差异更大。

(二)学生识字量情况与部编版识字表比较分析

从表3可知,一年级上、下两册的识字表一共有700个字,二年级上、下两册的识字表是900个字。由于二年级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在进行比较时,其结果是二年级部编版识字表字数是一年级识字表与二年级识字表字数之和。

从表3可知,从横向看A小学学生的识字量,在一年级时就超过部编版识字表的字数(t=2.990,均值差值为97.79.096)。B小学一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没有达到部编版识字表的字数要求(t=-1.492,均值差值为-53.69109)。但到了二年级,因为有了一年级识字的基础,A小学和B小学均已达到部编版二年级识字表字数要求,呈显著性差异(A小学t=14.609>0,B小学t=10.403>0,sig=0.000<0.05.)。从纵向来看,无论一年级还是二年级A小学学生,其识字量都要高于B小学学生的识字量。

(三)不同性别学生的识字量比较分析

从表4可知,A小学一年级男生的平均识字量为783.5217,女生平均识字量为812.6548;二年级男生平均识字量为1395.521,女生平均识字量为1502.99。B小学一年级男生平均识字量为677.1737,女生平均识字量为745.7184;二年级男生平均识字量为1281,女生平均识字量为1337。

从表4可知,A小学一、二年级女生的平均识字量比男生高。但通过t检验发现,一年级和二年级的双尾t检验的显著性概率sig分别为0.661和0.153,均大于0.05的显著水平,说明A小学男生、女生的识字量没有明显的差异。B小学和A小学一样,从男女生的平均识字量来看,女生要高于男生,但是经过t检验后,显著性概率sig小于0.05。由此可知,A小学和B小学男生、女生的识字量没有明显的差异。

(四)不同年级学生成对样本比较

从表5均值可知,A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平均识字量高于B小学,通过t检验(如表6)可知,一年级阶段A小学和B小学学生识字量平均值为142.40667,均值标准差为319.72809,均值标准误为45.67544,差分的95%置信区间上限和下限分别为50.57004和234.24330,不含0,说明这两个变量存在显著差异,sig=0.003<0.05,这也说明一年级阶段A小学和B小学学生识字量存在显著的差异。同理,二年级阶段A小学和B小学在95%置信区间上限和下限分别为15.51758和247.08742,不含0,存在显著差异。sig=0.027<0.05,说明了二年级阶段A小学和B小学学生识字量存在显著差异。由此可知,低年级阶段A小学的识字量要高于B小学,且这两所学校学生的识字量存在显著差异。

(五)识字量分段比较

如表7所示,以200为梯度对学生识字量进行分段。在一年级高段(900以上)的学生中,A小学要比B小学多了将近一倍;在低段(500-300和300以下)学生中,B小学要比A小学多;处于中段(900-700和700-500)的人数中,两所学校差别不大。按照部编版语文一年级识字表的700个字数,达到要求的A小学有35人,B小学有25人。在二年级高段(1600以上)学生中,A小学要比B小学多;低段(1200—1000和1000以下)学生,B小学多于A小学;中段(1600—1400和1400—1200)两所学校人数持平。

笔者对两所學生人数分段情况进行t检验,结果如表8和表9所示。一年级识字量处于900以上水平,从均值上看,A小学比B小学高一些;从成对样本检验看,A小学和B小学学生识字量没有存在显著差异(sig=0.315>0.05)。在900-700段中,B小学的均值要比A小学高一些,但是这个分数段中两所小学学生识字量没有显著差异(sig=0.234>0.05)。但在700-500和500-300这两个分数段,A小学和B小学学生识字量存在显著差异(sig=0.005<0.05,sig=0.01<0.05)。由于在300以下A小学只有一名学生,无法进行t检验。

二年级处于分段1600以上的,A小学和B小学呈显著差异(sig=0.001<0.05),从均值上看A小学要高于B小学;在1600-1400段中呈显著差异(sig=0.02<0.05),从均值上B小学高于A小学;在1400-1200段呈显著性差异(sig=0.00<0.05),从均值上看A小学高于B小学;在1200-1000和1000以下这两个分数段中,A小学和B小学差异不明显(sig=0.262>0.05,sig=0.376>0.05),A小学均低于B小学。

通过调查得出,南宁市西乡塘两所小学中,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并未达到新课标第一学段的要求,在与部编版语文一、二年级识字表字数进行比较,两所小学均已经达标。A小学与B小学男生和女生的识字量不存在显著差异;A小学处于高段的人数比B小学多,在低段中B小学人数多于A小学,一年级两所学校高分段没有显著差异,中低段呈显著差异;二年级两所学校在高中段呈显著差异,低分段没有显著差异。

三、教学建议

(一)根据地区特点,开展针对性识字教学

环境因素是导致学生识字量产生差异的原因之一。综合西乡塘区两所学校学生识字量的调查结果显示,处于市中心地段A小学学生的识字量总体高于处于市郊的B小学。市区学校教育资源丰厚,学生教育环境好,其识字量水平比较高。市区学校教师有更多机会接触新的教育理念,及时更新自己的教学思维,提升教学技能。教师可以根据学生特点与教学需要采用不同的识字教学方法;学校也可以联合社区开展有关了解汉字的活动,提高学生的识字兴趣。而处在城市边缘的学校,可以利用的教育资源不如市区学校丰厚,学生在幼儿阶段学习积累的识字量不多,所生活的环境识字缺乏氛围,这就需要教师提高学生的识字意识,提高班级识字氛围。教师要培养学生从日常生活中识字的意识与习惯,激发学生识字的兴趣。就如孙照保所说:“让学生先有生活体验,再去感知和认识生字,激发识字的兴趣。”市郊学校应注意加强校级联系,借鉴市区优秀学校的识字教学经验。

(二)加强识字教学和阅读、写话的联系

有些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学时,容易将识字与阅读教学、写话教学分割开来。识字教学强调字不离词、词不离句。语言的学习离不开情境,识字是阅读、写话的基础,阅读、写话是识字的运用。识字的最终目的就是让学生更好地进行阅读和写作。部编版语文教材中“随文识字”所占的比重最大,随文识字是将生字放置在特定情境的课文之中,让学生感受文字多样的含义。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注重将识字与阅读、写话联系在一起,引导学生积累好词好句。如在阅读教学中,应借助课文语言环境设计不同的阅读方式,应根据具体教学情境与需要,把字词从课文中拿出来或带进去,使其在语境中反复出现,以实现识字与阅读的有机结合。又如在写话教学中,教师应鼓励学生把所掌握的字词学以致用,帮助学生回忆学过好的字词,关于写人、写景、写物等可以更具教学需要,先进行字词分类再运用到写话当中,这样读与写相互促进,提高学生整体的语文学习能力。

(三)教学中应关注性别差异

有调查数据分析发现,性别与学生识字量相关程度不高,没有存在显著差异。但由于女生擅长形象思维,而男生在逻辑思维方面更出色且语文教学离不开形象思维的运用,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就要加强对男生形象思维的培养。如在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上册识字4《日月水火》识字教学中,每个生字旁边都有一幅与字的本意相关的图片,这样有助于加深学生对字形的印象和对字义的理解。教师还要不断加强相关理论知识的储备,并运用到实际教学之中,这样才能根据学生的性别差异,更好做到因性别施教。

(四)分层次布置作业

对比两所学校低年级学生识字量调查,笔者发现A小学学生的识字量处于中高水平的占大多数,低水平学生在班里所占人数很少。而B小学学生识字量处于高水平的相对于A小学较少,且识字量处于低水平的学生较多。针对这样的情况,教师在布置家庭作业时要针对学生情况分层次布置作业,如把家庭作业分为三个层次:第一层次是基础层,主要是基本的、带有模仿性,或与课堂练习类似,或稍有变化的题目,如看拼音写词语、组词、选词填空等;第二层次是综合层,指具有灵活性和综合性的题目,如造句、词语连线、提取应用文信息;第三层次是提高层,要具有开放性、创新性,如阅读、看图写话、续编故事等。教师可以增加识字作业的形式来提高学生写字的兴趣,例如左右结构的字可以用组合的形式,“扌+()=()”,让学生写出与手部有关的字。这样形式的作业相比机械反复抄写词语,更能激起学生识字的兴趣,也有助于学生掌握字形结构和一些常用的部首,对形成自主学习能力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

(五)培养学生自主识字的能力

教师在进行识字教學时,多采用集中识字和随文识字两种方法。如部编版低年级教材中,识字单元的识字方法有象形识字、猜谜识字、儿歌识字、会意字识字、字族识字等。教材识字方式的多样化,也要求教师采用多样的识字教学方法。从汉字的特点来看,汉字属于表意文字的词素音节文字,汉字符号繁多、词素定型,汉字的语义稳定,语音不稳定,汉字的构形有理有据。追溯到汉字早期的甲骨文,每一个字像似一幅图画,每个字的背后都有它独特的意义。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根据汉字字形与字义的联系,巧用字理教学法,如先学习字的字音,再根据字的结构分析字形、析解字理,再进行笔画书写练习。教师可以根据教学需要,在传统识字方法上运用字理方法,加深学生对字的理解。在低年级识字教学中,字族识字法常以朗朗上口的诗歌形式,将一个个汉字以“字族”的形式有机地融合起来。部编版语文一年级下册识字3《小青蛙》就是一篇字族文识字课文,以“青”做声旁为母体字,衍生出“清”“睛”“晴”“情”“请”子体字,充分展示形声字形旁表意、声旁表音的规律,既将汉字构字规律和字理特点凸显出来,又能把生字放在语言环境中,简化了教师教学过程和学生识记的过程。教师进行课外拓展,让学生在课后自主阅读这样的字族文诗歌,不仅提高了学生识字能力,同时扩大了学生的识字量。

教师对学生识字量的研究是与教学密切相关,教师定期对学生的识字量进行调查研究,有助于掌握学生的学习情况,也有助于教师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从学生识字量的研究中获得教学第一手资料,在对资料整理分析的过程中,提高教师对识字方面的科研能力。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2]王孝玲,陶保平.小学识字测试题库及评价量表[M].上海:上海教育出版社,1993

[3]孙照保.农村小学生识字量调查研究——以安徽省庐江县某镇小学生识字量调查研究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8

[4]孙照保,夏晓春.农村小学生识字量调查研究——基于庐江县334名农村小学生的识字量的调查[J].上海教育(科研),2008(11)

[5]何玉婷.小学语文识字量调查研究——以南宁市Y小学为例[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12

注:本文为广西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2015年度广西民族教育研究专项课题“壮汉双语教育师范生语言能力提升途径研究”(项目编号:2015ZMJ020)的研究成果。

作者简介:

罗聿言(1973— ),广西巴马人,文学博士,副教授,研究方向:语言比较、小学语文教学。

李晴(1996— ),女,广西钦州人,南宁师范大学初等教育学院小学教育专业研究生,研究方向:小学语文教育。

(责编 杨 春)

猜你喜欢
识字新课标差异
相似与差异
欢迎订阅4-6年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体现新课标 用好新教材
欢迎订阅4-6级《新课标 分级阅读》
找句子差异
生物为什么会有差异?
识字
识字儿歌
识字谜语
M1型、M2型巨噬细胞及肿瘤相关巨噬细胞中miR-146a表达的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