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方本科院校学报运营现状考察与政策建议
——以蚌埠学院学报杂志社企业经营为例

2020-07-21 13:56朱家席
淮南师范学院学报 2020年3期
关键词:蚌埠版面费办刊

朱家席

(蚌埠学院 学报编辑部,安徽 蚌埠 233030)

中国高校办学报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 世纪初叶,1905 年直隶高等农业学堂创办《北直农话报》半月刊为滥觞, 各高校纷纷创办属于自己的学报及刊物。新中国成立以后,尤其是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高校的跨越式发展也促进了高校学 报的 繁 荣[1][2](P128-140),本科院校一校一刊几乎成为标配。高校学报作为中国学术期刊的重要一员, 是高校科研的重要阵地,肩负着非同寻常的历史使命,它是青年科技人才孵化的原生基地和培育未来科学家的摇篮,也是高校科研成果向社会转化的重要平台。科技推动生产力快速发展,科技竞争力关乎国家安危、前途命运。高校科研并非只是纸上谈兵,作为科学研究成果交流展示的载体,高校学报任重道远,当仁不让。以发生在2019 年末的新冠肺炎为例,危难之间,歌星影星一时间消失无踪,科学家的一举一动成为老百姓的定心丸:“宅在家里一动不动,钟南山说动了再动”,科学技术的中流砥柱作用凸显出来。即使是一些地方院校,在科研创新上也冲锋在前,不甘落后。华东师范大学的生物学院就率先研制出新冠肺炎病毒试剂检验盒,为抗疫而拼搏,展示出高校科研对社会发展的推动作用。 地方高校的办学、科研能力虽然比起名校有所不足,但在培育地方社会应用型人才、 对接当地经济建设等方面也发挥着巨大作用,以学报为依托和窗口,校企、校府(政府)之间的合作得以加强,科研成果快速转化为社会生产力。

然而,遍地开花的高校学报办刊中也带来许多问题,如同质化严重、学术性偏低等,亟待兴利除弊。当前,学报的市场竞争力较弱,仓促地将其一并纳入市场化的范畴,未必是很好的决策,尤其对地方本科院校学报而言[3]。 《蚌埠学院学报》是全国首批也是目前唯一一家以企业建制批准创刊的地方本科院校学报,自2012 年正式出刊至今,在办刊方面尝试着走出自己的道路。本文将以蚌埠学院学报杂志社为样本,以部分安徽省地方本科院校学报为例,试对新时期高校学报市场化运营及其可行性进行分析。

一、《蚌埠学院学报》的创刊及企业化经营概况

蚌埠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普通地方本科高校,办学定位是:以工为主、兼顾多学科发展的地方性、应用型,为地方培养应用型人才。与之相对应,《蚌埠学院学报》的办刊定位、栏目设置也与学校定位高度契合,几乎囊括了学校所有的学科专业,具备了典型的“全、散、小、弱”的学报特征。2011 年,正值高校学报市场化改制呼声最高的一年,教育部、当时的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分别以问卷调查的方式, 在全国高校学报中征求意见。 在此背景下,蚌埠学院申请刊号得到总署的批复是,先筹建“蚌埠学院学报杂志社”这样一个企业,然后再批刊号。因而,《蚌埠学院学报》无意中成为中国高校学报市场化经营的试点,扮演着“急先锋”的角色。

“蚌埠学院学报杂志社”由学校全额出资,企业建制,性质为全民所有制,独立法人资格。 目前,杂志社只有一种刊物也就是 《蚌埠学院学报》(双月刊)。杂志社按照企业财务管理规定,聘请了一位代账会计。

在管理方面,杂志社如同社会上普通的小微企业一样,纳入地方工商、税务等部门的管理,日常工作包括上缴利税、财务报表等,甚至涉及所在街道、居委会的综合治安管理(防火、防盗宣传等)。

目前,杂志社编校人员有3 人(其中一人为编务,同时兼任杂志社出纳、内勤等工作),为学校在编员工兼职,同学校其他教职工一样,为事业单位编制,工资与绩效都从学校财务支出,并规定禁止从杂志社取酬;外聘代账会计1 人(不坐班,工资由杂志社支付,合同约定年薪9600 元)。 杂志社经营收入主要是收取部分作者的版面费,这与其他高校期刊类似。

从经济效益上看,因发行量小,杂志社广告费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若计入运营成本和人员工资,杂志社同其他地方高校学报一样,几乎是在“赔钱做生意”,投入与产出不能平衡。

那些目前没有进行转企改制的地方院校学报经营情况怎么样呢?笔者以安徽省为研究范围,选取其中的一些样本数据进行考察, 得出如下一些结论。

二、安徽省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的经营现状

(一) 经营范围和收入制约了学报市场经营渠道

与社会办刊不同,高校学报的定位首先是学术期刊,刊载内容不具备娱乐性、大众化等特征,因此受众范围小, 这与《证券市场周刊》《中国企业家》《知音》《读者》 等当前订阅还算火爆的期刊有着本质区别。尤其是在当今纸质传媒越来越不景气的情况下,地方本科院校学报依靠发行量获取收入不太现实。 表1 为2011 年总署提出期刊转企改制以来我国期刊数量变化的统计情况。

表1 2011~2018 年中国期刊统计情况

从表1 可以看出,近年来虽然期刊种数在缓慢增加,但纸本印刷数量却在持续减少,这与日趋流行的互联网阅读、移动客户端阅读密不可分,也预示着学报通过订阅获得利润的途径越来越狭窄[4]。

尽管很多学报都采取各种措施拓展发行渠道,如邮局代发、自办发行、以广告费抵扣刊物费用等,但收效甚微。 以邮局订阅加自办发行为例,安徽省高校学报大概情况为:《蚌埠学院学报》每年总订阅量为200 余份、《安徽理工大学学报》为500 份,《蚌埠医学院学报》 为500 份,《滁州学院学报》 为50份;有的学报甚至是零订阅,或者没有办理邮局发行,如《巢湖学院学报》《宿州学院学报》《安徽农业大学学报》等。学报的纸本多用于上报管理机构、提供论文作者、高校学报同行之间的交流,这些都是不产生经济效益的。 以每本10~15 元计,年发行收入在几百至几千元不等,有的则为0。

很多高校学报也曾尝试过广告代理,但由于发行面窄、受众少,很少有商家愿意参与(医学类高校学报情况略好一些)。有些高校学报如《宿州学院学报》《蚌埠学院学报》曾经尝试过与联通公司等开展过广告合作。这些移动通讯公司考虑到每年新生开学时的业务渗透,且学报读者中有一部分为在校大学生,勉强同意在学报的封二、封三,或者是以插页形式做了一些广告。 但维持时间很短,有的做一年即止,广告费用也是寥寥无几。

版面费是高校学报目前唯一的稳定收入,但能否收取版面费是一个有争议的话题。国家目前在此方面既无明确法规禁止收取版面费,但也没规定可以收。然而,随着近年来学术政策的变化,高校对学报的学术质量愈加重视,很多学报主动放弃了版面费的收取,或者做出规定只对少部分作者收取。 仍以安徽省为例,省内约30 余所公办地方本科院校,其中免收(或部分免收)版面费的学报近三分之一。有的学报规定,具有副高级职称以上或者博士学位的作者免收版面费,同时发放一定数额的稿酬(约稿的稿酬较高,一般在500 到5000 元不等)。

高校作为事业单位,开具增值税发票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而绝大部分作者的版面费支出来源于教科研项目以及研究生、 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经费,需要发票才能报销,这两者形成了冲突。 有些学校的财务处因发票数量受限,不愿为学报开具,这既违反了财务规定, 且作者的需求也不能得到满足。所以,有些学报为了省事,一律不收取版面费。再加上近年来事业单位经费支出管理严格,学报即使收了版面费也不能随意使用;上缴学校后,财务处还要另立一个收费项目交到上一级财政部门,然后再统筹分配使用。 这又带来了很多麻烦,也是部分学报不愿意收取版面费的重要原因之一。

按照规定,《蚌埠学院学报》 因其企业性质,必须有固定的经营性收入,所以,目前对所有作者都收取版面费,标准为800~1 000 元/篇(其中包括支付外审专家的审稿费100~200 元)。 与上述那些免收或减收版面费的学报形成对比,如此整齐划一地收取版面费, 势必会影响部分作者投稿的积极性,权衡之下,作者更加倾向于前者。 尤其是具有高级职称的作者,有人甚至认为付版面费在学报上发表文章有失颜面,从而放弃发表。这样一来,与同类期刊相比,在优质稿件的竞争上蚌埠学院学报呈现出一定的劣势,进而影响了学报的学术质量。

随着新闻出版体制改革的深入,教育部、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关于高等学校出版体制改革工作实施方案》( 教社科[2007]5 号) 要求高校学报必须深入贯彻“增加投入、转换机制、增强活力、改善服务”的方针, 它规定目前高校学报可以保留事业体制,但也明确了转变学报运行机制的必要性及增强学报学术活力的迫切性。 综上所述,在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的订阅收入、版面费收入、广告收入都不尽理想的情况下,企业化经营之路何在? 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如何生存? 这是我们必须直面的一个问题。

(二)学报的企业化经营主体建构困难

目前,国内地方本科院校学报多是以编辑部建制进行的, 尽管有些高校成立了学术出版中心等机构,有两刊或多刊,但学报“发行”不景气,又缺乏其他的经营之道,出版中心的工作重心仍然落到刊物的日常编辑出版上来,而不是开拓市场,致力于经营。

合肥工业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高校, 实力雄厚,为安徽省仅有的3 所211 高校之一,并不属于真正意义上的地方院校。 但因其学报具有一定的典型性,特以之为例来说明问题。 合肥工业大学同时成立了学报杂志社和出版社,其中,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是以企业性质运营的,借助于校内以及省内教材、论著出版,运营情况良好,效益不错。 但杂志社仍为学校的事业单位, 主要刊物有《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科版)》《合肥工业大学学报(自科版)》《大学数学》等,其中《大学数学》是由教育部数学与统计学教学指导委员会、 高等教育出版社和合肥工业大学出版社合办的一本数学类专业期刊。 这三种期刊目前都没有进入真正的核心,因此,杂志社的日常工作等同于编辑部,主要收入也是收取部分版面费。杂志社人员工资由学校支付, 等同于行政管理人员或教辅人员,办刊的经费主要来源于财政拨款。

然而,合肥工业大学学报杂志社这种情况在安徽省内已经是属于条件极好的个案,其他如滁州学院、宿州学院、淮南师范学院等则相差更远,多为一校一刊。 有的编辑部为学校的处级建制部门,有的则是挂靠在科研处、 图书馆等部门之下的一个科室。 编辑部普遍存在人手不足的现象,远远不能满足新闻出版总署规定的双月刊必须具备3~5 个责任编辑,且编校人员分离的要求。安徽省部分本科院校学报编辑部(期刊社)编校人员组成情况见表2。

表2 中兼职人员多为学报从系部教师中临时请来帮忙校对的,非编聘用制很少。 安徽大学等11所高校学报含自科版、 社科版等至少两个刊号;安徽医科大学因出版、管理的杂志达15 种之多,成立了出版中心,尽管人数比编辑部多一些,但因刊物增多而缺编现象更加严重。

简单计算一下,以本科学历起点为例,月薪按照4000 元计,加上“五险一金”、年节福利等,学报每聘用一个编外人员,每年差不多要6 万元的费用支出。 这笔费用如果学校不能予以解决,学报编辑部(期刊社)是无法承受的。学报在经济收入上比较局限,自身难以支付聘用人员的费用,缺少市场化运营人员。可以推测,一旦真正进入市场,很难胜任企业化运营的需求。

即使是现在已经企业化运营的蚌埠学院学报杂志社,情况也并不见好。 蚌埠学院学报目前在编的专职编辑2 人、编务1 人,除了日常的编辑校对,还担负着作为企业的杂志社有关财务、管理等工作,专业管理人才缺乏,人手严重不足,这对学报的日常工作乃至于学术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 可想而知,一旦现有的3 人(事业编制)按照政策从杂志社撤出,在杂志社无力负担外聘人员薪资的情况下,建设稳定的编辑队伍将成为空话,学报的学术质量发展难以为继。

表2 安徽省本科院校学报人员组成情况

综言之,由杂志社、编辑部担负起聘请编外人员从事学报编辑、出版、发行工作,最大的难题在于人员费用问题无法解决。地方本科院校学报的经营情况限制了其聘用人员参与工作的可能性,学校的人员编制又普遍吃紧, 很难能够满足编辑部引进人才的需求。截至目前,高校学报的从业人员以本校人员为主的内向型定位没有得到有效改变,转企改制、 构建企业经营的主体仍存在非常大的难度。在地方院校学报普遍存在类似短板的情况下,仓促进行高校学报市场化, 势必会导致大部分现有办刊人员退出,编辑队伍整体实力下降。学报本是一方学术净土,过多强调经济效益,掺入太多的经济成分,最终必然会影响到学报的学术质量、办刊质量。

三、破冰之旅——高校期刊改革的先行者

在高校期刊改革实践中确实也有一些先行者,迈出了可喜的一步。 如,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于2013年凭借学校成立文化传媒集团、整合校园文化产业资源的契机,对学校的部分期刊进行了优化资源整合转企改制[5]。 概括起来,至少可以总结出以下三点:

第一,北京航空航天大学为国家工信部直属院校,是国家“985 工程”“211 工程”重点建设高校,教学科研实力雄厚,非一般地方本科院校能比。 校办期刊种类多达十几种,《北京航空航天大学学报》挂在学校科研院管理的北航学报编辑部名下工作,转制后,学报编辑部的很多编辑成为“学术编辑”留在原单位,仍由科研院支付人员工资。

第二,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是在合并了3 个独立的处级单位、成立了北航文化传媒集团之后,根据“从实际出发,尊重现实、尊重当前承办部门意愿,搁置难题,优化资源,先易后难”的原则,逐步吸纳学报等刊物并入集团,且未作硬性规定一刀切。 在合并过程中也遇到了相当大的阻力,如事业编制人员对转企抵触等。 最终的解决办法仍然是通行的“老人老办法”——“学术编辑留原单位”,部分转岗的“原北航在编人员保留北航各项教工待遇,工资按集团规定的薪资体系,但保留档案工资,退休后享受同等待遇”[5], 而且这还只是其中少部分人员作为“文案编辑”真正转企业编制后的情况。

第三,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所属的非学报类期刊《航空学报》《航空模型》等,都是国际上极具影响的核心期刊,在市场中具有很强的竞争力,即使转企也不受影响,甚至人员待遇比之前更好。 少部分转企人员实质上是分流到传媒集团的下属部门,如出版社。依托于集团的竞争力,这些人员在工作、待遇上并未受到太大的影响。

综上所述,北京航空航天大学的期刊转企改制不具有普遍的可模仿性,对地方本科院校学报所要进行的市场化借鉴意义不大。

四、结论与建议

对当前国家期刊改革的政策进行解读,可以认为基本包括三个方面:首先是有条件的期刊可先行转企改制,不具备条件的暂停改制;其次是行业内的指导类期刊可以改为内部资料;最后是具有三个刊号以上的建议整合建立杂志社。 从而得知,目前期刊主管部门对高校学报的转企工作并未作强行要求,而具有三个刊号以上的建立杂志社也显得比较笼统,缺乏具体的指导性。因此,高校学报转企改制的工作仍有待于探索。

结合前面提及的地方高校学报经营性收入问题、人员身份转变问题、工资薪酬给付问题等来看,现有的转企改制政策并不能有效予以解决。在这种情况下仓促上马,对所有高校学报一刀切、全部转企改制,势必会带来更多的问题,影响现有学报从业人员的整体利益和高校正常的教学科研秩序。高校学报与高校教学科研密切相关,还担负着培育一线科技人才的作用,对于年轻学子、青年教师的科研素养有着基础性的锻炼作用。作为学术期刊中的一个特殊成员,笼统地将其推向市场片面追求经济利益,其学术性、社会性将会大打折扣。

因此,建议暂不考虑学报改制工作,以待时机。

然而,从内向型办刊到开放型办刊,从内容优化到结构调整,打破现有局面以实现地方本科院校学报朝着特色化、专业化、集约化、多元化的办刊方向发展,这是期刊改革包括高校学报在内的必由之路,是不可遏抑的潮流。 单纯选择逃避、否定,都不是解决问题的办法;只有迎难而上,未雨绸缪,积极思考应对措施,地方本科院校学报才有可能在未来的改革中赢得先机。 为此,提出几点建议:

第一,对于地方本科学报准确定位。 高校学报毕竟是学术期刊,首先应强调其学术性、社会效益,然后才是经济效益。 在属性上,应明确学报与高校的关系,二者不可剥离。 在意识形态、学术质量上,高校对其保留管理权,不能任由其发展成为单纯牟利的工具。学报只是在经营模式上有了高度的自主权,本质属性上则仍是高校的学术机构。

第二, 通过广泛调研后制订完善期刊改革政策。 学报有其自身的发展规律,先期可由学校出资监督办刊,而不是一下子推向市场不闻不问。比如,学报办刊基本经费仍由学校全额负担或负担其中的一部分,其他人员工资、培训经费等则由企业经营利润的盈余中支出。 对于现有在职人员身份界定,应采取通行的“老人老办法”[6],保留其原有的事业单位编制及待遇,以稳定人心;新招聘人员则采取企业聘用制, 在合同中规定不再赋予事业编制。 兼顾学报社会效益,建议参照时政类期刊的优惠政策,适当考虑对地方本科院校学报产生社会效益的定位进行政策奖励,资金由财政划拨学校或直接由省级主管部门考核后拨付。

第三,分批逐步实施学报改制。 根据目前的政策要求,有条件的期刊可先行转企改制,不具备条件的可仍保留原有办刊模式。可在条件比较成熟的学报中,选取几家以五年为期作为试点,在具体的办刊实践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期刊主管部门应切实了解各类刊物的运行情况, 分类制订指导意见,有序引导高校学报进入市场运营。

第四,政府牵头建立企业化运营的期刊联盟引导学报加入。 针对地方本科院校学报小、散、全、弱的特点,在改制的过程中,先从政府层面指导建立类似杂志社联盟性质的企业, 吸纳相关学报加入。因为学报编辑部隶属于不同的学校,松散的联盟势必产生许多管理上的问题而无法解决。建议会同教育厅等高校主管部门一起商讨制订政策, 以文件、政策的形式加以保障, 最终通过行政力量加以整合,解决主要矛盾。 把杂志社运营定位为纯粹的企业行为,学校或主管部门不要随意插手,应给予足够的经营自由权。

猜你喜欢
蚌埠版面费办刊
郑重声明
郑重声明
《猪业科学》版面费收取通知
《粮油食品科技》办刊理念视觉表达
关于疫情期间免收版面费的启事
小院系列之二
近现代蚌埠民族传统体育的流变研究
地域性文化刊物编辑办刊思想与具备的能力
以工匠精神打造专业媒体——《浙商》杂志办刊14年垂直领域耕耘的启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