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析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防治康复管理效果

2020-07-06 05:41王光波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高血脂传染性阻塞性

王光波

(济南市莱芜区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山东济南 271100)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病因复杂,一般具有较长时间的潜伏期,病情会随时间而加重,造成患者体内功能呈进行性损伤或障碍,会对患者的身体健康造成较大的损伤,临床彻底治愈的难度大,所以近年十分注重社区防治干预,强调为患者提供科学合理的康复管理,对患者的病情康复起到促进作用[1]。 该次将2018 年1 月—2019 年12 月期间莱芜区用不同方法干预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的康复情况进行分析,比较综合管理管理和常规康复管理的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莱芜区社区接收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100 例为对象:纳入标准:(1)知晓研究内容,签署知情同意书;(2)认知功能、智力和语言、听力等正常,可以和医务人员进行正常的沟通;(3)病情符合《慢性病诊疗与护理》[2]中的诊断标准。 排除标准:(1)临床资料不完善,认知功能障碍;(2)合并躯体功能障碍、重大脏器器质性损伤;(3)依从性欠佳。 随机数字表法将患者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50 例:对照组男性29 例和女性21 例,年龄43~81 岁、平均年龄(58.5±10.2)岁,疾病类型:糖尿病患者12 例,高血压患者19 例,高血脂患者11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8 例;观察组男性28 例和女性22 例,年龄42~83 岁、平均年龄(58.7±10.4)岁,疾病类型:糖尿病患者11 例,高血压患者17 例,高血脂患者12 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10 例。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常规康复管理:给患者进行简单的健康宣教,对其日常生活进行适当的指导,让其在家中疗养、自行管理[3-4]。

观察组:综合康复管理:(1)社区综合宣教:将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作为综合宣教的基础,宣教内容包括预防和治疗、保健与康复、健康教育等,确保宣教科学合理、综合连续。 组织社区中的患者参加专业知识讲座,指导患者建立良好的生活方式,嘱咐患者及时戒掉不良的生活习惯,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调动患者的积极性,引导患者学习自我保健和家庭保健、社区保健的重要内容,使社区管理工作顺利展开。 每季度进行1 次健康知识宣教,将新的防治和康复理念告诉患者,强化患者积极参与康复管理的意识,并定期对患者的日常饮食进行调节,让患者逐渐养成良好的生活习惯,注意对患者的临床用药进行专业指导,保证患者安全用药。 (2)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网建立: 建立和完善社区居民慢性病防治管理网,给每位患者建立档案,并将其各方面信息录入系统中。 请高血压和糖尿病等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进行合理的体检管理, 对其实施全面的康复和身心管理,注意纠正患者的不良行为。 制定家庭健康管理责任制,使全科医生给患者进行全程服务,保证每项工作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依患者为中心进行科学的规划。 (3)社区持续随访:将每位患者的档案资料录进电脑中,每年给患者进行1 次免费体检,注意每个月入户随访1 次,了解患者的门诊就诊情况,并对患者进行电话随访,去患者家中对其进行面对面的指导。 分析患者的临床症状和日常饮食、生活及用药等,叮嘱患者注意按医嘱用药,保证每项医嘱充分落实,嘱咐家属对患者的医嘱落实情况进行监督。 对患者的病情控制情况进行评价, 及时为其调整防治康复管理方案,加强患者的病情转归和康复效果。

1.3 观察指标

(1)经社区防治康复管理6 个月后,检测糖尿病患者体内的空腹血糖和餐后2 h 血糖, 高血压患者体内的舒张压及收缩压,高血脂患者体内的血清总胆固醇、甘油三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第一秒用力呼气量及最大呼气流量。

(2)调查患者的社区防治康复管理满意度,用莱芜区自制的量表调查,内容包括管理针对性、管理细节和管理综合度与管理专业性、管理连续性,分值100分,得分≥80 分表示满意,得分≤79 分表示不满意。

表1 两组患者机体指标水平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机体指标水平比较(±s)

组别糖尿病(mmol/L)空腹血糖 餐后2 h 血糖高血压(mmHg)舒张压 收缩压高血脂(mmol/L)血清总胆固醇 甘油三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第一秒用力呼气量(L)最大呼气流量(L/min)观察组(n=50)对照组(n=50)t 值P 值5.6±1.2 7.9±1.0 10.411 6 0.001 5 7.4±0.9 10.2±1.4 11.896 1 0.000 1 75.8±3.2 83.5±3.4 11.661 3 0.000 3 118.6±6.5 132.9±6.7 10.832 1 0.001 2 5.0±0.4 8.4±1.2 19.006 6 0.000 0 0.6±0.1 1.8±0.5 16.641 0 0.000 0 2.2±0.4 1.6±0.7 5.262 3 0.026 7 239.5±17.2 211.9±18.4 7.748 4 0.030 8

1.4 统计方法

用SPSS 24.0 统计学软件, 计数资料用百分率表示,χ2检验;计量资料用(±s)表示,t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机体指标水平比较

观察组糖尿病和高血压、高血脂、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机体指标水平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2.2 两组患者社区防治康复管理满意度

观察组满意47 例, 不满意3 例, 对照组满意35例,不满意15 例,观察组的社区防治康复管理满意度94.0%高于对照组70.0%, 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χ2=9.756 1,P=0.001 8,<0.05)。

3 讨论

慢性非传染性疾病为病情确诊超过3 个月的非传染性疾病,此种疾病的发生和职业、环境等因素相关,或者生活和行为方式的暴露造成,常见的疾病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心脏血管疾病等,病情会对患者的身心健康造成较大的影响, 临床治疗效果欠佳、预后差[5-6]。

该次展开的社区综合康复管理防治效果显著,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水平稳定,高血压患者的血压水平在参考范围内,高血脂患者的血脂水平较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肺功能稳定,经调查患者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高。 实施的综合康复管理内容是以患者作为中心,根据患者的基础病情、身体状况和心理状态等,为其制订科学合理的干预计划;注重对患者生命体征的持续监测,及时检查和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并对干预内容进行合理的调节;服务过程中社区中的护理人员与患者的沟通机会增加,使患者与其家属了解更多的疾病专业知识,学习新型的防治方法,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 更好地加强患者的积极性和配合度,保证每项干预工作顺利展开;强调对患者日常生活和用药的知道, 帮助患者养成良好的生活和饮食习惯,使其不良习惯得到有效纠正,并保证患者长期遵医嘱用药,有效防止患者的病情持续恶化,更充分的改善患者的病情预后[7-8]。

综上所述,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社区防治康复管理作用明显,综合康复管理对患者的病情和身心状况均有着积极的抑制、改善效果,使患者的病情得到显著控制,促使其更积极的配合康复指导,保证其病情持续稳定,提高患者对社区服务的满意度。

猜你喜欢
高血脂传染性阻塞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猪传染性胃肠炎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治疗
高血脂,不都是吃出来的
体检者脂肪肝与高血脂及高血压的相关性分析
高血脂的人到底该咋吃?
猪传染性胃肠炎的防治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干预及护理
中医保健食疗方 预防高血压高血脂
中西医结合治疗输卵管阻塞性不孕症50例
中西结合治疗慢性阻塞性肺气肿5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