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瘀康胶囊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

2020-07-24 02:49李向鹏
药品评价 2020年7期
关键词:血肿水肿神经功能

李向鹏

卢氏县中医院脑病科,河南 三门峡 472200

脑出血是常见脑卒中类型之一,其年发病率约占脑卒中的10%~15%,是我国乃至世界范围内导致残疾甚至死亡的主要疾病之一[1]。大量研究表明,高血压是脑出血最主要的原因及最重要的危险因素[2]。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程度的加快,高血压性脑卒中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威胁着中老年人的生命健康。目前对脑出血患者采取的临床疗法,虽然能快速降低颅内压,减轻颅内水肿程度,对挽救生命和逆转神经功能缺损有较好的作用,但术后患者康复仍有许多不确定因素[3]。脑出血属中医“中风”范畴,主要由风、火、痰、气、血、虚六种致病因素引起,常以镇肝息风、化痰通腑、益气活血等治疗手法为主。有研究显示[4],中西结合治疗治疗脑卒中能有效的改善患者临床症状,促进患者恢复神经功能及日常生活能力。本次研究探讨消瘀康胶囊对脑出血急性期患者血肿周围水肿的影响,观察使用消瘀康胶囊治疗后患者颅内血肿、血肿周围水肿及术后康复情况,取得较好的疗效,具体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1.1 研究对象 选取2016年2月—2019年2月于我院住院治疗的162例急性脑出血患者作为分析对象。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将其分为研究组和对照组各81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临床资料比较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见表1。相关研究均告知患者及家属同意,并签署知情同意书,该研究已上报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核通过。

表1 两组一般资料临床比较(,n=81)

表1 两组一般资料临床比较(,n=81)

1.1.2 纳入标准 ①脑出血时间<24h,且意识清醒者;②具有明确高血压病史且为初次发病者;③符合全国第四届脑血管病会议中制定的有关高血压脑出血标准[5],且经CT检测证实;④颅内出血量<30mL;⑤年龄在45~75岁之间。

1.1.3 排除标准 ①严重肝肾功能不全者;②伴有精神疾病或不能遵从医嘱者;③对本次研究使用药物过敏或严重过敏体质者。

1.2 方法

1.2.1 治疗方法 对照组患者采用常规方法进行治疗:①卧床,抬高床头约15°,注意患者体温变化,予以心电监护,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②予以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维持水电解质平衡及控制血压等药物治疗,同时预防静脉血栓的形成;③注意观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并及时排除,同时预防患者出现应激性溃疡;④对患者进行早期康复训练,积极与患者进行沟通,改善患者语言功能,及时安抚患者负面情绪。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使用消瘀康胶囊(生产企业:青海益欣药业有限责任公司,规格:0.4g×12粒×2板/盒,国药准字:Z20026074),3粒/次,3次/d,连续服用2周。

1.2.2 指标检测方法 与治疗前及治疗后14d采用德国西门子双排螺旋CT仪进行CT平扫观察患者颅内血肿量及血肿周围水肿量。

1.3 评定标准

1.3.1 神经功能缺损评分(NIHSS评分)标准[6]该评分包括意识水平、面瘫程度、肢体运动等共15条细目,根据患者严重程度分别记为0~4分,最高42分,分数越高受损神经越严重。

1.3.2 临床疗效评定标准[7]以NIHSS评分降低程度为疗效判定标准。治愈:评分降低90%以上;显效:评分降低40%~90%;有效:评分降低15%~39%;无效:评分降低15%以下。总有效率=(治愈+显效+有效)/总例数×100%。

1.4 观察指标观察两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后7d颅内情况(颅内血肿量、血肿周围水肿量)及卒中恢复情况(NIHSS评分),并记录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8.0进行数据分析,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对于正态分布者,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采用秩和检验,用Uc表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颅内情况(颅内肿量、血肿周围水肿量)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4d颅内肿量、血肿周围水肿量较治疗前均降低,且研究组明显低于对照组(P均 <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颅内血肿量、血肿周围水肿量比较(,n=81)

表2 两组患者颅内血肿量、血肿周围水肿量比较(,n=81)

2.2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情况比较两组患者治疗后14d NIHSS评分较治疗前明显降低,且研究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情况比较(,n=81)

表3 两组患者NIHSS评分情况比较(,n=81)

2.3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临床疗效比较[例(%)]

3 讨论

高血压性脑出血是神经内科常见疾病,其致残率及致死率均较高,近年来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其发病率呈上升趋势[8]。高血压性脑出血发病后,患者脑组织处于缺血缺氧状态,颅内血肿,导致颅内压升高,最终造成患者神经功能恶化。临床治疗高血压性脑出血主要采用降低颅内压、营养神经等对症治疗。该病属于中医学“中风”范畴,位于中医四大疑难杂症之首[9]。中医认为,机体正气不足,不能抵抗外邪,或肝风内动,脉运失常,溢于脉外,或痰湿等瘀阻脉络而出现突然昏仆、不省人事等临床表现。临床常以活血化瘀。醒脑开窍为主要治疗方式。

消瘀康胶囊具有活血化瘀、消肿止痛的作用。其中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牛膝均具有活血化瘀的功效;泽泻、木通具有利水消肿之功;地黄既能养血补血又能清热凉血。本次研究结果显示,治疗14d后,研究组患者颅内血肿量及血肿周围水肿量均低于对照组,分析原因考虑与消瘀康胶囊的活血化瘀、利水消肿、清热止痛功能有关。这也与“治风先治血,血行风自灭”的治疗理论相呼应。热邪之毒下泄,气机通畅,气行则血行,能促进血肿的吸收,降低颅内血肿量及血肿周围水肿量。本次研究结果还显示,治疗后14d,研究组患者NIHSS评分明显优于对照组,猜测与当归、川芎、桃仁、红花等要去的活血化瘀之功有关。“血为气之母”,“气为血之帅”二者相互作用,祛瘀通络,促进颅内血肿的吸收。血肿的快速吸收后降低其对周围脑组织的压迫,进而加速神经功能恢复。此外,本次研究结果中治疗14d后,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一方面川芎、当归、桃仁、红花等活血祛瘀成分能促进经络通畅;另一方面泽泻、木通的利水消肿之功能促进热邪之毒下泄;再者地黄的养血补血、清热凉血之功能预防再出血及提高患者抵抗外邪能力。瘀散血行,脉络通畅,神经功能快速恢复,提高了临床疗效。因此,消瘀康胶囊能促进脑出血急性期患者周围水肿的吸收,改善颅内出血情况,恢复患者神经功能,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时还能提高患者临床疗效。

猜你喜欢
血肿水肿神经功能
不同部位的水肿,可能是不同疾病的征兆
综合康复护理干预对脑卒中患者抑郁及神经功能康复的疗效
老年精神分裂症患者采用利培酮结合银杏叶胶囊治疗对神经功能的改善效果
硬脑膜外和硬脑膜下血肿相关知识,你应了解吗?
集束化康复护理对脑梗死患者神经功能和日常生活能力的影响
逐瘀祛痰法中西医结合治疗对脑梗塞患者神经功能的影响
水肿是怎么回事,该怎样消除水肿呢?
护理多发性颅内血肿患者时需要注意哪些情况
做个瘦子 送走水肿肌
脑出血患者急性期血肿扩大的危险因素临床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