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拿联合针灸在心脾两虚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治疗中的应用价值分析

2020-08-22 09:47杨玉琴
智慧健康 2020年21期
关键词:心脾医务人员针灸

杨玉琴

(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妇幼保健院,甘肃 酒泉 735000)

0 引言

目前,社会上出现越来越多的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在儿童保健部中,这一疾病属于典型的常见病[1]。首先,在小儿生长发育的过程中,语言发育迟缓是发育障碍的明显症状,这部分患儿一般会出现语言发育迟滞和流涎的问题,而且会无力吸吮咀嚼,如果不及时就医,那么就会影响患儿的语言发育,为患儿带来长期的心理障碍,在很大程度上阻碍患儿身心发育。传统治疗的方式一般是以中药为主,汤剂内服所带来的问题就是患儿在服药的时候难度加大,最后影响到药物发挥作用,而且药物如果长期服用,也会在患儿体内积淀毒素[2-3]。西医的治疗方式主要围绕言语训练展开,这一方式最主要的特点在于治疗周期比较长,而且需要耗费大量的资金,而且短时间内疗效不够明显。因此,医务人员目前最主要的任务就是积极寻找健康的治疗方式,结合推拿、针灸治疗语言发育迟缓过程中发挥的作用进行研究,以下是具体的报道。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的50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均来自我院儿童保健部,症状类型属于典型的心脾两虚型。医务人员将其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5例患儿,其中,观察组25例患儿中,男11例,女14例,患儿的年龄3.4-6岁,平均5.2岁。对照组的25例患儿中,男13例,女12例,患儿的年龄3.1-6岁,平均4.8岁。两组患儿的一般资料无明显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病例选择的具体标准

(1)西医诊断标准:参考《语言治疗学》中与语言发育迟缓患儿密切相关的内容,根据《全国高等中医药院校规划教材中医儿科学》内部出现的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心脾两虚型症状进行判断。语言发育迟缓患儿的主要表现在于患儿的语言发育迟滞和流涎,无力进行吸吮咀嚼。

(2)纳入标准:①符合以上提到的诊断标准;②年龄处于1.5-6岁范围内的患儿;③确诊患儿患有语言发育迟缓的症状。

(3)排除标准:①排除存在严重原发性疾病者;②排除其他中医证型的患儿;③排除智力先天低下和营养不良的患儿;④排除医疗资料不足的患儿;⑤排除年龄<1.5岁或>6岁的患儿。

1.3 方法

观察组患儿首先需要接受言语训练,在此基础上需要医务人员结合推拿手法及针灸的治疗方法,此时需要医务人员为患儿按摩、按揉穴位。在捏脊的时候注意专业的手法,从长强穴开始沿督脉两侧由下向上捏到大椎穴处为1遍,共捏9遍,严格按照操作的顺序,第4遍时,结合“捏三提一”法,注意重点突出,发挥出这一方法的疗效。在对患儿进行循经按摩的时候,需要保证手法足阳明经,顺着患儿全身的穴位和脉络进行循经按摩。在为患儿按揉穴位的时候,需要结合患儿的具体情况。按揉百会、哑门等穴位,各揉按1 min。1次/日,一周为一个,共4个疗程,其可帮助患儿疏通经络,并有开窍益智的效果,加快发音的速度,减少流涎情况的产生。针灸疗法则是需要在此基础上进行针刺,手法需要保证准确性和快速性,在以上疗程全部结束之后,医务人员需要对患儿进行回访,观察并且记录相关数据。

1.4 疗效判定标准

严格按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和《语言治疗学》等书籍中与语言发育迟缓的相关内容,结合患儿的实际恢复状况进行评价。如果在接受治疗之后,患儿的语言发育达到正常水平,恢复了一定的语言沟通能力,那么意味着完全治愈;如果患儿在接受治疗后语言发育阶段在不断提升,但是语言沟通能力没有明显改善,则意味着好转;如果在接受治疗后,患儿的语言发育阶段长期得不到明显提升,而且也长期无法用语言沟通,那么就意味着无效。

1.5 统计学分析

以上实验过程中所出现的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 17.0分析,用χ2检验对应的计数资料。

2 结果

观察组的25例患儿,治愈的患儿一共12例,好转的患儿以工11例,总有效率达到了92.00%,对照组的25例患儿,治愈的患儿一共9例,好转的患儿一共10例,总有效率达到了66.00%,两组患儿之间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8.46,P<0.05),观察组患儿的疗效明显好于对照组,见表1。

表1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分析(n,%)

3 讨论

语言发育迟缓属于目前医学方面的儿科常见病之一,如果没有得到及时治疗,会出现患儿脑发育不全和脑瘫等问题,而中医则认为,语言发育迟缓意味着患儿先天不足,而且后天也没有得到良好的养护,患儿的心肝脾肺肾均气血不足,无力吸吮咬嚼,甚至会出现肌无力的症状[4-5]。由此可见,语言发育迟缓的患儿一般属于心脾两虚型的类型,目前患有这一疾病的患儿的数量在逐渐增多,需要医务人员加大重视力度。

本病的治疗过程主要围绕言语训练,但是这一方式比较原始和传统,而且这一治疗方式显著的缺陷在于治疗的周期过长,而且缺乏一定的疗效,为患儿及其家属加重了经济负担。本文主要围绕心脾两虚型语言发育迟缓的相关文献资料进行研究,对于治疗语言发育迟缓的小儿推拿手法进行了深入分析,发现这一方式具有健康性,可以在最大程度上降低对患儿所产生的副作用,而且具有比较明显的疗效,结合推拿和针灸的两种方法,可以更加明显地增强疗效,在临床医学上逐渐普及。其中,小儿推拿手法的选择是极为关键的,直接关系到患儿的脏腑功能,可以快速促进患儿的语言发育。除此之外,对患儿的头部语言区进行针灸,其主要作用是刺激大脑皮层避免出现受损神经导致的各种症状,可以促使患儿快速发育,改善脑功能,为患儿的大脑提供营养[6]。根据以上研究数据和内容可知,观察组患儿的治疗效果明显优于对照组,两组患者之间存在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因此,医务人员可以在治疗这一疾病的过程中,结合中医推拿和针灸方法,充分发挥出中医药治疗的优越性。

综上所述,推拿联合针灸在心脾两虚型语言发育迟缓患儿治疗中发挥关键作用,具有明显的疗效,在临床医学上具有推广意义。

猜你喜欢
心脾医务人员针灸
医务人员新冠疫苗接种意愿现状及影响因素
针灸在脑梗死康复治疗中的应用
如何提高医务人员对多重耐药菌感染防控措施执行率
子午流注治疗仪择时联合耳穴贴压治疗心脾两虚型不寐的效果研究
腹针结合头颈部按摩治疗心脾两虚型失眠的临床研究
福建:通过全国首个关于尊医重卫的决议
切实关爱疫情防控一线医务人员
过桃花村
针灸
茶香沁心脾 茶方养五脏——乐氏同仁茶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