研究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在护理团队管理中应用的价值

2020-08-22 09:47周美连
智慧健康 2020年21期
关键词:组间护理人员研究组

周美连

(佛山市南海区南海经济开发区人民医院,广东 佛山 528200)

0 引言

临床中,护理人员护理质量与整体医疗质量具有不可分割的关系,医院护理人员工作性质较为特殊,其工作环境与服务对象是其他行业从业人员无法比拟的,院中患者种类较多,在对患者进行护理过程中易出现影响护患关系事件[1]。而对于已婚护理人员来说,家庭的压力同样存在,长此以往,护理人员心理将会承受一定压力,导致其形成不良心理状态,致使其自身身体情况与护理质量严重受到影响,为此,对护理人员进行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具有重要意义[2]。本研究针对团体心理护理干预在护理团队管理中的应用价值进行探究与分析,汇报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基本资料

纳入在本院工作的护理人员164例作为此次研究代表,纳入时间为2017年12月至2019年5月,将其按照单双号分组方式分为研究组与参照组,每组护理人员82例。其中,研究组男5例,女77例,年龄19-38岁,平均(24.36±0.87)岁,在编在岗人员77例,在编不在岗人员5例,本科文凭26例,大专文凭45例,中专文凭11例;参照组男4例,女78例,年龄20-37岁,平均(24.62±0.67)岁,在编在岗人员79例,在编不在岗人员3例,本科文凭27例,大专文凭45例,中专文凭10例。对比组间护理人员各项基线信息,经统计学分析得知,其差异呈P>0.05,不存在统计学意义,可对其进行比较。

1.2 方法

参照组通过心理健康讲座对患者进行心理护理干预:由心理咨询专家定期为护理人员开展心理健康减压讲座,讲座内容包括:疏通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的关系,站在不同角度关心护理人员情绪,告知护理人员自我心理减压与情绪管理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如何面对临床中遇到的压力与挫折,在讲座过程中,进行角色互换活动,对临床情况进行模拟,使护理人员有效了解患者心理状态,进而促进其在临床中可有效进行自我心理调节。

研究组在参照组护理干预基础上,对患者进行团体心理护理干预,主要表现为:①心理团体干预:根据护理人员年龄、婚姻情况对其进行不同的心理疏导,例如:年龄稍长、已婚的护理人员,家庭压力相对同样较大,因此,除对其进行工作心理疏导外,应关心其家庭情况,在与其进行沟通过程中,了解家庭为其带来的心理压力,并根据其自身情况,对其进行针对性心理疏导,年龄较小护理人员无家庭方面压力,对于其工作中产生的不良心理加以辅导,降低其不良心理状态,在与护理人员沟通过程中,环境要具有一定温馨性与轻松性,告知护理人员可将工作中与生活中心理压力或自我问题进行相关倾诉,并保证与其沟通内容遵循保密原则,使其能够在无戒备心前提下畅所欲言,吐出心中不快,释放心理压力,对护理人员偏激的不良心理进行调整,告知其如何正确认知与对待自身遇到的问题,进而提升工作质量;②放松训练:指导人员将放松方法传授至护理人员,使其能够根据自身情况与需求进行自我调节,在调节过程中使其放松神经,缓解紧张情绪,体会当前的安宁,进而降低其不良情绪。

1.3 观察指标

①利用SAS(焦虑评分来量表)、SDS(抑郁评分量表)比较干预前后组间护理人员心理状态评分,SAS评分为51分说明已经存在焦虑表现,分数越高焦虑情况越严重;SDS评分为53分表示已经出现抑郁情况,分数越高意抑郁情况越严重[3];②自我和谐评分应用自我和谐量表(SCCS)进行测评[4],比较组间护理人员护理前后自我和谐评分,其中包括:自我灵活性、自我刻板性、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其中,自我刻板性与自我与经验不和谐分数与指标呈负相关性,自我灵活性分数与指标呈正相关性。

1.4 统计学分析

以上两组护理人员研究过程中所得到的相关数据,均采用统计学软件包(SPSS 21.0)进行分析研究,计量资料采取t进行检验。P<0.05时,表示组间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护理前后焦虑与抑郁评分。研究组与参照组护理人员护理前焦虑与抑郁评分无显著差异P>0.05,护理后均有所改善,其中,研究组护理人员改善程度更为显著,与参照组相比,差异呈P<0.05,存在统计学意义,由表1呈现相关数据。

表1 组间护理人员比较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s,分)

表1 组间护理人员比较护理前后心理状态评分±s,分)

组别 例数 焦虑 抑郁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研究组 82 53.62±1.23 41.58±2.01 57.34±2.52 43.85±1.24参照组 82 53.31±2.07 47.62±1.78 57.19±2.46 50.62±2.13

3 讨论

护理工作属高压力性职业,在临床工作中,常常遇见患者与其家属阴阳相隔,或危重症患者抢救等画面,同时,还有技能培训、岗位竞争、考试考核等多方面压力[3-4],护理人员应对自己的身份进行及时调整,强化自我适应能力,进而保证工作的顺利进行,在临床工作时要实行倒班制,对自身生物钟具有一定干扰性,对其睡眠、内分泌紊乱带来严重影响[5]。因此,护理人员易产生焦虑、抑郁、孤独感、紧迫感等不良心理状态。导致其在临床工作中,缺乏主动性,无法将心态调整至热情、积极状态,对护患关系产生一定影响,进而降低整体护理质量。所以,对护理人员进行相应心理健康疏导具有一定意义。

团队心理干预可有效对护理人员进行心理支持、健康教育、压力管理、放松训练、行为治疗等多方面心理调整,进而降低其焦虑、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根据护理人员自身情况为其进行相应心理干预[6]。

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护理人员实施护理干预后,其焦虑、抑郁等心理状态评分显著优于护理干预前,同时与参照组相比同样具有较高优势,P<0.05,而在自我和谐评分中,护理人员护理干预后同样优于护理前及参照组P<0.05,说明,将团队心理护理干预应用于护理团队管理中,能够有效降低护理人员不良心理状态,提升其自我和谐评分,进而促进护理质量,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

猜你喜欢
组间护理人员研究组
A case of conjunctival intraepithelial neoplasia with spheroidal degeneration: a clinicopathological study
三维管理在促进护理人员医疗设备规范使用及提高护理质量中的作用
探讨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隔离病区护理人员希望水平、心理健康及其影响因素
立体几何单元测试题
慢速训练法助力体弱人群
护理人员奖500被批“寒酸”
2019届高考数学模拟试题(一)本刊试题研究组
要背沟,不要“虎背熊腰”
圆锥曲线解答题训练
期中考试模拟试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