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区2 型糖尿病病人心理痛苦现状及影响因素

2020-08-21 02:16谢欣欣
护理研究 2020年15期
关键词:病耻痛苦程度

谢欣欣,谢 虹

(蚌埠医学院,安徽233000)

近年来,我国糖尿病患病率急剧增加,其中2 型糖尿病(T2DM)是糖尿病的主要类型,约占所有糖尿病病人的90%[1]。糖尿病所带来的急慢性并发症不仅给病人生活带来严重的影响,也给家庭和社会带来沉重的负担[2]。病人为达到控制血糖、防治并发症的目的,必须长期坚持治疗方案,这种治疗方案造成的负担以及对未来并发症的忧虑,要求病人不断进行心理调适,如果适应不良会使病人产生各种心理问题,有学者将其称为糖尿病困扰、糖尿病痛苦(diabetes distress)、糖尿病相关痛苦(diabetes‑related distress)等[3]。糖尿病痛苦会降低病人治疗依从性,不利于血糖控制,影响病人的生活质量[4],甚至影响病人预后[5]。研究发现,糖尿病病人的病耻感与糖尿病痛苦存在一定的相关性[6],但相关报道较少。因此,本研究通过调查社区2型糖尿病病人心理痛苦及病耻感的现状,探讨两者之间的关系,以期为临床及社区工作人员对存在糖尿病痛苦的病人进行健康教育及心理护理提供依据,促进糖尿病病人身心的良好发展。

1 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采用目的抽样法,选取2019 年5 月—8 月蚌埠市2 个社区的2 型糖尿病病人280 例为调查对象。纳入标准:明确诊断为2型糖尿病至少半年;年龄≥18 岁;意识清楚,具备正常的交流能力;具备完全认知行为能力,并积极配合。排除标准:精神智力异常,认知功能障碍者;既往有酮症倾向,有严重糖尿病并发症者;伴有肝、肾等其他重要脏器的严重疾病和肿瘤等;妊娠糖尿病病人。

1.2 调查方法 调查前向病人解释调查目的,并取得病人同意后开始资料的收集。对调查对象进行问卷调查,由研究者本人采用面对面调查的方式收集资料,问卷填写完毕后当场收回,并立即检查问卷的完整性,发现缺失项立即询问调查对象并填补。本次共发放问卷280 份,回收问卷279 份,其中有效问卷279 份,回收有效率99.64%。

1.3 调查工具

1.3.1 一般资料调查表 由研究者及课题组成员结合文献资料讨论后设计,包括病人的人口学资料(性别、年龄、文化程度、职业、婚姻状况等)及疾病相关资料(病程、有无并发症、合并症、治疗方式等)。

1.3.2 糖尿病痛苦量表(Diabetes Distress Scale,DDS) 该量表由美国学者Polonsky 等[7]于2005 年开发研制,调查糖尿病病人过去1 个月因糖尿病造成的困扰或影响的程度。包括情绪相关痛苦、医生相关痛苦、生活规律相关痛苦、人际关系相关痛苦4 个维度,共17 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6 级评分法,1 分代表“没有问题”,6 分代表“非常严重的问题”。中文版DDS 由学者杨青等[8]汉化,本研究进一步修订,其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系数为0.951,具有良好的信度,本研究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43。病人根据过去1 个月的经历进行评分,分数越高表明病人的心理痛苦水平越高。根据最新的评分标准[9],得分<2 分为“无痛苦”,2~3 分为“中等痛苦”,>3 分为“重度痛苦”,该评分同时适用于量表的维度和条目得分。

1.3.3 2 型糖尿病病耻感评估量表(Type 2 Diabetes Stigma Assessment Scale,DSAS‑2) 由澳大利亚学者Browne 等[6]于2016 年通过文献回顾,访谈2 型糖尿病病人后编制而成。该量表为自评量表,包括区别对待、责怪和评判、自我耻辱3 个维度组成,共19 个条目。每个条目采用Likert 5 级评分法,1 分为非常不同意,2分为不同意,3 分为不确定,4 分为同意,5 分为非常同意。中文版DSAS‑2 量表是由李玉峰等[10]汉化,其内部一致性Cronbach's α 系数为0.879,具有良好的信度,本研究的Cronbach's α 系数为0.932。该量表总分为19~95 分,得分越高,表明2 型糖尿病病人感知或经历的病耻感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Epidata 3.1 软件录入资料数据,采用SPSS 21.0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定量资料运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数资料采用频数及率进行统计描述。采用两独立样本t 检验或方差分析进行糖尿病痛苦的单因素分析;相关性分析若资料符合正态分布采用Pearson 相关性分析,否则采用Spearman相关性分析。糖尿病痛苦的影响因素采用多元逐步回归进行分析。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研究对象一般资料 本次研究共调查社区2 型糖 尿 病 病 人279 例,其 中 男128 例,女151 例;年 龄(64.02±9.78)岁;已婚248 例,丧偶24 例,未婚或离异分居7 例;文化程度:本科及以上10 例,专科24 例,中专及以下245例;工作状态:离退休201例,农民14例,无业13 例,在岗51 例;有并发症者61 例,无并发症者218 例。

2.2 社区2 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痛苦及病耻感得分 279 例 糖 尿 病 病 人 中,DDS 均 分≥2 分145 例(52.0%),DDS 及DSAS‑2 得分见表1。

2.3 社区2 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痛苦与病耻感的相关性(见表2)

2.4 社区2 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痛苦的单因素分析(见表3)

2.5 社区2 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痛苦的多因素分析 将社区2 型糖尿病病人DDS 总分作为应变量,将文化程度、有无并发症、是否使用胰岛素、DSAS‑2 总分作为自变量,采用多元线性逐步回归方法,自变量赋值方式为:文化程度(初中及以下=1,高中及以上=0),有无并发症(有=1,无=0),是否使用胰岛素(是=1,否=0),结果显示:文化程度和DSAS‑2 总分进入回归模型,能解释自变量的20.5%,见表4。

表1 社区2 型糖尿病病人DDS 及DSAS‑2 得分情况(n=279) 单位:分

表2 社区2 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痛苦与病耻感的相关性(r 值,n=279)

表3 社区2 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痛苦的单因素分析(±s,n=279) 单位:分

表3 社区2 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痛苦的单因素分析(±s,n=279) 单位:分

分类P 项目性别男女年龄婚姻状况职业状态文化程度月收入病程<60 岁60~70 岁>70 岁已婚未婚或丧偶在岗非在岗初中及以下高中及以上<3 000 元≥3 000 元<10 年10~20 年>20 年并发症合并症家族史是否使用胰岛素无有无有是否否是例数128 151 85 116 78 248 31 65 214 167 112 149 130 137 100 42 218 61 90 189 111 168 176 103 DDS 总分37.38±13.91 35.86±14.07 37.38±13.29 36.95±14.66 36.56±13.99 36.41±14.05 37.74±13.68 36.43±14.07 36.59±14.00 38.34±15.00 33.89±11.90 29.82±10.07 29.86±11.54 37.04±14.48 36.32±13.54 35.52±13.67 35.67±13.99 39.70±13.62 36.19±13.12 36.73±14.39 36.16±14.98 36.82±13.34 35.16±13.95 38.93±13.80统计值t=0.901 0.369 F=0.626 0.535 t=−0.500 0.617 t=−0.082 0.935 t=2.752 0.006 t=−0.033 0.974 F=0.211 0.810 t=−2.000 0.046 t=−0.302 0.763 t=−0.381 0.703 t=−2.185 0.030

表4 社区2 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痛苦的多元线性逐步回归分析结果

3 讨论

3.1 糖尿病痛苦在糖尿病病人中普遍存在 Polonsky等[11]提出,糖尿病痛苦是病人面对糖尿病烦冗的自我照护、治疗方案和疾病管理产生的精疲力竭,面对长期严重并发症和缩短的预期寿命产生的过度担忧,面对不断适应复杂糖尿病生活时产生的挫败感,包括其他因糖尿病产生的愤怒、沮丧、恐惧、孤独等情绪反应。本研究结果显示,社区2 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痛苦患病率为52.0%,与徐慧文等[12‑13]报道(60.0%、54.5%)研究结果相近,高于国外相关研究结果(36%)[14]。本研究结果显示,生活规律相关痛苦得分最高,与罗健斌等[15]研究结果相一致,生活规律相关痛苦包括因病人血糖检测、饮食控制等自我管理产生的困扰,这是病人每天生活中都会面临的问题,如控制不好会直接影响血糖水平,因此也最容易给病人带来心理上的痛苦。人际关系相关痛苦得分最低,与郝书婕等[16]研究结果一致,人际关系相关痛苦主要涉及家庭对病人的支持,病人患病后家人为保证病人的身体健康会不断鼓励病人坚持糖尿病的管理,会为病人准备适合食用的食物等,这给病人带来一定的心理安慰,减轻病人由于糖尿病带来的生活压力。因此,社区工作人员应该重视病人生活规律相关痛苦,积极鼓励其坚持糖尿病的自我管理,同时向病人的家人介绍糖尿病相关知识,促进家人在协助病人管理糖尿病时发挥最大的作用。研究证明,正念疗法干预对糖尿病痛苦的干预均产生效果[17],社区工作人员可以参考国外成功经验,促进糖尿病病人的心理健康。

3.2 社区2 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痛苦与糖尿病病耻感的关系 糖尿病是一种终身性的慢性疾病,公众及病人对病因的错误认知及很多病人会有意避免在公众场合进行胰岛素注射或刻意注意饮食,害怕感受到别人异样的目光,由此便产生了羞愧、病耻等心理体验[18]。有学者将病耻感分为感知病耻感、实际病耻感和自我病耻感[19],均会给病人造成严重心理负担。本研究结果显示,社区2 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痛苦及其各维度得分与病耻感总分及各维度得分均呈正相关,与澳大利亚学者研究结果[6]一致。Balfe 等[20]研究表明,病耻感是造成糖尿病病人心理痛苦的一个重要原因,这可能是由于病耻感严重影响了心理健康。国内关于糖尿病病耻感研究较少,国外相关研究表明,糖尿病病耻感还会影响病人胰岛素的使用[21]、自我管理[22]、生活质量[23]等,从而影响血糖控制,最终也会影响病人的心理健康,进而产生糖尿病痛苦。因此,社区工作人员应重视病耻感带来的各种负性心理问题,积极宣传糖尿病的产生原因,使大众对糖尿病的病因有正确的认知,从而解除社会公众对糖尿病的误解,同时积极鼓励病人说出心中的疑惑,积极参与治疗,注重其心理护理,提高治疗的依从性,促进病人身体和心理的良好发展。

3.3 社区2 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痛苦的影响因素

本研究结果显示,病人文化程度、是否有并发症、是否使用胰岛素及病耻感可以影响社区2 型糖尿病病人痛苦水平;多元线性回归显示,文化程度与病耻感是影响社区2 型糖尿病病人糖尿病痛苦的主要因素。文化程度越低的病人糖尿病痛苦程度越深,与秦秀宝等[24]研究结果一致,可能是因为文化程度低的病人对糖尿病的病因及自我管理的各项要求不能完全理解,沉浸在患病给生活带来的困扰上,而文化程度高的病人能够很好地理解和遵循糖尿病的各项管理,将其融入生活,能够抱着积极的心态去应对糖尿病。有并发症的病人比无并发症的病人糖尿病痛苦程度深,这与刘维维等[25]研究类似,可能是病人在面对糖尿病的管理时已经产生了抵触,再加上出现并发症,病人面对并发症产生的健康问题以及对未来疾病的转归产生了更多的负性情绪,因此病人的痛苦程度更深。使用胰岛素的病人痛苦程度更强烈,使用胰岛素的病人一般比尚未使用胰岛素的病人病情更重,且注射胰岛素给生活带来不便,病人不管是外出工作还是日常生活都必须按时注射胰岛素,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糖尿病病人的负担;另外,胰岛素治疗会增加病人的经济压力,也会导致病人心理问题较明显,这与Bo 等[26]研究结果一致,其研究表明需要使用胰岛素的病人正常社交和工作会受到影响,导致使用胰岛素的病人比尚未使用胰岛素的病人心理痛苦程度更深。国内尚未发现糖尿病病耻感对糖尿病病人心理痛苦影响的量性研究,但是有相关的质性研究表明,糖尿病病耻感与病人的心理问题息息相关[27],病人会产生自责、羞耻、焦虑沮丧、自我贬损等负面情绪[28],加深病人的心理痛苦,最终会影响到病人的血糖控制。社区工作人员应及时与病人沟通,了解病人的文化程度、是否有并发症、是否使用胰岛素治疗,评估病人的病耻感情况,并给予适当干预,鼓励病人积极应对,同时还应发挥社会各界的力量,提高公众对糖尿病的认知,构建充满正能量的社会环境,帮助病人对抗疾病。

4 小结

随着糖尿病的患病率不断上升,疾病带来的身心问题也越来越明显。糖尿病的发生、发展以及转归与社会心理因素密切相关,但是目前对于心理因素的关注相对较少,因此,社区工作人员应该积极评估病人的心理健康状况,特别是文化程度低、已经发生糖尿病并发症、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人,对已经产生心理相关问题的病人积极实施干预,同时创建积极的社会氛围,减少因社会公众的错误认知给糖尿病病人带来的负面影响,减少因社会因素给病人造成的病耻感,积极鼓励病人的家属参与糖尿病的管理,给予病人足够的支持,使病人能够积极面对疾病造成的困扰,更好地进行疾病管理,防止并发症的发生,改善预后。

猜你喜欢
病耻痛苦程度
老年病患者应摆脱病耻感
精致和严谨程度让人惊叹 Sonus Faber(意大利势霸)PALLADIO(帕拉迪奥)PW-562/PC-562
糖尿病病耻感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男女身高受欢迎程度表
谁痛苦,谁改变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老年病患者应摆脱病耻感
分担痛苦
痛苦力
将内燃机摩擦减小到最低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