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续性护理对急性心肌梗死患者PCI术后心理状态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0-08-22 09:47骆惠芬
智慧健康 2020年21期
关键词:延续性心肌梗死评分

骆惠芬

(肇庆市第一人民医院,广东 肇庆 526000)

0 引言

通过对疾病临床发病率进行统计可知,患有急性心肌梗死的患者数量较多,具有发病急、处理棘手及后果严重等特点,其治疗方法及护理方法受到了广大医护人员的高度关注[1]。现阶段,急性心肌梗死主要是采用PCI手术治疗方法,但是在术后,受心理因素、危险因素、血糖及血压控制效果不好、患者未按时服药及不良的生活习惯等因素影响,患者极易出现疾病复发情况[2]。因此,为了确保急性心肌梗死在接受PCI术后能够尽早恢复健康,结合疾病的发病机制,最适合的护理方法为延续性护理方法,在改善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提升患者的生活质量上取得了显著的效果[3]。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3月至2019年3月在医院中进行PCI手术的86例急性心肌梗死患者,随机分组法将患者分成2组。对照组有43例患者,男21例,女22例,年龄51-76岁,平均(63.5±2.8)岁;观察组有43例患者,男20例,女23例,年龄52-75岁,平均(64.3±2.5)岁。患者信息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1)对照组:常规护理方法,指导患者不良心理状态缓解方法,指导患者正确饮食方法,要求患者应严格按照医嘱要求服药,告知患者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

(2)观察组:给予患者延续性护理方法,①为患者发放疾病相关的健康教育处方,包括饮食方法、药物服用方法、运动方法等。②患者在出院后的首月,应每周对患者进行1次电话随访,并逐渐延长至每个月1次电话随访,确保能够深入的了解到患者的饮食、运动及服药情况,有针对性的给予患者有效的指导。③对有条件需要的出院患者建立微信群和QQ群,患者可在群中提出问题,由护理人员统一进行解答,以强化患者对疾病的进一步了解,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进行疾病治疗。④要求患者在出院后1.3.6.9.12个月时,到医院中复查,以了解患者的康复情况。⑤护理人员会定期到患者家里进行随访,对患者的病情恢复情况进行的分析,分析患者的健康状态,对患者存在的问题及时进行处理。⑥要求患者应多食高纤维素食物、新鲜的水果和蔬菜,坚持低胆固醇、低脂、低盐食物,及时为患者补充多种微量元素,食物应以易消化和清淡的食物为主,禁食高脂肪、高胆固醇类食物,禁烟禁酒,不可暴饮暴食。⑦对患者是否严格按照医嘱服用他汀类药物、抗血小板药物及钙通道阻滞药物进行评估,详细告知每种药物应如何进行服用,服药方法、服药剂量等,防止患者用错药,对病情的恢复造成影响。

表2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表2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s)

注:相比于对照组,*P<0.05。

组别 n 身体疼痛 社会功能 躯体功能 生理职能 精神健康 情感职能观察组 43 78.35±9.58* 79.35±8.45* 82.13±8.24* 84.36±8.54* 80.17±9.32* 84.53±7.24*对照组 43 47.35±8.24 46.35±9.42 67.35±9.52 73.25±9.14 61.25±7.65 60.32±8.12

1.3 观察指标

对两组患者的SDS、SAS不良心理状态评分进行对比;评估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使用SF-36(生活质量评价量表)进行评估,量表中的项目包括:身体疼痛、社会功能、躯体功能、生理职能、精神健康、情感职能,总分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的生活质量越高。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得出数据通过SPSS 20.0软件统计处理,以均数±标准差(±s)表示计量资料,以t检验,P<0.05说明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护理前后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对比

护理前,两组SDS、SAS评分无明显差异(P>0.05);护理后,SDS、SAS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护理前后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

表1 护理前后不良心理状态评分对比±s)

注:相比于对照组,*P<0.05。

组别 n SDS评分 SAS评分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43 65.23±8.43 33.42±4.13* 66.43±7.42 32.25±4.42*对照组 43 64.35±9.13 47.36±3.74 67.35±8.12 45.36±3.85

2.2 生活质量评分对比

生活质量评分,观察组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引发急性心肌梗死疾病的产生受肥胖、糖尿病、血脂异常、高血压及吸烟等因素影响,目前在疾病治疗中,主要是采用PCI治疗方法,可将罪犯血管快速开通,能够有效处理患者的冠状动脉阻塞及狭窄[4]。但是该种治疗在实际的使用过程中,仅能够取得罪犯血管开通效果,使患者的心肌灌注得到暂时恢复,但是AMI危险因素未能快速解决,增加了患者术后不良心脏事件的发生概率。延续性护理方法作为一种新型的护理方法,实现了对住院护理的延续护理,为患者提供了协作性及连续性的护理,对改善患者的生活质量,提升患者的遵医行为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使患者在出院时仍然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方式,疾病预后效果显著[5]。

本文研究结果显示,不良心理状态评分观察组低于对照组,生活质量评分高于对照组,可见在进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应用延续性护理方法,防止患者出现焦虑和抑郁等不良心理状态,并且在术后出院期间能够严格管理自己的生活行为,为患者能够早日恢复健康提供了保障[6]。

综上所述,在进行PCI术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术后应用延续性护理方法,改善了患者的不良心理状态,生活质量明显提升,提升了患者的术后预后效果,帮助患者早日恢复健康。

猜你喜欢
延续性心肌梗死评分
车联网系统驾驶行为评分功能开发
以剑突下疼痛为首发症状的急性心肌梗死1例
血清IL-12、SAA水平对ST段抬高型心肌梗死患者PCI治疗预后的影响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VI-RADS评分对膀胱癌精准治疗的价值
“互联网+医疗健康系统”对脑卒中患者HAMA、HAMD、SCHFI评分及SF-36评分的影响分析
急性心肌梗死的院前急救和急诊急救护理
APACHEⅡ评分在制定ICU患者护理干预措施中的应用研究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年轻心肌梗死患者急诊冠状动脉造影及临床特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