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医学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管理策略

2020-05-07 01:39安徽省老年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
安徽医学 2020年3期
关键词:老年医学收治病区

安徽省老年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

自2019年12月湖北武汉暴发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以来,疫情从湖北省蔓延至全国各地,从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公布的数据[1]显示,新型冠状病毒人群普遍易感,各年龄层均有发病。在确诊患者中,31.2%为60岁以上老年人,新冠肺炎全国粗病死率2.3%,在死亡病例中,60岁以上老年人达81%[1],老年人群属于本次疫情的高风险人群。目前,疫情防控已取得阶段性成效,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办公厅关于加强疫情期间医疗服务管理满足群众基本就医需求的通知》(国卫办医函〔2020〕141号)[2]文件精神,在重点防控疫情的同时,需逐步恢复正常诊疗秩序。为全面落实老年医学科新冠肺炎防控工作,强化管理并有效控制输入性新冠肺炎风险,安徽省老年医学质量控制中心专家组根据《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防护技术指南(试行)》《新型冠状病毒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七版)》等,并参考各地防控经验和专家意见,对疫情期间老年医学科病区管理、门/急诊管理和入院患者筛查及收治流程进行标准化梳理,制定了老年医学科新冠肺炎防控管理策略。

一、基本要求

1.开展全员培训。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国卫办疾控函〔2020〕156号)[3]为基准,对医务人员、保洁、后勤人员等开展针对性的全员培训,并根据防控方案的后续更新组织补充培训。

2.加强患者和陪护健康教育。积极开展多种方式的针对患者及其陪同人员有关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治的教育,使其了解新冠肺炎的特点以及相关防护知识,指导其正确洗手、咳嗽礼仪、医学观察和居家隔离等。

3.做好医务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的防护。依照《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医务人员防护技术指南(试行)》(国卫办医函155〔2020〕155号)[4]实行标准防护。对于诊治患者的变化和医务人员的调整要及时调整防护策略,老年科病区(房)内要及时申领质量合格、数量充足的防护物资,确保医务人员个人防护到位。

4.做好清洁消毒管理。医疗机构应当严格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五版)》(国卫办疾控函〔2020〕156号)[3]执行,做好医疗器械、污染物品、物体表面、地面等的清洁与消毒;加强诊疗环境的通风,空气消毒;严格患者呼吸道分泌物、排泄物、呕吐物的处理,严格终末消毒,严格规范处置医疗废物。

5.监测与上报。老年新冠肺炎患者可有诸多非特异性症状,所有老年科门/急诊就诊患者必须进行流行病学排查和体温检测,新入院患者必须进行血常规和胸部CT检查,对于新冠肺炎可疑患者需及时会诊,并行咽拭子和/或痰液新冠病毒核酸检测。住院患者每日监测体温及病情变化,发现疑似或确诊患者时,需在2 h内上报,并做好相应处置工作。

6.做好排查。住院患者出现发热、乏力以及呼吸道症状或不明原因病情加重时,应及时做好流行病学排查、体温检测和胸部CT检查,以便排查。

二、老年科病区(房)管理

1.在严格落实标准预防措施的基础上,尽量实施单间收治。所有病房均应配置洗手液,患者及陪护应佩戴口罩。

2.疫情期间,医护人员应根据实际医疗工作情况合理排班,并停止医院院区外门诊和其他医疗活动(包括义诊等)。严格执行医护人员及其他工作人员健康状况日报制度。非特殊情况不建议医护集中大交班,倡导网上业务学习。

3.老年科病区(房)应当设置隔离病室,为出现不明原因发热和/或有呼吸道症状的住院患者进行隔离与救治。隔离病室应保证通风良好,必要时对病房进行改造。隔离病室应建立明确的管理制度,所有进入的工作人员实行独立排班,穿戴工作服、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手套、防护服、KN95/N95及以上颗粒物防护口罩或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屏或护目镜、工作鞋或胶靴、防水靴套。

4.隔离病室内患者宜安排专人诊疗与护理,失能患者安排固定陪护人员,做好陪护人员的标准防护工作,条件允许情况下,听诊器、体温计、血压计、心电图仪、心电监护仪等医疗器具及护理物品应当专人专用,不具备条件者必须执行严格消毒后方可使用。隔离病室不予探视。

5.病区(房)内发现确诊患者,应及时转往定点收治医疗机构,做到“应检尽检、应收尽收、应治尽治”。所有接触者必须进行规范筛查、隔离。病区(房)进行严格规范消毒。

6.病区(房)24 h实施门禁管理,患者住院期间不得离开病房,因病情需要或失能老人确需陪护的,安排1名固定陪护人员,严格筛查陪护人员流行病学史,做好个人健康信息登记和有效防护,陪护人员佩戴口罩,不得聚集并配合病区做好每日体温监测和登记。

7.加强探视管理。疫情期间仅对特殊情况(病重、病危、病情变化等患者)允许探视,病区公示探视时间。探视人员实行预登记制度,每个住院患者固定1名探视人员,探视人员需进行相关流行病学史调查,合格后在病区登记。每天仅允许1人探视1次,探视人员体温检测正常,每次不超过30 min,并与患者保持1米以上距离。

8.病区(房)患者如需手术者,经专家会诊后,严格按照手术指征安排手术时间。非急诊手术、限期手术均应择期进行,并向患者及家属做好沟通解释。

9.所有住院患者应加强营养支持,必要时应给予适当的心理疏导。

三、老年科门/急诊管理

根据国家卫健委《关于依法科学精准做好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的通知》(联防联控机制发〔2020〕28号)[5],坚持风险分级、强化地区风险的分类管理原则,在做好疫情防控基础上,提供医疗服务。风险等级评估工作在省级疫情防控应急综合指挥部领导下开展,由专家组按照县/区新增病例数、总病例数、聚集性疫情起数、本地病例占比等情况进行评估。

1.高风险地区(累计病例超过50例,14 d内有聚集性疫情发生的县/区)实施“内防扩散、外防输出、严格管控”策略,具体措施如下:

1)暂停老年科专科门诊,保留急诊,保证急危重症患者的收治。

2)新冠肺炎的入院筛查及收治流程[3,6]:所有门/急诊患者需严格测体温,行胸部CT检查,疑似者必须行痰/咽拭子新冠病毒核酸检测。根据患者病情分诊收治:①凡有新型冠状病毒流行病学史的患者,均收入定点隔离病房,待排除后转回老年科普通病房。②无流行病学史患者,如发热和/或有可疑肺部影像学改变者,可暂时收入统一安置的隔离病房,并及时进行新型冠状病毒的核酸检测,如核酸检测阳性,转入定点隔离病房;如两次采样时间间隔24 h的痰/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肺部影像学明显好转,则可转入老年科,入住隔离病室;如两次痰/咽拭子核酸检测阴性,但肺部影像学无好转甚至加重者,且不能排除疑似者,推荐进行病毒基因测序或发病后7 d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结果阳性者转入定点隔离病房。③医院应组织建立新冠肺炎专家组,提供对新冠肺炎多学科会诊支持。④解除患者隔离状态时,推荐使用发病后7 天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和IgG抗体检测。流程图如下。

入院患者新冠肺炎筛查及收治流程

3)老年科病区(房)暂停收治慢诊患者(重症、限制性治疗除外),老年医学科应根据医疗机构自身情况,组织专家定期为慢病患者提供网上就诊和咨询服务。对于因慢性病需长期服药的老年人,医院可适当延长一次性处方的期限。鼓励有条件的老年科对基层医疗机构中确有实际困难的高龄、失能老年人及行动不便的慢病患者提供远程会诊。

4)医护人员应根据实际医疗工作情况合理排班,加强防护,停止医院院区外门诊和其他医疗活动;实施医护人员个人及病区健康状况日报制度。

2.中风险地区(14 d内有新增确诊病例,累计确诊病例不超过50例,或累计确诊病例超过50例,14 d内未发生聚集性疫情的县/区)和低风险地区(无确诊病例或连续14 d无新增确诊病例的县/区)的老年科要实施“外防输入、内防扩散”策略,尽快有序恢复正常诊疗秩序。具体措施如下:

1)可酌情开放非呼吸道疾病的专病门诊,如高血压、糖尿病、脑卒中等,门诊实行预约制度和限号制度。每个患者最多允许一名陪同人员,进入诊室前须进行体温监测,实行诊间一医一患制度,问诊需保持一米以上距离。对于门/急诊需住院患者,必须进行新冠肺炎筛查。

2)新冠肺炎的入院筛查:同高风险地区。

3)医护人员管理原则:同高风险地区。

4)酌情接受医联体或老年医学专科联盟之间的慢病转诊患者,如患者在原医院已排除新冠肺炎者,可转入上级医院老年科病区(房)普通病房;如不能完全排除者,但因病情需要转诊者,分诊收治同高风险地区。

老年人是本次新冠肺炎的易感人群和高危人群,我省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占比18.34%,数量众多。全省各级老年医学医疗机构都应充分认识老年人新型冠状病毒感染后的复杂性,要从保护我省老年人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维护社会稳定的角度出发,将老年人的疫情防控和医疗保障作为当前工作中的重中之重来抓,全面落实联防联控机制各项措施,采取有效措施,切实降低老年人感染率,尽最大努力减少重症和死亡病例。

主要执笔人:严光,殷实

专家组成员名单(按姓氏拼音排序):

陈月云(皖南医学院弋矶山医院),程晓昱(安徽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安徽省中医院),丁西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葛余浩(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顾朋颖(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胡立群(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康冬梅(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李红旗(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李世光(滁州市第一人民医院),梁冰(蚌埠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林紫薇(亳州市人民医院),刘荣玉(安徽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石晓燕(黄山市人民医院),孙梦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孙晓玫(淮南市第一人民医院),吴航(马鞍山市人民医院),吴发国(芜湖市第二人民医院),徐晓东(池州市人民医院),薛红新(淮北市人民医院),严光(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姚光辉(蚌埠市第三人民医院),殷晓明(安庆市立医院),殷实(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尤家聪(宿州市立医院),余飞(铜陵市人民医院),章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安徽省立医院),张伟(阜阳市人民医院),张颖(合肥市第一人民医院)

猜你喜欢
老年医学收治病区
医院跨科收治患者服务模式及影响因素的质性研究
抗组胺药在皮肤科病区的应用现状分析
《实用老年医学》第七届编委会名单
CT室-病区一体化护理模式在CT冠状动脉血管成像患者检查前准备中的应用
PDCA循环法在基层新冠肺炎定点医院隔离病区职业防护中的应用研究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欢迎订阅《实用老年医学》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定点收治医院应急病房筹建策略
《老年医学研究》对作者署名的要求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流行期间急腹症患者收治与防控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