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MI患者血中EMPs、sICAM-1、Cys-C水平与冠脉病变的相关性

2020-08-04 01:11王爱国程彩霞蒋翔宁蒋赵明
中南医学科学杂志 2020年4期
关键词:管腔内皮细胞冠脉

王爱国,程彩霞,蒋翔宁,王 磊,蒋赵明,张 婷

(1.黄山首康医院检验科,安徽 黄山 245000; 2.黄山市人民医院检验科,安徽 黄山 245000;3.黄山首康医院心内科,安徽 黄山 245000)

急性心肌梗死(acute myocardial infarction,AMI)发展过程中,细胞因子能加剧心肌细胞的氧化应激性损伤,增加冠状动脉粥样斑块的形成速度[1-2]。血内皮微粒(endothelial microparticles,EMPs)的表达变化,能够反应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功能及其损伤程度和凋亡水平[3];血清可溶性细胞间黏附分子-1(serum soluble intercellular adhesion molecule-1,sICAM-1)可加速趋化因子在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沉积,进而促进冠状动脉的损伤,导致血管的粥样硬化性病变;胱抑素C(cystatin C,Cys-C)能够通过诱导氧化自由基的释放,增加冠状动脉血管的脆性,促进心肌细胞的缺血缺氧性损伤[4]。为了揭示血浆EMPs、血清sICAM-1、Cys-C的表达与AMI发生发展的关系,本研究选取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探讨了血浆EMPs、血清sICAM-1、Cys-C的表达与患者的病情及经皮冠脉介入术(PCI)后复流程度的关系,为评价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症状提供临床参考。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经冠脉造影检查确诊的AMI患者90例为AMI组,患者入组时间2016年7月~2017年12月,另选取90例健康对象作为对照组。

AMI组,年龄范围52~77岁,平均(65.2±7.8)岁,男55例、女35例,体质量指数(BMI)23.1±2.0 kg/m2;其中冠脉单支病变23例、双支病变39例、三支病变28例;合并高血压59例、糖尿病23例、血脂异常38例;吸烟34例、饮酒27例。对照组,年龄范围46~79岁,平均(64.4±8.0)岁,男50例、女40例,BMI 22.9±2.4 kg/m2;吸烟30例、饮酒25例。AMI组和对照组基线资料均衡可比(P>0.05),见表1。

纳入标准:(1)AMI的诊断标准参考《中国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和治疗指南》中的标准[5];(2)研究对象年龄均≤79岁;(3)所有患者均经过冠脉造影或者血管内超声检查确诊;(4)对照组为经体检健康的体检人员;(5)研究方案获得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实施前与研究对象签署相关知情同意协议。

排除标准:(1)阿尔茨海默病;(2)精神疾病;(3)基线资料缺失;(4)脑卒中等脑血管病史;(5)合并创伤、恶性肿瘤;(6)风湿、免疫系统疾病患者。

表1 两组研究对象的一般资料对比

1.2 血浆EMPs、血清sICAM-1、Cys-C检测方法

住院第二天,收集患者肘关节静脉血4 mL,自然凝固收集上层清液,-20 ℃存放。Cys-C的检测运用上海宇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生产的全自动生化检测仪(Biotetic-2008)及配套试剂,按照说明书和试剂盒的相关流程使用;采用ELISA法检测sICAM-1。

采集入院后静脉血,加入枸橼酸钠抗凝,通过离心方法获取血小板贫瘠血浆,收集50 μL的血小板贫瘠血浆,加入CD42-PE+CD31-FUTC抗体,采用流式细胞技术检测EMPs(FACS calibur流式细胞仪购自美国BD公司,流式细胞抗体购自罗氏检测公司)。

1.3 Gensini评分及PCI术后冠脉病变程度的判断标准

冠脉病变程度评价采用Gensini评分,(1)根据冠状动脉的狭窄程度:病变冠脉管腔狭窄<25%评分为1分,病变冠脉管腔狭窄25%~49%评分为2分,病变冠脉管腔狭窄50%~74%评分为4分,病变冠脉管腔狭窄75%~90%评分为8分,病变冠脉管腔狭窄90%~99%评分为16分,如果病变冠脉管腔的狭窄达到100%评分为32分;(2)依据冠状动脉的病变部位:病变靶血管为左主干则评分5分,病变靶血管为左前降支或回旋支则评分为2.5分,病变靶血管为左前降支中段则评分为1.5分,病变靶血管为左前降支远段则评分为1.0分,右冠状动脉、左回旋支中、远段三个部分均为1.0分,其他的小分支病变则为0.5分。总分=部位评分+狭窄程度评分。

对AMI患者PCI前后的梗死血管TIMI血流分级进行评价:TIMI 0级:血管完全闭塞,闭塞处远端血管无前向血流充盈;TIMI 1级:可观察到少量对比剂通过血管闭塞部位,远端血管少部分显影,血管充盈不全;TIMI 2级:部分对比剂能够完全充盈冠状动脉远端,但对比剂前向充盈及排空速度显著的缓慢与正常冠脉;TIMI 3级:冠脉完全再管注,3个心动周期内对比剂完全充盈或排空。TIMI≤1级判断为无复流。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 果

2.1 两组血浆EMPs、血清sICAM-1、Cys-C水平

AMI组患者的血浆EMPs、血清sICAM-1、Cys-C水平显著高于对照组(表2)。

表2 AMI组和对照组的血浆EMPs、血清sICAM-1、Cys-C水平比较

2.2 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的AMI患者血浆EMPs、血清sICAM-1、Cys-C水平

血浆EMPs、血清sICAM-1、Cys-C在不同冠脉病变支数(单支、双支、三支)患者中比较,方差分析显示,组间对比差异具有显著性(表3)。

表3 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的AMI患者血浆EMPs、血清sICAM-1、Cys-C水平比较

2.3 PCI术后不同TIMI分级与血浆EMPs、血清sICAM-1、Cys-C水平

90例AMI组患者PCI术后共有TIMI≥2级患者73例,TIMI≤1患者17例,TIMI≥2级患者的血浆EMPs、血清sICAM-1低于TIMI≤1患者(P<0.01);TIMI≥2级与TIMI≤1患者Cys-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 PCI术后不同TIMI分级的AMI患者的血浆EMPs、血清sICAM-1、Cys-C水平

2.4 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的AMI患者Gensini评分

单支、双支、三支冠脉病变的AMI组患者的Gensini评分组间呈现逐渐升高的趋势,且差异具有显著性,任意两组间对比差异均显著(P<0.05,表5)。

表5 不同冠脉病变支数的AMI患者Gensini评分比较 (分)

2.5 相关性分析

AMI组患者的Gensini评分与血浆EMPs、血清sICAM-1、Cys-C水平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P<0.01,表6)。

表6 相关性分析结果

3 讨 论

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患者中AMI的发病率逐年上升[6]。临床血清学指标评价AMI患者病情的依据较少。临床上采用心肌酶谱相关指标评估AMI患者的一致性率不足35%,其对于患者冠状动脉损伤评估的价值较低[7]。血浆EMPs是冠状动脉内皮细胞损伤过程中释放的囊泡颗粒,能够反应内皮细胞的凋亡程度。在内皮细胞炎症性损伤或者氧化应激性损伤过程中,血浆EMPs的表达可显著的上升。血浆EMPs能够提高炎性细胞的激活,加剧冠状动脉病变速度的进程[8];血清sICAM-1是粘附分子相关家族成员,其能够通过诱导下游炎症性因子的激活,增加肿瘤坏死因子或者补体成分C3的富集,加剧冠状动脉的痉挛,导致心肌细胞的缺血性损伤[9];Cys-C是胱氨酸及胱抑素代谢相关指标,其通过参与游离自由基的释放,提高氧自由基对于心肌细胞膜的损伤程度[10]。文献报道,AMI患者血清sICAM-1、Cys-C的表达可明显上升[11-12],但对于EMPs的表达与冠状动脉病变程度的关系分析不足。

本研究发现,AMI患者EMPs、sICAM-1、Cys-C水平明显升高,提示了血浆EMPs、血清sICAM-1、Cys-C的高表达与AMI的病情进展过程密切相关。揭示了不同细胞因子对AMI的病情影响程度,主要与下列几个方面的作用有关[13-14]:(1)高水平的血浆EMPs表达不仅反映了冠状动脉内皮细胞的损伤程度,同时还能够提高中性粒细胞酶的激活程度,增加其对于心肌组织的浸润和损伤;(2)血清sICAM-1的表达上升能够提高趋化因子的富集,增加自身免疫性复合物在心肌组织的沉积,而Cys-C的上升能够引起心肌细胞线粒体的损伤,导致心肌细胞收缩功能的障碍。不同冠状动脉病变数量的患者,随着冠状动脉病变数量增加,血浆EMPs、血清sICAM-1、Cys-C的表达浓度逐渐的上升,提示这些细胞因子的表达与促进泡沫细胞在内皮下的富集,引起冠状动脉血管病变数量的增加有关。本组研究还发现,TIMI≥2级患者的血浆EMPs、血清sICAM-1低于TIMI≤1患者;TIMI≥2级与TIMI≤1患者Cys-C水平差异无统计学意义,表明血浆EMPs、血清sICAM-1还与PCI术后复流有关,而Cys-C则无明显相关。Gensini法是评估患者冠状动脉血管狭窄程度的指标,本研究发现Gensini评分与AMI患者的血浆EMPs、血清sICAM-1、Cys-C密切相关,进一步提示了血浆EMPs、血清sICAM-1、Cys-C与冠状动脉血管病变的关系。临床上可以检测相关细胞因子,进而评估冠状动脉的累及程度。

综上所述,血浆EMPs、血清sICAM-1、Cys-C的表达与AMI患者的冠状动脉病变程度密切相关。Cys-C的表达与冠状动脉PCI术后复流的情况关系不大。

猜你喜欢
管腔内皮细胞冠脉
有氧运动和精氨酸补充对高血压的干预作用及其与内皮细胞功能的关系
土槿皮乙酸对血管内皮细胞迁移和细胞骨架的影响
CCTA诊断左冠脉分叉病变的价值及其危险因素研究
溶酶体组织蛋白酶B增加自噬保护缺氧诱导的心脏微血管内皮细胞损伤
管腔手术器械行超声清洗机预清洗的价值对比研究
心肌缺血预适应在紫杉醇释放冠脉球囊导管扩张术中的应用
HMGB1基因对高糖诱导的血管内皮细胞损伤的影响
清洗刷在不同管腔器械清洗中的探讨
冠脉CTA在肥胖患者中的应用:APSCM与100kVp管电压的比较
256排螺旋CT冠脉成像对冠心病诊断的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