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味桂枝茯苓丸(汤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0-08-22 09:47郭建强张惠生
智慧健康 2020年21期
关键词:肺源桂枝急性期

郭建强,张惠生

(武威市中医医院 肺病二科,甘肃 武威 733000)

0 引言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常见临床病,是各种肺疾病引起肺动脉高压继而出现心脏功能受损的一类疾病,其发病率逐年升高[1]。目前西医治疗效果并不理想,研究发现,加味桂枝茯苓丸作为中医的经典方剂,具有疗效佳、副作用少、经济方便等优点[2]。我们拟研究加味桂枝茯苓丸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血液指标及临床疗效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研究对象为2017年12月至2019年3月间在我院明确诊断的74例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患者,排除合并恶性肿瘤、对本研究所列药物过敏、严重肝肾功能异常及年龄>80岁患者。诊断标准参考全国肺心病研讨会讨论制定的慢性肺源性心脏病诊断相关标准。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7例,其中男21例,女16例,年龄46-79岁,平均(61.7±8.3)岁,病程1-21年,平均(11.3±4.8)年,其中伴心衰12例,伴高血压17例。实验组37例,其中男22例,女15例,年龄45-80岁,平均(61.3±8.5)岁,病程1.5-22年,平均(11.5±5.1)年,其中伴心衰13例,伴高血压 16例。两组一般资料无统计学差异(P>0.05),确保研究有效性。

1.2 治疗方法

对照组采用氧气吸入、抗感染、强心、利尿等常规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治疗基础联合加味桂枝茯苓丸(汤剂)加减治疗,加味桂枝茯苓丸(汤剂)组成如下:桂枝9 g、茯苓15 g、麻黄9 g、杏仁9 g、白芍12 g、牡丹皮12 g、浙贝母12 g、桃仁12 g,葶苈子15 g,鱼腥草30 g、黄芩12 g、甘草6 g。依据患者症状及脉象在原方基础上进行药物加减,水肿者加熟附子,心悸者加干姜、五味子,气滞血瘀者加炒枳实、佛手,咳嗽明显加前胡、百部,痰热互结者加蒲公英。中药用文火慢煎,每日1剂,每剂分2次服用。实验组和对照组均连续用药2周。

1.3 观察指标

(1)血液指标:采集患者治疗前后的静脉血和动脉血,静脉血测血常规,评价白细胞计数(WBC),动脉血测血气分析,评价氧分压(PaO2)和二氧化碳分压(PaCO2)情况。

(2)临床疗效评价:显效:胸闷喘憋症状明显缓解,不影响自主活动,双肺听诊啰音基本消失;有效:胸闷喘憋症状有所缓解,稍微影响自主活动,双肺听诊啰音较前减少;无效:临床症状较治疗前无变化甚至加重。

1.4 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 21.0进行统计分析,应用t检验及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对比

治疗前两组WBC、PaO2及PaCO2均无差异(P>0.05),治疗后两组血液指标均较治疗前好转(P<0.05)。治疗后实验组各项血液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对比±s)

表1 两组治疗前后血液指标对比±s)

注:与同组治疗前相比,*P<0.05;治疗后组间比较,#P<0.05。

分组 例数 阶段 WBC(×109/L)PaO2(p/kPa)PaCO2(p/kPa)实验组 37 治疗前 12.60±4.45 6.59±1.42 9.48±1.41治疗后 4.96±1.16*# 9.86±2.12*# 6.89±1.14*#对照组 37 治疗前 12.58±4.43 6.56±1.39 9.47±1.39治疗后 8.67±2.24* 7.72±2.08* 8.75±1.28*

2.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

实验组总有效率为91.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5.7%(P<0.05),见表 2。

3 讨论

表2 两组临床疗效对比(n,%)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最常见的病因为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约占80%左右),肺部血管病变继发肺动脉高压,右心功能随之出现不可逆功能异常[3]。常见症状为咳喘、气促及水肿等。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按照中医理论属于“肺胀”“喘症”等范畴,目前,西医上针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治疗主要采取吸氧、抗感染、解痉平喘、利尿消肿等治疗,但总体治疗效果并不理想,控制率低而且容易反复[4]。

中医认为,此病为外邪犯肺致气血不畅、肺气失宜、气机失调,最终导致气滞血瘀、肺脾亏虚,根据祖国医学辨证论治理论,本病在治疗上应以利湿祛痰、活血化瘀为主[3]。加味桂枝茯苓丸最早出现于《金匮要略》,原用于治疗妇科病,方剂中桂枝可温经通脉,茯苓可利水化痰,牡丹皮可清热凉血,本研究根据患者症状及脉象在原方基础上进行加减,实现中药治疗个体化,达到因病施治的目的[5]。通过与西医疗法合用,实现标本兼治,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起到治疗和改善预后的作用[6]。本研究结果也证实两者合用更具优势,不但改善血液学指标,达到满意的临床疗效,同时两者合用患者耐受性良好,并没有增加药物毒性,安全性较高,这与文献报道相符[4-6]。总之,加味桂枝茯苓丸(汤剂)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急性期疗效显著,值得临床推广使用。

猜你喜欢
肺源桂枝急性期
陈朝金教授运用养心汤加减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经验
中西医结合疗法对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心功能不全的临床疗效
中医体质在脑卒中急性期患者干预中疗效的影响分析
壮医药线治疗急性期带状疱疹的疗效观察
二维斑点追踪技术对柔红霉素药物急性期心肌损伤的相关性
扩散峰度成像技术检测急性期癫痫大鼠模型的成像改变
喊魂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的临床诊治分析
我的发现
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合并冠心病临床诊治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