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高中小说阅读教学衔接技巧探究

2020-07-26 14:25邱九新
考试周刊 2020年64期
关键词:初高中衔接小说

摘 要:初高中小说阅读教学衔接要注重教学方法和学法的衔接,教师加强对语文教材内容的熟识度,清晰认识中学生全面发展的特征,在初高中小说阅读教学衔接上有至关重要的基础性作用。还要熟识教学方法和学情,把握教法,初中总复习适当提高阅读能力,高一适当补充旧知,以夯实小说阅读基础,增强学生的学习后劲,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也要注重指导学生的学法,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和自学能力,以此促进初高中小说阅读教学衔接地有效性。

关键词:初高中;小说;阅读教学;衔接

做好初高中小说阅读教学有效衔接,对提升中学生语文学科核心素养,促进教育向人的本质回归具有重要意义。纵观“初中语文新课标”和“高中语文新课标(2017版)”,初高中对阅读教学的要求有相当地差异性。在阅读能力要求上,对高中阶段学生的培养目标比初中生高出更多,对语言文字内涵的思考从初中阶段的初步领悟提升到高中阶段的鉴赏运用高度。这必然引导教师在实施教学方法和指导学法上需深入思考研究,以促进初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衔接。

一、 把握教材,熟识学生,明确培养目标

语文教师对教材和学生发展的整体熟识度是初高中教学方法有效衔接的基础。

(一)整体把握语文教材

初中和高中阶段的语文教材看似两个独立的整体,但实际上有紧密的内在联系。清楚所任教的阶段教材在整个语文教学中的作用,有利于教师按照语文教材各个阶段的特点,灵活地应用教学内容于具体教学过程中。“新课标”在初中阅读教学方面要求是“……初步领悟作品的内涵,从中获得对自然、社会、人生的有益启示。”但是高中新课标的规定是“在阅读与鉴赏活动中,不断充实精神生活,完善自我人格,提升人生境界……”,明确要求“发展独立阅读的能力”和“注重个性化的阅读……获得独特的感受和体验”。以达到“发展想象能力、思辨能力和批判能力”的目标。这两个阶段的课标一对比,即可看出:初中要求浅显,而高中阶段的要求明显更高。教师据此在初高中不同阶段的小说阅读教学方法上也要实施其差异性,做到有效衔接。

(二)明确学生培养目标

培养目标的明确为学生发展奠基,教师教学的目的在于为学生终生发展奠定坚实基础,作为语文老师不能只看眼前教学成绩的高低,更要注重学生未来发展中语文素养的潜力,学生年龄在不断增长,思维品质和自我控制能力也随之发展,教师选择适合的方法,发挥学生学习主动性和创造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在思维品质上,初中生重在文化素养的积累,强化识记,属于概念化、规范性内容,体现为强调多读、抓积累、训练观察这些方面,至于理解这些概念化对象的操作方法,并不作具体要求。在高中阶段,重在考虑如何操作理解这些“概念”对象,体现的是具体方法、重在培养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着力于学生想象能力、创造能力、分析问题、解决问题和操作能力的培养。在自我监控能力上,初中生学习的自觉性和主动性还不能持久保持,处在自觉性和依赖性、主动性和被动性并存的年龄,教师要经常帮助学生排除干扰,明确学习目标,巩固他们的自觉性和主动性。高中生的学习目标较初中生更明确,大多数有自我约束能力,能自觉抵制各种因素干扰,主动反思与评价。教师可推行“自主互助学习型课堂”“问题探究式课堂”“开放式课堂”等充满生机和自我管理的课堂,实现让学生成为自己知识结构的设计师,把学习任务落到实处。

二、 激发兴趣,扎实基础,活用教学因素

语文教学方法受到多种教学因素的制约,发挥一些重要因素作用,能产生意想不到的效果。

(一)激发阅读兴趣

学习动力是影响语文学习的一大因素,主要体现为动机,学习动机源于学习兴趣的产生,学生有深厚的学习兴趣,自然为深入学习语文提供源源不断地动力。而现实告诉我们,随着年龄长大,学生语文学习兴趣呈逐步下降的趋势,到了九年级,学生对语文不感兴趣的几占半数。所以调动学习兴趣是语文学习因素的聚焦点,做好动力的衔接应是高中与初中小说阅读教学衔接的第一策略。

(二)夯实学习基础

初、高中两阶段要求的差异性较大,为防止学生从初中刚进入高中,有极大不适应性。在学生升入高一之前,利用九年级下学期在进行总复习阶段,按照课时进度的实际情况,在第一轮基础复习中,随复习的进度,温习巩固那些已遗忘的旧知识,在温故而知新中提升,并掌握新知识,以略高于初三的水平进行,如学习小说中人物形象分析时,从对人物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适当结合其情境,联系时代背景进行解读。

在高一起始阶段,课程进度不宜过快,需结合实际适当补充知识,如文学手法的积累,在初中被淡化,只强调学习比喻、比拟、借代、夸张等几种常见修辞手法和五种表达方式。对篇章结构上的开门见山、情景交融、首尾呼应、过渡自然……对于写法上的铺陈排叙、借古讽今、白描细写、虚实相生等学之较少,可以小专题的形式来補充,为后面学习奠定扎实基础。

(三)择优教学方法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语文教学不局限于某种单一方法,关键在于充分调动学生内在的对语文学习充满积极性的好方法,引领学生找到适合他们自己个人独特的语文学习法。

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心理水平还不够成熟,带有一定程度的幼稚性,需要教师加强在听、说、读、写能力上的训练,以此逐渐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例如:在安排精读和略读学习方法时,九年级上册《范进中举》一文,在分析主要人物形象上,教学适用精读法,让学生通过精读,找出范进中举前后不同表现的句子,比较思考并讨论,通过教师引导链接时代背景,学生就更容易获取对范进这一人物形象的深刻认知。在此基础上,在课后作业中安排学生想象范进中举后的为人处世生活,则进一步对这一人物形象进行了有效地巩固。高中生脑重量接近成人,心理水平较初中生更为成熟,其学习、思考、观察以及想象能力等均较初中生全面而稳定,人生观和价值观在逐渐形成,因此高中教学应重在学法指导上。同是文本中主要人物形象分析,《林黛玉进贾府》一文中,对林黛玉这一文学形象的分析,不能只停留在林黛玉这一个人物,还要借助周围人物群进行对比分析,需精读与泛读结合,教师指导学生根据不同目的和需要创设独特的学习方法,如:“知人论世”“以虚写实”“整本阅读”“交流分享”等,只做必要的方法介绍和具体指导供学生选择。

三、 培养习惯,指导学法,提升综合能力

好的习惯可让人受益终生,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老师适时有效指导,日渐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助力综合能力的提高。

(一)充分认识高中学情

当学生初入高中时,思维的惯性作用,还保留在初中水平,不了解高中阶段学习情况,教师可以做好学生的心理动员。展示初高中学习的异同点。让学生明白高中语文的特点,小说阅读的重要性,面对突然加大的知识量,加宽的知识面和加深、加难的知识程度,应着力于学习方法的转化培养,思维能力的提高,需要的是对文本深层次的鉴赏分析,做出自己的判断,以此形成对社会人生的有益思考。小说内容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涉及古今中外,知识包罗万象,要注重知识的积累。知识源于生活,得做好生活积累,通过深入观察自然风光、社会生活,体察世态人情,了解人们情感世界的奥妙之处。要了解社会,结合写作背景,知人论世,勤思善思,会分析事物,从而能准确深刻地认识事物,形成自己的思想积累。

(二)加强学习习惯培养

不少同学升入高中后成绩在下降,心里茫然不知所措。主要是学习习惯不适应造成的,需要积极进行心态调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实现初、高中不同阶段的顺利过渡。可以发挥高中生有较强上进心的特点,重在引导学生培养自学能力,继而形成好习惯。如课前主动预习,在阅读中寻找文本重点,敢于质疑并积极思考。明确所学课文的教学目标,按照老师提示的文章要点思考,深入分析文本意义,明白作者的写作意图,条析写作技巧、行文构思,把准文本主题思想。强化有思考深度的练习作业,以培养自学及思维能力,坚持独立思考后的交流探讨,采取规律整理方式,提高自身的学习力。还要学会多浏览与所学课文相关的文章,拓宽阅读量,在学习《林黛玉进贾府》时,主动学习《红楼梦》整本书,并以点带面,触类旁通拓宽阅读面。

(三)关注学法能力培养

高中与初中两阶段相比,处于初中阶段的学生其学法偏向于整齐统一,较多程度上依赖老师的安排指导。对于高中生,由于成长变化,教师要依据其心理和生理特点,引导学生在学习中积累自己的认知方式,找到符合自己的学习方法。笔者在指导学生用“把握人物形象法”阅读小说时,用了以下步骤:

第一,读懂文章,找出描写人物的笔墨,概括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二,联系写作背景(作者经历),体会时代特征下的人物情感。

第三,把握作者意图,领悟人物的社会人生意义。

当然,阅读方法也因文而异,不同文章可以让学生采用不同的阅读方法。执教《林教头风雪山神庙》时,先用速读法,找出围绕林教头遭遇的有关段落,快速理清文章脉络结构,思考造成林教头不幸命运的原因;也可以指导学生采用“精读法”,在精读中仔细思考对林教头直接描写和间接描写的句子,并运用旁注法,将思考性文字批注于重要句子或词语旁,批判性分析造成这一悲剧人物命运的个人及社會深层原因。

初高中小说阅读教学衔接的涉及面广,方法多样,但万变不离其宗,最重要的是紧抓“转变”一词。学生由幼稚不成熟向沉稳独立的转变,教学内容由初步浅显向深奥理解的转变,教学要求由初步领悟向判断鉴赏的转变,这客观要求语文教师的作用也要由“传道授业”向组织引导转变,教学方法也要由相对规范简单向多元灵动转变。这样才能实施新课程的改革理念,促进初高中小说阅读教学的有效衔接。

参考文献:

[1]褚美霞.初高中语文教学衔接的问题及对策研究[D].济南:山东师范大学,2006.

[2]林海亮,杨光海.教育心理学:为了学和教的心理学[D].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作者简介:邱九新,福建省邵武市,福建省邵武市卫闽中学。

猜你喜欢
初高中衔接小说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初高中一体化背景下的中学物理教学实践
那些小说教我的事
关于初高中英语学习衔接的一些建议
论刑事技术与刑事侦查的衔接与配合
高一英语教学不可忽视的环节
高职数学与高中数学衔接问题的对策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