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武术套路教材指归的思考

2020-06-20 14:58郭志禹
少林与太极 2020年12期
关键词:器械套路演练

郭志禹

战疫数月,笔者安全地宅在家中,所思所虑,完全得益于“中国人被他们中最勇敢的人保护得很好”,因此,在国人又一次经受风浪的时候,很想学习逆行者的勇敢精神,为可能影响几代人的武术套路教材的编写做作些深度思考。以下是几点意见。

一、套路应体现“技击”价值

时代在不断进步,武术面对许多尖锐的质疑。编写教材亟待解决武术教学的什么问题?这关乎武术的前途。套路是武术(包括传统武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技击性不仅在于具有攻防含义,还应体现其“防身自卫”价值(准竞技价值,区别于擂台对抗竞技)。教学上不能只教套路不讲动作攻防含义,练法上更须有防身自卫的实际内容,不应学会了套路而无丝毫防身自卫价值,甚至被人视为手舞足蹈的“舞术”。因此,在教学伊始,就应确立套路教学及演练的定位,应达到引领习武者迈入武术之门的明确目标,明确学练套路是入门之艺,具有防身自卫的价值,并在拳、械套路教学章节中增设该拳、械套路中1~2个典型实用的防身自卫动作案例及其用法和练法要求,引导学生在学时之外自行修炼。

二、功法应与套路教和练紧密结合

武谚强调“拳打千遍,身法自然”,但还有一条颠扑不破的真言:“练拳不练功,到老一场空。”套路的基础应该包括有助于防身自卫的有关功法,教学“踢、打、摔、拿”四击合法后,还须进一步练习八法中的“功”。武术有多种运动形式,返璞归真的话还是需要融合,分久必合,这样武术才能自圆其说,無愧于“武”字当头。虽然多种形式有矛盾,但应视为推动发展的根本内因,要在矛盾中求平衡,而不能永远失衡,不能被人利用散打来打倒套路,要形成应对和制胜的技术,敢于啃硬骨头,打出中国人的真功夫,这才是正道。因此,建议在套路拳、械章节的典型动作案例中结合动作的实用性增加相关功法指导和训练,如踢——采用绑沙袋踹,打——用铁牛耕地练推击力,摔——练倒地法,拿——马步对抓等等;器械基本方法,如刀劈、剑刺、枪扎、棍扫,要用重器械练习,不用表演器械,这样才能久久为功。

三、高度重视器械的教与练

套路是中国武术最具有特色的一大体系,现在有许多人非要拿搏击与套路说事,很不专业也罔顾历史。宋代的勾栏瓦舍女飐先打套子然后以力争交是同一拨人,不是打完套子另换一拨人争交。《梦粱录》中说先“打套子”是以“数对”出场,“对”就是两两相对,为“对搏”准备的,并列举了瓦市争胜称雄的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等女飐,《武林旧事》中还记载了女飐的人数,也就是说千年以前就有表演套路者同时擅长搏斗,而且是不让须眉的女子。唐代的公孙大娘善舞裴将军满堂势,“裴剑舞一曲”是盛唐“三绝”之一绝,个中人物就是李白千里寻访学剑的能击善舞的裴旻。可见唐、宋就有既能舞套(曲)又善搏击的事例。

武术讲“内行看门道”,武术的门道就是洞见武术的必由之路。武术之门,一扇是拳术,一扇是器械,拳、械又如一茎二花,谓之“并蒂莲”,其底蕴即荷花文化,是中国人爱好和平、合作、联合、纯洁、吉祥的象征。周敦颐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笔者更爱其并蒂两花的精神内涵,此乃中华民族的厚德载物、自强不息。中国的核心价值观首先是追求国之富强。武术套呈百艺,可谓丰富,但决不能懦弱,而须自强。闻鸡起舞,习武练功,非一日之功。学会套路仅仅是掌握了武术入门之艺,后习器械才能打开另一扇门,临阵才助胆受用,才能开阔视域延伸视野,领悟实战的真谛。戚继光制胜倭寇的鸳鸯阵中没有不用器械的,中国文化名著《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中的斗战人物无论是人还是神也没有临阵不用器械的,这是历史和文化反映的中国武术史实。近代的抗日大刀队练的就是传统武术的刀法,先人已经用鲜血诠释了器械的价值。三元里漫山遍野手执锄耙的民众取得了抗英斗争的胜利,而以“义和拳”造始的义和团运动迷信“刀枪不入”终归于失败。从中也可以看出即使冷兵器时代结束,武术套路中的器械仍保留着实战的话语权。现在的套路和徒搏是两大独立体系,有人非要将两个体系对立起来,请不要忘了套路中的各种器械还没有说话。因此套路教材应高度重视器械的教与练,要将各器械典型实用的击法、防法在案例中编制出来,居安思危,以备不时之需。

四、集体攻防演练:有备而无患的防身自卫意识

集体攻防演练项目是塑造、检验习武之人整体是否系统掌握攻防技术动作标准化程度的载体,也是体现习武群体有否攻防搏击的战斗意识和基本素质的平台,既有表演性质,更是准入实战对搏的台阶。二十世纪八九十年代的武术技术发展方向中就有“加强攻防技能”“强化攻防意识”的明确要求,当时全国武术锦标赛规程规定集体攻防演练是集体项目的内容,其竞赛成绩纳入团体总分。这一举措鼓励了各参赛队教练员和运动员重视攻防学练攻防,可惜没有坚持下来,未能形成气候,使套路失去了创新发展开创未来的先机。弹指30多年过去,以至今日学练套路者普遍连进阶对搏的基本技能都没有,更何谈防身自卫价值。为此,笔者建议在集体项目章节中增设“集体攻防演练”案例,可在各拳种中选择倒地保护动作、标准的基本格斗姿势、实用拳法、肘法、腿法、膝法、摔法、擒拿法等,编制成较为系统的两两对博的集体攻防基本技能演练项目,使教师教有指归,学生学有范本。

国家教材是权威,关乎武术的未来。笔者无法预测未来,因为未来没有专家,谁也没有到过未来,但可以站在未来去思考问题。教材是精神国力的体现,是培养人用的,我们用它培养什么样的人,未来的武术世界就会变成什么样的世界。相信编写人有能力用创新缔造未来。地域武术也存在这个培养人的问题,如校本教材如何结合本地武术编写出具有特色的教本,也应视作地域武术文化的一大成果,纳入顶层设计。

过去笔者在武术学院工作的时候,就将“修德练功”“能击善舞”作为办学育人的理念,上述建言是这些主张的再思考,一己之见,仅供参考,本着参与交流讨论之初心融入集思广益,以利新编武术套路教材经得起历史发展的检验。

笔者期盼激活更多创造性思维,有更好的方案面世。多一份善言,少一点嘲讽。多一种方案,增一项选择。武术无论切磋、竞技还是实战,“赢”是试金石。“赢”字上面一个“亡”,要“赢”首先要有“兴亡意识”“危机意识”。歌舞升平,忘战必危,武术一定要弘扬战斗意识、战斗精神。虽关山难越,但武术俊采星驰,相信不乏志士仁人,不移白首初心,不坠青云之志,助力武术,复兴武术。

(编辑/刘强)

猜你喜欢
器械套路演练
谨防“套路贷”的这些“套路”!
精密器械集中处置风险防范
Airbnb上的套路
肌肉锻炼机
不设套路,只为初心
眼下有套路
健身器械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完形填空分级演练
阅读理解实战演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