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对产妇产后抑郁及子宫康复的影响

2020-07-06 05:41刘秀稳
反射疗法与康复医学 2020年7期
关键词:组间产后产妇

刘秀稳

(菏泽市郓城县随官屯镇卫生院,山东菏泽 274700)

产妇在完成分娩过程中极易产生抑郁症,主要表现为过度忧虑、情绪持续性低落、焦虑不安、心理状态消极等,部分产妇伴有自杀及自残行为[1]。 产后抑郁的发生可对产妇精神状态、生理健康、心理健康产生较大影响,为此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2]。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属全新的护理干预模式,其主要关注内容为产妇的生理及心理状态,通过全面的护理干预措施能够促进产妇子宫康复,改善其抑郁情绪,减轻分娩后的不适感,具有极高的临床应用推广价值[3]。 该次研究通过对该院2018 年12 月—2019 年12 月1 年时间内收治共计96 例产妇资料的研究分析, 重点探讨产后综合康复护理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样本数量共计96 例, 分组方式为随机数字表法,平均划分为2 组,组别命名为研究组和对照组,两组患者数量均等 (n=48), 研究组产妇年龄范围为22~34 岁,年龄均值(28.69±2.63)岁,孕周时间最低为38 周,最高为41 周,均值计算结果为(40.12±1.09)周,对照组产妇年龄范围为23~33 岁,年龄均值为(28.64±2.85)岁,孕周时间最低为39 周,最高为42 周,均值计算结果为(40.17±1.02)周,基线资料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对照组产妇护理模式为常规基础护理,护理人员遵医嘱开展各项护理措施, 协助产妇完成产前检查,配合实施产后基础护理干预。 对产妇实施健康宣教,告知其保持个人卫生,定期清洗会阴部,日常饮食避免摄入生冷辛辣食物, 增加蛋白质及维生素摄入量,提高身体素质。

研究组产妇护理方案为产后综合康复护理,主要措施包括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 全身按摩康复护理、子宫康复护理等。

健康宣教与心理护理:护理人员积极主动与产妇沟通交流,每次交流沟通时间控制在30 min,使产妇对护理人员产生信任感,改善护患关系。 为产妇发放健康资料,指导其正确挤奶,并保证产后合理饮食,适量运动。 指导产妇掌握新生儿护理的正确方法及母乳喂养技巧,提高产妇对母婴健康的认知水平,预防不良事件发生。 护理干预期间,护理人员需耐性倾听产妇诉求,引导产妇宣泄情感,评估产妇的心理状态,并给予其必要的心理疏导。 告知产妇良好的情绪及心理状态对产后康复的作用,使产妇能够掌握自我调控情绪的方法。 分娩后产妇角色发生变化,部分产妇无法及时适应, 为此护理人员需给予必要的心理护理干预,为产妇讲解产妇恢复成功案例,告知产妇现阶段生活的重点是促进自身身体恢复,科学完成新生儿照护,鼓励产妇增加与新生儿接触时间,母婴加强互动交流,以此来实现母婴间感情的改善。 与产妇家属沟通交流,告知其增加陪伴产妇时间,为产妇提供充足的家庭支持。

全身按摩康复护理: 对产妇乳房进行热敷及按摩,利用温度为40℃左右的毛巾热敷产妇乳房2 min,完成操作后于乳房周边涂抹适量凡士林,配合实施乳房按摩。 双侧乳房均需按摩5 min, 每日按摩2 次即可。 护理人员按摩期间需拇指与食指分开,环抱乳房基底部,实施不同方向的按摩,操作中需控制力度,避免产妇产生疼痛感。 对乳房穴位实施按摩,选取乳中、乳根、膻中、中腑等穴位实施按摩,单手将乳房托住,另一手对乳晕周边旋转按摩,重点按摩腺泡及乳房小叶等部位。 对产妇实施盆底康复训练,取产妇平卧位,双下肢分开并屈曲, 引导产妇主动收缩尿道及肛门,持续训练时间为10 s, 如产妇盆底肌产妇上提感,可适度放松,30 次动作为1 组,每日训练5 次即可。

子宫康复护理:对子宫实施按摩,操作前引导产妇排空膀胱, 身体在完全放松状态下保持平卧体位。子宫按摩区域涂抹适量凡士林, 选取穴位包括三阴交、关元等,按摩过程中将手掌放置于宫底区域,利用小鱼际掌侧实施顺时针环形按摩,持续按摩时间约为5 min,按摩期间需保证力度均匀,避免产妇产生疼痛感。

1.3 评价标准

利用抑郁(SDS)评分量表评估组间护理干预前后抑郁评分,得分越高表面抑郁越严重。

评估组间子宫康复指标,主要包括子宫入骨盆时间、恶露时间、产后出血量等。

利用该院护理满意度表格评估组间护理满意度,以护理操作技术及护理服务态度为评价标准,指标为满意,较满意,不满意,如评估得分为85 分以上为满意,60~84 分为较满意,低于60 分为不满意,评估结果为满意及较满意视为护理满意。

1.4 统计方法

采用SPSS 23.0 统计学软件计算各类数据,该次研究中计数资料为护理满意度[n(%)], 计量资料为SDAS 评分及子宫康复指标(±s),检验方法分别为χ2和t,为确保数据分析计算结果准确,如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评估组间护理干预前后SDS 评分

评估组间抑郁评分,护理干预前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干预后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1。

表1 评估组间护理干预前后SDS 评分[(±s),分]

表1 评估组间护理干预前后SDS 评分[(±s),分]

组别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n=48)对照组(n=48)t 值P 值8.25±1.13 8.59±1.24 1.404 0.163 2.26±0.33 5.64±0.59 34.640 0.000

2.2 评估组间子宫康复指标

评估组间护理干预后子宫入骨盆时间、 恶露时间、产后出血量等子宫康复指标,研究组均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2。

表2 评估组间子宫康复指标(±s)

表2 评估组间子宫康复指标(±s)

组别子宫入骨盆时间(d)恶露时间(d) 产后出血(mL)研究组(n=48)对照组(n=48)t 值P 值7.25±1.13 10.59±1.24 13.793 0.000 2.26±1.03 4.64±1.59 8.703 0.000 197.52±84.57 402.83±103.26 10.657 0.000

2.3 评估组间护理满意度

评估组间护理满意度,研究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见表3。

表3 评估组间护理满意度

3 讨论

分娩及妊娠是产妇正常的生理过程,大部分产妇完成分娩后可产生生理及心理状态一系列变化,产后抑郁是其中发生率较高的心理障碍问题。 产后抑郁是产妇分娩结束后的抑郁障碍,临床表现为持续性心境低落、焦虑不安、过度疑虑等,部分抑郁症状严重的产妇伴有自杀及自残倾向[4]。 产后抑郁对产妇自身健康及新生儿发育均可造成不良影响,为此需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

该次研究数据显示,研究组产妇经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后SDS 评分、子宫入骨盆时间、恶露时间、产后出血量等子宫康复指标均优于对照组,护理满意度高于对照组,提示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可改善产妇抑郁状态,有助于子宫康复,也可提高护理满意度。 常规基础护理以遵医嘱护理为主,缺少对产妇个体资料的研究分析,护理操作相对固定,不利于产妇抑郁状态的改善及子宫康复[5]。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属全新护理模式,各项护理措施以产妇抑郁的预防及促进子宫康复为基础[6]。 产后抑郁是产妇心理问题,为此护理人员重点开展心理护理干预, 积极主动与产妇沟通交流,耐心细致的解答产妇提出的各类问题,并利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开展健康宣教,使产妇掌握自我护理及新生儿护理的相关知识,并能够认识到不良情绪对产后恢复及母婴健康的不利影响, 进而积极调控抑郁情绪,以积极的心态面对产后恢复[7]。 为促进产妇子宫恢复,护理人员重点开展子宫及全身各部位按摩,通过穴位按摩及热敷等方式可促进产妇血液循环状态改善,配合饮食及运动指导干预措施,能够满足产妇日常营养需求,使其身体素质逐步改善[8]。

由此可知, 产后综合康复护理可改善产后抑郁,促进子宫康复,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组间产后产妇
达格列净对预混胰岛素治疗血糖控制不达标的2型糖尿病患者的疗效和安全性研究
分娩活跃期产妇应用分娩球助产的效果及对产妇满意度的影响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探讨子宫压迫缝合术在产后出血治疗中的作用
产后出血并发症的输血治疗及预后
产前宜凉,产后宜温
数据组间平均数、方差关系的探究
孕期运动对产妇分娩有好处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更 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