豆腐文化熟语译介中的文化巧实力构建

2020-04-26 07:40张久全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1期
关键词:熟语惯用语歇后语

孟 焱,张久全

(淮南师范学院 外国语学院,安徽 淮南 232038)

一、引语

豆腐自西汉时期问世至今,历经了两千多年的传承与发展,形成了别具特色的豆腐文化。这其中,与豆腐相关的文化熟语更是经历了无数劳动人民长期的语言加工和锤炼,展现出了强烈的民族性和文化性, 极大地促进了中国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创新。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决不可抛弃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恰恰相反,我们要很好传承和弘扬,因为这是我们民族的‘根’和‘魂’,丢了这个‘根’和‘魂’,就没有根基了。 ”[1](P25)鉴于此,弘扬豆腐文化,既要弘扬豆腐的“文化硬实力”,即豆腐文化产品和信息产品的产业传播能力;更要弘扬豆腐的“文化巧实力”,即豆腐及其传统制作工艺等物质表现,以及与豆腐相关的熟语、文学作品等精神表现。可以说,弘扬豆腐文化,最紧迫的任务就是要找到一个合力点和切入点。这个合力点就是豆腐文化的有效传播,而切入点则是豆腐文化熟语和文学作品的对外传译介与传播。 限于篇幅,本文拟针对豆腐文化熟语的译介展开探讨,希望能为构建和提升中国的豆腐文化巧实力抛砖引玉、添砖加瓦。

二、豆腐文化熟语举隅

熟语是“语言中相沿习用的固定短语,是一种特殊的词汇单位。熟语内容丰富,形式精练,很有表现力。从结构上看,它是短语,但它是作为语言的建筑材料来使用的,其作用相当于词。”[2](P163)。熟语主要包括成语、惯用语、歇后语、谚语、格言等语言形式。 追根溯源,豆腐文化熟语的形成与发展与其物质表现豆腐是密不可分的。自汉代淮南王刘安发明豆腐以来,其因物美价廉、营养丰富很快进入寻常百姓家,逐渐成为人们餐桌上的美食,也同时孕育出丰富的豆腐文化熟语。千百年来,国人着眼于豆腐在外观、物性、价格、制作、工具等方面的特点,赋予豆腐以形象而幽默的文学表达而产生了豆腐成语、惯用语、歇后语和谚语等文化熟语。这些熟语经过人们不断地口耳相传、反复打磨而约定俗成,或由文人墨客采编入书,或由诗人作家在作品中加工引用,逐渐流传开来,成为中国传统文化的宝贵财富。

(一)豆腐成语

成语是“人们长期以来习用的、简洁精辟的定型词组或短句”[3](P22),其基本形式为四字格,且多有典源。 豆腐成语的数量较少,具有比较概括的整体意义,紧密固定的结构和简练的表现形式,常能收到以少胜多、言简意赅、生动形象的表达效果。 例如:豆腐西施、豆腐架箸等。

(二)豆腐惯用语

惯用语是人们 “熟悉并经常使用的固定短语”[4](P77),既有三字组成的固定格式,又有比较灵活的组合结构,一般通过比喻等方法获得修辞上的转义,所以须按整体喻义进行理解。 豆腐惯用语的特点是通俗、生动、形象,有的带有讽刺意味。例如:吃豆腐、豆腐干、豆腐渣、臭豆腐、豆腐块、豆腐匠、“刀子嘴,豆腐心”等。

(三)豆腐谚语

谚语是人们“口头上长期流传的,一种精炼、形象、含义深刻的现成的语句”[4](P77),常用五言、七言或对称的短句。 豆腐谚语数量众多,是人民群众生活的经验总结, 常具有传授经验和教训劝诫的作用。 例如:心急吃不了热豆腐;一物降一物,卤水/石膏点豆腐;豆腐多了一泡水,空话多了无人信;鱼生火,肉生痰,豆腐白菜保平安;若要富,冬至吃块热豆腐等。

(四)豆腐格言

格言是可作为“人们思想行为规范的言简意赅的语句”[5](P166),多从正面总结经验,富有哲理性和教育意义。 豆腐格言通常是书面语,主要来源于经典著作或名人语录。 例如:穷人吃豆腐和富人吃海鲜一样香(朱成玉《父亲的格言》)卷;生命的滋味,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自己去尝一尝啊(三毛《撒哈拉的故事》)等。

(五)豆腐歇后语

歇后语是“由人民在生产、生活实践中创造的一 种 特 殊 的 语 言 形 式,具 有 一 定 的 文 学 性”[6](P179)。豆腐歇后语一般由两个部分构成,前半部分是依托豆腐的形象比喻,像谜面;后半部分是解释、说明,像谜底,中间用破折号分隔,其特点是本意在后半部分。在一定的话语环境中,也可只说出前半截,省去后半截,就可以领会和猜出它的本意。 豆腐歇后语数量众多,例如:八仙吃豆腐——各有各的吃法、各有各的味;出家人打坐吃豆腐——嘴里心里都有佛(腐);搭戏台卖豆腐——好大的架子;冻豆腐上市——软货硬卖;豆腐拌腐乳——越拌(办)越糊涂;豆腐脑儿挑子——两头热;豆腐喂老虎——口素(诉);豆腐里吃出骨头来——无事生非等。

综上所述,豆腐文化熟语主要源于百姓的生产劳动和社会生活,因此有关豆腐的惯用语、谚语、歇后语数量较多,而那些格调典雅的豆腐成语和格言相对较少。由此可见,作为一种通俗语言,豆腐文化熟语具有“口头性、形象性、俚俗性、诙谐性和调侃性”[7]的特点,已经发展到了一种近乎完美的程度,成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喜闻乐见的大众语言,散发着质朴的清香。 这与英语的熟语有某些相似之处,值得在译介策略和方法选择时多加考量。

三、豆腐文化熟语译介的处理手法

豆腐文化熟语经过千百年来的传承和创新,展现着中华民族的群体智慧和民族文化特色。由于豆腐文化信息的存在,豆腐文化熟语具有一定文化负载词的特性。如何克服由于中西方读者因文化差异而产生的文化距离,译出豆腐文化熟语隐含的文化内涵和意义,使国外读者通过联想和想象,产生相同或近似的感知和领悟,就成为衡量豆腐文化熟语译介成功与否的关键。本文着眼于豆腐文化熟语的巧实力构建和传播,以点带面,以例论法,拟采取不同的翻译策略和方法解析具体文本, 主要涉及归化、异化、意译、直译(加注)、仿译、改译、增译和省译等处理手法。

(一)成语:豆腐西施

整体而言,描写豆腐文化的成语数量很少,“豆腐西施”可谓其中最为人耳熟能详的一个。 不论是鲁迅《故乡》中的“豆腐西施”杨二嫂,还是清人张南庄《何典》中的东村姑娘“豆腐西施”,亦或是丁柔克《柳弧》中被称为“豆腐西施”的县官太太,她们其实都与“豆腐”没有必然或直接的关系。“豆腐西施”作为一个文化典故成语,实际上常用来称呼“贫家女貌美者”[8](P40),一般有些自视甚高。 这一称呼肯定中带有否定,有些嘲讽意味。 清末民初的进士官员何刚德在《客座偶谈》中记载:“科举时代,儒官以食苜蓿为生涯,俗语谓之食豆腐白菜。 ”[9](P170)可见,从社会学角度来看,豆腐的文化含义就是“清寒”或“不富贵”。

因此,这则豆腐成语由于众多历史典故以及豆腐的文化和社会学寓意的缘故,无法按照一般文化负载词直译或音译为“Tofu Xishi”,而应遵循“意译为主,兼顾文化”的原则,也就是保留豆腐的文化形象,绕开“西施”的典故背景,采用归化和异化相结合, 以及综合运用意译加直译的方法进行仿译,以方便译入语读者理解,促使其探索中国的豆腐熟语文化。 由此,“豆腐西施” 可译为:Fair tofu lady。“Fair lady”意为“窈窕淑女”,现在常指英国著名影星奥黛丽·赫本主演的歌舞片《窈窕淑女》(My Fair Lady)的主人公形象。 该片改编自萧伯纳的戏剧剧作《卖花女》(Pygmalion),讲述了一个下层阶级的卖花女被中产阶层语言学教授改造成优雅贵妇的故事。 这与中国文化中的“豆腐西施”所指的“贫家女貌美者”有异曲同工之妙。 这样处理虽然牺牲了“西施”的典故,但却保留了成语的核心文化内容和深层含义, 灵活地传达了豆腐成语的文化巧实力, 同时激发了国外读者追寻这则豆腐成语渊源的兴趣。

(二)惯用语:吃豆腐

“吃豆腐”是源于吴方言的一则惯用语,一般指以占便宜或使人难堪为目的去戏谑别人,多用于男性对女性的调戏。据传,浙江人在办完丧事后,要请帮过手的乡亲吃斋菜,一些游手好闲之徒就借帮过忙为由而占主人家的便宜,一同去吃斋菜。 因为斋菜是用豆腐做的,就出现了“吃豆腐”一词,形容在丧事中无耻地占人家便宜。 到了20 世纪30 年代,夜上海歌舞升平,男人在大夜场中经常随便占女人的便宜,人们遂借用“吃豆腐”一词来讽刺男性对女性摸手摸脚的行为。 盖因豆腐白白嫩嫩,就像女人的皮肤一样细腻光滑之故。

这则惯用语如直译为“Eating tofu”,对国外人士来说只是一种饮食行为,别无他意。为避免“因形害意”, 一般意译为:Take advantage of (a woman physically or verbally)。 这样处理虽然不见了豆腐的意象,但在整体上能够保证译语读者获得大体相同的文化认知和感受。当然,在跨文化交际中,纽马克、郭建中等中外学者都主张“译者应该相信读者的智力和想象力”[10](P214),在翻译时尽可能地使用异化策略和直译手段,以表现汉英这两种语言在文化上的差异性,更好地促进不同文化间的交流。 本文认为,“吃豆腐”不妨采用异化策略,以直译加意译的方式译为:Eat one’s tofu (Take advantage of a woman physically or verbally)。 这样处理不但保留了原文中的暗喻和豆腐的意象, 读起来别有一番异国韵味,而且有助于豆腐熟语走进英语文化,实现文化融合、兼收并蓄,促进中国豆腐文化的异域传播。

(三)谚语:张豆腐,李豆腐,一夜思量千百计,明朝依旧卖豆腐

这则豆腐谚语典出明末清初文学家褚人获的小说《坚瓠集》。当时,有个读书人叫何仲默,他年纪轻,却头脑清晰,概括能力很强,每次和朋友们一起分析文章时,他总能几句话把要点概括出来,令人叹服。可是有人认为他早有准备。一天,友人出了个难题,用本乡谚语“张豆腐,李豆腐,一夜思量千百计,明朝依旧卖豆腐”[11](P85)来试他,叫他概括出中心思想来。 何仲默不慌不忙、不假思索地说道:“姓虽异而业则同;心无穷而分有限。 ”(虽然不同姓却都是卖豆腐的,奢望无穷却才能有限。)只十四个字就剖析清楚了,同伴们都十分敬佩。 后人用此谚语比喻才能有限的普通人无法摆脱命运的安排,不可能实现非分之想。

谚语中的“张豆腐,李豆腐”泛指仅会做豆腐、卖豆腐的普通人, 类似英语中的 “Tom, Dick or Harry”,它们的指称基本一致,可采用归化加仿译、増译的手法来处理。一方面可以使译文保留豆腐的文化意象,另一方面使译文更加符合译入语的语言特点,方便译入语读者理解和接受。同时,由于此谚语句尾押[u]韵,其英译文也须照顾到押韵的风格特点。 鉴于此, 这则谚语可译为:Every Tom, Dick or Harry, who makes tofu for a living, may come up with thousands of wild wishes in the evening, but they still have to peddle tofu the next morning。 译文中综合使用意译、直译、仿译、改译、増译等译法,词尾押[ing]韵,读起来朗朗上口,也不失为豆腐文化熟语译介的有益尝试。

(四)格言:生命的滋味,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自己去尝一尝啊

台湾著名女作家三毛曾这样感慨,“生命的滋味,无论是阳春白雪,青菜豆腐,都要自己去尝一尝啊。 ”[12](P53)这句格言中包含了一句耳熟能详的豆腐熟语“青菜豆腐”。当然,这只是一种比喻,指的是平凡的生活;与之相对应的是“阳春白雪”那样高雅、不平凡的生活。 就整句话来说,“豆腐”只是表层意象,为了完整传达原意,可对原句进行部分増译、省译和改译,以展现其深层含义。因此,这则格言可译为:Life, be it poor or rich, ordinary or extraordinary,needs to be tasted all by oneself。 本文认为,在处理豆腐文化熟语时,“豆腐” 的文化意象是保留,还是变换、 增减, 都应取决于译入语读者能否顺畅地理解源文化想传达的信息。 换言之, 在构建文化多样性的语境下, 豆腐文化熟语的译介需要在归化与异化之间因地制宜、 兼容并蓄, 决不能一刀切。

(五)歇后语:豆腐白菜——各有所爱

在所有豆腐文化熟语中,歇后语所占的比例是最大的,达到半数以上。 豆腐歇后语的语言幽默风趣,耐人寻味,令人喜闻乐见,具有鲜明的民间文化特色和浓郁的生活气息。 为了更直观地体现豆腐歇后语的语言文化特色,方便译介探讨,特分类举例。

表1 豆腐歇后语的分类

由上表可见: 前两例属于逻辑推理式类型,后衬部分是从前面引子比喻部分推理的结果;后两例属于谐音歇后语类型,即在逻辑推理的基础上加入了谐音语言形式,以达到语义双关效果。 就豆腐歇后语译介原则来说,如“豆腐做的人——碰不得”这类逻辑推理式的歇后语, 可采用直译方式处理,译为:A person made from tofu ---Untouchable(意为:不可处罚或批评,惹不得、管不了)等,以丰富和发展豆腐文化的语言、内容和形式。而对于如“豆腐乳煮菜——哪敢多盐(言)”这样谐音双关的歇后语,利用语言文字谐音或同音的关系,使一句话涉及两件事情或两种内容,一语双关地表达作者所要表达的意思,就很难处理。 英国著名作家福斯特(E. M.Forster)曾指出:“翻译出来的双关语,尽管译笔巧妙,但并不是原来的那个双关语,而只是反映原作使用了双关语这一事实”[13](P20)。当然,这并不意味着豆腐歇后语中的双关语是无法翻译的,可以采用直译加注的方式保留豆腐文化特色,传播豆腐文化巧实力。因此,“腐乳煮菜——哪敢多盐(言)”可译为:Cook a dish with fermented tofu ---No more salt/words (The words salt and words are homophones in Chinese)。

四、结语

豆腐文化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而豆腐文化熟语体现了国人的精神理念和智慧创新,体现了国人的勤劳、朴素、诚信、包容、谦和与幽默。这也正是中国文化巧实力的价值所在、魅力之源。在跨文化的交流和实践中,豆腐文化熟语的译介既要求文化之真,务文化交流之实;也要求交际之真,务交际之实。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译介豆腐文化熟语,构建中国文化巧实力,必将帮助中国在世界文化的传播和融合中站稳脚跟,筑牢根基。

猜你喜欢
熟语惯用语歇后语
看图猜熟语
看图猜熟语
Fun Idioms趣味惯用语
Fun Idioms趣味惯用语
一起来说歇后语
基于汉语熟语的趋返模式研究
韩语固有惯用语的认知机制
大学日语专业精读教材中惯用语的使用现状及教学思考
歇后语知多少
韩汉“马”字熟语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