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列腺癌诊断中CT 与MRI 检查的价值对比分析

2020-06-12 05:31邢桂林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1期
关键词:前列腺癌前列腺影像学

邢桂林

(乳山市中医院放射科 山东 乳山 264500)

近几年,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迅速,人们的生活方式、饮食习惯等发生了明显的改变,前列腺癌的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是男性健康的重要威胁[1]。对于前列腺癌患者,及早发现癌症的发生并给予科学的处理和治疗,是获得理想预后,降低疾病风险的关键[2]。本文即择选我院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收治的40 例前列腺患者为研究对象,就CT 和MRI 两种影像学检查方法的诊断价值进行了分析,现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择取我院2018 年10 月至2019 年10 月收治的前列腺患者40 例为研究对象,40 例患者经病理组织检查均确诊为前列腺癌,临床症状包括尿急、排尿不畅、尿频、血尿等。患者年龄48 ~74 岁,病程1 ~4 年。40 例患者均了解本组研究全部内容,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精神功能障碍患者、排除其他恶性肿瘤患者。

1.2 方法

40 例患者均接受CT 扫描检查和MRI 扫描检查。

CT 扫描检查,患者接受CT 平扫前,需保障500.0 ~1000.0ml 的饮水量,确保肠胃道和膀胱充盈。患者取仰卧位,要保障双侧髋前上嵴位置与耻骨联合下缘处于相同的直线。电压120.0kV,电流140.0mA,臊面矩阵设置为255×255,扫描层厚设置为3.0 ~5.0mm,螺距设置为1。平扫完成后,患者需接受增强扫描,患者需注射90.0 ~105.0 的碘海醇,注射速率控制为3ml/s,于扫描时间第26 秒和60 秒给予静脉推注,随后进行多个曲面和层面的扫描[3]。

MRI 扫描检查,患者在检查前同样需要保障500.0 ~1000.0ml 的饮水量,确保肠胃道和膀胱充盈。确认患者身上不存在任何金属物品后,取仰卧位进行扫描,依次进行T1W1、T2W1、矢状位和轴位扫描。

1.3 观察指标

分别统计CT 和MRI 扫描检查,在不同病变分期的前列腺患者中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21.0 版本的SPSS 统计学软件包对各项数据进行检验。计数资料均以(n,%)表示,行卡方值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行t值检验。如结果P<0.05,则分组结果存在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两种检查方式在A 期、B 期和C 期、D 期前列腺患者中的检出率对比结果,见表1,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1 A 期、B 期和C 期、D 期前列腺患者中CT 和MRI 的检出率对比表[n(%)]

3 讨论

前列腺癌是临床上较为常见的一类恶性肿瘤疾病。前列腺癌与其他癌症相比进展十分缓慢,在前列腺癌早期,各项症状并不明显,患者很难察觉自己患病,随着前列腺癌的进一步生长和扩展,病情也会相应的恶化,此时往往已经进入较为严重的阶段。患者患病后,生活质量会明显下降,并且病情会随着病程、年龄的增长逐渐恶化,威胁患者的健康甚至生命[4]。前列腺癌的病因较为复杂,目前医学界认为年龄、遗传、种族、地域和基因改变是前列腺癌的主要病因,饮食、肥胖等因素则是前列腺癌的常见诱发因素。近几年,我国前列腺癌患者人数有明显的上涨趋势,是男性健康的重要威胁,对于前列腺癌患者,及早对前列腺癌进行确诊,给予患者及时的治疗,是降低疾病风险,获得理想预后的关键[5]。前列腺癌早期的症状并不明显,随着肿瘤的生产和病情的恶化,患者可能出现尿频、尿急、排尿费劲、尿潴留等表现,如出现骨转移还将出现骨痛、脊髓压迫等症状,以上症状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主要起到借鉴参考的作用,还需要进一步的检查确诊。病理学检查可以准确判断患者是否患有前列腺癌,但操作难度较大,必须借助手术完成,因此影像学检查是前列腺癌诊断的重要参考[6-7]。

在前列腺癌早期诊断中,直肠指检和前列腺特异性抗原检测是主要的检查手段,两种检测联合应用可以在早期为前列腺癌诊断提供科学的参考,包括有无不规则结节、肿块的大小、硬度、血液中PSA 水平等。CT 和MRI 是前列腺癌诊断的常用影像学检查手段,其对于前列腺癌的进一步确诊,以及为前列腺癌治疗提供参考,具有重要意义。MRI 即磁共振成像,主要借助磁共振现象,以人体中获得的电磁信号为基础,进行人体信息的重建。MRI 检测结果可以提供物质的多种物理特性参数,并且由于成像原理较为复杂,其提供的信息也更具有多样性、丰富性优势。具体来说,MRI 的优势主要在于可以较好地反应患者软组织的各项情况,分辨率较高,同时MRI 的断层扫描可以实现全范围的检查,是前列腺癌诊断的有效检查方式[8-9]。但MRI 也具有一定的应用局限,一方面与CT 相比,MRI 的空间分辨率较低,另一方面如患者带有心脏起搏器或有金属异物不能接受MRI 检查,并且MRI 的价格相对昂贵,伪影也要略多于CT。CT 即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其主要利用γ 射线、X 线束、超声波等,对人体某部一定厚度的层面实施扫描,通过光电信号到电信号再到数字信号的转化得到图像。CT 也是常用的检查手段,前列腺癌多呈局部低密度病灶表现,伴有前列腺增大、周围组织变化等表现[10]。CT 图像与传统X 线检查相比,在密度分辨率方面具有明显优势,可以较好地观察软组织、骨关节等部位的情况,虽然与MRI 相比仍具有一定的差距,但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仍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灵活应用影像学检查手段,是提高前列腺癌检出率的关键。

前列腺癌患者处于不同的分期,其采取的治疗方案具有根本上的差异,一般情况下,A、B 期的前列腺癌患者主要接受手术治疗,而C、D 期的前列腺癌患者只能选择化疗手段,因此给予前列腺患者科学、及时的检查,具有重要的意义。本组研究结果显示,MRI 与CT 相比,MRI 在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中更具有应用优势,而优势主要在对A、B 期前列腺癌患者的检测上。前列腺癌主要发生在外周叶,A、B 期前列腺癌患者的癌组织表现并不明显,一般只会出现体积的增加变化,与前列腺增生很难区分。基于此,由于CT 对于软组织的鉴别能力要弱于MRI,因此CT 在A、B 期前列腺癌患者的诊断中应用效果并不理想,而二者在C、D 期前列腺患者诊断中的应用不存在差异。MRI 对于软组织的分辨率要明显高于CT,且MRI 的增强扫描可以提供有效的前列腺血管增生情况相关信息,这对于前列腺癌的诊断有着重要的借鉴价值。本组研究中的40例前列腺癌患者,15 例为A 期和B 期患者,25 例为C 期、D 期患者。MRI 检查对于A 期和B 期患者具有良好的适用性,检出率为93.3%,而CT 检查的检出率仅为4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0.05)。对于C 期、D 期患者,两种检查方式的结果并无明显差异,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 >0.05。

4 结语

前列腺癌诊断中CT 和MRI 均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但MRI 在A 期和B 期前列腺癌患者中检出率更高,需视情况进行选择和应用。

猜你喜欢
前列腺癌前列腺影像学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前列腺良恶性肿瘤应用DCE-MRI鉴别诊断的作用分析
MTA1和XIAP的表达与前列腺癌转移及预后的关系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
前列腺癌,这些蛛丝马迹要重视
治疗前列腺增生的药和治疗秃发的药竟是一种药
与前列腺肥大共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