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社团活动主题设计之我见

2020-05-13 13:30徐霞邾立群
考试周刊 2020年38期
关键词:政治课学科素养

徐霞 邾立群

《普通高中思想政治课程标准(2017 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教学建议指出:“本课程的教学要运用多种方式、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强调学生的活动体验是其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发展的重要途径。”通过一系列活动及其结构化设计,实现“课程内容活动化”“活动内容课程化”,使“知识内容依托活动”“活动过程提升素养”,关注学生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培育。如何依托学生社团开展课外活动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需要广大教师不断学习、研究和探索。

一、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的问卷调查结果

针对社团活动主题设计,我校思想政治教师在高一和高二年级共发放和收集了200 份调查问卷,通过调查了解到:

(一)学生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了解情况

36.5%的同学非常了解;49%的同学基本了解;14.5%的同学不了解。

(二)思想政治课的活动形式

在“你希望通过活动形式学习思想政治课?”的问题中,91%的同学希望通过活动形式学习思想政治;2.5%的同学不希望通过活动形式学习思想政治;6.5%的同学表示无所谓。

在“高中思想政治课学习过程中,参与过何种活动形式?”的问题中,20%的同学参加过辩论;20.5%的同学参加过模拟活动;24.5%的同学参加过围绕议题开展的课堂讨论;16%的同学参加过社会实践调查;15.5%的同学参加过外出参观。

“你喜欢参加的活动形式有哪些?”的问题中,50.5%的同学喜欢参加辩论会;42.5%的同学喜欢参加模拟活动;28.5%的同学喜欢参加围绕议题开展的课堂讨论;65%的同学喜欢参加社会实践调查;68.5%同学喜欢外出参观。

(三)思想政治学科学生社团的创办

在“学校开展思想政治学科社团活动,你会报名参加哪些?”的问题中,55%同学想报名参加商学社;46%的同学想报名参加青春政法社;42%的同学想报名参加哲理思辨社;38.5%的同学想报名参加模拟社;39.5%的同学想报名参加调查访问社;33%的同学想报名参加新闻月报社;12%的同学想选择其他。

(四)思想政治课社团活动的开展

在“如果老师给你布置活动任务,你的态度是?”的问题中,70%的同学主动要求参加活动;25%的同学认为老师要求,可以参加;2%的同学觉得自己不行,不敢参加;3%的同学认为耽误学习,拒绝参加。

在“你希望社团活动的主题如何确立?”的问题中,5.5%的同学认为主题由老师确定;7%的同学认为主题按照教材要求确定;22.5%的同学认为主题由学生自己确定;65%的同学认为主题由师生讨论确定。

在“你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对你有何影响?”的问题中,81.5%的同学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可以提高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76%的同学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可以培育团结合作精神;72%的同学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可以培养自己多方面的能力;69%的同学认为参加社团活动可以学习更多的技能;5%的同学认为参加社团活动没有多大意义。

总的来说,大部分同学对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基本了解,同学们更喜欢活动形式学习思想政治,比如:社会实践调查和外出参观等。同学们参加过的活动形式多样,但教师组织的并不多。大部分同学认可社团活动的积极作用,最喜欢商学社、青春政法社和辩响校园社,愿意和教师共同讨论确定活动主题并积极主动参与社团活动。

二、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社团活动主题设计

传统高中思想政治课教学主要局限在课堂,课外活动开展有限,学生的学习方式单一,学习效率和兴趣不高。通过依托学生社团开展课外实践活动,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在议题中学、思、做,在课外实践活动中体验感悟升华,激发学习热情,拓宽认知视野,培养创新精神,培育核心素养,提高实践能力。根据问卷调查的结果和不同学段思想政治学科内容、高中生认知规律、兴趣特征和生活实际设计以下社团活动主题:

备注:

(1)表中设计的活动主题和社团只是样例,立足于本校实际情况,着眼于学生的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培育的需要,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和年龄特征,同时兼顾高中思想政治学科教学和专题教育的要求,仅供参考。

(2)表中所推荐的主题活动的课时安排,可以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灵活选择。

三、高中思想政治活动型课程社团活动设计的基本原则

(一)活动设计的指向性

“新课标”特别建议,思想政治活动的设计要围绕指向议题展开,让学生主动参与体验活动过程。活动的设计要体现议题所要呈现的课程内容,具有学科的教育价值,符合学生的知识基础、生活经验和兴趣爱好。活动设计既要具有学科属性,又要渗透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

(二)活动形式的多样性

思想政治课的活动形式是多种多样的,教师在活动设计时,要根据议题呈现的学科内容、学生的实际情况、校内校外的具体条件等,设计不同形式的活动。通过多样性的活动,增强学生对议题的理解和深化、对活动的体验和探究,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

(三)活动过程的参与性

朱明光老师指出:“过程,即达成基本观点的过程。如果说基本观点的确立是结果导向的价值目标,那么学习活动的经历就是过程导向的行为目标。而判定过程导向的目标,不在于提出什么要求而在于有什么表现,不在于是什么答案而在于有什么行为。”因此,在活动设计时,要侧重于活动中学生的参与度,而不是限制约束学生的思维,通过学生身临其境的参与,充分体现学生在活动中的具体表现、体验思考和核心素养的达成程度。

(四)活动资源的综合性

思想政治课活动的资源是丰富多彩的,有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物质资源和人文资源等等。在活动设计时,要综合运用各种资源,坚持资源的整合、开发和利用,拓展活动场域,凝练核心素养,培养综合能力。要特别注重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新课标”指出“注重通过乡土资源的开发与利用,丰富教学内容,加深学生对社会的认识与理解”。乡土资源是指学生所在地域的政治、经济、文化、社会、自然生态等方面的资源。乡土资源是思想政治活动课程资源的重要宝库之一,学生对乡土资源更加熟悉、更加亲切、更有情感。运用好乡土资源,能够激发学习兴趣、获得直接体验、增强文化认同、培育核心素养。

猜你喜欢
政治课学科素养
【学科新书导览】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四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三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八测
必修上素养测评 第七测
法制教育融入初中政治课的“四维一体”法初探
“超学科”来啦
浅谈高考政治课改革的几点思考
论新形势下统一战线学学科在统战工作实践中的创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