俞正强读《学记》(五)

2020-08-04 17:49俞正强
中国教师 2020年7期
关键词:学记五色五官

编者按

2020年的寒假,因为新冠疫情,显得格外漫长。老师和学生都宅在家读书、学习。为了帮助老师们、同学们更加有效地度过居家的日子,有机构在网络平台上推出了“云伴读”活动,请名家、名校长带领老师们品读教育经典,在阅读中照亮彼此。本期,我们刊发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俞正强校长授课内容的最后一篇,以飨读者。

一、回顾

前四讲的学习内容,我们梳理一下。我整理了一个《学记》的逻辑线(见下图),梳理到上次讲的“待其从容,然后尽其声;不善答问者返此。此皆进学之道也”。

《学记》逻辑线

《学记》的出发点是“建国君民”。“建国君民”最重要的路径是“化民成俗”。“化民成俗”最主要的路径是要解决“学”的问题。“学”来自对“建国君民”的需要,来自对“化民成俗”的需要,所以“学”是“建国君民”中最重要的一件事情。

如果没有“化民成俗”,就没有“学”;如果没有“学”,就没有“教”。所以“学”是“教”的源头,“化民成俗”是“学”的源头。“化民成俗”的目的是什么?是为了建一个好的国,创造好的生活条件,过上幸福日子。“教”本质上是跟“建国君民”在一起,国家把教育放在很重要的位置上。顺着这个逻辑,接下来的内容,开始论述“教”。

“教”的内容就是我们教的“考校”部分:离经辨志、敬业乐群、博习亲师、论学取友、知类通达、强立不反。“知类通达”是内容,“强立不反”是要求。“离经”是一件事情,“敬业”是一件事情,“博习”是一件事情,这是“才”。这些事情里面蕴含着对“人的成长”的“乐群”“亲师”“取友”的要求,这就是“德”。从这一内容上来讲,才和德是不分离的。

“教”有“大伦”。“大伦”有七项内容:示敬道、官其始、孙其业、收其威、游其志、存其心、不躐等。“教”的形式主要分为“正业”和“居学”。“教”的效果要达到学生“安学亲师,乐友信道”,反之就是“隐学疾师,苦难不知益”。

那么,谁来教呢?“师”就出场了。“师”这个角色来源于“教”这件事情,“教”来源于“学”,“学”来源于“化民成俗”,“化民成俗”来源于“建国君民”。所以,我们老师是应势而生的,是来做“教”这件事情的。“教”是为“学”而生的,有时候谈“教”就是在谈“学”,离开了“学”谈“教”是没用的;谈“师”就是要谈“教”,离开了“教”谈“师”是没用的。

老师要知道原则:一个是“豫”,要“禁于未发”;一个是“时”,要“当其可”;一个是“孙”,要“不陵节”;一个是“摩”,要组织学生“相观而善”,要进行团队建设、班集体建设。如果不坚持这些原则,会带来“捍格不胜、勤苦难成、坏乱不休、独学无友、燕朋逆师、燕辟废学”这些问题。坚持这些原则非常重要,所以老师要紧紧地把握住这些原则。

老师的方法主要是“喻”。怎么“喻”呢?主要是“和、易、思”。“师”的策略是“长善救失”,我们要知道学生的心,“知其心然后能救其失,所以教也者,长善救失也”。“师”的效果是什么?就是“继其志”,让学习的人慢慢地、自然而然地跟着老师的路子走,明白老師的意思,接着老师的“明白”往里走。

最后还有一个结论:师也者,所以学为君也。“师”是“学”当中层次最高的人,就是能够充分地体会、充分地理解、充分地完成“学”这个任务的人。只有知道了“学”,才能知道怎么“教”。这是对“师”的论述。

“师”讲清楚了,该讲什么?讲“学”。因为“师”是为“学”而存在的。“导学”有三原则:严师、道尊、敬学。“凡学之道,严师为难”,学习啊,碰到一个严师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所以“学”,一定要从“尊师”开始。

“导学”还有“三法”,就是要碰到一个“善学”的老师,碰到一个“善问”的老师,碰到一个“善待问”的老师。一个“善学”的老师会带来一个“善学”的学生,一个“善问”的老师会带来一个“善问”的学生,一个“善待问”的老师会带来一个“善待问”的学生。例如,师范院校的老师如果每节课都上得很好,四年下来,学生自然而然就会上课了。“上课”不需要专门教。“教”是什么呢?是“我上给你看,你像我这么上,上啊上啊,自然而然就会上课了”,而不是老师对学生说“教学原则要生动有趣”之类的话,自己却照本宣科,课堂无趣。

这是逻辑线中整理出的内容。从“建国君民”到“化民成俗”,再到“学”、到“教”,这条逻辑线很顺。今天的内容算是“居学”,请老师们去整理,把《学记》整理成一个框架,有本有末,从源到流,然后溯本追源。

可能有的老师会有疑问:《学记》的出发点是“建国君民”,我们又不“建国君民”,有必要学习《学记》吗?“建国君民”是国家的大事,我们是“师”,是身处其中的一份子,我们要把我们的行动向有利于“建国君民”靠拢,那就是一定要把“师”当好,把“教”做好。

而且,我们可以把“建国君民”这个词替换成“建家立业”或者“成家立业”。作为个体,我们不能“建国”,但可以成家;不能“君民”,但可以立业,“君”我们的孩子。如何引导孩子本质上也是一个教育问题。孩子要学,而家长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所以作为家长,我们要明白应该怎么做。现在很多家长会说:“哎呀,老师呀,我们自己是不会教的,靠你啦!”但其实每一个家长都要担负起自己的责任。老师在学校负责“正业”,家里的“居学”是一定要家长承担的。家长本质上是老师,是孩子的老师。所以《学记》不仅所有的老师要学习,而且家长也要一起学习。每一个家长都可以读一读《学记》,读后自己的家教一定有所改善。

二、有的放矢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

好的教学,一定要听,一定要说。例如,小学数学讲“面积的认识”时,我们可以这样教:“同学们,我们知道什么是面积吗?”学生会说:“面积就是物体的表面或者平面图形的大小。”这样的问法就是“记问之学”。如果老师这样问:“同学们,请举例说一说你对面积的认识。”学生会说:“桌子的桌面大小就是面积。”老师问:“还有呢?”学生会说:“这个地面的大小就是它的面积。”“还有呢?”“还有脸,脸这个面也有大小,它的大小也是面积。”……然后,老师慢慢地概括:“同学们,我们说的这是物品,大家看共同点在哪里。共同点在于,一是都有一个对象,比如桌面、地面、脸面;二是都有一个大小……”就这样把“面积”提炼出来:“同学们,这说明面积一定是和对象、大小有关系的。对象就是我们看到的地面、桌面、脸面。这些物品比较什么呢?大小。”这个过程叫作“听语”,就是学生用自己的经验表达。

“记问之学”是离开了学生的生活经验,“听语”则是进入学生的生活体会。教学本质上就是“叩问”,就像剥笋一样,不停地剥,不停地问。例如,认识苹果,我们会说:“同学们,你知道苹果是什么样的吗?它长什么样子?它有什么香味?它是什么季节的水果?”我们可以像剥笋一样层层发问,但如果是他们从来没见过的水果,就不能这么问了,老师只能告诉他们这是一种什么水果,是什么形状,什么季节成熟,味道怎么样。如果学生记不住,老师可以说:“你先放一放,以后碰到了再说吧!”过两年,那个水果又出现了,老师可以告诉学生:“这个水果是这样的。”这段文字就是说我们一定要充分地尊重学生现有的学习能力、现有的学习储备,不要离开学生的学习储备和经验,让他们少做一些学习之外的操练。

三、培养志学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有志于学”是指真正地明白学习。“志”是明白,就是以学为志向,“意之所存谓之志”,明白了“意”,就会真正明白学是怎么回事。“良冶之子,必学为裘”,铸剑的人肯定要先学使用鼓风机;“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做良弓的人肯定要先做一个放弓箭的工具;“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驾车的人,要先在马的后面跟一跟。事情总是从小的地方开始,相当于童子功,总是从简单的开始学习,但这些简单的就起到了一个“存其心”的作用。铸一把剑是一个很无聊的过程,做一把弓,要打磨,也是一个很无聊的过程,所以从小就要做一些相应的很无聊的事情,相当于打一些基础。我们这代人年轻的时候,如我的堂兄弟们去学木工,或者我的父辈们去学木工,都要学三年打基础,特别是第一年,基本做不上上手活,都是干下手活。那些下手活非常重要,只有这样“弓”才能出来。这段文字基本上是这个意思。真正地明白学,那么“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四、至要之要

古之学者,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

“古之学者”就是春秋战国的时候,或者讲自古以来,或者是从前学的人,总是“比物丑类”,就是我们现在说的观察、比较、分类、抽象。“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这里是讲重要性。“鼓”重要不重要?很重要,但是鼓不在“宫商角徵羽”里面,但“五声”有了“鼓”才显得“和”,否则就达不到那种气势。“五色”是“青赤黄白黑”,水既不青,也不赤,也不黄,也不白,也不黑,但是这五色都要用水来调和,如果没有水,这五种颜色就显不出它的美丽。人有五官,有五根,“学”是哪个器官的功能呢?眼耳鼻舌身,由五官带五根。《道德经》里说“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如果不“学”,那么就是“不治”了;“學”了之后,五色就不会令人目盲,就得到“治”了。所以,五官是“学”的通道,没有“学”的话,五官就显得“不治”。现在有一些人,喜欢看一些不好的东西,特别是到网络上看一些不好的东西。为了什么?通过学习提高他的水平。我们通常采取的方法是不让他看,而不是通过“学”截断“看”。不让他看是从物理上隔绝,但是他还是会去看别的东西,“五色”还是会令人目盲。所以要“治”,“不治”就“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聋”,还有“五味”与“五嗅”,都会变成“不治”的状态,所以器官要好、要“治”离不开“学”。

“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五服”可以理解为官服,中国的官有品阶,一个国有品阶,一个家庭也有品阶,有各种角色的服装。如果没有“师”的教导,那么“五服”就会乱掉,所以需要教导。这样国有礼,家有礼,然后有“说(悦)”,家里就会和睦、会有序、会亲。

“鼓、水、学、师”尽管不在“五声、五色、五官、五服”当中,但“五声、五色、五官、五服”离不开“鼓、水、学、师”,这段话充分强调了“学”的重要性、“师”的重要性。

五、志学大道

君子曰: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

“大德不官”是讲大德者不需要去谋一个官职,“大道不器”是说得大道者一般都不讲技巧、技艺,“大信不约”是说大信者一般不需要去写一个条约。“官”是看得见的,“器”是看得见的,“约”是看得见的,“齐”也是看得见的;“大德”是看不见的,但是可以感受到的,“大道”也是看不见的,但是可以感受到的,“大信”也是可以感受到的。所以“大德”“大道”“大信”“大时”都是可感的,“官”“器”“约”“齐”是可见的。有的时候我们经常要把可感的固定下来,给它一个可见的载体,没有可见的载体就感受不到可感的东西。我们有时经常明白不过来这个道理。所以,我们要明白,真正有大德的人不一定要有职务,依然可以赢得众人的信服。真正有大道的人,不需要有技艺。

“大信不约”,美国2019年退出了《美苏消除两国中程导弹和中短程导弹条约》,这说明如果“不信”,“约”也没什么用,说反就反;如果“信”,不需要“约”也可以。“大时不齐”,是说最顺乎时代大局的不一定是合乎当下的。

明白了这四点,就可以明白真正的“本”在哪里。“本”就是“德”,而不是“官”;“本”就是“道”,而不是“器”;“本”就是“信”,而不是“约”;“本”就是“时”,而不是“齐”。这样我们的水平就能不断地提高。

六、身怀感恩之心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务本!

这里“源”是河,“委”是海,“三王”和“三王四代”一样,就是春秋战国。这是说自古以来,“祭川”这么隆重的事情,都是从河开始,再慢慢地归到海里去的。有了源,才会有委。这叫什么呢?叫“务本”,本立而道生,先源后流。什么是“本”呢?“德”是本,要立德、明道、守信、合时,不要拘泥于是否为官、是否有器、是否有约、是否合众。真正符合大势的人不一定跟当下人们想的一样,真正守大信的人不需要写一个约定,这些都是“本”。

七、总结

我们把今天所讲的几段话连起来看看。

“记问之学,不足以为人师。必也其听语乎。力不能问,然后语之;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说明老师有时候要放一放。为什么呢?因为学生有成熟度的。比如我们教学生跳绳,因为学生入学时间跨度长,肌肉成熟度不一样,很多学生开始学不会,我们放一放,可能过一个月他们自然就会了。学习和成熟度是有关系的,所以“语之而不知,虽舍之可也”。“等”是我们老师要会做的一件很重要的事情。

“良冶之子,必学为裘;良弓之子,必学为箕;始驾马者反之,车在马前。君子察于此三者,可以有志于学矣。”这段讲我们要明白“学”总是从基础开始的,总是从外围的活、从下面的活慢慢精进到“冶”“弓”“驾车”这些核心的。例如,语文总是先学识字,为什么要识字?因为识字之后才会有句。为什么有句?因为有句之后才会有段。为什么有段?因为有段才会有文。为什么有文?因为有文才会有章。学“字”的目的一定是会文章。文章用来干什么?“化民成俗。”学文章之前要学很多东西,千万不要觉得目的是学文章,就只学文章,不学识字。我们教学生识字、学说话,然后慢慢地能够说一件事情,再有文,再进入章,妙手偶得。这才叫明白学。“志于学”真的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

“古之学者,比物丑类,鼓无当于五声,五声弗得不和;水无当于五色,五色弗得不章;学无当于五官,五官弗得不治;师无当于五服,五服弗得不亲。”这是一个比兴。古人写文章总是先来一个比方,所以“君子之教喻也”,这就是一个“喻”。“玉不琢不成器”,“虽有嘉肴,弗食,不知其旨也”,都是比方,这段话也是比方。“大德不官,大道不器,大信不约,大时不齐。察于此四者,可以有志于学矣”,真正地明白“大德”“大道”“大信”“大时”,而不要拘泥于“官”“器”“约”“齐”。比如我跟某个人签订了一份协议,就很高兴,不要拘泥于他是否守信。“德”“道”“信”“时”是“本”,“官”“器”“约”“齐”是“末”。

“三王之祭川也,皆先河而后海,或源也,或委也,此之谓務本!”知道学之本了,然后要务本,一定要把心放在“本”上,不要放在“末”上。例如,我们老师的“本”是“学”,我们是“学之君”,“学之本”是“德”“道”“信”“时”,所以我们的“本”不是发家致富,而是“学之君”。

(作者单位:浙江省金华师范学校附属小学)

责任编辑:胡玉敏

huym@zgjszz.cn

猜你喜欢
学记五色五官
“五官”一词源于五个人
我家的五色梅
画五官
五官的检讨会
黑纹猫蹲守捣鸟巢
五色人小组
五官争美
《学记》中教育法则对语文优质课堂的指导意义
浅议《学记》对语文教学的影响
读懂《学记》,读通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