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肠癌术后结肠造口患者的临床护理观察

2020-08-27 01:01刘晓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0年55期
关键词:瘘口造口直肠癌

刘晓敏

(湖北省襄阳市谷城县中医院 普外科,湖北 襄阳)

0 引言

直肠癌是一种严重的消化系统疾病,作为恶性肿瘤可能引发诸多症状,导致人类健康受到影响。一旦确诊为直肠癌,就需要积极的进行治疗,手术是一种有效的方式,为直肠癌患者所首选。临床可以通过这种方式有效控制病情进展,但许多患者术后需要在腹壁制作人工造瘘口,这部分比例甚至超过50%[1-2],主要起到代替肛门排便的作用。虽然通过这种方式可以解决部分患者排便的问题,但是也改变了原有的排便方式,容易导致并发症发生,护理上也存在难度,对患者造成严重的影响。如何能够寻找到有效护理方法,减少患者的术后并发症,减轻身体痛苦是医务工作者需要思考的问题。本文以此为出发点进行研究,力图寻找到更有效用的护理方式。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50例直肠癌结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全部来自于我院,时间为2018年1月至2019年3月,将其随机等分为观察组及对照组,其中男性35例,女性15例,平均年龄(56.3±11.2)岁。对比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及病情状况,无明显差异。

1.2 方法

对照组行常规护理,观察组同时行整体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如下。

1.2.1 心理护理

直肠癌患者往往要接受手术治疗,但部分患者术后需要行永久性腹壁结肠造瘘,通过这种方式解决排便问题。虽然手术能够治疗疾病,解决生理要求,但也改变了患者身体和生理功能,导致其心理受到影响。面对打击,许多患者出现悲观心理,导致不良情绪发生,甚至会产生强烈自卑感,不愿意面对社会生活,出现自厌倾向[3]。护理人员对此要重视起来,与患者进行沟通,及时发现其情绪变化,给予心理安慰,鼓励其面对生活,消除心理压力,克服心理障碍。同时发挥患者家属的积极作用,做好患者的思想工作。让患者及家属明白手术的意义所在,未来可以正常的工作与生活。同时指导他们如何进行护理,尽早习惯目前状态,掌握造口袋的使用方法,最终战胜疾病。

1.2.2 造口护理

对造口处仔细观察,确定是否存在异常。手术常规会选择右侧切口,患者术后多左侧卧位,将腹部切口和造口隔开,中间应用塑料薄膜。日常护理中要观察手术切口,确定是否存在渗血、感染等情况。同时也要关注会阴部切口,对于存在结肠造瘘口的患者要定时观察,及时发现问题,有效进行处理。术后造瘘口血运有可能出现问题,12 h时需要密切观察,确定是否存在回缩情况,判断出血、坏死等现象。利用指套探及造瘘口,明确是否存在狭窄,判断与皮肤分离程度。监测体温,确定是否存在皮肤感染,如有红肿、流脓现象可及时发现。②开放造口多在术后2~3 d进行,此时会有肠道内容物和粪便从造瘘口排出,对皮肤造成刺激作用,因此要保证瘘口清洁,避免引起皮肤红肿、化脓,防止出现糜烂、湿疹等情况。需要及时清洁周围的黏膜及皮肤,使用生理盐水或者碘伏溶液即可,清洁完成后局部应用复方氧化锌软膏保护[4]。如果开放造瘘口顺利,可在1 d后开始进食半流食,同时产生粪便,但质地较稀薄,持续不断,有可能造成皮肤伤害,因此需要加强护理。护理人员首先用开水擦拭局部皮肤,直到完全干净,再在外翻的肠粘膜表面覆盖凡士林纱布,敷以厚敷料。③观察造瘘口渗液情况,如果量过大,有可能导致敷料被渗透,需要及时换药,间隔约1~3 d。同时观察造口变化,如有回缩,将吸收性敷料填充其内。在引流粪水的同时以油纱隔离,贴上透明二件式排放型造口袋,换药1~2次/d。④拆线后,造口与腹壁愈合,可能形成疤痕,导致局部收缩,引发造瘘口狭窄,因此要及时检查,戴手套探及局部,确定狭窄情况,定期进行造口扩张。这一操作可直接用手指完成,也可以使用扩张器,目的是为了防止排便困难[5]。操作时保持动作轻柔,利用润滑油减少阻力,防止造成肛门肌肉损伤。一般在术后一周即可进行操作,护理人员手戴无菌手套,将石蜡油涂于食指,慢慢探入到造瘘口,逐渐深入,直到2、3节指外关节处。到达此处后略作停留,大约需要2~3 min,每天进行1次,连续完成7 d。之后增加每日操作次数,达到2次,共需要3~6个月。同时指导患者学会自我扩张,并教会家属如何进行辅助扩张,确保他们能够独立操作,方便出院后的家庭护理。⑤饮食护理:饮食上以清淡易消化食物为主,避免辛辣刺激或气味较大的食物,控制产气食物的摄入。有学者针对于结肠癌术后造口的患者进行研究,发现远期并发症大多发生于术后一年,这部分比例超过80%。饮食不当有可能导致患者腹泻,如进食生菜、饮酒等。绿叶蔬菜的摄入可以减少粪便的气味,有助于自然粪臭的控制[6]。

1.2.3 防止术后并发症

①肠造口出血。这是此类手术后最常见的并发症,多出现于术后72 h。可以根据出血情况选择不同的处理方式。如果出血量小可以采取压迫止血的方法,应用棉球或纱布完成。如出血量较多,频繁发生,则需要使用1%肾上腺素溶液纱布压迫止血。此时患者有可能存在风险,需要及时通知医生进行有效处理,必要时手术止血。②造瘘口肠坏死。此类并发症发生较早,术后24~48 h即可出现。护理人员需要加以关注,严密观察造口情况,注意肠黏膜颜色变化,是否存在变暗的情况以及光泽度如何。如果肠道黏膜异常,出现青紫或变黑的情况,同时伴有恶臭,有可能存在肠坏死,必须立即处理,通知医生,及时清除坏死组织,避免造成更严重后果。③造瘘口狭窄。此类并发症晚于上述两种情况,大约术后1周左右出现。与造瘘口肠管回缩有关。根据狭窄程度选择不同的处理方法。如程度较轻,可局部用手指扩展,通过腹壁基层至腹膜层操作,坚持每天2次,每次3~5 min。如果程度较重,用该方法无法有效解决,此时瘢痕组织形成,需要手术切除,重新造口[7]。

1.2.4 出院指导

出院后以宽松服饰为主,选择柔软舒适的料子。饮食上需要进行调整,以高纤维易消化食物为主,保证蛋白质的摄入,同时适当饮用汤粥果汁,避免辛辣刺激及生冷坚硬的食物。饮食调整有助于保持大便干燥,减少护理难度,避免对患者造成进一步损害。需要坚持排便训练,定时排便,形成良好的排便反射,有异常及时复查。

1.3 评估标准

利用健康测量表对比生活质量,具体指标为生理机能、情感职能及生理职能,记录术后并发症。

1.4 数据处理

采用SPSS 19.0软件,经t和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从患者生活质量和并发症情况来看观察组皆优于对照组,且满意度更高(P<0.05),详见表 1、表 2。

表1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n(%)]

表2 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及满意度比较(±s)

组别 例数 护理满意度 情感职能评分生理职能评分 生理机能评分对照组 25 79.12±2.87 65.90±2.12 58.22±1.66 59.28±1.73观察组 25 96.19±2.72 72.16±2.75 74.19±2.87 84.22±1.87 P<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直肠癌患者往往需要接受手术治疗,术后造瘘口是为了满足生理需要,与正常肛门排便功能不同。人体排泄受低端中枢控制,造瘘后容易引发渗漏现象,不利于患者恢复[8]。由于造瘘后排便方式发生改变,容易引发瘘口周围皮肤病变,需要加以关注,有效进行预防,减轻患者心理压力。在本研究中,通过整体护理可以减少患者术后并发症,提高生活质量,增加其满意度,具有推广价值。

猜你喜欢
瘘口造口直肠癌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非离断式底盘剪裁在含支架棒袢式造口患者中的应用效果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超声下瘘口压迫加瘤腔内注射凝血酶治疗股肱假性动脉瘤17例临床改良探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自发性脑脊液鼻漏瘘口定位与内镜手术21例分析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应用房间隔缺损封堵器封堵结核性支气管胸膜瘘的疗效分析
护理质量指标在降低肠造口术后早期皮肤黏膜分离的发生率的临床研究
颈内动脉海绵窦瘘球囊栓塞术后复发的处理