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利导 渐入佳境

2020-07-26 14:25王静
考试周刊 2020年64期
关键词:课堂导入初中语文教学

摘 要:随着新课改的逐步深入,初中语文教育也发生了翻天覆地地变化,课程导入始终是语言教学工作的核心内容,一个优秀的开端往往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科学合理的教学开端,能够为课程讲解提供坚实的保障。良好的课程导入能够充分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学生的学习速度会大大提升,学习成效也更加突出,从而帮助学生获得更好地成长。文章对初中语文教学活动的导入方法以及注意事项进行系统地研究分析。

关键词: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导入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不断向前,“部编本”教材的逐渐普及,教育正昂首阔步地走向全新的时代。部编教材课文选篇强调经典性、文质兼美、适宜教学,此外还适当兼顾时代性。课改之后的语文教材,把人文性放在最重要位置,另外,很重视通过教学激发学生的兴趣。教师需要通过高质量的课堂导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地积极性。课堂导入是语文课堂教学的重要环节之一,导入的质量高低对学生本堂课的学习效果有着最直接地影响,课堂导入犹如一根导火线,运用恰当,就能点燃学生思维的火花,因此,对课堂导入的技巧,要有整体地把握和理性地选择,使学生对教学内容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让学生最快最有效地进入学习状态。有些教师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际简要论述一下应如何掌握初中语文课堂导入的技巧。

一、 初中语文课堂教学中导入的方法

(一)身临其境式的情境导入

情景导入指的是教育工作者借助语言分析、案例演示的方法营造一个良好的教学环境,吸引学生的探索兴趣,激发学生处理问题地积极性和好奇心,引导学生发散思维,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情境式导入法不仅可以激发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够丰富学生的内心世界,引导学生更加主动地参与到学习当中。有人曾经说过:“感染者先受感染”,要想让提高情境导入的质量,教育工作者首先要对文章中的社会美、自然美产生极大的兴趣,接下来使用形象、具体、贴切的语言展现出课本所描绘的情景,从而感染学生。情境导入法大致可以分为教师语言描绘情境和利用多媒体创设情境。教师语言描绘情境时,可以用声情并茂和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描绘事物,也可以使用声情具备的方法构建出良好的教学环境,使得课堂教学氛围与文章内容协调一致,为学生打造一个高质量的情景体验环境,使得学生以更好的状态融入课文当中。比如在讲解《观沧海》《岳阳楼记》《钱塘湖春行》等文章时,教师可以总结凝练一段课堂开场白,即“诗歌是中华民族独有的优秀文化,不仅展现了不同地区的美丽风景,而且展现了古代人自然豁达的超凡境界。本节课将带领大家感受古代诗人登高望远、游园观湖、舒展抱负的内心世界,从他们的眼中体会到秀丽的山水风景,去认识一个更加开阔的自然景观!”采用这样的导入方法能够创建一种自然唯美的课堂氛围,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也会大大提高。

借助多媒体营造教学环境是当前应用频率最高的课堂导入方法。与其他导入形式相比,多媒体导入拥有无与伦比的优点,不仅有着丰富多彩的图片、文字信息,还可以展现出丰富多样的教学资源,能够更好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需要参考文章内容,在网络上搜集一些丰富有趣的教学资源,并播放给学生,从而调动起学生地积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获得更好地学习成果。多媒体情景导入的方法多种多样,经常使用的导入方法有故事导入法、视频导入法、图文导入法等等。不同的情景导入方法有着不同的优势特点,教师需要参考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情景导入方法。比如在进行《黄河颂》的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听《黄河大合唱》的音乐,并配合体现黄河波澜壮阔的图片或者视频进行导入,通过音频和视频,营造气势磅礴的情境,让学生身临其境对黄河有更加直观地感受,激发学生热爱黄河、热爱祖国的情怀。

(二)开门见山式的直接导入

直入主题,开门见山,是课堂导入中最为直接和简单的方法之一。这一方法在传统教学中经常被运用,但是最近几年,随着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全面而深入地运用,这一方法逐渐被教师们忽视,慢慢地不再受欢迎了,其原因在于很多老师认为这样的导入方式过于直白,没有创意,让学生一目了然,不能激發学生的学习兴趣,不算是一个完美的开始,达不到“成功的一半”。但是,有些教师认为,课堂导入没有好坏之分,只有合适与否,在某些课文的教学中,开门见山式的直接导入就能达到很好的教学效果,让教学呈现一种返璞归真的形式。比如,有些教师在《那树》的教学过程中,就采用了直接导入法。具体步骤如下:

首先,有些教师在黑板上简单地画了一棵大树的轮廓,说:“今天,我们来聊聊一棵树。”这样简单的没有任何技术含量一幅画就大大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学生们在底下议论纷纷。有的说:“聊树的什么呢?”有的说:“为什么要聊树?”有的则直接提出了“树有什么好聊?”的反问意见,学生想法很多,此处不一一列举。

其次,笔者在这棵简单的树上画上了很多茂盛的叶子,画了几只蚂蚁。让学生描述一下文中对茂盛的树是如何描写的,并且树与蚂蚁之间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学生非常感兴趣,纷纷找出文中的内容回答,答案互为补充,基本把文中的内容都找到了。树与蚂蚁之间的故事更是激发了他们的兴趣,有些孩子还给自己加戏模拟蚂蚁说话,一下子就让他们对文章感兴趣了。

以上就是有些教师在执教《那树》的过程中设计的课堂导入,学者认为这个导入虽然简单直接,但是一目了然,能激发孩子学习热情。

(三)娓娓道来式的故事导入

情景导入法要在教学活动初期阶段充分吸引学生的吸引力,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要想实现这个目标,教师可以把故事导入法应用到初中语文教学活动当中。故事导入法主要是利用与文章内容有关的社会背景、故事情节来导入教学,正是由于故事情节的趣味性,学生的学习主动性会大大提高,而且能够取得更好的学习成果。例如在讲解《夏感》这篇文章时,学者觉得教师可以将故事导入法应用到课堂教学当中。《夏感》的作者是梁衡,而梁衡的人生历程十分精彩,教师可以为学生讲解一下梁衡的人生经历,使得学生对《夏感》这一文章产生强烈的好奇心。在实际教学活动中,教师可以组织一下语言:“今天我们要探究的是《夏感》这篇散文,这篇文章的作者是梁衡,他是当前著名的作家,他曾经是一个十分有名的主持人,曾经在《光明日报》工作,如今是《人民日报》的副总编辑,此外他还有一个身份,那就是中国人民大学的高级教授。他游遍了祖国的大江南北,他每到一个地方都会撰写一篇散文。今天要学习的《夏感》就是梁衡在黄河流域时写下的散文。让我们共同探究这篇散文,跟着梁衡见识一下黄河流域的夏天到底是什么样子。”教师采用讲故事的方法介绍作者的人生经历,从而调动起学生的学习积极性,这种导入模式能够使学生以更好地状态参与到学习活动当中。

(四)吊人胃口式的悬念导入

设置悬念导入的方法是在课堂伊始设置一个疑问或矛盾冲突,以造成学生某种急切期待和热烈关心的心理的一种导入方法。这样的方法能使课堂环环相扣,使教学内容曲折生动,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设置悬念可以使学生迅速进入状态,达到与所教学的内容所要表达的感情相契合的程度,引起学生高度的注意力和新鲜感。比如有些教师在讲《我的叔叔于勒》一文时,就可以采用这样的导入方法:“都说血缘关系是世界上最亲的关系,但是现在却有一个哥哥不认自己的亲弟弟,他们之间到底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学生自然对这个问题很感兴趣,进行思考和猜想,之后便会带着强烈的寻找答案的心态进行课堂学习,这样使学生的上课注意力更加集中,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二、 语文课堂导入的几个注意点

(一)根据课文实际做到目标明确

在进行课文内容教学之前教师应该仔细阅读教材内容,确立教学目标和教学重难点,分析学情。比如文本教学和作文教学,现代文和文言文,历史性较强的教材内容和情感性较强的教材内容等等,导入的方法都不一样。在进行具体授课的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具体内容有针对性地进行课堂导入,落实教学目标,尽量做到收放自如,严谨求实,不能一味地追求导入的趣味性,必须着眼于语文课堂,着眼于学生。

(二)课程导入应该“接地气”

其实任何学科都是从生活中来的,因此在进行教学的时候教师也应该追本溯源,让课程导入更加贴近生活。所以教师在根据课文实际内容进行教学导入的时候也要极力寻找生活之中与之相关的事物,以此来帮助拉近文本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学生对于比较熟悉的事物接受起来会更加容易,因此掌握起来速度也就会更加快,掌握的牢固程度也就会有一定地提高。

(三)控制导入时间

在听课的过程中,发现有些教师不太注意控制导入的时间,本身是一个非常简单的导入,却花费了十几分钟,严重影响课堂的正常进行和课程内容的落实。导入就好比是运动前的热身,时间太长起不到作用,最合适的导入时间是五分钟,不宜太长也不宜太短,一旦导入的效果显现,就要及时投入到课堂教学中去。

初中语文教学课堂导入是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是不容忽视的,它也是初中语文教育工作者所必须具备的基本能力和素质,是一门教学的艺术和技术。教材内容的不同、学生的不同等各个方面的因素都会影响到课堂导入的设计,教师要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合理选择合适的课堂导入方法。理想的和科学的课堂导入方法所发挥的作用是不可忽略的,不仅能提纲挈领、温故知新、指导教学、突出教学的重点和难点,而且能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高雅的情操,更好地达到教学目标。

参考文献:

[1]钱红谊.调动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积极性[J].教育导刊,2015,3(Z2):153-154.

[2]褚亚敏.初中语文课堂提问方法探析[J].宁波教育学院学报,2013,10(1):104-106.

[3]杨瑞梅.如何提高初中语文学习兴趣[J].教育教学论坛,2014(3).

[4]戈伟英.浅谈初中语文教学如何进行课堂导入[J].教育教学论坛,2015(5):217-218.

[5]曹振波.浅谈初中语文课堂导入艺术[J].学周刊,2015(25):426-427.

作者簡介:王静,浙江省宁波市,宁波市镇海蛟川书院。

猜你喜欢
课堂导入初中语文教学
如何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
例谈初中语文阅读教学中的“微写作”
微课让高中数学教学更高效
初中语文阅读理解解题技巧初探
打造初中语文高效课堂的几点做法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对外汉语教学中“想”和“要”的比较
趣味教学法在小学英语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高中数学课堂导入的方法
语文课堂教学的导入艺术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