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Lichtenstein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效果

2020-07-02 12:26王常志
河南医学研究 2020年19期
关键词:耻骨补片疝囊

王常志

(项城市中医院 普外科,河南 周口 466200)

腹股沟疝指腹腔内脏器经腹股沟区缺损突向体表,形成包块。手术可有效治疗腹股沟疝,修补缺损,但术后可能再次复发[1]。复发性腹股沟疝修补手术操作较困难,要求术者具有丰富的操作经验。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Lichtenstein修补术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微创术式,但具体哪种手术方式效果更佳,有待进一步研究。本研究探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与Lichtenstein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6年10月至2019年3月项城市中医院收治的82例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按照手术方案分成A组和B组,各41例。A组:年龄41~72岁,平均(56.47±5.84)岁;直疝9例,斜疝32例。B组:年龄42~71岁,平均(56.89±5.49)岁;直疝8例,斜疝33例。两组患者年龄、复发性腹股沟疝类型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患者自愿参与本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项城市中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批通过。

1.2 选取标准纳入标准:(1)符合腹股沟疝诊断标准[2];(2)经查体、超声检查确诊;(3)腹股沟疝手术史。排除标准:(1)腹腔感染;(2)存在手术禁忌证;(3)精神异常;(4)心肺功能不全;(5)糖尿病;(6)免疫功能低下。

1.3 手术方法

1.3.1A组 接受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静脉复合全麻,取头低足高位,常规消毒铺巾。脐下做15 mm长切口,分离至腹直肌后鞘,插入腹腔镜,充入CO2,建立人工气腹,气腹压10~12 mm Hg(1 mm Hg=0.133 kPa)。腹腔镜直视下,在耻骨与脐部连线中点、中上1/3处放置2个5 mm Trocar。放置分离钳,向患侧腹股沟区分离,暴露腹股沟韧带、耻骨梳韧带、精索、腹壁下血管。直疝患者直视下分离,回纳疝囊;斜疝患者切开筋膜寻找疝囊,使疝囊回纳;存在疝囊粘连者,游离精索,结扎、切断疝囊。经10 cm Trocar放置3DMax补片,补片各标志点对准腹股沟区解剖标志,Trocar缓慢放气,镜下确保补片无移动,无翻转。退出Trocar,用无缝胶布粘合。

1.3.2B组 接受Lichtenstein修补术。硬膜外麻醉,自耻骨结节与髂前上棘连线中点上方2 cm至耻骨结节做切口,长5~6 cm,切开皮肤、组织,剪开腹外斜肌腱膜,将上叶、下叶腹外斜肌腱膜分离,游离精索,游离疝囊,将疝囊还纳入腹腔。放置合适大小的3DMax补片,补片超过耻骨2 cm,将补片下端缝合在耻骨处腹直肌鞘上,补片下缘连续缝合在腹股沟韧带处。剪开补片至内环,成为2个尾端。血管钳钳夹补片上尾端,缝合于腹内斜肌、腹直肌鞘上。缝合补片2个尾端于腹股沟韧带。缝合腹外斜肌腱膜,重建外环,逐层缝合切口。

1.4 观察指标(1)手术情况:包括切口长度、手术时间、手术出血量、下床活动时间及住院时间。(2)术后并发症(血肿、尿潴留、剧烈疼痛及切口脂肪液化)发生率。

2 结果

2.1 手术情况A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两组手术出血量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比较

2.2 术后并发症发生率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n,%)

注:与A组比较,aχ2=3.998,P=0.046。

3 讨论

复发性腹股沟疝因上次手术组织被破坏、瘢痕形成,再次治疗难度较大,可能发生精索损伤[3]。Lichtenstein修补术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的重要方法。Lichtenstein修补术使用3DMax补片不增加组织张力,术后较少出现剧烈疼痛,并可减少局部不适及神经损伤[4]。但Lichtenstein修补术切口较大,术后易发生并发症。随着腹腔镜技术应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在复发性腹股沟疝治疗中的应用逐渐增多。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具有以下优点:(1)无需进入腹膜腔,在腹腔前间隙区域完成操作,保护腹膜完整性;(2)无需钉合,可避免钉合引起的疼痛三角、Doom三角损伤,减轻术后腹股沟区慢性疼痛发生[5];(3)手术切口小,可减轻手术创伤。研究显示,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成人腹股沟疝,可减轻术后疼痛,减少切口并发症,但住院费用比开放手术高[6]。本研究结果显示,A组切口长度、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B组,提示与Lichtenstein修补术相比,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患者,可缩短切口、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本研究结果还显示,A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低于B组,说明与Lichtenstein修补术相比,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并发症较少。在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中需注意预防腹膜破裂,分离腹膜前间隙时,分离幅度不可过大,可结合电凝,发现动静脉损伤,立即夹闭[7]。

综上所述,与Lichtenstein修补术相比,腹腔镜下完全腹膜外疝修补术治疗复发性腹股沟疝,可缩短切口、手术时间、下床活动时间和住院时间,且并发症少。

猜你喜欢
耻骨补片疝囊
不同假疝囊处理方法对腹腔镜下经腹腔腹膜前疝修补术效果及预后的影响比较
PLGA/PP复合补片的体外降解及防粘连性
胎儿疝囊型膈疝的磁共振诊断与鉴别诊断
污染和感染区域中应用生物补片的研究进展
正常妊娠期耻骨联合间隙宽度变化临床观察
食管裂孔疝修补术补片的选择与固定
耻骨联合分离的痛,您了解多少?
孕产妇要小心耻骨联合分离
经耻骨联合上单孔腹腔镜行直乙交界癌手术的应用效果分析
腹腔镜经腹腹膜前疝修补术中采用疝囊剥离与横断处理治疗Ⅲ型腹股沟疝的对比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