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强分层分类实验教学提高农村中学物理中考成绩

2020-05-13 13:30王淑真
考试周刊 2020年38期
关键词:平面镜中考测量

王淑真

农村中学的学生,由于家庭教育的缺乏和学校管理的疏漏,有一部分学生没有学习目标,一个没有理想和向往的学生,他对学习怎会提起兴趣,从教育心理学的角度来说,一个人倾向于认识、研究获得某种知识的心理特征,它是由好奇心和求知欲发展而来的,物理课堂教学过程中通过探究和实验过程,就是激发学生兴趣,提高观察、分析能力的过程。农村中学等级分化严重,我们可以化劣势为优势,把分层分类教学引入物理实验课堂,根据学生的能力水平,将学生分成四个层次,形成小组,互相学习、共同提高。在平时的教学及中考复习的过程中,按分层分类的思想展开教学。具体的做法是把全班分成很多个小组,每组4 个人,每组学生由A、B、C、D 四类同学组成,A组的学生成绩最好,知识面最丰富;D 组的学生基础差但有一定动手能力;B、C 两组的学生成绩和动手能力介于A、D 两组学生之间,但语言表达能力最强,每个小组都要由综合能力不同水平的同学组成。在平日的学习中,他们发挥出各自的优势,取长补短。教师再建立起组与组之间的评比体系,一根筷子容易断,十根筷子坚如铁,激励大家共同学习,共同进步。本人通过仔细研读《初中物理教学与考试指导意见》,认真分析历年来的中考试题,结合农村中学学生的实际情况,把整个初中阶段的实验分成六大类:基本操作类实验、测量性实验、演示实验改成的分组实验、实验习题改成的简单实验、探究性实验和改进实验。

第一类基本操作类实验。这类实验在中考考试中大都是基础类型题。归类如下:1.用刻度尺测量长度、用表测量时间;2.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3.用天平测量物体的质量;4.用常见温度计测量温度;5.用电流表测量电流;6.用电压表测量电压;7.连接简单的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C、D 层学生基础较差,这类学生比较好动,确保每个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可以提高他们的学习兴趣,万丈高楼平地而起,打好基础至关重要。

案例:组织学生“使用刻度尺和计时工具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时,让学生了解实验原理,明确实验步骤。关注学生进行实验与收集证据的过程,关注训练C、D 层学生规范地进行实验操作。让学生学会简单的数据记录和处理方法,学习用简单图表等描述实验结果,展示v-t图像、s-t图像,侧重引导A、B 层学生从图像中进一步明确路程、时间、速度的关系,体验运用数学图像描述物理过程的方法,感受数学工具在物理中的应用。让学生通过实验,培养观察、动手能力,养成规范操作实验仪器的良好习惯。

第二类测量性实验。这类实验是中考实验考试重点。1.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2.测量水平运动物体所受的滑动摩擦力;3.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4.测量小灯泡的电功率。实验中可采用小组合作实验方法,让各层次同学合作探究。

案例:“组织学生使用天平和量筒测量固体和液体的密度”时,训练C、D 层学生规范使用天平和量筒。在测量液体密度实验中侧重评估和设计实验环节,注意引导A、B、C 层学生对实验方案进行评估,如果先用天平测出质量,再把液体全部倒入量筒中,这样体积会偏小;如果先用量筒测量液体体积,再把液体全部倒入烧杯,这样测出来的质量偏小。让小组思考讨论,教师适当引导,共同设计出更优化的实验方案,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让学生通过实验,体会利用物理公式间接测量物理量的科学方法,加深对密度概念的理解,培养严谨细致、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科学精神。

第三类演示实验改成的分组实验。由于演示实验受到光线、仪器诸方面因素影响,致使学生对实验现象数据等观察不清,为了克服这一缺点,在教学中尽量变演示实验为分组实验,这样可以吸引C、D 层学生参与到课堂中来。以下是本人建议把演示实验改成分组的部分实验。1.音调高低与什么有关;2.光的反射定律;3.重力大小与质量的关系;4.二力平衡条件;5.流体压强与流速的关系;6.物体的沉浮条件;7.动能和势能的大小因素;8.蒸发快慢的因素;9.不友好的气球;10.影响电阻的大小因素;11.发电机原理。

案例:“探究音调高低与什么因素有关”时,不要单纯演示书本上实验,可以设计成简单的分组实验,让学生用一张硬卡,用同样的速度片分别拨木梳的粗齿与细齿,提问学生能听到的声音有什么不同,原因是什么,从而引出音调与振动快慢的关系。让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比直观看现象更加深入人心。

第四类是实验习题改成的简单实验。这类实验题型比较抽象,有些习题教师从理论上说明了,学生考试还是频繁出错。如果改用操作实验,化抽象为具体,学生会更好地掌握知识。

案例:“探究欧姆定律或测量小灯泡电功率”实验中,中考经常考到用电器断路或短路引起电压表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特别是B、C 层学生,考试重复出错,让学生亲手操作实验,故意让电阻或灯泡断路或短路,实验现象一目了然。D 层学生对习题课一般失去学习激情,上课注意力不集中,但如果能把实验习题改成实验操作,不仅能提高他们的学生兴趣,也加深他们对知识的理解,成绩自然提高。

第五类探究性实验。这类实验是中考考试的难点,要求学生有较高的观察能力,平常实验操作过程中要有较高操作能力。主要为以下实验。1.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2.探究浮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3.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4.探究水沸腾时温度变化的特点;5.探究光的反射规律;6.探究平面镜成像时像与物的关系;7.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8.探究电流与电压、电阻的关系;9.探究通电螺线管外部磁场的方向;10.探究导体在磁场中运动时产生感应电流的条件。

案例:“探究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实验中,分为以下环节:①提出问题;②猜想与假设(大家共同猜想摩擦力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让基础较为薄弱的同学积极发言);③设计实验(A 类同学带领小组讨论设计,大家集思广益);④实验操作(所有的学生都参与进来,特别一定要D 类同学动手操作一次);⑤分析数据与得出结论(同学们一起分析数据、讨论结论,让B、C 类同学上台表达);⑥当堂检测(当堂练习可以设计成分层练习,基础题和拔高题)。让学生经历以上几个科学探究环节,不仅加深学生对科学本质认识树立正确的科学发展观,还能提高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第六类改进实验。这类实验要求教师平常教学中,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和学生实验反馈存在的问题集中思考,把原有的实验进行改进,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老师通过引导学生设计实验,让学生勇于质疑,发挥主观能动性,增添学生探索未知的内在动力。

案例:“探究平面镜成像实验”,此实验操作过程中经常有学生会追问和质疑教师:为什么不可以用平面镜呢?学生这样的追问与质疑常常未能得到教师应有的鼓励和科学的指导,学生的质疑精神与创新思维因而未能在探究中得到有效激发。实验存在的不足:1.实验用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一开始就给学生造成一个定向思维,物与像等大,降低了探究的价值。而且实验过程中,其中一个蜡烛燃烧会使两个完全相同的蜡烛很难实现“物像重合”。2.实验环境中光亮度不同,或观察角度不同,会造成看不清燃烧蜡烛在玻璃板中所形成的像,而且由于两个面都成像,实验中经常看到明显重影,无法准确确定像的位置。教师引导学生思考,徐徐渐进,集中大家的智慧,以平面镜改进实验是本人在课堂中引导学生,最后大家一起设计的真实案例,实验改进如下:

实验仪器:平面镜,四个相似的等边三角形薄板(其中a、b两个要完全相同,其余两个与之相比一个大一个小,c大,d小),直尺,白纸。

实验操作:采用平面镜,利用拼接的方法,眼睛视线垂直于平面镜,把平面镜垫高,把a三角形薄板放在平面镜前,同时三角形纸板高度高于平面,物体在平面镜中会形成一个像,把另外一个三角形薄板放到平面镜后,实验不仅要观察镜中像与后面物体的下部分重合,而且也要观察上部分同时重合。分别用b、c、d三个纸板放在镜后,不断地调整位置直到镜中的像与镜后面的物体重合,这样可以大大提高实验的准确性,最后实验可以发现只有等大的b三角形薄板才能重合,整理实验数据可以得出平面镜成像规律。在此类型改进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不断去动手操作尝试,激发各层次的学生的潜力。对于基础薄弱的C、D 类学生,改进实验调动他们学习兴趣,让他们参与到课堂中来,他们思维活跃好动,如果能设计出改进实验,能够大大提高此类学生的学习信心和被认可感;对于基础较好的A、B 类学生,改进实验可以开发他们的思维,唤醒这些学生对未知领域的挑战的愿望。

以上的案例都是本人在教学实践中的真实案例,学生成绩和实践能力都取得了一定的进步。农村中学在我国占较高的比例,如果这部分学生中考落榜,很多放弃学习开始了打工之路,我们更应该关注这些群体,关爱培养他们,让他们爱上学习,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农村中学普遍存在学生整体综合素质较差,通过分层分类物理实验教学,让学生取长补短,发挥出各自的优势,使得全班一盘棋,大家互相学习对方的优点,共同进步,从而提高中考成绩。以上是本人结合考试大纲和个人教学经验,对分类分层实验教学提高农村学生中考物理成绩的探究,有不当之处恳请专家、老师批评指正。

猜你喜欢
平面镜中考测量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巩固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巩固
因式分解中考都考啥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知识巩固
“光的直线传播”“光的反射”“平面镜成像”随堂练
把握四个“三” 测量变简单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和计算
伴你走进“旋转”中考园
滑动摩擦力的测量与计算
垂直平分线,中考怎样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