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探讨

2020-07-26 14:25张国卉
考试周刊 2020年64期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应用

摘 要: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本身具有很强的实践性。同时,道德与法治是当前社会生活的基础规范,与人们的日常活动紧密关联。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如果脱离了学生的实际生活,就会造成教学内容空洞,学生理解困难。所以在教学实践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采取生活化教学模式,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理解、践行道德与法治内容。

关键词: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应用

一、 前言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主要是对学生的道德修养、法律观念进行培养、教育,使学生可以树立良好的道德观念及法律意识,能让学生在实践中灵活的应用学到的知识来维护自身权益。在实践教学中,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必须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况,灵活地应用生活化教学方式,引导学生在生活中理解、应用初中道德与法治知识,促进学生道德与法治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升。

二、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的重要性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中,采取生活化教学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主要表现在:(1)提高学生学习效果。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关键是在课堂上为学生布设符合实际生活的情景、现象,使得课堂教学内容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更加贴近,学生在学习知识时,可以在课堂上感受到道德与法治知识对于自己实际生活的影响,对课堂活动产生浓厚的兴趣,并积极参与其中,从而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2)促进学生健康成长。对初中生而言,他们本身的个体差异比较显著,在思想观念上也存有不同,这无疑会对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教学带来影响。实际教学中,通过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开展,可以让学生对生活中的具体案例、社会现象进行分析,进而产生属于自身的独特感悟,这对于学生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有极大帮助。(3)提升课堂教学时效性。网络时代下,学生每天会接触到层出不穷的新事情,而这些事情有很多都与道德与法治课程相关,通过对这些新事情进行分析,能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道德与法治课程知识,同时还可以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时效性。

三、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现状分析

从当前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生活化教学实际来看,还存在一定问题,影响到课程教学质量的提升。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一)生活化教学内容较少

初中生思维活跃,对生活中、社会上的事物很感兴趣,如果教师在教学中将这些内容引入课堂,就可以显著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有助于学生加深对道德与法治知识的理解。但是在当前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教学内容大多局限在教材内,教师很少将学生生活中案例引入课堂,使得学生学习起来感到内容十分抽象,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学生对教材知识的理解。

(二)教学方法单一

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实际看,部分教师在教学中依然沿用传统的灌输式教学手段,教师没有针对学生兴趣爱好,灵活地应用多样化教学手段,来引导学生主动探索知识,学生在学习上过于依靠教师,无法实现理论知识的内化,也不能在实践中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

(三)教学目标倾向于知识目标

对于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其教学目标应该是对学生的正确思想道德观念及良好法治意识进行培养,但是在中考的影响下,教师会将更多的精力放在学生基本知识学习与掌握上,忽视了学生情感态度及价值观培养,也没有指引学生对生活中的具体事例进行分析,导致学生只会用道德与法治知识来解答相应的试题,而不会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

(四)教学内容脱离学生实际

道德与法治课程中,有许多内容与学生的现实生活有十分紧密的联系,很多时候初中生实际生活现象都可以用道德与法治知识来解释。在网络时代下,初中生在日常生活中可以通过多种渠道来获取信息,同时学生也会面临着各种各样的问题,而学生在处理这些问题时,往往会表现得很冲动,不理性,甚至会采取暴力的手段。学生的这些行为与道德与法治教学效果不佳有极大关联。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结合学生现实生活引导学生进行思考,教学内容过于理论、抽象,学生无法理解道德与法治知识对于实际生活的影响,必然会引发各种问题。

四、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策略

(一)引入生活化内容激发学生兴趣

在以往的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教师很少与学生进行良好的沟通交流,大多是单方面的为学生灌输知识,也没有结合学生的生活情况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从而导致学生学习积极性不高,不利于学生良好发展。新时期下,随着现代社会信息的大量涌现,学生每天接触的事物也较之以往有了很大改变,在这种情况下,为了更好地提高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内容,教师就需要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将生活化内容引入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让学生借助道德与法治理论知识对生活中的实际情况进行分析,实现理论知识与生活实践的良好结合,丰富课堂教学内容,激发学生学习欲望,促进课堂教学效果的提升。

例如,教師在引导学生学习《和朋友在一起》这节课内容时,教师可以在进入课堂后,给学生抛出问题“谁是你们最好的朋友?他(她)是一个怎样的人?”教师鼓励学生用简单的话语来介绍自己的好朋友,接着教师可以描摹这样的情境:小红与小明两人是很要好的朋友,在期末考试时,小明想照抄小红的卷子,小红该怎么做?这样的情境,与学生的实际生活有很大关联,甚至情境中的故事就是学生自己生活中所发生的,教师让学生各抒己见,并根据学生的回答来判断学生的朋友观,在此基础上给予学生针对性引导。同时教师还可以将学生生活中常见的友谊小船说翻就翻的事情,如朋友聚会冲突、朋友排队插队等,让学生对其进行分析、思考,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建立友谊、维护友谊,加深学生的感知,同时也强化学生学习效果。

(二)创设生活化情景

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如果教师单纯地通过口头讲解,来描述生活中的案例,学生会感觉吸引力不够,不愿意主动参与到课堂中,对此教师还可以借助现代教育技术,将生活中的案例视频、图片等引入课堂,让学生获得直观的印象,在此基础上指引学生对生活现象展开分析,以此强化课堂教学效果。

例如在《青春的情绪》一课中,为了让学生更好地感知、体会各种情绪,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将学生现实生活中的各种情绪视频播放出来,如全班同学给某同学过生日,该同学喜极而泣;某同学养的小宠物病了,该同学愁眉不展;妈妈给某同学买的文具盒被同学弄坏,该同学很生气地指责同学等。通过形象的视频引入,可以让学生设身处地的对视频中的人物心理进行分析,进而理解人物中的相关情绪,在此基础上教师为学生详细地讲解喜、怒、哀、乐等各种情绪,让学生可以对情绪有更加全面、深入地了解,同时也为后续的情绪管理教学奠定基础。

(三)强化知识与生活的关联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在开展课堂教学活动时,要注意不能仅将重点放在教材知识讲解上,而应注重引导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践行、应用道德与法治知识,这样才能让学生做到知行合一。在实际中,教师要进一步增强理论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为学生创设综合化发展平台,引导学生全面发展。

例如,教师在引导学生《法不可违》的相关内容时,教师可以将当地青少年违法犯罪的案例引入课堂,让学生对这些案例进行分析,并思考为什么本应该好好读书的青少年,却走向了违法犯罪的道路?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让学生在小组中相互交流、分享自己的观点,小组讨论结束后,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及时评价,并结合学生讨论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同时教师还可以借助生活中的鲜活案例,让学生真正意识到什么是“法不可违”,只要做出违法犯罪的行为,就必须受到法律的制裁,以此提高学生的法律意识,让学生真正地做到学法守法。

(四)设置生活化作业

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课堂时间比较有限,学生很难在短短的几十分钟完全掌握知识,所以教师还需要为学生布置相应的作业。由于初中生的学习任务相对较重,很容易在课后遗忘知识,为了巩固学生课堂学习效果,同时也为了让学生可以更好地完成课后作业,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师可以结合课程特点,为学生布置一些生活化、实践性作业,让学生可以在生活实践中,加深对课堂知识的理解,同时也促使学生可以在实践中做到知识内化。例如,教师在讲解完《合理利用网络》这部分知识后,教师可为学生布置这样的作业:将学生分成多个小组,各组学生分别以小记者的身份采访学校初一、初二、初三其他班级的学生,询问大家都会利用网络来做什么?每天上网时间有多长?如何看待网络?等采访结束后,各组学生需要撰写采访报告,并写出自己的采访感受。通过这样的作业设置,学生不仅表现得非常积极,还会在采访中真正地理解合理利用网络的意义,对于学生今后发展有极大帮助。

五、 总结

综上所述,在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教学中,教师可以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学生现实生活關联起来,让学生在生活中探索道德与法治学科知识,这样不仅可以加深学生对于学科知识的理解,还可以强化学生的实践能力,有助于学生在实践中更好地把握学科内涵,强化学生的情感、态度,促进学生的综合发展。

参考文献:

[1]蔡加田.浅谈生活化教学模式在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9(27):136-137.

[2]朱华君.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9(7):22.

[3]赵国祯.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实现途径[J].新课程,2019(14):167.

[4]王建明.浅谈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模式的应用[J].中华少年,2018(24):140.

[5]王礼敏.浅谈生活化教学方式在道德与法治教学中的应用[J].神州,2017(30):182.

[6]唐磊.关于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的探索与实践研究[J].新课程,2018(7):163.

[7]鲁晓琳.浅析生活化教学策略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中的应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9(8):11-12.

[8]秦永胜.谈生活化教学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中的应用[J].考试周刊,2018(105):129.

作者简介:张国卉,甘肃省白银市,甘肃省白银市靖远第六中学。

猜你喜欢
初中道德与法治生活化教学应用
基于课程标准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
初中道德与法治学科课堂教学艺术初探
情感教育在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程中的运用
创新视角下的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模式探究
数学课堂中实施生活化教学的研究
切入学生生活构筑地理生活化课堂研究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GM(1,1)白化微分优化方程预测模型建模过程应用分析
煤矿井下坑道钻机人机工程学应用分析
气体分离提纯应用变压吸附技术的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