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维适形放疗和影像引导放疗对肝癌患者生存质量的影响

2020-06-12 05:31袁伟伟亢延卿张筱梅盛延兴
影像研究与医学应用 2020年11期
关键词:肝癌肝脏过程

袁伟伟,亢延卿,张筱梅,盛延兴

(1 聊城市人民医院放疗科 山东 聊城 252000)

(2 聊城市人民医院影像科 山东 聊城 252000)

临床上,在针对肝癌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三维适形放疗和影像引导放疗是两种最常用的手段。但是无论采用哪一种治疗手段,最终的治疗效果都取决于患者的肝脏功能是否能够得到维持,与此同时,这也是对患者生存质量进行评价的一个重要指标。因此,在治疗活动的开展过程中需要最大限度的减少患者肝脏的受照体积,在此基础上,切实保护患者的肝功能。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由于肝脏在自主运动的过程中会发生形变的问题,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加大了问题的复杂程度,文章就针对相关问题进行了具体研究,现具体报告研究结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对照组32 例患者,男性17 例,女性15 例,患者年龄25 岁至66 岁,平均年龄为(49.5±4.3)岁;观察组32 例患者,男性18 例,女性14 例,患者年龄26 岁至67岁,平均年龄为(48.9±4.4)岁。

1.2 方法

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为三维适形放疗法,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首先需要做好定位工作,定位的目的主要在于使患者的体表标记线和体膜板能够与吻合机房的激光保持一致,为了达到这一目标,所借助的载体主要为MED-TEC 体膜固定装置,对患者进行扣体膜操作[1]。与此同时,运用16 排CT 模拟定位机对患者的患处进行CT 扫描,层厚设置为5mm。在此基础上,根据扫描结果为患者制定治疗计划,通常情况下患者每接受33 ~35 次治疗,所使用的放疗剂剂量为5970 ~6300cGy。而在对患者的治疗计划进行确认和设计的过程中,需要将治疗计划数据传输至加速器中。在此基础上,分析患者在接受治疗前后病理学的检查情况以及影像学的检查情况。

对照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主要采用的方法为影像引导放疗法,首先,在定位过程中,需要借助ELEKTA自主呼吸协调程序进行操作,选择患者吸气末或即将接近吸气末的节点进行分析,通过对患者进行引导,对患者的最大呼吸程度进行合理有效的测量,通常情况下,患者最大吸气量的60%即可被确定为阀值[2]。在正式开始定位前,患者需要提前吸入氧气,氧气吸入的时间至少20 分钟,在对患者进行扣体膜操作的过程中,具体的操作方法与观察所患者的操作方法保持一致。采用观察组患者的放疗剂量确定方法确定放量计量,在治疗计划的确认以及设计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患者自身的实际情况。与此同时,对照组患者需要接受在线校正及治疗,放疗前,需要对患者的患处进行CT 扫描,将呼吸控制阀值确定为定位时候的阈值。在此基础上,分析患者的信息扫描图像,进行偏差数据匹配。患者结束治疗后,需重新进行一次CT 扫描。

1.3 临床观察指标

首先,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期间的生存质量情况。

其次,分析两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发生毒副反应问题的概率[3]。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 软件分析数据,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对于肝癌患者来说,疼痛是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最主要因素,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的疼痛情况远低于对照组患者。而从两组患者的心理状态以及肢体运动能力情况来看,观察组患者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观察组患者无论是在心理状态方面,还是在肢体运动能力方面均优于对照组患者。具体统计数据如表1 所示。

表1 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的生活质量情况(分)

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毒副反应问题的发生概率远低于对照组患者。具体统计数据结果如表2 所示。

表2 分析两组患者接受治疗过程中发生毒副反应问题的概率[n(%)]

3 讨论

在肝癌治疗中,随着放疗技术的广泛应用,肝癌治疗的疗效也得到了有效的提升,尤其是对于中晚期原发性肝癌患者进行的治疗过程中,放疗技术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而在对患者的肝脏肿瘤进行放疗的过程中,人体自身的呼吸运动会直接影响放疗的精确性。三维适形放疗能够很好的达到控制患者呼吸的目的,在此基础上,对患者的肝脏肿瘤靶区进行精确定位[4]。但是在常规放疗活动的开展过程中,影像引导放疗技术会在一定程度上放大患者的肿瘤外缘。有专家研究认为,在患者肿瘤体积较大的情况下,在为患者制定放疗治疗方案的过程中需要去掉安全边界,在此基础上,缩小肝脏受照的范围。

而且采用放射治疗的方式治疗肝癌患者的过程中,需要提前引导患者进行ABC 训练,在此基础上,将放疗技术与ABC 训练有机的结合到一起,纠正治疗误差,在此基础上,提高计划靶区设计的正确性。而在此过程中,相比于影像引导放疗技术来说,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有着更好的效果[5-7]。从本次研究结果来看,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患者的疼痛程度远低于对照组患者,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的心理状态和肢体运动能力整体高于对照组患者。说明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观察组患者拥有更高的生活质量。与此同时,观察组患者在接受治疗后发生毒副反应问题的概率也远低于对照组患者,这也间接验证了在上述研究中我们所提出的结论。

综上所述,在对肝癌患者进行放疗治疗的过程中,相比于影像引导放疗技术,三维适形放疗技术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10],在临床上具有较高的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肝癌肝脏过程
七种行为伤肝脏
肝脏里的胆管癌
描写具体 再现过程
临终是个怎样的过程
加州鲈肝脏养护
LCMT1在肝癌中的表达和预后的意义
在这个学习的过程中收获最大的是哪些,为什么?
microRNA在肝癌发生发展及诊治中的作用
Rab27A和Rab27B在4种不同人肝癌细胞株中的表达
圆满的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