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入探讨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

2020-07-26 14:25余利庆
考试周刊 2020年64期
关键词:数感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摘 要:数学是小学基础教育阶段一门必修课程,该课程具有较强的理论性和应用性,对学生数感能力有着较高的要求,而数感作为一项学生必备能力之一,对学生数学成绩以及数学素养的提升具有重要的意义。文章首先介绍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的重要性,通过对现阶段小学数感教学所面临问题的深度挖掘,结合教育实际,提出具有针对性和目的性的改善策略,以期实现对小学生数感的系统构建与培养。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感;培养策略

“数感”一词最早可追溯至20世纪50、60年代,随着时代的发展与变革数感已然成为大众惯用词,在教育体系中的出现频率较高,许多教育者在实际教学过程中将目标和方向设定为对学生良好数感的培养。而从学生角度来看,其对于某一知识的理解,很大程度上受自身数感水平影响,通过这一点教师逐渐意识到若要从真正意义上实现对学生的全方位培养,前提是提升学生数感。但从数感的概念界定来看,各专家学者意见不一,在某些问题尚存在巨大的分歧,如,数感是否是一种规律化现象;数感是否为特殊思维方式等等。基于此背景下,教师若要实现对学生数感的培养,需以数学教学作为基础条件。

一、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培养的重要性

(一)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数学的理解

小学数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可引导学生贴近生活,对社会、国家乃至世界有全面认识。值得注意的是学生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除了为后期高阶层数学学习奠定基础之外,还能通过数学思维的培养,对生活和社会中的现象及规律进行全面认识,进而将所学数学知识合理应用于实际生活问题的解决。

(二)有利于突出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

小学生处于接受新鲜事物的黄金时期,但数学知识具有典型的特征,如,复杂性、特殊性,学生难以运用当前所学知识加以理解。并且为了促使学生数学学习效率的提升,教师将学生数感作为重点培养内容,在这一过程中,教师通过对自身教学理念的不断创新,将学生视为教学主体,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上的主观能动性,为学生打造平等的学习平台,在培养学生养成良好数感的基础上,帮助学生端正学习态度,促进学生德、智、体、美全面发展。

(三)有利于“以人为本”教学理念的实施

现代素质教育中,核心教学理念为“以人为本”,也就是将学生作为重点,通过系统评估学生综合能力,针对性的开展教学实现学生全面发展,而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为实现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对每一位学生各方面成长进行评估,学生在受到教师所给予的积极评价后,对自我有了全新的认识,不但数学学习的积极性与主动性更高,且树立起对数学知识的学习信心。

二、 小学数感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的数感培养的观念淡薄

对于教师而言,其对数感的认识模棱两可,新课标背景下,该词迅速成为基础教育一项重要内容,越来越多人了解和意识到数感的重要性。但通过实际调查发现,大多数教师无法清晰表达数感内涵、体现及作用,且部分奋战在数学教学一线教师,对数感的培养也无所适从。尽管其对数感一词有所了解,但并未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学习,绝大部分教师尚未形成培养学生数感的良好教育观念,无法通过对各类教学素材和教学资源的应用,对学生数感进行培养和发展,并且还有部分教师对待数感缺乏正确的态度,无法从真正意义上理解其重要性,导致课堂教学数感培养内容少之又少。

(二)教师不能充分发挥教材的价值

在小学生数感培养过程中,数和代数是十分重要的教学素材和内容,依据新课程标准可知,小学数与代数主要囊括以下几项内容。

1. 数与计算。分数的乘法和除法、分数四则混合运算、百分数的意义和写法。

2. 比和比例。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解比例、成正比例的量和成反比例的量。

3. 几何初步知识。圆的认识、圆的周长和面积。扇形、圆柱、圆锥、球的认识。

4. 统计初步知识、统计表。条形统计图,折线统计图,扇形统计图。等等。

在学生数感培养过程中上述内容发挥着不可或缺的作用,但从实际来看,部分教师无法实现课程内容相关价值及作用的全面发挥,无法通过对相关知识内容的深层次挖掘,从而实现对学生数感培养的目的。

(三)学习情境和生活情境相脱离

数学学习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思维方式,通过数学知识的有效运用实现对问题的全方位思考和解决。但实际来看教师尚无法将学习和生活相衔接,在传授新知识过程中,教师缺乏对实际生活中典型案例的应用,单纯依赖于教材中的案例,疏于对教材外课程资源的开发与应用。

(四)过于强调知识技能目标

新课程背景下,教育的整体目标呈现出三维化特点,即,过程与方法、知识与技能、情感态度及价值观,目前贯彻最为全面、彻底的是知识与技能,其他两方面时常被忽略。而这一格局的形成很大一部分是受考试等方面因素影响,相较于知识和技能,对于其他两方面的评价无法以量化形式实现,但考试分数仍是现阶段综合考量指标。通过深入小学数学实际课堂教学调查研究发现,数学教师课堂所讲解内容大多以课本重难点知识为主,课后进行相关内容的联系,对于算理等的精讲内容相對较少。并且通过与学生面对面访谈,发现学生对于数学算法有所理解,但是对于为什么采用该算法仍存在诸多疑问。

三、 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策略

(一)将数感培养生活化

只要对生活中的事物用心观察,就可发现数学无处不在,将生活实际融入学生数感培养过程中,可实现对学生数感的不断增强。

第一,数学教师应注重在日常生活中对学生数感的培养,将数学知识有意识的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积极组织并开展各种各样的数感培养活动与计划。

第二,制定以数感培养生活化的目标,围绕目标进行数感培养计划的有效设置,有计划、有规律、有层次的开展学生数感培养活动。

第三,积极引导学生对生活中所蕴含数学知识进行自主探索,并在课堂与其他学生分享探究结果,在促使学生数感提升的同时,形成对学生数学表达能力的有效培养。

第四,在数学课堂中积极引入情景教学法,引导学生结合实际创设各类数学情境,由学生扮演教学情境中的重要角色。该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不断增添了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趣味性与生动性,且实现了数学教学与实际生活的紧密联系。

(二)营造良好课堂氛围

对于小学生而言,由于其认知能力相对较低,在学习数学知识时难度较大,这也是导致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产生畏难心理的主要原因,这一背景下学生数感培养更是难上加难。随着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小学教育受到各界广泛关注,小学硬件、软件设施配备逐渐趋于完善,极大程度上为教师教学提供了新的方法与途径,特别是通过现代多媒体教学设备,可将数学知识以视频、图画等形式直观展示于学生,某种程度上有助于学生数感的提升。与此同时,与其他科目不同,数学学科在小学生眼中意味着枯燥、抽象,通过现代多媒体教学設备可促使学生对数学的认识不断增强,可实现对小学生学习兴趣的有效激发,集中精力参与数学课堂教学。尤其是在立体图形学习过程中,现实生活中切割立体图形难度较大,但多媒体可轻松实现这一过程,有助于学生切身感受数学知识,实现数感培养的整体目标。而对于教师而言,课堂上应突出学生主体地位,为学生展示自己数学能力留有一定空间,增强学生对数学知识的练习力度,以多媒体作为辅助条件,帮助学生对课堂所学习内容进行练习,为学生日后高阶层数学学习和实践奠定坚实的基础。

(三)提升数学教师的综合素养

第一,相关教育机构可成立专门的培养小学数学教师综合素养的机构,形成对数学教师的积极引导,鼓励其主动参与至教学工作。第二,结合培训内容建立并健全相关培训机制,通过各种措施获取更多来自资金、设备等方面的支持,促使小学数学教师综合素养的全面提升。第三,加快实现对小学数学教师综合素养培训目标进行明确,对其培训内容进行不断优化,将培训的重点转移至学生数感的培养,对学生数感培养过程中的具体方法、注意事项以及所需设备进行详细讲解与明确。第四,围绕小学数学教师道德素养和职业素养等进行培训完善,提升教师责任心,确保学生数感培养的高效性与质量性。第五,制定详细的教师综合素养培训方案,具体培训计划可从两方面入手,一是定期的在职培训计划,二是系统的职前培训计划,在培训过程中始终将学生数感培养作为重点,引导教师全身心投入学生数感培养。

(四)培养学生动手能力

不同于其他学科,数学具有较强的探索性,学生需具备积极的探索实践精神。特别是针对小学数学中一些理论性知识,如果单纯的依靠教师单方面的讲解,学生无法清晰的认识实际结论,对于学生数感的培养易于形成阻碍。为顺利实现数学教学目标,数学教师可积极开展各种实践性活动,对学生动手操作能力进行积极的培养,强化学生在理论知识层面的认知程度。在实践活动中,学生可扭转传统对数学知识固定化、单一化的看法,发掘数学学科的魅力,提高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为后续数学学习奠定基础。此外,通过各类实践性活动的开展,学生可在自身努力之下总结数学学习规律,增强自身数感。

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在国内教育水平持续攀升的今天,人们对小学数学的教学要求越来越高,除了要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数学理论知识,还要通过系统化培养增强学生数学实践能力以及数感。而学生数感的培养对学生数学成绩的提升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不断强化学生对数学的理解,提高小学数学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实现学生传统被动地位向主体地位的积极转变,引导学生对数学学习的重要性有更加全面的认识和了解,全面贯彻落实“以人为本”的教学理念,实现对学生数感的综合化培养。

参考文献:

[1]李辉德.信息技术背景下浅谈小学数学教学中学生“数感”的培养[J].学周刊,2020,12(2):134-136.

[2]董雨山.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数感”[J].吉林教育,2019,6(Z4):362-363.

[3]张铮.数学课堂中的数感和推理能力的培养[C]∥2018年“教育教学创新研究”高峰论坛,2018.

[4]迮恒良.在操作运用中培养学生数感:“认识11~20各数”教学片段赏析[J].江西教育,2017,9(12):181-183.

作者简介:余利庆,福建省南平市,福建省南平市武夷山市兴田仙店小学。

猜你喜欢
数感培养策略小学数学
浅谈构建数学模型,建立千以内数的数感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探究初中生数感的培养
新理念下学生数感培养策略
巧估算 妙解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