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业防护技能训练对手术室护士职业暴露防护能力的影响

2020-07-06 05:09陈华鸿钟娆霞莫玉林阮华娟陈凌云
临床护理杂志 2020年3期
关键词:专业技能手术室护士

陈华鸿 钟娆霞 莫玉林 阮华娟 陈凌云

职业暴露又称为职业接触,是指劳动者在从事职业活动的过程中,经眼、口、鼻等非胃肠道途径接触到含有病原体的血液、体液等传染性物质的过程[1,2]。手术室是对外科患者进行救治的重要场所,涉及的侵入性治疗较多,护理工作具有节奏快、持续时间长、工作强度大等特点,是职业风险较高的科室之一[3,4],极易发生职业暴露。职业暴露一旦发生后,严重影响从业人员的身心健康,是当前关注的重要公共卫生问题[5,6]。做好职业暴露的防护,预防职业暴露的发生和危害是当前研究的热点。为减少手术室护士的职业伤害,提高护理风险的防范意识,特对手术室护士实施职业防护技能训练,现将相关情况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手术室的39名护士作为职业防护技能训练的实施对象,男性5名,女性34名,均已取得执业证书,且无严重躯体疾病,排除处于妊娠或哺乳期,轮转、进修护士。年龄23~47岁,平均(38.93±8.37)岁。工作年限1~23年,平均(15.46±5.06)年。职称:副主任护师2名,主管护师13名,护师16名,护士8名。学历:中专6名,大专24名,本科9名。所有护士均能积极配合,且自愿接受调查。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后实施。

1.2 方法

1.2.1职业防护认知情况调查 咨询行业内比较权威的专家意见,结合循证医学证据,制作手术室职业防护认知问卷调查表,包括护士一般情况、职业暴露情况及相关职业防护知识掌握情况等。

1.2.2职业防护技能训练开展时间及方式 由护理部主任及3名高年资护士、手术室护士长根据护士的日常表现及调查问卷获得的情况,制定训练计划。分为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训练,采用集中训练和自我训练两种形式。集中训练时由护理部主任、手术室护士长以及行业内比较权威的专家为授课老师,结合多媒体进行小讲座。自我训练以阅读由授课老师制定的技能训练手册为主。护士长根据科室任务安排具体的训练时间,40min/次,1~2次/周,总训练时间为3个月。

1.2.3职业防护技能训练的主要内容

1.2.3.1基础知识训练:介绍手术室工作流程,要求护理人员按流程进行规范化操作。介绍常见职业暴露的种类,包括机械性损害和物理性损害及风险暴露、化学性损害及风险暴露、生物性损害及风险暴露、心理性损害及风险暴露。介绍职业防护的要点,如传递手术刀、手术剪、缝针等锐利器械时应通过弯盘实现,禁止徒手传递,防止刮伤或刺伤;禁止用手直接接触污染的针头和刀片等锐器;禁止直接用手分离使用过的针具和针管;安装和拆卸手术刀片时应使用血管钳进行辅助,以防止刀片划伤;禁止用手中的纱布垫直接擦拭手术器械上的血液,用毕及时撤除所有不必要的锐器;将电刀、钻头等锐利器械放入固定的保护位置并锁定,防止意外触动开关造成损害;在对器械进行清洗和消毒时将锐利器械单独放置,打包时器械的尖锐端套上保护套,减少刺伤的风险;护士在术前做好自检,皮肤若有破损暂时不参加手术;在手术单上注明患者的感染情况,急诊手术者划入特殊感染手术类型,并按要求规范化进行隔离;遇需进行电离辐射检查时提前与医生沟通,尽量将电离辐射检查控制在30s内,同时穿好防辐射服和佩戴防辐射眼镜;护士接触患者前后均应严格按照6s洗手法进行洗手,并佩戴口罩和一次性手套,防止与患者溅出的血液或分泌物接触等。同时,应保持手术室环境的安静,在使用仪器设备时将音量调至最低,避免噪音增加护士的烦躁情绪。

1.2.3.2专业技能训练 通过实物演示、角色扮演等方式模拟工作环境或工作场所,设定模拟情景让护士学习和感受工作中存在的风险,同时由授课老师现场进行手术室专业技能的操作演示,要求护士熟练掌握操作步骤并严格按照步骤进行操作,随即抽取护士进行某项技能的操作示范,对于不正确或不规范的手法或步骤及时纠正,直至护士能熟练掌握。专业技能训练内容包括各仪器和设备的使用、6s洗手法、术中物品传递、静脉注射、手术服穿脱等。

1.2.4职业防护技能训练的持续改进 每个月对护士进行1次学习知识的考核,及时发现训练中的薄弱环节,分析并查找原因,并制定相应的对策进行纠正,以实现训练质量的持续改进。

1.3 观察指标

观察训练前后职业暴露知识知晓情况、职业防护行为及职业暴露发生率。职业暴露知识知晓情况采用李红等[7,8]制作的问卷进行调查,包括事故性危害、物理性危害、化学性危害、生物性危害和工作环境危害5个维度,共29个条目。各条目均采用0~4级评分法,分别在训练前和训练结束后各进行一次测定,分值越高表明护士职业暴露知晓情况越好。职业防护行为包括防护用品使用、规范化操作、消毒灭菌、隔离、废弃物处理、情绪健康6个项目。每个项目各含3~5个不等的条目,各条目评分范围均为0~10分,分别在训练前和训练结束6个月后,由护理部主任及手术室护士长不定时抽查后进行评分,每位护士每个项目均抽查三次,以三次的平均分取整数作为最终得分,分值越高表明防护行为越好。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训练前后职业暴露知识知晓情况的比较,表1

表1 训练前后职业暴露知识知晓情况的比较 (分,

2.2 训练前后职业防护行为评分的比较,表2

表2 训练前后职业防护行为评分的比较 (分,

2.3 训练前后职业暴露发生率的比较,表3

表3 训练前后职业暴露发生率的比较 n(%)

注:χ2=3.92,P<0.05

3 讨论

手术室是医院重要的业务部门,工作环境和工作性质都较为特殊,在手术室内从事各种医疗活动的医护人员常暴露于各种职业危害因素中[9,10]。相关报道显示[11,12],我国医务人员职业暴露率为62.8%~98%,其中手术室护士占绝大部分。目前,职业防护有关知识并未纳入医疗相关的教育课程,医护人员对职业暴露的认识不足,预防知识更是薄弱,且护士常在临床操作的第一线,与患者直接接触的概率较大,加之部分护士操作流程不规范以及工作压力较大,均是导致职业暴露的重要原因[13,14]。

职业防护技能训练是通过专题授课、现场示教、图文结合及定期考核的形式对护士进行职业安全知识与技能的全面培训,以帮助护士掌握必要的安全防护技能[15]。本研究在手术室护士中实施职业防护技能训练,根据科室特点及护士的工作情况安排训练时间,以避免增加护士的工作量和精神负担。培训开展方式以集中授课和自我学习为主,灵活性较强。训练内容:基础知识以着重介绍手术室常见职业暴露类型和事件为主,可帮助护士正确认识职业暴露,并意识到自身防护能力的不足。专业技能培训严格按照手术室护士的工作内容和特点而定,防护制度和管理制度更为完善,再加上现场演示与情景模拟相结合的训练模式,有效的保障了护士对有关内容的熟练掌握,从而严格按照操作流程进行,在促进患者健康的基础上,有效的保障了自身安全。与训练前比较,39名护士训练后职业暴露知识知晓得分及职业防护行为得分均明显增高(P<0.01),而职业暴露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该结果有效的突出了对手术室护士进行职业防护技能训练的有效性和可行性。

综上所述,对手术室护士实施职业防护技能训练,可有效提高对职业暴露的认知,促进职业防护行为,降低职业暴露发生率。

猜你喜欢
专业技能手术室护士
最美护士
最美护士
手术室细节护理在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中的应用效果
精益管理工具在手术室耗材管理中的应用
会计师事务所审计专业技能库建设初探
手术室优质护理实践分析
手术室细节护理对提高手术室护理安全性的作用
援鄂护士林燕华的元宵节
在美国当护士的酸甜苦辣
教育改革对高校文秘人员的素质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