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酸氢化可的松联合透明质酸凝胶治疗小儿湿疹的效果观察

2020-07-24 02:50何仕劼
药品评价 2020年7期
关键词:氢化丁酸透明质

何仕劼

江西省妇幼保健院儿童保健科,江西 南昌 330006

小儿湿疹是一种临床常见皮肤疾病,以渗出、瘙痒、红肿等为主要临床表现,湿疹发作时瘙痒难耐,患儿极易挠抓引起皮肤溃烂等,将严重影响患儿身体健康[1]。应用糖皮质激素乳膏局部涂抹是临床治疗小儿湿疹的主要方式,可对局部炎症反应产生抑制作用,一定程度上减轻临床症状,但单纯使用该类药物治疗后局部皮损评分仍较高[2]。透明质酸凝胶是一种新型皮肤病外用涂抹药剂,可提高局部为水分子吸收能力,并形成保护膜,促进皮肤黏膜修复[3]。基于此,本研究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与透明质酸凝胶联合治疗小儿湿疹,旨在观察其临床应用效果。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回顾性分析2018年2月—2019年6月期间于我院接受治疗的85例小儿湿疹患儿临床资料,视其药物治疗方案的不同给予分组,分别为对照组(丁酸氢化可的松,42例)与观察组(丁酸氢化可的松+透明质酸凝胶,43例)。观察组中男25例,女18例;年龄2~6岁,平均年龄(4.12±0.63)岁;病程4~26d,平均病程(15.36±4.61)d;发病部位:全身17例,头颈部5例,躯干9例,四肢12例;疾病类型:红斑16例,丘疹11例,渗出9例,干燥7例。对照组中男23例,女19例;年龄2~7岁,平均年龄(4.18±0.67)岁;病程4~23d,平均病程(15.42±4.56)d;发病部位:全身16例,头颈部5例,躯干8例,四肢13例;疾病类型:红斑15例,丘疹12例,渗出8例,干燥7例。统计学比较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对比性。本研究已获得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入选标准

(1)纳入标准:①符合《湿疹诊疗指南》[4]中相关诊断标准;②病程超过3d者;③皮损程度属轻度及中度者;④临床资料完整者。

(2)排除标准:①合并其他类型皮肤病者;②合并自身免疫系统疾病者;③对试验药物过敏者;④入组前2周接受抗组胺药物或类固醇激素药物。

1.3 方法

1.3.1 对照组 取适量丁酸氢化可的松(湖北恒安芙林药业,国药准字H20083906,规格:20g)轻柔按摩、均匀涂抹于患处,2次/d。

1.3.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取适量透明质酸凝胶(江苏知原药业,苏械注准20152641175,规格:60g)均匀涂抹于患处,3次/d。

1.4 评价指标①分别与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通过湿疹面积及严重程度指数评分法(EASI)[5]对两组入选者皮损程度进行评估,包含头颈部、躯干、四肢等各维度,评分越高则提示皮损程度更严重;参照Dirk Kuypers方法[6]对两组入选者瘙痒程度进行评估,包含挠抓后瘙痒程度(1~4分)、瘙痒范围(1~3分)、发作频率(1~5分)、睡眠干扰(1~14分)4个维度,评分越高瘙痒程度越严重。②采集两组入选者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空腹静脉血3~4mL,离心(3 000r/min)取上层血清,通过全自动生化分析仪(AU5800)检测炎症因子水平,包括白细胞介素-2(interleukin 2,IL-2)、白细胞介素-18(interleukin 18,IL-18)、γ-干扰素(interferon gamma,IFN-γ)。

1.5 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24.0软件进行数据处理,全部数据均符合正态分布,计量资料用()表示,组间用独立样本t检验,组内用配对样本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皮损程度、瘙痒程度治疗2周后,两组入选者皮损程度及瘙痒程度评分均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炎症因子治疗2周后,两组入选者IL-2、IL-18、IFN-γ水平均低于治疗前,且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更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现阶段,小儿湿疹的发病因素上未能完全明确,可能与遗传、环境、炎性感染等因素存在一定联系。局部治疗是小儿湿疹的常用治疗方式,丁酸氢化可的松是一种临床常见糖皮质激素外用药,其以氢化可的松为母体,未对甾体母核进行改造,对结构中的极性基团进行掩盖,增加其亲脂性,提高药物透皮吸收能力,促使局部抗炎活性增强。但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易导致皮肤过度角化、发生免疫抑制等不良反应,且停药后复发率较高。

表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皮损程度、瘙痒程度比较(,分)

表1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皮损程度、瘙痒程度比较(,分)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aP<0.05

表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g/mL)

表2 两组治疗前及治疗2周后炎症因子水平比较(,ng/mL)

注:与同组治疗前比较,bP<0.05

朱东宁等[7]研究指出,透明质酸凝胶可修复皮肤屏障功能,促进皮肤锁水,防止刺激物及过敏原侵入,有助于改善湿疹症状。本研究采用丁酸氢化可的松与透明质酸凝胶联合治疗小儿湿疹,结果显示,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皮损程度及瘙痒程度评分均更低,提示联合治疗可有效改善患儿临床症状。透明质酸凝胶包含小分子透明质酸药物及大分子透明质酸药物,其中小分子透明质酸可渗透进入皮肤黏膜下方,对局部血液循环产生促进作用,提高组织代谢,加速角质细胞增生;而大分子透明质酸的交联作用,可形成皮肤黏膜的保护屏障,保留水分子的同时降低病毒、粉尘、紫外线等损害,促进局部皮肤黏膜修复,为损害的真皮细胞修复提供良好条件[8-9]。

炎症反应是小儿湿疹的主要病理改变,IL-2、IFN-γ、IL-18均为临床常见炎症因子,其中IL-18可加速炎症反应发展,对皮肤角质形成细胞产生刺激,加重炎症反应程度;此外,IL-18还可对T细胞产生作用,诱导巨噬细胞、粒细胞等炎症介质生成,加重炎症反应[10]。本研究通过对患儿炎症因子测定,结果显示,与治疗2周后,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IL-2、IL-18、IFN-γ水平更低,提示联合治疗方式可有效改善炎症因子表达,减轻炎症反应。分析其原因在于,透明质酸凝胶可形成局部生理性屏障,抑制局部炎症因子释放,减轻炎症反应。

综上所述,丁酸氢化可的松与透明质酸凝胶联合治疗小儿湿疹效果显著,利于降低患者皮损程度及及瘙痒程度,减轻炎症反应。

猜你喜欢
氢化丁酸透明质
透明质酸钠功能机制及其在食品中的应用进展
不饱和脂肪酸瘤胃微生物氢化与调控奶牛泌乳性能的研究进展
丁酸梭菌的生物学功能及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复合丁酸梭菌发酵饲料及其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前景
精制造粒氢化蓖麻油工艺技术研究开发与应用
透明质酸基纳米纤维促进创面愈合
丁酸梭菌的筛选、鉴定及生物学功能分析
复合丁酸梭菌制剂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双氧水工艺技术进展概述
透明质酸在化妆品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