遵循“生活教育”理念培养学生数据分析能力

2020-07-26 14:25朱华萍
考试周刊 2020年64期
关键词:生活教育初中数学

朱华萍

摘 要:“生活教育”理念是陶行知先生教育思想的核心,它主张以生活为中心的教育。现代社会,每天都有成千上万的数据产生。因此,数据分析也逐渐成为了一项十分重要的工作。在中学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应当注重培养学生们的这项能力,通过遵循“生活教育”理念,引导学生们能够借助已有数据发现问题,能够正确地分析生活中的数据,提升核心素养。

关键词:初中数学;生活理念;数据分析能力

顾名思义,数据分析能力指的是对数据进行分析的一项能力。它是我们生活中十分重要的一项基本能力,同时也是初中统计部分学习的核心。生活中,我们总要通过分析数据得到想要的信息。因此,教师可以在教学中适当地向学生们进行渗透,遵循“生活教育”理念,培养大家的数据分析能力,以提升数学学习效率。下面,我将围绕数据分析理念在初中数学中的培养策略展开论述。

一、 收集数据整理,说出感想建议

收集整理数据是我们进行分析的前提,它是我们进行数据分析时十分关键的一步。有效的数据往往能够提高我们分析的效率。因此,在培养数据分析能力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进行数据的收集整理,了解数据的重要性以及注意事项。同时还可以让大家分享建议感想等等,提升大家的数据收集整理效率,从而为后续分析奠定基础。

(一)任务驱动,直觉体验

近年来,随着核心素养不断被重视,任务驱动也逐渐成为教师们常用的一种教学方法。通过任务驱动,能够引导学生们更加自主地进行学习探究,从而提升学习效率。在数学教学中,教师也可以通过任务驱动,组织学生们进行数据收集,通过实际的活动体会概念以及过程,形成初步的理解。

例如,在讲解“数据收集、整理”时,教师可以为学生们布置这样一个任务: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课下收集全班同学的生日信息,并整理汇总。那么学生们在听到这个任务后,就需要先对大家的生日信息进行收集。在收集该数据前,学生们首先需要了解生日信息应当包括年月日,并将大家的姓名与生日进行配对记录。收集完以后,学生们可以按着一定的方式将大家的生日信息进行整理,可以选择表格等形式表达出来,让老师一目了然。例如,大家可以按着同学们的生日前后顺序进行排列,如:小李:2008年1月2日;小王:2008年2月5日;小张:2008年2月10日……这样依次表示出来,这样就能够将姓名与生日一一对应起来,全班同学生日信息将一目了然,谁的生日最早,谁的生日最晚,哪个时间段过生日的同学较多都能够一眼得到。

通过任务驱动,引导学生们进行数据收集,能够帮助大家更加深刻地理解数据收集整理这一概念,形成理解。

(二)主题分析,发现问题

在收集数据时,我们首先需要考虑的时需求,正确分析所需数据是我们开始收集的基础。因此,学生们在进行收集数据时,应当先对探究主题进行分析,然后在过程中发现问题。这样,大家就可以对所收集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了。在教学时,教师们需要为学生们布置任务,并指导学生们进行分析,鼓励大家发现问题,掌握数据收集整理的基本要素。

例如,在教学统计这部分知识时,可以组织学生们小组合作解决这样一个问题:请大家分析我们班同学平时来上学时的交通方式。听到这个问题以后,学生们应当首先分析自己应当收集哪些数据,即分析班级同学上学的交通方式,那么很显然最终得到的结果应该是交通方式。大家应当对全班同学上学的交通方式进行收集,这时候大家就很容易产生分歧,还需要写下大家的姓名,将其一一对应吗。这时候就需要再次分析问题,教师让大家分析的只是全班同学的上学方式而已,因此,大家可以不必将每位同学的上学方式进行一一对应,只需得到每种方式的数据即可。例如步行上学的有6人,骑车上学的有5人,乘坐公交車的有20人,家长开车来接送的有10人。可以得到最终结果,大家上学的方式一共有4中,分别为步行、汽车、坐公交车和家长开车送。其中乘坐公交车的人数最多。

主题分析是进行数据分析的第一步,只有明白了所需数据类型,学生们才能够进行有效的数据分析。

二、 加强分类比较,结成系统整体

在分析数据时,我们往往离不开分类比较。只有通过比较观察,才能够从其中得出问题或规律。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适当加强大家对数据的分析比较能力。既要比较相同点,也要寻找不同点,通过分析异同,从而将其形成整体,更加全面地利用数据。这样,通过加强训练,学生们能够从多个方面观察分析数据,从而帮助自己更加清楚全面地掌握数据,提升数据分析效率。

(一)事物求同,遵循一定标准

数据分析离不开分类的过程。教师们在教学这部分内容时,应当向学生们强调标准的重要性。事物的分类是多种多样的,数据分类也是如此。倘若不选择一个标准,我们的分类结果可以是各种各样的,毫无意义。因此,学生们在进行数据分类时,应当根据自己的需求,选择一定的标准,进而根据异同对数据进行划分。

例如,在培养学生们数据分析观念时,教师可以带领学生们分析这样一道问题:已知某班级期中考试,学生们的数学成绩分别为:88、82、89、91、92、90、94、91、78、66、57、59、71、72、99、98、96、88、81、79、88、91、87、76、75、67、62、89、87、92。那么试分析该班级同学的数学期中考试成绩情况。首先,教师可以先带领同学们将大家的成绩按着是否及格进行分类,首先不及格(60分以下)的有1名同学,然后剩余同学中较优秀(90分及90分以上)的同学有10人,占全班总人数的1/3。了解了大家的成绩大致分布以后,就可以对计算平均成绩,为82.5。然后还可以根据得出高于平均分的有17人。

选择了标准以后,能够帮助大家更加清楚高效地进行数据分类,进而进行数据分析。但是学生们在选取标准时也应当考虑数据分析的目的,这会大大影响我们的数据分析效果。

(二)事物求异,进行集中整理

在分析数据时,我们不仅仅需要分析数据的相同之处,同时还要分析其不同之处。全面掌握数据的特点,只有这样,才能够更加全面地分析数据,得出结论。在分析不同之处时,往往需要学生们对所搜集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因此,教师们在教学这部分知识时,可以适当关注大家的数据处理能力,引导学生们快速准确地将数据进行集中处理。

例如,在学习这部分知识时,教师可以向学生们讲解这样一道例题:现分别给出A组同学和B组同学的英语成绩,A组为90、92、91、89,B组为88、89、96、98,请分析哪组同学的成绩更好。那么看到这个问题后,首先应该思考,比较两组的成绩需要哪些数据,即平均数和方差,即A组的平均成绩为:90.5,方差为1.25。B组同学的平均成绩为92.75,方差为18.69,紧接着可以对两组同学的成绩进行分析,就平均成绩而言A组同学的成绩更高,就成绩集中程度而言B组同学的水平更集中。

可见,在分析数据时,学生们往往需要将所有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其相同点和不同点,对数据进行集中处理,形成概念。

三、 结合数学知识,解决开放问题

数学学习不仅仅要求我们能够掌握课本知识,如何将其进行应用解决实际问题才是我们学习的最终目的。统计也不例外,因此,教师在讲解这部分知识时,结合实际问题,引导学生们对数学知识进行应用,提升大家的数据分析能力。但是对于这种开放性问题,其结果往往不会局限于某种答案,教师可以积极地鼓励学生们发散思维,寻找多种解法,加深自己的理解。

(一)大胆猜测,打开不同角度

为了帮助学生们更好地应用统计知识,提升数据分析能力,教师可以引导学生们思考开放性问题。鼓励大家进行大胆猜测,不要被思维定式所约束。只有这样,才能够打开更多的角度,提升数据利用率,得到更多的结论。

例如,在教学时,教师可以在课上提出这样一个问题让大家进行思考:已知一组数据:97、95、94、92、90,现将该组数据中的每一个数都减去60,请问进行减法运算后的这组与原数据相比有什么差别。看到问题,大家可以分别从平均数、最大数、最小数、方差等方面进行大胆地猜想。就平均数而言,应该是比原来小了60,就方差而言,可以猜测比原来大,然后又可以清楚地看到最大值和最小值都比原数据组中的小。然后再去将方差进行验证。这样大家分别从各个角度分析,有效地提升了分析数据的能力。还有助于学生们养成全面思考应用的习惯。

通过大胆猜测,学生们能够打开不同的角度,从而更加全面地对数据进行分析。但是在猜测时,大家也应当根据分析进行猜测,避免进行徒劳的猜测。

(二)追求合理,尊重个性意见

开放性问题往往不存在固定的解,言之有理即可。数据分析也是如此。在带领学生们思考开放性问题时,也应当追求合理即可,尊重学生们的个性意见。在进行教学时,教师要鼓励学生们形成自己的数学思维,不能局限于某种想法。而生活中处处都需要我们进行数据分析,学生们在进行数据分析时只需要保证合理有效即可,不必将其局限于某种形式。

例如,在讲解“数据分析、整理”时,教师们可以布置这样一个问题:现有某篮球队对甲、乙两名队员的五天的三分球投进次数进行统计,若甲队员投进次数分别是:10、10、6、6、8,乙队员是6、6、7、8、9,那么若选择一位队员参加三分球投篮比赛,请问应该选哪一位队员。看到问题后,学生们通常会分别对两名队员的投篮成绩进行分析,分别计算其平均数和方差,其中就平均数而言甲>乙,就方差而言乙>甲。那么这时候大家的结果就会有不同,有些认为应该选甲,因为他的平均成绩更高一些,有些同学认为选乙,因为它的水平更加稳定。其实这道题目存在多种答案,选择哪一位队员参加比赛,大家都有自己的理由,只是侧重点不同而已。

借助开放性问题,能够有效地引发学生们的思考,帮助大家更好地掌握数据分析方法,提升数据分析能力,从而提升核心素养。

总之,数学源于生活,服务于生活,当代社会越来越离不开对数据的分析,它渗透在我们生活的方方面面。教师们应当遵循“生活教育”理念,加强对学生们数据分析能力的培养,善于利用正确利用生活中的数据信息。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大家的数学效率,同时还利于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为学生们以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作者简介:朱華萍,江苏省淮安市,江苏省淮安市清江浦中学。

猜你喜欢
生活教育初中数学
生活教育理念下如何开展初中信息技术教学
语文教育教学与生活实践思考
传递真爱
幼儿美术教学回归生活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